伯都鄉

伯都鄉位於松原市寧江區西北部。面積282.5平方千米,轄伯都、永清(駐伯都)、新安、於家(駐於家窪子)、溪浪河(駐腰屯)、仲仕、楊家、新村、新民、建業(駐姜家崗子)、井發(駐西萬發)、蔡家(駐蔡家坨子)、松林(駐新安鎮)、河西村(駐四馬架)14個行政村以及石油新村,30個自然屯。文物古蹟有新石器時期遺址,伯都訥古城和長崗子遺址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簡介

伯都鄉位於寧江區西北部。面積282.5平方千米,人口26886人(2005年)。轄伯都、永清(駐伯都)、新安、於家(駐於家窪子)、溪浪河(駐腰屯)、仲仕、楊家、新村、新民、建業(駐姜家崗子)、井發(駐西萬發)、蔡家(駐蔡家坨子)、松林(駐新安鎮)、河西村(駐四馬架)14個行政村以及石油新村,30個自然屯。鄉政府駐伯都村(與永清村交界處),距區政府10千米;新民村距區政府20千米。文物古蹟有新石器時期遺址,伯都訥古城和長崗子遺址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沿革

“伯都”系滿語,意為“兇猛的虎”。鄉因駐地而得名。1949年為伯都村,1958年屬扶餘公社。1962年析扶餘公社設伯都公社,1966年析伯都公社置新民公社,1983年改伯都鄉、新民鄉。1996年,伯都鄉面積84平方千米,人口1.3萬人,轄伯都、永清、新安、於家、溪浪河、仲仕、楊家7個行政村;新民鄉面積143平方千米,人口1.6萬。松(原)華(僑農場)公路過境,轄新民、建業、井發、蔡家、松林、河西6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新民。2005年,原伯都鄉(8村)、新民鄉(6村)合併為新的伯都鄉。
【郵編】138009【2010年代碼及城鄉分類】220702202:
~200 210永青村
~201 210伯都村
~202 210新安村
~203 220仲仕村
~204 220楊家村
~205 210溪浪河村
~206 210於家村
~207 210新村村
~208 220新民村
~209 220松林村
~210 220河西村
~211 220建業村
~212 220蔡家村
~213 220井發村
~214 220石油新村
【華僑農場】人口0.5萬人。[2010年代碼]220702400

經濟

伯都鄉資源優勢明顯,地域條件得天獨厚,地上土質肥沃,地下石油、礦泉水等礦產資源豐富。此外,這裡歷史悠久,境內有遼金時代“寧江州古城遺址”“四喜通”等景觀。
伯都鄉依託資源優勢,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經濟實現快速增長。全鄉依託科技,因地制宜,種植結構實現了玉米與其它作物6:4的目標。全鄉花生、水稻、地膜蔬菜、甜菜、芝麻等優質農產品產量豐富,蘆薈、伯都訥礦泉水遠近聞名。伯都訥養殖開發區集養殖、加工和綜合區於一體,招商已達30餘戶,初步形成規模,有效地帶動了全鄉養殖業的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