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女湖[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

仙女湖[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

仙女湖位於江西省新余市西南郊16公里處;是聞名遐邇的湖泊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屬亞洲最大的亞熱帶樹種基因庫;也是東晉文學家乾寶所著古籍《搜神記》中記述的“七仙女下凡”傳說和“中國七夕情人節”的發源地,以“情愛聖地、群島峽谷曲水、千年水下古城、亞熱帶植物基因庫”四大絕景著稱;198平方公里的景區,50平方公里的湖面,島嶼星羅棋布,湖水清澈見底,原始森林神秘誘人;仙女湖自然風光秀美樸實,具有“幽、秀、奇、雄”之特點,景區兼具湖泊型和山嶽型兩大類型。

基本信息

簡介

仙女湖仙女湖
仙女湖位於江西省新余市西南16公里處,為國務院待批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是江西省水上游泳資源豐富,開發較成功的湖泊型風景名勝區。景區總面積29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50平方公里,湖中99座島嶼星羅棋布,湖叉港灣撲塑迷離,動植物種類繁多,森林覆蓋率達95%,共有220種,765屬,3000多種,占全國總科62.3%,有各種鳥獸類76種,擁有亞洲最大的亞熱帶樹種基因庫。

仙女湖四季分明,氣候十分宜人,全年平均氣溫17℃,日照1677.4小時,降雨量1532毫米,無霜期265天,相對溫度70%,具有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資源和歷史文化內涵。

仙女湖自1992年開發以來,至今共投資1億多元,開發建設了白鷺山莊、龍王廟、洪陽洞、花園山莊、傣家渡假村等數十個旅遊景點,每年都吸引了大量遊客來觀光、旅遊、休閒。

來歷

“仙女湖”的名稱源自1600多年前東晉文學家乾寶所著《搜神記》中記述的“仙女下凡”美麗傳說:豫章新喻縣男子,見田中有六七女,皆衣毛衣,不知是鳥,匍匐往,得其一女所解毛衣,取藏之,即往就諸鳥。諸鳥各飛去,一鳥獨不得去。男子取以為婦,生三女。其母后使女問父,知衣在積稻下,得之,衣飛去,去後復以迎三女,女亦得飛去。

景區介紹

仙女湖蛇島

仙女湖蛇島仙女湖蛇島
仙女湖蛇島位於仙女湖風景名勝區舞龍湖景區若虹群島北面,面積僅有3.5畝。賣品部內,有蛇藥 、蛇灑、蛇製品等商品出售。兩旁的廂房,則為左右次間,分別為工作室、蛇餐館、賣品部等。
蛇館之後鑿有蛇池。很多遊客紛紛在巨石旁留影紀念。蛇館坐北向南,為封山式江南民居建築。120平方米的蛇池分隔成四個小蛇池,分別飼養著各種蛇類1000餘條,其中不乏珍稀蛇種。蛇島還舉行定時的蛇技表演,既新穎又驚險,令人嘆為觀止,遊客若有愛好和膽量,也可以與蛇共舞,同蛇合影,絕對刺激和保險。

昌山廟

昌山廟,又稱龍姥廟、閱城君廟、聖母廟。位於仙女湖風景名勝區鈐陽湖西端的昌山峽西岸,坐西朝東,依山傍水,古木參天,上下三進,樓閣井立,建築巍峨壯觀。廟門有副楹聯:“肇於唐,封於宋,聖跡朔越城,千秋聲靈仰聖德;子則孝,母則慈,神功崇護國,萬民依賴沐嘉休。”

昌山廟中塑有五十四座神像,而供奉的主神為龍姥(亦稱龍母娘娘、昌山聖母),廟中寶有歷代文人所贈的詩書繪畫,清雍正乾隆年間又增建門樓、牆垣和文昌閣等。千餘年來,該廟靈光獨耀,香火鼎盛,吸引了方圓幾百公里的信眾。特別是農曆八月十三日──紀母誕辰紀念日,鼓樂齊鳴,鎖吶聲聲,香客雲集,熱鬧非凡,甚至遠在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浙江、安徽等省的香客都來朝拜。

龍王島

龍王島龍王島
龍王島位於仙女湖風景名勝區東南面,距六合群島250米,南北長950米,東西寬750米,面積51公頃。”一灣是指該亭所以的大湖灣──洋田灣;百島概指擁有百餘個島嶼的仙女湖風景區。凝秀亭 是一座石雕仿筒板瓦六角攢尖頂石亭,柱腳邊安有石質坐凳欄乾,其外緣上銜向外傾斜的靠背欄桿。

萬年橋

萬年橋萬年橋
萬年橋,又名萬歲橋,俗稱東門橋,橫亘於仙女湖風景名勝區鈐陽湖南部,全長384米,通寬7.68米,是一座擁有11孔的大型石拱橋,也是古分宜城通往南方的主要通道。從橋墩迎水面呈錐狀尖挺的分水金剛雁翅墩,既奇偉挺秀,予人以藝術上的審美悅感;又分滔析浪,減緩了河水的衝力,巧妙地施展了橋基的自我保護功能,使得橋休經歷四百三十三個年齡的風風雨雨而安然無恙。

相傳龍生九子,其中之一叫bixi,形似龜,力大無比,好負重。從構造上看,萬年橋可分為面、身、基三部門。

洪陽洞

洪陽洞,又名嚴嵩洞、狐仙洞,位於仙女湖風景名勝區鈐陽湖景區西北的袁嶺第三峰南麓,西望昌山廟 ,南瞰鈐陽湖。“洪陽古洞天”字壁上有石榻,榻上可仰撫雲崖;雲崖的對面,也就是右側,有塊題詩石,刻有歷代詩文;從題詩石下來就是志游石。從各洞特點來看,首洞就是由洞門進入的可容百人的石室,其中原本立有葛洪、婁陽 二仙泥像。現在,洪陽洞內道路井然,燈光通明,遊人如織,在為仙女湖風景名勝區的一個主要景點。洞中有水,春溢冬涸,雲霞煙縵。

會仙台

會仙島位於仙女湖風景名勝區舞龍湖景區的東部,在江口大壩的西南。相傳很早很早以前,有位新余少年在此偶會下凡的毛衣仙女,並與其中最錦繡最年青的仙女佳偶天成,由此而得名。會仙島背倚二座犬牙相制的鷺鳥半島,固然是塊只有250平方米麵積的彈丸之地,卻是觀光者通往主要景點的水土咽喉。

美食

仙女湖仙女湖

全魚席:在仙女湖景區各景點可吃到獨具特色的全魚席,這裡用仙女湖的水燴仙女湖的魚,可供應仙女湖盛產的各類魚、、蚌、螺等20多個水產鮮品,集贛、湘、川、滬、粵等菜系烹飪技術,香辣美味,別具一格。

仙女湖乾魚片:採用仙女湖內自然生長的優質鮮魚加工開發的系列袋裝熟食乾魚片,風味獨特,美味可口。

仙女湖純正茶油:採摘仙女湖九龍山深山老林茶籽,經壓榨、過濾、澄清等系列工藝製作而成的綠色植物油

建高爾夫球場

2013年6月,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地採訪發現,新余市仙女湖景區內及其周邊正在進行大範圍施工。龍華國際大酒店、攬山湖高爾夫莊園等打著度假酒店的旗號開發,而實質上卻在大規模興建別墅,景區內的4700畝高爾夫球場已經建成。

高爾夫球場的投資方為中國(香港)水務集團(00855,HK)旗下的新余仙女湖新城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城公司),與此同時,新城公司還配套興建了高爾夫莊園,規劃建設了53棟別墅。令人驚訝的是,這個高爾夫和別墅項目卻是以體育公園的名義報批的。

仙女湖原名江口水庫,地處江西新余城區西南20公里。

氣候特徵

仙女湖四季分明,氣候十分宜人,全年平均氣溫17.5℃,濕度80%,平均水溫26.8℃。日照1677.4小時,降雨量1532毫米,無霜期265天,相對溫度70%,具有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資源和歷史文化內涵。
仙女湖自1992年開發以來,至今共投資1億多元,開發建設了白鷺山莊、龍王廟、洪陽洞、花園山莊、傣家度假村、等數十個旅遊景點,每年都吸引了大量遊客來觀光、旅遊、休閒。

文化傳說

自古以來,仙女湖就以其山溫水軟,天清地馥而鍾靈毓秀,生機勃發。考古發掘表明,早在20萬年前,仙女湖的先民們就在這裡繁衍生息,展示了6000多年原始農業文化。1600多年前,東晉文學家乾寶在他所著的志怪小說集《搜神記》中記載了這么一個故事:很早很早以前,有六七位披著羽毛神衣的鳥仙,一邊飛翔,一邊尋找夢中的樂土,當她們飛到豫章新喻縣上空時,立即被這裡夢幻般的景色所吸引,於是飄落下來,化作美麗動人的青春少女。嬉戲、玩耍,連臂踏歌,玩到最開心的時候,情不自禁地脫下了身上的羽衣。此情此景恰巧被一位翩翩少年看到,驚嘆之餘,頓生愛慕之情。他悄悄地將其中一件羽衣藏了起來,然後滿懷激情地走了過去。仙女們發覺後,霎那間花容失色,趕緊披上羽衣,騰空飛去。那位找不到羽衣的仙女,卻無法飛離塵世。然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當她無奈地轉過頭來,用她美麗的雙眼打量著走近的少年時,頓時被少年英俊灑脫的氣質所吸引,兩人一見鍾情,締結了一段仙俗奇緣。這個故事是古籍中關於“羽人”的最早記載,故事發生地就是今天的仙女湖。
大概是因為仙女湖的水質清純,沐浴過仙女湖這片水域母性般光輝的新餘人造就了一個又一個歷史第一。江西歷史上的第一位狀元盧肇就是這些人中的一員,他從小篤志好學,常常挑燈夜讀,因此得到當時的大學者李德裕的青睞,收為門人。會昌三年(874年)狀元及第後先後在朝中和地方為官,所到之處,皆有賢聲。他的文章為人所推崇,頗得韓愈文風,袁州知府楊應瑤稱讚曰:“袁州之文章,節義自肇始”。他平生著述甚多,所著《海潮賦》、《漢堤詩》曾得到皇帝的嘉獎。文風綿綿,浩浩不絕,如今,仙女湖風景區內,還保存有當年的盧肇讀書台供後人瞻仰。
自從新余出了江西首位狀元,仙女湖邊的讀書人就爭先恐後,屢躍龍門,且不說歷史上那些數不勝數的新余籍騷人墨客,也不說那些技藝精湛的民間藝人,隨便翻一翻史冊,我們就可以看到宋代學富五車的名臣王欽若、明朝權相嚴嵩、理學家梁寅、寧可被肢解而不侍暴君的黃子澄、清代愛國名將張春發、當代國畫大師傅抱石、醫學巨子何大一……這些燦若星辰的名字足以令人嘖嘖稱讚,嘆服無比——仙女湖水灌溉的這方土地果真孕育了一大批雄才俊傑!
文化盛典《冊府元龜》的作用直到今天還在顯現,而它的主要撰著者王欽若更是赫赫有名。大概是由於受仙女湖文化的影響,王欽若一生崇尚仙道,這既成就了他在文化上獨樹一幟的地位,也造就了他關心百姓疾苦的性格,至今,史學家們還在稱頌他在任亳州通判時巧解因陰雨連綿,百姓所收穀物無法按標準收入官倉的難題的故事。王欽若對中國歷史的貢獻,在於他的著述豐富,影響深遠,除《冊府元龜》之外,《鹵簿記》、《天書儀制》、《列宿萬靈朝真圖》、《羅天大醮儀》、《天禧大理記》等流傳甚廣,為後世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文化遺產。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人們流連於仙女湖的山山水水之間時,總不免要吟誦這一抒情的詩句。是啊,仙女湖的景色是迷人的,正是這樣的景色,陶冶了一代代的文人墨客。他們在這裡認真讀書,在這裡接受心靈的洗禮,進行人生最初也是最重要的藝術薰陶。受到仙女湖文化氣息薰陶的藝術大師傅抱石,正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他的畫作,在國際市場的拍賣價格屢創新高,為中國畫家和國畫藝術贏得了應有的尊重;他的藝術思想伴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愈煥光華。最難得的是,他繼承了仙女湖這片土地上文士熱愛家鄉的拳拳赤子之心,他雖然常年工作、生活在外地,卻時刻不忘自己是仙女湖畔的人,每有新作,必在落款處寫明自己的籍貫。如今,許多仙女湖畔的名人回鄉省親,更有無數才子告別家鄉父老,到遠方開拓新的天地,然而,不論他們走到哪裡,沐浴過仙女湖光輝的人總不會忘記自己的家鄉、自己的父老和家鄉的仙女湖。
自然的造化,大地的恩賜,使仙女湖山常綠,水常流。除了人生的修煉,新餘人民歷來重視農業、手工業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重視鋼鐵的冶煉,留下了桂山、鳳凰山的礦冶遺址,留下了許多有關礦冶的地名。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成書於仙女湖這片土地上,絕不是歷史的偶然。重視人生的修煉與重視物質特別是重視鋼鐵的冶煉,也是新余文化中的兩大要素,最終形成了超越、和諧與包容的精神內涵。
仙女湖是母親湖,是情愛湖。在這片秀山麗水之中,千百年來流傳著像毛衣女下凡並與當地青年喜結良緣的大量愛情故事,滋養了赫赫的歷代人傑,書寫了仙女湖獨特而厚重的文化,仙女湖的每一個景點都蘊藏和散發著愛情的浪漫氣氛和深厚文化底蘊。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遊客朋友何不走進仙女湖,親身去欣賞她的秀美,去感受她的博大,去體驗她的愛意呢!

景區設施

仙女湖景區標識系統設計

設計方案:標識設計師將水墨畫、長卷、文房四寶等中國風元素巧妙運用至標識標牌中,整套設計別致典雅;緊緊貼合景區文化,將“仙女”的古典氣質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