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都勝境

仙都勝境

仙都勝境景區位於福建省柘榮縣東獅山風景區南部,面積約1.4平方公里,以良好的田園和村居民俗為景觀特色。

仙都勝境仙都勝境

仙都勝境景區位於福建柘榮縣東獅山風景區南部,面積約1.4平方公里,以良好的田園和村居民俗為景觀特色。主要有梨坪、彭琪壟兩個自然村。

東獅山也是多彩多姿的生物世界。據初步調查,整個景區棲有長尾雉黃頭雉真鳥仔鵓鴣翠鳥畫眉等四十多種飛禽。“百囀千聲隨意啼,山花紅紫樹高低。”徜徉于山水之間,暢遊於林泉之下,傾聽鳥兒淺唱低吟,無比愜意。東獅山景區內花木品種眾多,有桃花、櫻花、百合、空谷幽蘭,杜鵑更是一絕,每逢春夏之交,滿山花開,有紅、有白、有黃、有紫,絢麗多彩,白的素潔、紅的熱烈,顧盼生姿、煞是可愛,“此時逢國色,何處覓天香。”若是誤過了這個時節,就難睹她的芳容。除花之外,山上珍貴樹、果品種有水杉、柳杉、羅漢松、彌猴桃、銀杏,還有柘榮特產果樹——林檎。

東獅山景區寺觀多達十多處。山腰密林中有三曹院普光寺白馬宮,中部有青雲宮南麓覺性寺,山下有龍興庵馬仙觀東峰寺廣福寺仙嶼孔氏家廟三清觀等。這些寺觀歷史悠久、高僧輩出。普光寺建於唐清泰無年(公元934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廣福寺座落於柘榮縣前山村,又名白雲寺、根鼓寺始建於後唐長興元年(公元930年),距今已有一千餘年,唐高僧一行和尚從浙江天台雲遊至此見廣福寺環境幽雅,鰲魚山面臨清溪,形如半月沉江,山麓處白雲繚繞,氤氳不散,祥光閃爍,隨詠詩句:“白雲古剎景清幽,半月沉江吉水流。”該寺高僧輩出,至今民間還流傳該寺得道高僧的神奇故事。後在當地政府和新加坡、香港及全國各地信徒的支持下重建了廣福寺,該寺大雄寶殿內有萬佛,氣勢恢宏。從東獅山範圍內徵集的出土文物看,人類祖先早在一萬年前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南麓的後井、洪坑出土文物有新石器時期的石箭、石斧;前樓出土漢唐古錢幣120多種,碗窯村的宋時窯群遺址有唐宋年間的各種陶瓷30多種,山麓下的“泰安宮”,是明朝開國功臣袁天祿的義軍練兵場,還有明湖廣布政司游朴之墓,還有石亭、石坊等名勝古蹟。

開發東獅山風景區是造福柘榮人民的大事,縣委、縣政府早在1984年就積極投入人力、物力、財力開發建設景區,並發動民眾集資、捐款、獻料、投工投勞,投入折合人民幣百萬以上。修通環山旅遊公路3公里,東源至覺性寺公路3公里,同時在景區內修建石階、甬道多條,建造了迎賓亭、觀光亭、七夕閣、蓮花亭等亭台樓榭。1995年由民眾集資在靈岩景區內建造了我縣最具規模的道觀——青雲宮,連同普光寺覺性寺等寺院,為遊客提供了進朝聖、食宿的方便。1999年縣旅遊局為解決青雲宮八仙洞旅遊線路行走不便,籌資10萬元修建了長約1000米的石階路。2000年由民間集資近20萬元在東獅山迎賓亭修建了停車場、休閒茶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