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峰寺

仙峰寺

仙峰寺古名慈延寺,仙峰禪院,海拔為1752米,因旁靠仙峰岩而得名,宋時為小廟,明萬曆年間本炯和尚擴建並改名仙峰寺,後毀於火,現建築物為清乾隆時由泰安和尚重建的。

基本信息

簡介

仙峰寺仙峰寺

仙峰寺,位於四川峨眉山仙峰岩下,原名慈延寺,海拔1725米,門迎華嚴頂;該寺初創於元代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初為一小庵;明代初,該寺建有專門存放明神宗御賜大藏經的藏經樓,萬曆四十年(公元1612年)本炯禪師擴建為大寺,名“仙峰禪林”;明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毀於火災,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泰安、玉升和尚再度重建,名“仙峰寺”並沿用至今。

殿宇

仙峰寺第一殿原為財神殿,後改供彌勒菩薩,稱彌勒殿。
現又改為財神殿。
匾額“仙峰禪林”。
有聯語“問九老何處飛來,一片碧雲天影靜;悟三乘遙空望去,四山明月佛光多”等。
殿堂內左壁懸掛木屏四扇,簡述仙峰寺沿革及九老洞的傳說。
第二殿是大雄殿,中供奉釋迦牟尼佛,兩旁十八羅漢,背面供奉阿彌陀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觀世音菩薩、日光遍照菩薩、月光遍照菩薩,全為脫紗佛像。
內有一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峰頭外布些慈雲,常庇琉璃世界;願人出孽海迷津,名場利藪,洞口前撐來寶筏,普渡億萬生靈”。
第三殿是舍利殿,供奉漢白玉雕刻的藥師佛像。
有舍利銅塔,六方七層,高3.6米,通體敷金,金光閃閃。
1904年、1906、1910年,上海龍華寺僧清福三次經越南、泰國、新加坡、印度、錫蘭(斯里南卡)取回佛骨舍利15枚、貝葉經3卷、玉佛五尊。
後以舍利3枚、貝葉經2卷留贈仙峰寺,寺僧海岸、海良特建造舍利殿存放,“經舍”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現舍利殿重建於解放初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