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聚居學

人類聚居學

希臘建築師C.A.杜克塞迪斯在20世紀50年代創立的研究人類聚居的理論,又稱城市居住規劃學、人類環境生態學。1965年在希臘雅典成立人類聚居學世界學會。

人類聚居學

正文

希臘建築師C.A.杜克塞迪斯在20世紀50年代創立的研究人類聚居的理論,又稱城市居住規劃學人類環境生態學。1965年在希臘雅典成立人類聚居學世界學會
建築學地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等學科,僅僅各自研究涉及人類聚居的某一側面,而人類聚居學則要吸收上述各學科的成果,在更高的層次上對人類聚居進行全面的綜合研究。一方面要建立一套科學的體系和方法,了解和掌握人類聚居的發展規律;一方面要解決人類聚居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創造出良好的人類生活環境。
人類聚居主要是指包括鄉村集鎮城市等在內的人類生活環境。人類聚居學認為人類聚居由五個基本要素組成:自然界社會建築物聯繫網路。人類聚居學研究上述五項要素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
杜克塞迪斯按規模大小把人類聚居分成15級層次單位個人居室住宅住宅組團小型鄰里鄰里集鎮城市大城市大都會城市組團大城市群區城市地區城市洲全球城市。這15級單位上下互相聯繫構成人類聚居系統,要想解決各層次中的問題,必須對整個系統進行研究。
迄今為止,人類聚居學的研究內容主要有三個方面:①對人類聚居進行描述性的剖析:分析聚居的基本特點,聚居之間的相互關係,聚居的演化過程,聚居中各種問題產生的原因。②對人類聚居基本規律的研究:研究人類在生活居住方面的需要,聚居的成因,聚居的結構形式密度,以及對未來城市的影響和預測。③研究制定人類聚居建設的計畫、方針、政策和工作步驟。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