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汗

哈拉汗

哈拉汗(英文名稱: Kamal Khan),是喀什噶爾和河中地區的突厥化王朝,回鶻突厥人在蒙古失勢後,定居在塔里木盆地北部,在火州(即吐魯番)、別失八里(今濟木薩)、焉耆和庫車,他們使這一古老的吐火羅地區變成了突厥地區,不過他們仍然尊重當地的佛教和聶思托里安教。與他們不同,在下一個世紀中居住在喀什西部和西南部,以及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地區的哈拉汗朝突厥人因皈依了伊斯蘭教,從根本上改變了上述地區的特徵。在伊斯蘭教和突厥人的共同影響下,使中亞這部分地區內昔日的一切都不復存在了。

簡介

英文名稱: Kamal Khan 哈拉汗

歷史

歷史
 關於哈拉汗王朝王室的起源我們幾乎一無所知,儘管它注定了在10世紀中期到13世紀初期要統治喀什噶爾。正像巴托爾德所指出的那樣,他們有可能是從葛邏祿突厥人手中奪取八刺沙袞城(在伊塞克湖西)的一支九姓烏古思部落。穆斯林文獻中提到的第一位哈拉汗朝統治者是喀什王博格拉汗薩圖克,他大約死於955年,他似乎在他的臣民中鼓勵信仰伊斯蘭教。10世紀的最後幾年和整個11世紀,塔里木盆地西部各綠洲和楚河流域、怛邏斯平原已在他的家族成員們中間被瓜分了,在當時,他們已經都是伊斯蘭教徒了。然而,不顧他們的信仰,他們仍沒有忘記突厥人與波斯人之間的世代鬥爭,從未忽視過反河中薩曼朝埃米爾的戰爭,儘管這些埃米爾在中亞細亞的門檻邊充當為伊斯蘭教遜尼派(或稱穆斯林正統教派)的官方衛士。正如上面已經看到的那樣,哈拉汗朝的博格拉汗·哈侖(在楚河流域的八刺沙袞進行統治)在992年5月發動了對布哈拉的攻擊(這次攻擊沒有立即見效),以此而開始了突厥人對該地區的一系列入侵活動。哈拉汗朝的另一個統治者,費爾乾納烏茲根地區的阿爾斯蘭·伊列克·納斯爾(死於1012或1013年)更加幸運。如上所述,他於999年10月23日以勝利者的身份進入布哈拉,監禁了薩曼王朝的末代君主(馬立克二世),吞併了河中地區。
阿姆河以南的呼羅珊,即薩曼王朝遺產中的另一個殘餘地區,落入第二個突厥王朝即伽色尼王朝手中,當時該王朝是由西北印度的征服者、傑出的馬赫穆德蘇丹統治著(998—1030年在位)。兩個穆斯林突厥王朝之間的關係最初很溫和,甚至很友好。布哈拉的征服者阿爾斯蘭·伊列克·納斯爾嫁女給馬赫穆德為妻,但是,和睦關係是短暫的。哈拉汗朝,這個不僅統治著喀什噶爾,還統治著原突厥國土,即伊犁河和楚河流域地區的穩固的王朝,把曾經是奴隸的伽色尼王朝的統治者們視為暴發者。另一方面,加茲尼的馬赫穆德剛把旁遮普併入了他的阿富汗和呼羅珊版圖(1004-1005年),又因虜掠到大量印度財寶而富裕起來。馬赫穆德現在已經完全波斯化,正處於權力的鼎盛時期,印度王公們的世界已經踩在他的腳下,他把長期逗留在北部貧瘠草原之地的哈拉汗朝突厥人視為野蠻的同族人,並把他們看成是他的印-伊大帝國的一個經常性的威脅。在後一點上馬赫穆德沒有看錯。1006年,當馬赫穆德被印度事務纏身時,哈拉汗朝的阿爾斯蘭·伊列克·納斯爾入侵呼羅珊,洗劫了巴爾赫和尼沙普爾。馬赫穆德一返回波斯,就在巴爾赫附近的沙爾希延打敗伊列克(1008年1月4日),並把他趕出該省。在這次戰爭中伊列克得到其堂兄于闐王喀迪爾汗·優素福的援助,但是,伊列克之死、哈拉汗朝的第三位可汗——托甘汗被爭取到馬赫穆德一邊。
比這些家庭糾紛更嚴重的是哈拉汗朝在阿姆河沿岸與馬赫穆德戰爭時,在後方受到北京的契丹諸王的攻擊,他們於1017年派遣一支契丹軍進入喀什噶爾。順便提一下,喀什噶爾的哈拉朝托甘汗擊退了這次入侵。米諾爾斯基發現了北京契丹宮廷曾派出一位使者去加茲尼馬赫穆德那裡的證據,無疑是與他達成了對付哈拉汗朝的協定。事實是,馬赫穆德長期在伽色尼王朝的另一端進行著征服印度的戰爭(1014年占塔內瑟爾;1019年攻馬圖拉;1020-1021年圍瓜廖爾;1025年攻索姆納特)。1025年,當他的領土已延伸到恆河和馬爾瓦後,他回過頭來清算當時在布哈拉和撒馬爾罕進行統治的哈拉汗朝的阿里特勤。阿里特勤無力抵抗而撤退,馬赫穆德進入撒馬爾罕。與此同時,哈拉汗朝的另一位統治者、喀什王喀迪爾汗·優素福進入河中地區。他與馬赫穆德在撒馬爾罕城前友好會見(1025年),目的是商討他們瓜分河中地區。事實上,他們倆都沒有成功。當馬赫穆德一返回呼羅珊,阿里特勤又重新恢復了對布哈拉和撒馬爾罕的統治(1026年)。伽色尼王朝蘇丹馬赫穆德之子、繼承人馬蘇德(1030-1040年在位)又派軍隊攻打阿里特勤,重新占領布哈拉,但是,他未能守住該城(1032年),阿里特勤仍是河中的主人,直到同年(1032年)他去世為止。其後不久,河中地區轉入到哈拉汗朝的另一支,即貝里特勤手中,貝里特勤被稱為桃花石汗,他在布哈拉的統治時期是1041年(或1042年)到1068年。
我們將看到與此同時波斯東部爆發了一場大革命。1040年5月22日,伽色尼王朝的統治者們在莫夫附近的丹丹坎戰役中被另一支突厥人(塞爾柱克人)擊敗,塞爾柱克人從他們手中奪取了呼羅珊,並把他們趕回阿富汗和印度。塞爾柱克可汗,丹丹坎戰爭的勝利者吐格利爾拜格接著征服了波斯的其餘地區,於1055年進入巴格達,巴格達的阿拔斯朝哈里發承認他為蘇丹即東、西波斯之王。這個大突厥帝國很快從阿姆河擴張到地中海,它幾乎不能容忍河中的哈拉汗朝諸小可汗們的獨立。貝里特勤之子和繼承者哈拉汗朝的沙姆斯·烏爾·莫爾克·納賽爾從1068年至1080年統治著布哈拉和撒馬爾罕,他的領土於1072年遭到第二代塞爾柱克蘇丹阿爾普·阿爾斯蘭的入侵。在這次戰鬥中阿爾普·阿爾斯蘭被殺,他的兒子,偉大的蘇丹馬立克沙赫向撒馬爾罕進軍,但是,他答應與沙姆斯·烏爾·莫爾克和談,後者成為他的屬臣(1074年)。1089年,馬立克沙赫再起兵端,攻占布哈拉,奪取撒馬爾罕,監禁了沙姆斯的侄子、第二位繼承人阿黑馬德汗。後來馬立克沙赫重新起用阿黑馬德為他的藩屬王。從此,在布哈拉和撒馬爾罕實施統治的哈拉汗朝是作為塞爾柱克蘇丹們的代理人進行統治。此時的河中不過是塞爾柱克帝國的一個屬地而已。
當河中地區的哈拉汗朝正在抗爭和衰亡之際,在遠離這些重大歷史事件的伊犁和喀什噶爾的哈拉汗朝統治者們的命運更加不清楚。如上所述,其中之一喀迪爾汗·優素福已經把他家族在以下地區的領地重新統一起來:八拉沙袞、喀什和于闐。他死時,八拉沙袞、喀什和于闐傳給他的兩個兒子中的一個,即阿爾斯蘭汗;另一個兒子博格拉汗·穆罕默德得到了恆邏斯。大約在1055年,博格拉汗從阿爾斯蘭手中奪取喀什噶爾,再次統一了這一地區,儘管緊接著是進一步的分裂。11世紀末,八刺沙袞、喀什和于闐在哈拉汗朝的博格拉汗·哈侖統治下可能再次統一,八刺沙袞的霍吉勃優素福·喀什大約於1069年寫成的著名的突厥文書《福樂智慧》,顯然是獻給博格拉汗·哈侖的。
當1130年異教契丹人,征服喀什噶爾和伊塞克湖流域時,穆斯林突厥的統治已經在這些地區紮根,這要歸功於哈拉汗朝的統治者們。

阿西喬克吐如希庫爾干城堡
城堡位於和田恰哈鄉阿西村境內。相傳建於1001年,長約200米,石頭結構。1999年被自治區列為新疆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阿西是地名,喬克吐如希是古和田將領的名字,庫爾乾是城堡。據伊斯蘭教曆記載,公元1001年,回曆404年,哈拉汗王朝蘇土丘克博格拉汗派親信木沙和他兒子玉素甫哈德爾阿孜向莎車、和田進行傳播伊斯蘭教。
征戰24年後,篤信佛教的和田王汗樂哈力被迫改信伊斯蘭教,但其部下兩名將領喬克吐如希和奴克吐如希兄弟不願信伊斯蘭教,拒不投降,帶領幾百人退至恰哈鄉山區,在阿薩和阿西的兩個山頭,修築城牆、挖戰壕,安裝銅管引水,依險要地勢分別修築兩座防禦城堡,堅持固守。但不久水銅管被敵軍發現,水源被切斷,人馬被困,無法堅持戰鬥,被迫沿策勒河而上,翻越崑崙山,敗走西藏。從此新疆和田結束了信仰佛教的歷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