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勞動的基本形式

生理力運動是指除了體力運動和腦力運動以外的其他形式的主體運動。 1.生理力運動是體力運動與腦力運動的基礎。 6.腦力運動、體力運動是生理力運動的特殊形式。

按照傳統的勞動分類理論,勞動可分為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兩大類。這種分類理論實際上是不完整的,因為有些特殊的勞動如人口的生產、作為謀生手段的賣血或出賣人體器官、以犧牲生命和鮮血為主要代價的軍事戰爭等,既不能簡單地算作腦力勞動,也不能簡單地算作體力勞動,但它們應該屬於勞動的範疇。這說明現有的勞動分類理論存在著嚴重的缺陷,說明在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以外,至少還存在一種為人們所忽略了的人類勞動。

一、人類運動形式的分類

勞動是人類運動的一種特殊形式,為了確定勞動的分類方法,首先應對人類運動的形式進行分類。
人類機體是由眾多生理系統、組織或細胞有機地組合而成的,其中每一個系統、每種組織和各類細胞相互聯繫、相互作用、各司其職,井然有序地通過新陳代謝來完成各種生理、心理和精神功能,以維持和發展整個機體複雜的生命運動。可以把人類機體的各組成部分完成規定功能的過程稱為人的主體運動。從不同的觀察角度來看,人的主體運動可分為若干種不同形式。例如,根據生理功能的不同,可分為消化運動、呼吸運動、血液循環運動、生殖運動、分泌運動、神經運動等;根據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為自主運動與隨意運動;根據參與運動的主流系統的不同,可分為體力運動、腦力運動與生理力運動。
(一)體力運動。
體力運動是指以人體肌肉與骨骼的運動為主,以大腦和其他生理系統的運動為輔的主體運動,如步行、挑水等。體力運動是所有動物具有的運動形式,生物進化到一定程度,就形成了動物的運動系統。體力運動的形成使動物一方面能夠通過改變自己與外部客觀事物的空間距離,以靈活地選擇客觀事物和外部環境;另一方面能夠通過肌肉和骨骼形成一定的機械作用力來改變事物的數學與物理性質,如空間位置、形狀尺寸。
任何體力運動的形成、維持和發展必須依靠機體其他生理系統的參與,並為之提供物質、能量和信息,因此體力運動必然伴隨著其他生理系統的運動。
(二)腦力運動。
腦力運動是指以大腦神經系統的運動為主,以其他生理系統的運動為輔的主體運動,如思考、記憶等。第二信號系統的形成與發展是腦力運動得以產生的前提條件,低等動物的大腦由於不具備第二信號系統,不能相對獨立地進行腦力運動,它只是為體力運動或其他運動提供必要的本能控制信號,從屬於其他形式的運動,因此腦力運動是只有人類才具有的運動形式。
(三)生理力運動。
生理力運動是指除了體力運動和腦力運動以外的其他形式的主體運動。廣義地講,生理力運動是一切生物都具有的運動形式:對於植物來說,有光合作用、蒸騰作用、呼吸作用等;對於動物來說,有消化運動、呼吸運動、血液循環運動、生殖運動、分泌運動、神經運動等。任何形式的生理力運動都可歸結於細胞的運動,而細胞的運動實際上就是一個物質和能量代謝的過程,人的生理系統通過一定的生理力運動對所獲取的食物進行消化、吸收、傳輸和能量轉換,為整個生理系統的正常運行提供所需的物質和能量,以保證機體協調一致地運行。

二、不同運動形式的相互關係

生理力運動、體力運動與腦力運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互為補充的辯證統一關係。
1.生理力運動是體力運動與腦力運動的基礎。生理力運動是體力運動與腦力運動存在的必要條件和基礎因素;體力運動是生理力運動不斷進化的產物,腦力運動又是生理力運動與體力運動不斷進化的產物;體力運動與腦力運動的強度要受生理力運動所能提供的物質和能量的限制。
2.體力運動又是腦力運動的基礎。體力運動的直接性、多樣性、靈活性是神經系統不斷發展的客觀動力;腦力運動的基本構想最終必須由體力運動來實現。
3.腦力運動為體力運動確定了基本的發展方向。腦力運動可以有效地引導和促進體力運動的發展,為體力運動提供了預見性和目的性,使體力運動有了明確的動機;為體力運動提供了主動性和創造性,使體力運動不僅用於適應環境,還可以用來改造環境;為體力運動在總體上確立了未來的發展趨勢,使得體力運動朝著提高靈活性和降低強度的方向發展;使得體力運動越來越多地與生產工具相結合,以產生越來越強的放大作用;使得體力運動越來越遠離直接的自然物而與人工物相結合,越來越遠離有形物質而與信息相結合;使體力運動的分工越來越細微,越來越專業化和複雜化。
4.體力運動為生理力運動確定了基本的發展方向。體力運動可以有效地引導和促進生理力運動的發展:對於生產工具的使用,促進了人類的手腳分工,使人類機體的生理結構產生了一系列變化;體力運動的成果改造了機體的生存環境,也使人類機體某些組織或器官的功能特性發生了變化;體力運動的複雜性促進了生理力運動與生理器官的複雜化和精確化。
5.腦力運動是人類最高、最複雜的運動形式。腦力運動使人類從根本上區別於一般低等生物,使人類具有極高的預見性、自覺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腦力運動具有無限的發展潛力,而生理力運動和體力運動的發展極為有限,它受生物規律的限制;腦力運動可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制約和控制體力運動或生理力運動。
6.腦力運動、體力運動是生理力運動的特殊形式。人的運動系統可看作是一種特殊的生理系統,體力運動可看作是一種特殊的生理力運動;人的大腦神經系統也可以看作是一種特殊的生理系統,腦力運動也可看作是一種特殊的生理力運動。

三、人類運動與人類勞動

能夠與生產資料相結合,並產生勞動價值的人類運動稱之為勞動。運動並不等於勞動,它還包括消費活動,勞動只是運動的一種特殊形式。人的消費活動與勞動往往是相互滲透、相互作用的:消費活動中通常有勞動的內容,勞動也伴隨著一定的消費活動。
人類的消費活動從其客觀目的來說,並不是為了主觀的享受,而是為了勞動做必要的生理、心理和精神上事前之準備和事後之補償。消費活動是為勞動服務的,是勞動的前提和基礎。區分勞動與運動既不能用“是否帶來痛苦”或“是否犧牲安樂與幸福”作為判斷依據,消費過程往往也會產生痛苦的感覺;也不能用“是否有產品輸出”作為判斷依據,因為許多勞動(如學習、鍛鍊和培訓等)並沒有直接的產品輸出。
與人類運動相對應,人類勞動可分為腦力勞動、體力勞動和生理力勞動三大基本類型。一般的人類勞動由腦力勞動、體力勞動與生理力勞動按照不同的比例關係組合而成。通常意義上的腦力勞動是指那些腦力勞動占主要比例的複合勞動,體力勞動是指那些體力勞動占主要比例的複合勞動,生理力勞動是指那些生理力勞動占主要比例的複合勞動。例如,人口的生產過程雖然以生理力勞動為主,但也伴隨著一定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

四、生理力勞動的具體形式

根據作用方式的不同,生理力勞動可分為以下三種具體形式:
1.恢復性生理力勞動。是指用以恢復和補償原有的生理性組織、器官和體液等功能特性的生理力勞動。例如,當人的大腦受到輕微損傷時,其機體通過吸收適當的營養物質並進行良好的精神調養以後,會逐步恢復大腦的健康;當產婦出現體質虛弱時,其機體通過吸收營養物質並將其轉化為適當的化學物輸送到相應的組織、器官和體液之中,用以恢復和補償其功能特性;當皮膚擦破時,機體就自動地修補好皮膚;當機體的血液損失時(如獻血),機體將通過肝臟等器官來製造新的血液。
2.加強性生理力勞動。是指用以改善和加強原有生理性組織、器官和體液等功能特性的生理力勞動。當人的某些生理組織、器官和體液的功能特性處於正常狀態時,其機體通過某種生理力勞動來不斷地積累生理信息,以改善和加強這些組織或器官的功能特性。例如,對人的某些組織或器官進行適當的、損傷性的物理或化學刺激後,這些組織或器官的功能特性不僅能很快地恢復,而且還能得到改善和加強。
3.生育性生理力勞動。是指用以生產新生兒的生理力勞動。婦女在懷孕過程中,一方面通過生理力勞動將各種營養物質和食物能量進行消化和吸收,並轉送到胎盤裡,又把胎盤所排泄的廢物排出體外;另一方面孕婦體內的生理、心理和精神狀態是胎兒生長發育的外環境,孕婦必須付出一定的生理力勞動來形成、維持和改善這種環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