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污染圖

人類污染圖

為土壤重金屬污染“透視”,是地質調查工作的重要任務。 專家認為,中國的土壤重金屬污染已進入一個集中多發期。 研究研究證實,鎘、汞等重金屬元素與人類污染存在密切關係。

背景

2013年6月,抽檢數據“米再現”訊息不脛而走,公眾譁然。土生萬物,清除“鎘米”
污染
背後的土壤污染,最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全面會診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繪製土壤重金屬“人類污染圖”。為土壤重金屬污染“透視”,是地質調查工作的重要任務。
美國佛蒙特法學院中美環境法合作項目副主任林燕梅說,公開信息中較權威的是中國政府2006年啟動全國土壤污染普查時的介紹,當時全國受污染的耕地約有1.5億畝,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萬畝,固體廢棄物堆存占地和毀田200萬畝,合計約占耕地總面積的十分之一以上。
僅以鎘大米這樣的重金屬污染為例,國土部門數據顯示,中國每年受重金屬污染的糧食高達1200萬噸。專家認為,中國的土壤重金屬污染已進入一個集中多發期。

理論

中國正建立涵蓋81個化學指標(含78種元素)的地球化學基準網:以120萬圖幅為基準格線單元,
污染
每一個格線都布設採樣點位,每個點位都採集一個深層土壤樣品和一個表層土壤樣品。深層樣品來自1米以下,基本代表未受人類污染的自然界地球化學背景;表層樣品來自地表25厘米以淺,是自然地質背景與人類活動污染的疊加。用表層含量減去深層含量,即得出重金屬元素“人類污染圖”。 鑒於國土資源大調查的重要成果以及全國土壤污染狀況的調查專項,全國多目標的區域地球化學的調查項目也已經發現,局部地區的土壤污染是嚴重的。比如說長江中下游的某些區域普遍存在等異常。城市及其周邊普遍存在汞和鉛異常,而部分城市明顯存在放射性異常。湖泊有害元素富集,土壤酸化嚴重。

準備

從1994年起,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等機構就對
全國土壤51種化學元素進行監測,1999年起對東部農田區54種化學元素進行填圖,2008年起建立全國地球化學基準網,對含78種元素的土壤81個化學指標進行探測。數據顯示,重金屬等污染物指標在大的流域及局部工礦業和農業區上升較快。

研究

研究證實,鎘、汞等重金屬元素與人類污染存在密切關係。重金屬元素在土壤表層明顯富集並與人口密集區、工礦業區存在密切相關性。與1994-1995年的採樣相比,土壤重金屬污染分布面積顯著擴大並向東部人口密集區擴散。

現狀

作為國土資源大調查重要成果及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專項,全國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項目也已發現局
污染
部地區土壤污染嚴重。如長江中下游某些區域普遍存在鎘、等異常。城市及其周邊普遍存在汞鉛異常,部分城市明顯存在放射性異常。湖泊有害元素富集,土壤酸化嚴重。

恢復

地質學家指出,土壤一旦被污染,通過自淨能力完全復原周期長達千年。為了人類健康,必須持續加大對污染行為監管和懲治力度。對已被污染土地,要把污染源搞清楚並加以切斷。土壤污染物不僅有重金屬,還有大量有機污染物國土地質環境水利等部門要通力合作為大地“排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