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普味陳辭

伊普味陳辭

第13王朝時,埃及重又陷入分裂狀態,於是開始了第二中間期(包括第13—17王朝:第13王朝在南方,第14王朝在三角洲的西北部,第15—16王朝為喜克索斯人建立,第17王朝則是在第13王朝之後在南方的底比斯建立的)。

第13王朝時,埃及重又陷入分裂狀態,於是開始了第二中間期(包括第13—17王朝:第13王朝在南方,第14王朝在三角洲的西北部,第15—16王朝為喜克索斯人建立,第17王朝則是在第13王朝之後在南方的底比斯建立的)。
政局的混亂,階級矛盾的激化,導致了第二次貧民奴隸大起義。起義的情況曲折地反映在《一個埃及賢人的訓誡》(或譯《伊普味陳辭》)中。
起義發生的時間可能在中王國末期,而更可能是在第二中間期里。
反映這次起義的《伊普味陳辭》這篇資料的作者,顯然是站在敵視起義者的立場上的,這篇陳辭充滿了對起義者的謾罵和攻擊。但從中仍可看出一些起義的情況。
參加起義的有農民、手工業者和奴隸等下層勞動人民:“貧民已變成財富的所有者,而不能為他自己製作便鞋的人現在是財寶的占有者。”“所有的女奴隸隨便講話。”
起義的規模很大,使整個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沒有財產的人變成了財產的所有者,而富人變成了窮人;人們的社會地位也發生了變化,卑賤者受到尊敬,而 原來的高貴者被打翻在地;僕人,侍候人的人變成了主人。王權被推翻,神的地位受到挑戰,國家機關,包括最神聖的司法機關也被打開,檔案被搶走…… 社會經歷了極大的震盪。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王國時期的政治舞台上起過重要作用的“強有力的涅傑斯”,在這次起義中成了被打擊的對象,他們哀嘆著:“多么可怕啊!我怎么辦呢?”
《陳辭》的作者對所發生的一切感到憤怒而無可奈何。同發生在第一中間期里的第一次貧民奴隸大起義一樣,這次起義的具體時間、原因、過程和結局如何均不得而知。不過,起義顯然是被鎮壓下去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