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丁香散

人參丁香散

人參丁香散主治妊娠惡阻,甘寒嘔逆,翻胃吐食,及心腹刺痛。

《局方》卷三(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人參丁香散人參丁香散

【名稱】人參丁香散

【組成】 白芍藥半斤,當歸(去蘆)2兩,丁香2兩,丁皮2兩,肉桂(去粗皮)2兩,蓬莪術2兩,人參2兩,乾薑(炮)4兩,茯苓(去皮)4兩,香附(炒)4兩,白朮4兩,甘草(炒)4兩,山藥4兩。

【出處】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功效】和脾胃,進飲食。

【主治】嘔吐之病,皆因三焦不調“脾胃虛弱,冷熱失和,邪正相干,清濁不分,陰陽錯亂,停痰留飲,不能運化,嘔吐不已,粥飲湯藥不下;或胸膈痞滿,嘔逆噁心,腹脅脹痛,短氣噎悶,咳嘔痰水,噫醋吞酸,不思飲食,漸至羸瘦;及療女人妊娠阻病,心中煩憒,頭目眩重,憎聞食氣,嘔吐煩悶,顛倒不安,四肢困弱,不自勝持,多臥少起。又治久病羸弱,脾胃虛極,中滿嘔逆,全不入食。

【用法用量】每服5錢,水1盞,加生薑3片,同煎至7分,空心、食前溫服。小兒2歲,可服半錢,水5分盞、加生薑1片,同煎4分以下,溫服。

【製備方法】 上為細末。

《婦人大全良方》卷十二

【組成一】人參15克丁香藿香葉各7.5克

【用法】上藥為散,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組成二】人參丁香柿蒂各30克甘草良姜各30克

【用法】上藥研為細末。每服6克,熱湯調下,不拘時。

【主治】妊娠惡阻,甘寒嘔逆,翻胃吐食,心腹刺痛。

《魏氏家藏方》卷五

【名稱】:人參丁香煮散

【組成】:人參(去蘆)2兩,丁香(不見火)2兩,高良姜(炒)2兩,紅豆(去殼,炒)2兩,官桂(去粗皮,不見火)2兩,厚朴(去粗皮,姜制炒)2兩,乾薑(炮,洗)2兩,青皮(去瓤)2兩,附子(炮,去皮臍)2兩,胡椒2兩,甘草1兩半(炒)。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五。

【主治】:脾胃久虛,翻胃吐逆。

【用法用量】:每服半兩,水3盞,加生薑5片,肥棗5枚,煎至8分,去滓,食前熱服。

【製備方法】:上為粗末。

中醫方劑詞典-湯類

大家對湯藥一定都不陌生,那股濃烈的刺鼻味讓人望而怯之,但是湯藥是醫生根據不同病人的身體情況做出的個性化的判斷,然後對症下藥,療效要更好些。現在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中醫藥劑中的各種湯吧!!!
紫蘇湯
半夏散
滋血湯
竹茹湯
當歸建中湯
四物湯
人參養榮湯
十全大補湯
鏇覆湯
撾脾湯
茴香湯
益智湯
三倍湯
安息活血丹
千金漏蘆湯
荊芥湯
黃湯
丁香豆蔻散
罌粟湯
金粟湯
御米湯
七棗湯
小理中湯
獨活寄生湯
金液丹
潤肺散
神仙養氣丹
鍾乳補肺湯
四君子湯
秘傳降氣湯
黑錫丹
調中湯
豆蔻湯
白薇圓
溫經湯
吳茱萸湯
細辛五味子湯
二陳湯
棗湯
桔梗湯
金珠化痰圓
牛膝湯
化氣湯
如神圓
治中湯
大溫脾圓
金露圓
蘇子降氣湯
感應圓
小鳥沉湯
神保圓
俞山人降氣湯
川芎湯
半夏茯苓湯
鹿茸大補湯
木香湯
膠艾湯
胡椒湯
三建湯
生薑湯
十四味建中湯
雙和湯
加減四君子湯
四七湯
杏子湯
生犀散
人參定喘湯
新法半夏湯
人參清肺湯
橘皮半夏湯
養中湯
溫肺湯
厚朴湯
五香連翹湯
款冬花散
神效當歸膏
豬蹄湯
木香流氣飲
人參丁香散
奪命丹
降氣湯
縮砂湯
分心氣飲
湯泡散
鐵刷湯
牡丹散
薄荷湯
破氣湯
安胎飲
純陽真人養臟湯
沉香降氣湯
胃風湯
桂花湯
樂令建中湯
茱萸內消圓
黃蓍六一湯
熟乾地黃湯
當歸黃湯
快湯
人參黃蓍散
黃蓍湯
神仙太一膏
二宜湯
半夏圓
人參藿香湯
茯苓半夏湯
艾煎圓
化毒排膿內補十宣散
葫蘆巴圓
蛇頭圓
妙應丹

如聖湯
縮砂圓
丁香五套圓
白梅湯
人參鱉甲圓
丁香半夏圓
如神止瀉圓
人參圓
檀香湯
玉芝圓
玉液圓
滋血湯大聖散
辰砂化痰圓
十八味丁沉透膈湯
辰砂半夏圓
盧氏異方感應圓
人參半夏圓
半硫圓
茯苓圓
杏霜湯
仙術湯
龍腦雞蘇圓
當歸圓
快氣湯
白朮六一湯
大天南星圓
陽起石圓
反魂丹
五味湯
曹公卓鍾乳圓
禹餘糧圓
十四友圓
增損四物
生氣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