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里木湖

賽里木湖

賽里木湖(Sayram Lake)古稱“淨海”,位於中國新疆博爾塔拉州博樂市境內的北天山山脈中,緊鄰伊犁州霍城縣,是一個風光秀麗的高山湖泊。湖面海拔2071.9米,東西長30公里,南北寬25公里,面積45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6.4米,最深處達106米,蓄水量達210億立方米。賽里木湖外觀類似於藍寶石,湖區形成於7000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時期,地質學稱為“地塹湖”。湖區無天然魚類,1998年從俄羅斯引進高白鮭、金鱒等冷水魚。1999年賽里木湖區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旅遊名勝景區。2004年2月,賽里木湖風景名勝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基本信息

水文特徵

綜述

賽里木湖賽里木湖
賽里木湖湖面海拔2 073m,湖泊面積458km,湖泊補給係數為3.1 左右,是中國西北內陸湖泊中補給係數最小的一個流域。賽里木湖最大水深92m,平均水深46.4m,儲水量約2.1×1010m。湖區四周群山環繞,並有冰川存在,構成封閉的高山盆地水系。湖面年平均降水量約450mm,多集中在4—8月。

礦化度

全湖平均礦化度為2 853mg/L,總硬度為1 438mg/L,屬中高度礦化度水, 但與鄰近的艾比湖相比還相差甚遠。湖水礦化度的平面分布有明顯的差異。湖的西北部測點為2 768mg/L,湖中心測點為3 071mg/L,湖的東南部測點為3 109mg/L。形成了西北部水域礦化度低,東南部高的差異。形成這一特殊分布現象的原因主要是:湖西北部水域距離湖西最大的河溝查乾果勒較近,低礦化的高山雪水進湖區稀釋所致。2010年以來,由於暖濕氣候的影響,入湖水量增多,礦化度及主要離子有減小趨勢(HCO除外),碳酸鹽含量增加指示了湖泊水體淡化,湖泊處於逆向演化階段。

水化學類型

湖水中主要離子以硫酸根和鎂離子為主,分別占離子總量的38.8%和12.7%。其離子排列順序為SO>HCO>Cl->CO;Mg>Na+>k>Ca。按O·A 阿列金分類為硫酸鹽鎂組Ⅱ型,即SMg Ⅱ。水型在平面分布上沒有差異,均為硫酸鹽鎂組Ⅱ型。

pH值

湖水pH 值平均為9.0,屬偏鹼性湖泊。pH 平面分布比較均一,一般變化於8.9~9.2 之間,變化幅度不大。

有機物和營養元素

溶解氧

溶解氧是反映湖體內有機物含量和湖水自淨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湖水中溶解氧較豐富,全湖平均為8.9mg/L。在平面分布呈現西北部略大於東南部的特徵,這是由於西北部水域水草較茂密,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湖水中氧的含量增高為9.2mg/L,湖心一帶為8.8mg/L,東南部一帶水域由於旅遊開發和人工養魚等因素使湖水中氧的含量偏低為8.6mg/L。

該湖溶解氧絕對含量高於艾比湖,這主要與海拔高度、水溫及湖面上氧分壓有關。

化學耗氧量

湖水中有機物含量的多少,通常以化學耗氧量(CODcr)表示。湖體中化學耗氧量平面分布上有差異,湖心最小,東部和南部的含量高出西部和北部近一倍。

總氮和總磷

總氮包括有機氮和無機氮(NH3-N、NO2-N 和NO3-N)。湖水中以無機氮為主,占總氮的57.5%.有機氮占42.5%。無機氮在湖水中以氨態氮存在形式為主,硝態氮次之,亞硝態氮含量最低。與20 世紀90 年代相比,總氮含量有所增加,而總磷卻有所減少。

總氮和總磷平面分布狀況較一致,即湖的東南較高,西北較低。總氮、總磷含量湖東南部分別為0.44mg/L 和0.022mg/L,西北部分別為0.39mg/L 和0.019mg/L。這與湖水草茂盛和人工餌料有關,西部和北部的水草生長過程中吸收了氮、磷營養物質。湖東南部則水草少,投放人工餌料多,故而氮、磷含量都比較高。此外,氨、磷這兩種營養成分是限制藻類生長繁殖的因素。一般來講,藻類生長對N∶P 比要求在10∶1~15∶1 範圍內,當N∶P>15 時,表明藻類生長受到磷的限制,氮的供應充分;當N∶P<10 時,則表明藻類生長受到氮的限制,而磷供應充分。賽里木湖總氮、總磷的測定結果比值為N∶P=20,表明賽里木湖的藻類生長受到磷的限制。

形成演變

賽里木湖賽里木湖
根據地理中國雜誌與中國中國電視台推出的《賽里木湖之謎》及《乾旱區地理》雜誌資料:賽里木湖位於伊利盆地谷地,是天山造山帶中的山間盆地,與其直接鄰接的南北構造單元分別為哈爾克——那拉提中、南天山板塊間的早、中古生物帶碰撞造山帶(簡稱哈——那帶)與科古琴——波羅特奴早、中古生代造山帶(簡稱科——博帶),在大地構造上屬於天山造山帶中的伊犁——中天山微地塊。綜合現有研究資料可將賽里木湖區構造演化歸納為三個階段:

1、前震旦紀眾多古老地塊的拼合過程。至震旦紀主體開始形成統一的克拉通地塊,普遍接受了以震旦紀冰磧岩和寒武紀初含磷岩係為代表的統一蓋層沉積。

2、早、中古生代新疆板塊的裂解和再拼合演化過程。從寒武紀中期開始裂解,到最後於晚石炭世末期,全部完成了複雜多樣的大陸板塊的擴張分離、俯衝碰撞的拼合歷史,最終形成了新疆現今的基本大地構造格架,結束了早、中古生代多板塊和陸地的分離拼合構造演化階段,而進入同一的板內,即陸內的大地構造演化階段。

3、晚古生代至今的新疆陸內構造演化階段。石炭紀之末,二疊紀之初,現今歐亞板塊的雛形已經形成,新疆已成為這一全球性巨型板塊的組成部分,但在它的南側,還面臨著先後古特提斯洋的封閉,新特提斯的打開與最終關閉和青藏高原的形成兩期最終促成了構造陷落湖——賽里木湖。

湖區水系

湖水收入

賽里木湖水源主要來源於大氣降水和湖周山地坡面徑流,湖區周圍年降水超過500毫米。

湖水支出

賽里木湖湖水支出主要為湖面蒸發及少量滲漏。

自然資源

浮遊動物

依照2008年中國地理雜誌報導賽里木湖浮游生物總計19種,其中原生動物6種,占36.1%;輪蟲8種屬,占41.2%;枝角類3種屬,占15.8%;橈足類2種屬,占10.5%。其中原生生物主要包括俠盜蟲、鐘形蟲、裸口蟲、輪蟲種類中的巨腕輪蟲、狹角輪蟲;枝角類常見種類為西藏擬蚤;橈足類常見種類為鏢水蚤。湖水中浮遊動物的生存為養殖魚類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魚類

賽里木湖原本沒有魚,1998年新疆從俄羅斯引進高白鮭、凹目白鮭等冷水魚養殖,2000年首次捕撈成品魚,結束了賽里木湖不產魚的歷史,經過十年的發展,賽里木湖已成為新疆重要的冷水魚生產基地。

簡介

地理位置

賽里木湖賽里木湖

賽里木湖(SayramLake)位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部,絲綢之路的北道,博樂市西南90餘公里天山西段的高山盆地中,烏魯木齊--伊犁公路沿湖南岸穿過。

自然環境

賽里木湖以神奇秀麗的自然風光享譽古今中外。賽里木湖湖面海拔2073米,水深85公尺,東西長約30公里,南北寬約25公里,周長90公里,水域面積455-460平方公里,呈橢圓形,最大水深92米,蓄水總量210億立方米,

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山冷水湖。湖水除周圍一些小河注入外,主要靠地下水補給。由於所處位置較高,蒸發量較大,湖水礦化度為3克/升左右,略帶鹹味,屬微鹹湖。賽里木湖有著諸多稱謂:因是大西洋的暖濕氣流最後眷顧的地方,所以被稱作大西洋最後一滴眼淚;賽里木湖古籍亦稱天池。當地人稱呼賽里木湖為三台海子,因清代在湖的東岸設有鄂勒著依圖博木軍台(即三台)而得名。賽里木湖古稱“西方淨海”,今日本地居民稱之為“海西”。蒙古語稱“賽里木淖爾”,意為“山脊樑上的湖”,突厥語中“賽里木”意為“平安”之意。而賽里木湖是哈薩克語,是祝願的意思;因傳說賽里木湖是由一對為愛殉情的年輕戀人的淚水匯集而成的,也被稱為天池和乳海。

湖四周是傾斜低岸,水草豐美,為優良牧場。無大河注入湖內,流域內也少冰川和永久積雪,湖水主要來源為雨水補給和地下水。50年代曾測得賽里木湖東側水位明顯上漲,原因可能為湖盆的抬升運動。湖水於12月下旬封凍,冰厚1-2米,次年5月份解凍。

氣候環境

賽里木湖湖濱水草豐富,為優良牧場。每年冬季,這裡雪湧水凝,略呈橢圓形的湖面鑲在冰山雪原之中,宛若潔白鬆軟的絲綿上擱置著一塊碧綠的翡翠。到了夏季,湖畔林茂澗清,草茂花繁,遼闊的草原上,幕帳點點,炊煙裊裊,牛羊成群,牧馬賓士,構成了一幅動人的牧場風景畫。

環湖氣候濕潤,年均降水量近400毫米,年均氣溫1.1℃,冬季較長,夏季涼爽,春秋相連。湖周植被以草原和森林廣布為特徵。雲杉林是湖周主要森林,樹幹筆直、蒼勁挺拔,層層疊疊,織成塔林。林蔭之內,伴有樺林、花楸、山楂等樹種;林下淺草平鋪,野菇叢生;林中還棲息馬鹿、雪雞、金雕、啄木鳥等異獸珍禽,湖中天鵝、斑頭雁、白眉鴨等水禽暢遊嬉戲。

主要景點

賽里木湖賽里木湖

賽里木湖像一顆璀璨的藍寶石高懸於西天山之間的斷陷盆地中,湖中群山環繞,天水相映;隆冬季節賽里木湖瑞雪飛舞,銀裝素裹,雪湧水凝,蔥萃的蒼松與潔白的雪被交相輝映,構成一派北國林海雪原的壯闊景色;春夏季節,湖畔廣闊的草地上,牧草如茵、黃花遍地、牛羊如雲、牧歌悠悠、氈房點點、構成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古絲路畫卷,可以使人們充分領略回歸自然的浪漫情懷與寒外獨特的民族文化。賽湖長期以來還流傳著湖怪、湖心風洞、鏇渦與湖底磁場等傳說,這給美麗的賽里木湖又蒙上了一層極富想像力的神秘面紗。有人總結了“賽里木湖十景”,即“金緞鑲邊”、“科山觀松”、“淨海七彩”、“湖心情侶”、“激浪擁堤”、“綠海珍珠”、“烏孫古冢”、“富士東峙”、“賽湖躍金”和“松頭霧瀑”。賽里木湖是未來青年情侶結婚度假的絕佳聖地。

湖心情侶

在碧波萬頃的賽湖東側散布著四座基岩小島,其中主島高出湖面北32米,面積105公頃,其上有亭廟建築。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賽湖是一個盛開鮮花的美麗草原,有一對叫契妲和雪得克的蒙古族青年男女在此放牧並相愛。一次契妲姑娘於放牧途中遭草原魔王施暴加害,姑娘寧死不從,後伺機縱馬逃離魔窟,魔王緊追不捨,契妲姑娘擲玉鐲擊魔王,玉鐲落地,大地迸裂,突露深潭契妲縱入。雪得克聞訊縱馬趕到,砍死魔王,悲愴地高呼契妲之名,也一頭扎進深潭,頓時波涌浪翻,大草原頃刻變成一片瀚海,一對含恨而死的戀人,在波濤中化作了形影不離的湖心小島。這就是“湖心情侶”一景之由來。

科山觀松

科古琴山林豐草密,植被復蓋率幾近100%。“科古琴“的哈語意為“翠綠”或“深藍”。這裡連峰續嶼的雲杉林茂密高大,“參天松如筆管直,森森動有百餘尺,萬株相倚郁蒼蒼“(邱處機語)。松樹頭南側的伊犁果子溝,森林更是層層疊疊,密密匝匝,誠如耶律楚材詩云,千層松檜接雲平”,隨著科古琴山的山勢連綿延伸至遙遠的天際。大風起處陣陣松濤洶湧澎湃,儼然成了一片綠色的海洋“科山觀松“是賽湖十景中最壯觀的勝景之一,觀賞此景能令人超凡脫俗,返樸歸真。

金緞鑲邊

春末夏初是賽湖最美的季節。賽湖大草原泉流交錯,溪水潺潺,群草吐苞,百花爭研,滿山遍野的亞高山草甸鮮花怒放。其中尤數盛開黃色花朵的野罌粟、金蓮花、萎陵菜等金黃色鮮花最為惹眼,整個賽湖變幻成一個金黃色的世界。在滿地金黃中還點綴著紫、紅、藍、白等五彩斑斕的各種鮮花,賽湖成了花的海洋。壯美的“金緞鑲邊“醉到了無數國內外遊客,堪稱賽湖之絕景!

綠海珍珠

綠海珍珠綠海珍珠

七八月份是賽湖避暑療養的最好季節。湖畔林茂澗清,草深花繁,遼闊的草原上,氈房星點。炊煙裊裊,奶茶飄香,千萬隻潔白的綿羊在草場上涌動,猶如藍天上的朵朵白雲,牧馬賓士,牛駝踱步,構成了一幅靜謐、溫馨、粗獷深遠、如詩如畫的牧場風物畫。賽里木湖草原是新疆最大的夏牧場之一,一望無際的綠色原野上,承載著數十萬頭潔白如珍珠的羊只,構成了賽湖十景中最富草原情趣的“綠色珍珠”動景。

烏孫古冢

從公元前2世紀到公元5世紀,博爾塔拉一帶一直是烏孫人的主要活動地區之一。烏孫人在賽湖大草原上遺留下一字兒排開的數十座高大烏孫古墓群,大者底周有二三百米,高達七八米,當地人俗稱“土墩墓”。據考古發掘,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鐵、陶、絲綢、金飾品等物。“烏孫古冢”是賽湖十景中最能觸發遊人懷古幽思之歷史遺存。

淨海七彩

該景是賽湖十景中水景的典型代表。賽湖透明度達10米以上,為中國湖泊透明度之冠,也是中國有名的變色湖之一。賽湖由於水深,透明度又極高,湖水碧綠湛藍。由於水底地形的影響,加之波浪湖流及天空狀況的變幻,湖水色彩斑斕,且隨時改變著自己的顏色。“青藍深淺層出,……修忽萬變,莫可名狀“(祁韻士語)。湖中倒影清晰逼真,且極富立體感。水中藍、紫、青、綠、橙、黃、紅、灰、白等各種色彩一應俱全,湖光山色渾然一體,構成了一幅偌大的絕美水墨畫誠如元朝邱處機詩所云:“天池海在山頭上,百里鏡空含萬象“,其景美無比。

富士東峙

賽湖東岸的呼蘇木其格山,山勢高峻,兩坡對稱,構景地貌異常豐富,主峰3596米,終年白雪皚皚。從海西大草原隔賽湖翹首東望,但見山體呈很規則的圓錐形,山峰直刺青天,山頂白雲繚繞,酷似端莊美麗的日本富土山,構成了賽湖十景中“富士東峙”一景。該景為遠眺景,可盡覽賽湖的湖光山色,給人以“橫空千里”、“海闊天空”之暢曠感覺。

激浪擁堤

激浪擁堤激浪擁堤

遼闊的賽湖水面,大風起時風急浪高,湖中的波浪和湖流作用十分明顯。在湖流搬運和波浪的拍擊下,環湖一周80多千米的湖濱水面上下,連續分布著2-3條砂礫質的湖岸沙堤,清人洪亮吉稱其為“中波外沙”、“旁周素沙”。砂礫堤弧形綿延,線條優美,經常接受輕浪的親吻與激浪的熱烈“擁抱”,構成“激浪擁堤”的壯闊動景。

賽湖躍金

賽湖躍金是指賽里木湖的日出日落美景,觀者心曠神怡,讚不絕口,賽湖躍金堪與泰山的“旭日東升”、西湖的“雷峰夕照”等名景媲美。

松頭霧瀑

松頭霧瀑松頭霧瀑

松樹頭位於賽湖南端,為科古琴山一個低矮的埡口,是博州經果子溝通往伊犁的重要門戶。賽湖南側伊犁果子溝一帶的中高山區,經常雲鎖霧裹,濃雲密霧,在西風的吹送下,經松樹頭低矮的埡口,瀑布般傾瀉入賽湖,遠看似千萬匹白馬躍海,洶湧澎湃,氣勢雄偉;近觀團團然若絮,篷蓬然苦海,急劇涌動,波瀾壯闊,瞬息萬變。湖南側的科古琴山密林也被霧瀑團團圍裹。遊人至此,仿佛置身黃山雲海,無不心潮激盪,豪情滿懷。

歷史文化

底蘊

賽里木湖賽里木湖

新疆賽里木湖古往今來不少詩人雅士對賽里木湖作了大量生動描述。公元1221年邱處機在《長春真人西遊記》中寫到:“大池方圓二百里,雪山環之,倒影池中,名之曰天池”,清中葉洪高吉讚美賽里木湖為“淨海”。清末文人宋伯魯以“四山吞浩淼,一碧拭空明”的詩句,描繪了賽里木湖雄曠清澈的自然景觀。詩人艾青曾一往情深地留下這樣的詩句,“你寶石蘭的湖水/一見便教人心神盪”。自乾隆28年(1763年)起,清政府將賽里木湖列入需每年都要舉行祭典的名山大川之一。

遺蹟

由於絲綢之路北道經過賽里木湖,因此湖區文化遺存和底蘊豐厚,遺存有岩畫、烏孫國古墓群、寺廟遺址、敖包(鄂博)、碑刻、古代驛站遺址等。

歷史典故

賽里木湖賽里木湖

賽里木湖傳說是由一對為愛殉情的年輕的蒙古族戀人的淚水匯集而成賽里木湖的。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還沒有賽里木湖的時候,這裡是一個盛開鮮花的美麗草原。草原上,有一位叫切丹的姑娘與叫做雪得克的蒙古族青年男子彼此深深相愛,可是兇惡的魔鬼貪婪切丹姑娘的美色,將切丹抓入魔宮,切丹誓死不從,伺機逃出魔宮,在魔鬼們追趕下,切丹被迫跳進一個深潭。當雪得克勇拼後趕來相救自己的愛人時發現切丹已經死去,萬分悲痛中也跳入潭中殉情而死,剎時,潭裡湧出滾滾濤水,於是,這對戀人的真誠至愛和悲痛淚水,化成了賽里木湖。

特色經濟

高白鮭高白鮭

1987年開始,賽里木湖中引進冷水性魚類,眼下已有16種之多,成為高山湖泊水產養殖實驗基地。眼下賽里木湖大面積養魚已獲成功,成為自治州最大的水產基地和旅遊重點區之一。高白鮭是這裡的特產。

旅遊發展

賽里木湖雪景賽里木湖雪景

為了保證新疆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山冷水湖——賽里木湖的永續發展,讓賽湖優美的湖光山色得到有序開發,新疆編制了賽里木湖開發詳規,並積極將賽湖申報為世界自然遺產地。

據了解,賽里木湖所在的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安排專項資金260萬元,編制了《賽里木湖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完成了《賽里木湖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賽里木湖風景名勝區綜合服務接待基地、三台古驛風貌景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賽里木湖風景名勝區“環湖九點”詳細規劃》等湖區旅遊產業開發規劃,為賽里木湖景區的分級分區保護、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法律保障。當地政府還先後投入千萬元對賽里木湖核心景區進行拆遷整治;累計投入3460餘萬元完成了賽里木湖景區綜合服務接待基地、臨時民俗接待點、遊客服務中心、景區旅遊公廁、標識系統等工程建設;還投入2000多萬元對賽里木湖景區綜合管理中心、景區公安分局110指揮中心、旅遊服務基地35KV引電工程等基礎設施進行建設改造,為遊客提供了良好的旅遊服務環境。

為了將賽里木湖申報為世界自然遺產地,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成立了專門的“申遺”機構,編制完成了《賽里木湖國家濕地可持續利用與示範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賽里木湖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地保護規劃》;在湖區建立了兩處氣象監測站,加強對景區生態環境的常規監測;拉設網圍欄32.5公里,並與湖區牧民簽訂了《草場圍欄管護協定》,加強了對湖西天鵝等珍禽繁衍棲息區天然草場的保護。

與此同時,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還整合支農資金1.8億元,全面推進賽里木湖風景名勝區牧民定居工程,加強賽里木湖生態保護,力爭通過實施賽里木湖小區域人工影響天氣項目,加快湖區草場的恢復步伐。 有“高山明珠”美譽的賽里木湖,水域面積達458平方公里,湖面海拔2073米,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山冷水湖,也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國家濕地公園。每年夏季,這裡“碧水與藍天一色、白雲與天鵝共舞、草原與雪山相映”的美景,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是新疆著名的風景旅遊區。

旅遊建議

最佳時間

每年7月底、8月初,當地的蒙古族和哈薩克族的牧民,都要在這裡舉行賽里木湖那達慕大會。那時是您到這裡觀光旅遊的好時機。屆時草原百里方圓的蒙古族、哈薩克族牧民相約而來,載歌載舞,舉行傳統的體育比賽及集市貿易活動。內容有摔跤、賽馬、刁羊、姑娘追等少數民族傳統娛樂和物資交流活動,各種比賽、表演精彩紛呈,氣氛非常熱烈。可充分領略到蒙古族和哈薩克族的草原民族風情。

交通線路

賽里木湖位於312國道旁邊,從烏魯木齊到伊寧市的班車會經過賽里木湖,坐在車裡就能望見這個群山環抱的湖泊,司機會應遊客的要求在此停車,讓遊客走到湖邊去遊覽一下;此外,博樂市和伊寧市都有專線旅遊車可達該湖。另外,眼下湖邊已建有203縣道和210縣道,這兩條縣道和312國道相互貫通,構成了環湖通道,遊客可以乘車環湖遊覽。

賓館住宿

湖邊上有賓館可入住,一般為鐵皮屋或氈房,晚上會非常寒冷。每晚約需200元。

為建國家濕地公園,湖邊的度假村全部被拆,無法住宿,但走伊犁方向,出了山隘口幾百米就有度假村,可住10人的蒙古包300元每晚。

地方飲食

主要是哈薩克風味的民族小吃,清燉羊肉、烤羊肉包、奶茶是其特色。

相關賽事

環賽里木湖公路腳踏車賽,全稱“中國新疆環賽里木湖公路腳踏車賽”的簡稱。該賽事自開辦以來,逐步從在中國新疆博爾塔拉州舉辦的自治區級發展為國家級乃至國際體育盛會。2013年前,已經成功舉辦六屆.。2013年5月29日將開始第七屆比賽。

不明生物

賽里木湖賽里木湖

2007年6月17日早晨9點45分鐘左右,正當新疆首屆環賽里木湖腳踏車賽第三賽段發車前夕,在博樂市賽里木湖度假村前的湖面上,大約離岸100米處,突然一個龐大的東西在水中遊動,長約10米左右,這一情景被許多人觀看到。

當時記者也在場,見此情景,立即拿出相機來,拍了下來,只可惜相機的鏡頭是24-105毫米的,感覺不夠清晰,當即決定換鏡頭。然而,還沒有來得及換上時,遊動的不明水生物就消失在水下了。通過畫面上看,這個不明水生物掀起的浪花呈白色的,水波紋較長,大約遊動了50多米遠。

水怪

據喀納斯湖的考察者記述:我們估計,喀納斯湖的大紅魚一般長3——5米,最大的可達10多米。這種大紅魚在整個喀納斯湖可能有數百條。但“湖怪”究竟為何物,至今仍是個不解之謎。

伊犁著名旅遊景點

新疆四大美女湖

新疆四大湖泊東南西北分別是天池、博斯騰湖、賽里木湖、喀納斯湖,被喻為四大美女湖。天池可比貂蟬,華貴而明麗;博斯騰湖是楊貴妃,端莊又雍容;賽里木湖恰如王昭君,優雅深沉;喀納斯湖當屬西施,曼妙兼從容。
天池位於天山東段最高峰博格達峰的山腰,距烏魯木齊約110公里,它的水平面海拔1928米。素為有名的遊覽勝地,1982年被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保護的風景區。
博斯騰湖位於新疆焉耆盆地東南面博湖縣境內。博斯騰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人稱“瀚海明珠”,景色綺麗,水產豐富,80年代後期被開闢為遊覽區。
賽里木湖位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部伊寧市西面,絲綢之路的北道,博樂市西南90餘公里天山西段的高山盆地中,烏魯木齊--伊犁公路沿湖南岸穿過。以神奇秀麗的自然風光享譽古今中外。

喀納斯湖
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境內北部,距縣城150公里,是一個坐落在阿爾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喀納斯是蒙古語,意為“美麗富饒、神秘莫測”或者“峽谷中的湖”。

伊犁州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這句精當、貼切的贊語,隨著西部打開發的聲浪不徑而走,傳遍五湖四海。它說出了所有來疆客人的共同感受,也說出了新疆各族人民尤其是伊犁人民的自豪之情。
伊犁州位於祖國西北邊陲,素有“塞外江南”之美稱。轄八縣一市,面積5.6萬平方公里,人口209萬,地區行政公署設在“花都”伊寧市,這裡是北疆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伊犁地區為天山各支脈環繞分隔,其獨特的地理環境,派生出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奇異的自然景觀。這裡地處中亞腹地,是古絲綢之路北道的要衝,東西文化薈萃,加之民族眾多,具有濃郁的民風民俗,形成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令人神往的遊覽勝地。
景點那拉提草原 庫爾德寧風景區| 恰西風景區| 火龍洞| 那拉提森林公園| 伊犁河民族文化旅遊村| 察布查爾靖遠寺| 惠遠古城| 林則徐紀念館| 喬爾瑪 | 賽里木湖| 伊犁河| 唐布拉草原 | 禿黑魯克帖木爾汗麻扎| 夏塔旅遊區| 小洪納海石人| 伊犁將軍府遺址| 果子溝| 格登山記功碑| 奴拉賽銅礦遺址| 吐虎魯克·鐵木爾汗麻札| 平定準噶爾勒銘碑| 阿克塔斯避暑山莊| 雪嶺雲杉自然保護區| 小葉白臘自然保護區| 霍爾果斯口岸| 沙灣縣森林公園|錫伯民俗風情園| 惠遠古城 | 特克斯縣 |奎屯市 |三道河 | 格登山峰 | 鞏乃斯草原 |火龍洞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