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林好學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2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文言文 亭林好學

原文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釋書,出門則以一二羸馬捆書自隨。偶邊塞亭障,呼老兵詣道邊酒壚,對坐痛飲。咨其風土,考其區域。若與平生所聞不合,發書詳正,必無所疑乃已。馬上無事,輒據鞍默誦諸經註疏,遇故友若不相識,或顛墜崖谷,亦無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詣淵涵博大,莫與抗衡與!

註解

釋:放下
詣:招呼
咨:詢問

翻譯

顧炎武(字亭林)先生從小到老都手都沒放下過書(形容極愛看書,學習勤奮) 出門就帶一兩匹瘦弱的馬隨身.有時候到了邊塞亭障(障、城、亭、燧,都是古代駐軍防戍的軍事建築),就找老兵到路邊的小酒店一起暢飲.詢問當地的風土人情和地理.如果和自己知道的不同就寫在紙上詳細的記下來,一定到沒有任何疑惑的程度為止.坐在馬上空閒的時候,就跨著馬鞍默默背誦四書五經等經典和對它們的注釋文.(對經典的解釋叫"注"或"疏". )即使遇到親朋好友也不認識(默頌經典太投入,沒有注意到其他事),有的時候因此(太專心的輒據鞍默)掉到山谷中,也不後悔.認真仔細到這個程度,他的學問博大精深,沒有能與他相比的.

問題解答

1.這段文字主要表現了顧炎武的哪些特點?
呼老兵詣道邊酒壚,對坐痛飲。——無階級壁壘,一視同仁。其風土,考其區域。若與平生所聞不合,發書詳正,必無所疑乃已。——實事求是,有過必改。馬上無事,輒據鞍默誦諸經註疏,遇故友若不相識,或顛墜崖谷,亦無悔也。 ——珍惜時間
2.顧炎武與老兵 對坐痛飲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為了了解一些他不是很清楚的東西。
3.中心?
這段文字主要表現了顧炎武勤奮、嚴謹、專注的特點

關於勤奮好學的格言、諺語。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2、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14、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6、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7、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18、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22、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2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2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25、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26、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蒲松齡
2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28、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31、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33、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