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城中學

交城中學

交城中學創辦於1946年,坐落在山西省呂梁市,學校占地297畝,建築面積83000平方米。現有72個教學班,學生4032名,教職工355人,辦學經驗豐富、師資力量雄厚,充滿朝氣和活力,教育教學成績優良,成為呂梁領先、全省知名的一所學校。學校狠抓師資隊伍建設,形成了一支教學功底紮實、教學經驗豐富、教學作風踏實的教師隊伍。其中180多位教師成為各級學科帶頭人、優秀教師、模範班主任、名師,教師在各級報刊雜誌上發表論文100多篇,課題研究20多項。學校現有6個物理實驗室,6個化學實驗室,藏書10萬餘冊,各類期刊雜誌近百種,學校先後獲得山西省示範高中、省體育項目傳統學校等稱號。

基本信息

交中歷史

交城中學交城中學

一九四五年九月,抗戰勝利後,縣人深感教育落後之不興,遂萌生創辦中學之意。次年春,我縣熱心教育事業的丁效禹、石善聽、王德修、安天明、閻士峰、王子華等以及旅並同鄉會喬家財、邢連城、侯乃文、梁映峰、岳望衡等有識之士,目睹家鄉文風不振、人才缺乏現狀,互相聯絡、積極倡導、奔走呼號籌措資金,為興辦我縣中學竭盡全力。又加上縣內教育界人士的再三呼籲,舉辦中學的主張得到了縣長張克寒和駐軍的支持,決定創辦交城縣立初級中學,並由張克寒擔任名譽校長。校址選在城內東正街文廟內。丁效禹先生出任校長帶領師生艱辛地度過了解放戰爭年代,為交城中學的發展邁出了第一步。

解放初期,國家百廢待興,亟需大量人才,交城中學經過重新整編又繼續招生,先後送走了四個簡師班,共畢業230人。

一九五二年,交城中學正式招收了解放後的第一批國中生,共三個班。至此,交城中學走上正軌,穩步前進。 五十年代的交中,除認真抓教學外,很注重學生的品德教育。特別是“五愛道德”(即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愛勞動、愛護公共財物)活動的開展,使學校呈現出淳樸的校風和一派興旺景象。

交城中學交城中學

五十年代後期,學校在三面紅旗的影響下,師生邊學習邊勞動,多次參加大煉鋼鐵,深翻土地,修築水庫等大型集體活動,打破了正常的教學秩序。

一九六零年,交城中學首次設立高中班,成為一所完全中學。領導、教師的辦學熱情更加高漲。特別是學雷鋒活動的開展,更加推動了學生德、智、體的全面發展,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穩步上升,多次受到晉中專署的表彰,特別是高中教育是晉中地區的一面旗幟。

一九六六年學校開始捲入了文革十年動亂中,教育教學受到了嚴重干擾。但在後期的開門辦學中,學生除了學習必要的書本知識外,參加學工、學農、學軍等活動,也學到了各種豐富的生產知識。

進入八十年代,交中逐步恢復昔日的教研、教學之風,並率先實行了教職工聘任制,激發了教職工的積極性,教學成績年年攀升,辦學規模有所擴大。

九十年代,學校實行了教學管理年級負責制,並積極參與新課程改革試驗,多次受到省教委表彰。學生的總體素質不斷提高,教學成績在呂梁連年奪魁。

交城中學交城中學

新世紀到來,學校緊跟教育改革形勢,穩步推進素質教育;加強民主管理,更加注重調動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開展“爭當師德標兵”活動。2004年教育教學成績實現了跨越式的提高。交城中學成為呂梁市高中教育的一面旗子。為了學校的可持續發展,2004年縣委、縣政府決定投資建設交城中學新校園。

在縣委、縣政府大力支持下,在全縣人民的熱切關注下,經過兩年多的學校施工,投資1.14億元的交城中學新校園勝利竣工。2007年9月1日,交城中學實現了整體搬遷。

學校成就

學校本著“加強基礎,開拓思維、培養能力、創新提高”的原則,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營造濃郁的人文科學氛圍,使教育教學質量持續穩步提高。學校歷年高考成績優異,連續18年達線率名列全市前茅,優生成績突出。較高的教育教學質量,嚴謹的校風、教風和學風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和好評,也使學校在省內享有一定的聲譽。歷年來,為清華、北大、復旦、浙大等名牌大學輸送大量優秀人才,成為四方學子嚮往的學習聖地。

交城中學2010年高考二本以上達線673人,比2009年增長106人。

學校大膽創新,實行學校內部機構改革,完善管理制度,實行精細化管理,加強領導隊伍建設,提高工作效能;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大力培養青年教師,實現學校可持續發展;著力加強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注重養成教育和日常行為管理,形成了和諧尚進的校園氛圍,教育教學質量得到大幅提升。

硬體設施

交城中學交城中學

學校擁有呂梁市乃至全省一流的教學樓、科技實驗樓、圖書館、學生公寓、餐廳等教育、教學、生活設施。實驗設施先進,共有六個物理實驗室、六個化學實驗室、四個生物實驗室、兩個通用技術實驗室、一個歷史實驗室、一個地理實驗室,都按標準實驗室配置,實驗儀器齊全,實驗開出率100%。裝備有4個學生電腦室,安裝240台聯想液晶電腦供學生上課使用。該校圖書室按標準學校圖書館設備配置,配套先進的圖書室管理系統,藏書 9 萬餘冊,閱覽室訂閱近百種期刊雜誌,充分滿足師生閱讀需求。2007年投入500餘萬元建設多媒體網路中心,實現班班進多媒體。為每位教師都配備有高配置的液晶電腦,為教師提供了現代化教學手段。 此外,學校還有按專業標準設計的舞蹈排練廳,音樂訓練廳,美術培訓室,體育運動器材配置齊備,這都為學生的文體活動提供了優良的條件。50餘畝的綠化面積和標準田徑運動場、籃球場、羽毛球場、健身房等設施,為同學們課餘鍛鍊、愉悅身心提供理想的場所。通過舉行“校園文化藝術節”、“學生運動會”等活動,豐富學生課餘文化生活,培養學生健全人格。該校擁有美麗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觀,為師生生活和學習提供了優美舒適的校園環境。

校園文化

交城中學交城中學

鮮明的辦學理念、科學的管理體系、突出的教學成果,使交城中學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和品牌效應。

近年來,學校成為“省級示範高中”,榮獲“國家級課改樣該校”、“山西省模範單位”、“省級文明和諧單位”、“省德育示範校”、“省體育項目傳統學校”等榮譽稱號。

校報

交城中學交城中學

《交城中學報》於2007年10月創辦,一年多來我報秉承突出辦學理念、注重育人功能、體現文化內涵三大辦報原則,積極服務師生,大力弘揚校園文化,使之成為一個育人的園地、成才的搖籃。《交城中學報》從創刊至今已出到第二十期,每月一期到兩期,四開四版;根據學校實際,分為四個板塊,一版主要是校內要聞,二版教師學術論文,三版校史研究,四版師生文學作品,有時根據需要再增換一些版面,我們爭取豐富校報內容、更新版面設計、增強文化內涵,作為交城中學莘莘學子思想進步的階梯和知識飛躍的平台,我們一如既往地傾注全部心血,辦好這份報紙。

一、突出辦學理念

交城中學在60餘年的辦學歷程中,形成了“養正啟智、成就未來”的辦學理念和“自主管理”的辦學特色,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以“創建一流名校打造魅力交中”為目標。確立了“勤勉、敬學、真誠”的校訓;形成了“友愛、尚進、和諧”的校風;“愛滿天下 、誨人不倦”的教風及“端品行、求真知、報家國”的學風。該校校報立足學校辦學理念,作為弘揚交城中學辦學理念的一塊陣地和平台,在每一期頭版報頭欄上,我們都要宣傳該校的辦學理念,使之成為交城中學的一個標誌和品牌。弘揚新理念、樹立新風尚是我報不變的宗旨。

二、注重育人功能

《交城中學報》創辦時,正值交城中學新校區落成,並且適逢省級示範校驗收之際,為了大力弘揚校園文化、展現師生風采、及時傳遞信息、記錄辦校歷史,該校決定創辦校報。《交城中學報》是交城中學發展到一定程度而誕生的一張校園報刊,在交城中學生生不息的土壤里,《交城中學報》具有了一股強大的力量,成為學校的一種無形動力,為促進交城中學文化的建設和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在這份報紙上,我們注重育人功能,使之成為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素質、培育優秀文藝人才的一個平台。

三、體現文化內涵

《交城中學報》擔負著對外宣揚該校校園文化,對內增強師生素質的重任,成為整合內、外資源,增加校園凝聚力與向心力的基本途徑,是展示師生風采的平台,是強化校園文化建設、提高學校聲譽的有效工具。每一次學校舉辦的文藝活動,我報都以大幅的版面進行報導,讓學生們青春的身影在此留駐;每一篇學生的來稿,我們都精心批改,讓他們的心聲在此傾吐;每一種來自師生的意見,我們都悉心接納,讓《交城中學報》越辦越好。

《交城中學報》雖然已經創辦一年多,但仍然有許多不足之處,我們追求精益求精,努力滿足師生的需要。今後,我們要在版面的設計、編輯的創意、報導的文筆、刊文的格調上繼續提高,加大宣傳力度,爭創優秀校報。

校刊

交城中學交城中學

《教學研討》創刊於2006年12月,是一本融教師論文、教研成果、教學動態、信息和學術交流於一體的小冊子,既是對外交流,展示形象的視窗,又是推動該校教育教學可持續發展的平台。《教學研討》代表了該校教育教學和科研的最高成就和成功經驗,反映了該校師資整體水平。旨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充分開發師資資源,強化教學管理,營造學術氛圍,培養教學骨幹,推出教學新秀,宣傳教學典型,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該校教育又好又快發展增添後勁。

本刊按正規公開發行刊物設計編排,八開64頁,設有“直面高考”、“科研論文”、“新課標專輯”、“校本研發(我的交城)”、“卦山文萃”等欄目,均為一線教師用心之作。2008年底定為雙月刊,免費贈閱。

截止2009年5月已出七期。

現任領導

交城中學校長 喬乃文交城中學校長 喬乃文

交城縣政協副主席 交城中學校長:喬乃文

交城中學黨委書記常務副校長: 惠志剛

交城中學副校長:史智福 李東英

交城中學黨總支副書記:曹秋恩 邢有文

交城中學紀檢書記 : 監察室主任 郭小平

交城中學團委書記 :徐晉煜

知名校友

交城中學籃球比賽交城中學籃球比賽

華國鋒1921年出生(原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國務院總理)

馬寶善1941年出生(副廳級、《中國法制報》副總編)

劉彥侃1957年出生(副廳級、省地方稅務局副巡視員)

王蕾1965年出生(副廳級、運城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安川金1952年出生(副廳級、太原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

高璋1957年出生 山西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正廳級

馬恩波1953年出生(正處級、山西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

宋應川1957年出生(正處級、賀昌中學校長)

馬鐵華1964年出生(正處級、中北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副院長,中北大學民盟總支主委,山西省工會科教文委員;中國科協高層次人才庫山西省首批入庫專家;山西省學術技術帶頭人)

地理位置

地址:山西省呂梁市交城縣

相關信息

中學概述

中學,是“中等學校”的簡稱,屬於一個大的學校類型,所傳授的知識高於國小,低於大學,處於“中等地位”,

學生就學的年齡,一般在11、12歲至17、18歲階段。中學分為初級中學與高級中學,就讀的時間各為3年,無論初級中學還是高級中學,都有重點中學和非重點中學之分,重點中學的命名,要具備一定的條件,經過一定的程式,由具有審批資格的政府行政機關審批。在我國,初級中學的3年教育,一般已經納入九年義務教育,免收學雜費,按戶籍所在地劃片,就近入學,到非戶籍所在地中學就讀被稱為“擇校”,要繳納一定的“擇校費”。“擇校費”的多少視學校的教學質量和聲譽而定,雖然國家已經明令禁止,但屢禁不止。目前,高級中學暫未納入義務教育範疇,學生入學,以縣級鄉鎮區劃為單位,各中學劃片招生或按考生自願招生,未被錄取的落榜生要就讀高中,一般要繳納“議價費”,費用的多少視學校教學水平而定,教學水平以升入大學特別是名牌大學的學生人數而定。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高級中學將來也會納入義務教育範疇。

中國的官學教育在清末學制改革之前,基本上沿襲傳統的中央官學和地方官學兩大類。中央的國子監相當於大學性質,地方的府州縣學具有中等教育性質,而城鄉的社學、義學之類則是國小教育性質。當時,對於大學、國小之劃分是確鑿的,對於中學教育這一級則無明確劃分;在我國教育史上,是並不作為一個特定教育階段劃入學制系統的。

歷史沿革

交城中學交城中學

鴉片戰爭後,西方文明輸入中國,開始有傳教士來華創設學校作為傳教的工具。隨著教會學校在中國的設立,中國的何子淵、丘逢甲等有識之士紛紛集資或申請政府撥款辦設學校。這其中有些學校就具有中學教育的性質,如“八年課程”改革後的京師同文館、上海的廣方言館和福州的格致書院等。雖然當時學制未立,這些學校也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中學校,但作為一種中學教育的萌芽,則有必要對其內部行政組織作一考證。

京師同文館的建立

京師同文館是洋務運動時期由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於1862年創辦的。初辦時是一所單純的語言學校,直到1869年總教習丁韙良

改革課程,制定“八年課程計畫”,同文館才轉變為一所具有中學教育性質的綜合性學校。這是我國中學教育的早期萌芽。

由於京師同文館是由總理衙門所辦,故此總理衙門選派了專門大臣來督辦此事,負責此事的大臣被稱為總管大臣或專管大臣。

同治六年正月二十一日(1867年2月25日)奕訢等上書要求派徐繼?為總管同文館事務大臣,他說:“惟查臣衙門前設學習英、法、俄國語言文字館,均設洋教習一員,專司講譯;此外各設漢教習一員,兼課漢文,令該學生等奉以為師。現在學習天文、算學之員,均系已成之材,漢文無不通曉,漢教習自可不設,但亦必須有群情宗仰之一人,在彼指引開導,庶學者有所稟承,否則該館只有洋人講貫,而中國無師表之人,恐來學者竟疑專以洋人為師,俾修弟子之禮,未免因此裹足……惟有臣徐繼老成望重,品學兼優,足為士林矜式,擬請旨飭派徐繼?作為總管同文館事務大臣,以專稽查而資表率。”所以這時總管大臣的作用一在稽查,一在表率,而表率的作用為重。隨著同文館事務漸繁,奕劻等人又於1889年3月30日上書要求派人專管同文館事務,於是又有專管大臣之設。

京師同文館內部事務

同文館內部事務,則專設提調、幫提調、總辦、總教習、教習、付教習等來處理。就提調等人的職責劃分而言,初立時,提調相當於現在的校長一職。據奕?等的《遵議設立同文館折》所附的章程規定:請設立提調以專責成也。……應即由臣衙門辦事司員中挑選滿漢各一員,兼充該館提調,所有館務責成該員等專心經理。從我們現在對“校長”一職的理解來看,“校長”應該是掌管一切校務的人員。而從《清會典》關於提調及其任務的記載也可以再次證明“提調”相當於“校長”。據載(提調)“常日輪班住館,朝夕稽查館事,治其文書……達其條議,……督其訓習,……制其膏獎,……記其勤能,……糾其游惰,……典其鋟籍,可以說,含蓋了一切校務。而畢乃德所著《同文館考》所言:同文館館政,按1862年章程規定,由提調二人主持也再次證明了提調在館中的地位和職責。另外,從同一時期其它學堂行政領導職責劃分來看,提調是學校最高負責人,這見於《長谷川熊太郎與廣州同文館》“同文館的最高負責人叫做提調”。從這些記載可以確證提調相當於校長。而幫提調則相當於付校長或校長助理,是協助提調工作的。

總教習職務

交城中學交城中學

總教習,由於分管教學的一切事務,則應相當於教務長一職。有人認為總教習相當於校長,如吳宣易在《京師同文館略史》中認為“同治八年,才任命丁韙良為總教習,這就是同文館第一任的校長”。這恐怕是有失史實的。首先,總教習是有漢文總教習和洋文總教習之分的,丁韙良只是洋文總教習。而且,在丁韙良被任命為洋文總教習之前,就已經有漢文總教習之設了。據《清會典》記載:其漢文教習,就京師鹹安宮宗室景山八旗已取未傳館之教習招考充當,額三人,總教習一人。其次,總教習在行政級別上低於提調。《同文館章程》規定:“館內總教習、教習等有條陳館務事件,呈堂閱後,仍交幫提調體察情形可行與否,會同正提調回堂核辦。”又據光緒二十四年(1898)所續的同文館條規八條規定:(學生)有不能洋文、洋語者,即由提調會同總教習分別差等,以示區別。這說明:一、提調負責學校一切事務,總教習等有事呈辦,須由提調核辦;二、總教習是負責處理館內教學方面事務的,其許可權在提調之下。所以,總教習是同文館

中負責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等工作的人員,相當於教務長。

總辦職務

京師同文館除設立提調、幫提調、總教習管理學校事務外,還設有總辦一職,來負責後勤、財務等項工作。《同文館章程及續增條規》中規定:前後館政教習薪水暨各館學生膏火,均於每月月底由幫提調等查明有無罰扣,應發若干,開具清單,知照管理收支總辦憑單照發。說明總辦是負責一些財務等事務性工作的。通觀京師同文館內行政組織,可以看出它是這樣構成的:提調由總管大臣任命,負責館內一切事務;幫提調協助提調處理館內日常事務;總教習分管教學等方面工作;總辦分管後勤財務等雜務工作,他們與提調等共同協調館內一切事務,構成一個學校管理系統。

上海廣方言館

在同一時期創辦的上海廣方言館,由於其受兩江總督和上海道管轄,故特設一學館監督來管理廣方言館這邊的工作,類似於京師同文館的總管大臣。上海廣方言館也設提調一人,相當於校長一職。這由江南製造局所記學館概況可以看出。在遷入江南製造局後,又設總辦一職,由製造局總辦兼任,總管館中的一切事宜。

所以,遷入江南製造局後,總辦即是館長。另外,還設立監院一人,查課委員、庶務委員若干人,司事四人,分別管理學生名冊、稽查出入、管理什物和雜物,這裡司事分擔了教務和總務的一部分責任。

從早期洋務派所開辦的一些帶有中學萌芽性質的學堂來看,整個學校的行政劃分及職名確認很隨意、混亂,缺乏科學性。這主要是因為一方面這是我國近代學校的試辦期,對新式學校內部管理的一切事務,當時的操作者並不是很清楚,故而管理上還處於嘗試階段,邊建設邊摸索,職官設定是根據臨時需要,而不是有一套既定的組織模式,按制度設定;另一方面也是由於當時處於封建統治時期,學校是由政府機構組織創辦的,因而管理上沿襲了官方的做法,這表現於一、稱詞的承襲,如提調、總辦;二、職官的兼用,如總辦等;三、人員的兼用,如提調是總理衙門官員兼任,總辦是原江南製造局總辦兼任。這就無所謂學校自己獨立行政組織管理,不利於學校獨立、健康地發展。這也使得學校行政管理在這一時期處於一種極不科學的無序狀態。

教育體制的變革

交城中學交城中學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也在進步。到了戊戌時期,我國教育從最初的“一段制”,發展為“二段制”。如1895年盛宣懷奏準設立天津中西學堂,分頭等學堂(即外國所謂大學),二等學堂(即外國所謂國小堂),二等學堂頭班畢業後,即升入頭等學堂四班,其餘以次遞升。這是中國最早的分級學校,但仍無明確的“中學堂”之稱。至1896年孫家鼎書《議復開辦京師大學堂折》時,也仍限於國小、大學兩段,沒有現代意義上的“中學”之稱。

1896年盛宣懷奏辦南洋公學,並分為外、中、上、師範四院,開始有了“三段”的形式,即中院相當於中學一級,這是我國中學教育之始。南洋公學於成立時,設總理一員,相當於現在的“校長”;總教習一員,執掌全校教務工作,相當於現在的教務長;另外還設有學監等職。如蔡元培在南洋公學時就擔任總教習一職。

校長的稱呼

戊戌變法前後,我國於管理全校一切事宜的校長一職的稱謂是變化多樣的,如南洋公學稱為“總理”,紹興中西學堂稱為“監董”等,而總教習一稱則無變化。由此可以看出,人們對“校長”一職的職責,其認識是不同的,人們正在探索怎樣以一個詞來含納它的內涵,這也是教育行政走向科學化的必由之路。

1898年,孫家鼎在《京師大學堂章程》中規定學校分為大學堂、中學堂和國小堂,他說:“今當於大學堂兼寓國小堂、中學堂之意。”從此有了正式的中學之設。而總理衙門在籌議京師大學堂章程時也指出:“西國大學堂學生,皆由中學堂學成者遞升。今各省之中學堂,草創設立,猶未能遍;則京師大學堂學生之情形,亦與西國之大學堂略有不同。今當於大學堂兼寓國小堂中學堂之意,就中等列班次,循級而升,庶幾兼容並包,兩無窒礙。”所以,京師大學堂於初辦時,含有中學一級。因之它的行政職官也可作為中學行政管理沿革中的一個考證依據來加以研究。

職務安排

《京師大學堂規條》規定:大學堂設管學大臣、總教習(西文、漢文)、總辦、提調、分教習。其中中西文總教習負責全校教學及各管理工作的分配,故相當於現在的校長。他分管的工作包括:學堂課程安排、學生學成出身章程、各省府州縣學堂訓章及各提調、分教習的工作安排,從這種職責許可權來看,總教習應該是學校最高負責人,偏於巨觀指導和教學上的安排。總辦則相當於後勤事務總管,負責學校日常事務性管理工作。如黃仲韜(壽州)生病時,以總教習兼管理事務。可見總辦是負責管理事務工作的,而總教習更多地負責學術教學方面的工作。提調則相當於學校內部各部門具體負責人,在京師大學堂“設提調12人,一人管支應,五人分股稽查學生功課,二人管堂中雜物”。且藏書樓和儀器院也各設提調一員。章程第七章第四節又規定:一切工程及購書購器等事,皆由總辦提調經理,再次證明總辦和提調是負責學校教學外一切管理事務的人員。如提調按月將學生功課呈總教習察核,說明提調受總教習領導,在行政級別上低於總教習。

在京師大學堂,提調和總教習的角色正好與京師同文館不同。因而丁韙良以京師同文館總教習再次充任京師大學堂總教習,承擔了校長的責任後,就可能被人誤以為他在京師同文館中擔任總教習,也就相當於任了校長一職,以為他是京師同文館第一任校長了。

管理體制改革

交城中學交城中學

截至1902年學制改革之前,我國中學教育雖有了一定發展,但其內部行政管理仍很混亂,行政組織設定多是根據辦學者的主觀意見而定,並無科學依據,這也對我國中學教育的健康發展產生了一定的不良影響。而且由於當時學制未立,全國學校管理處於一種無序狀態,人們急待教育的全面改革。

在人們的呼籲下,在社會形勢急劇變化的壓迫下,1902年清政府開始了教育改革的嘗試,並頒《欽定學堂章程》,其中規定:中學堂以府設立為原則,稱之為“省立中學堂”,由私人設立的,稱為“民立中學堂”。為此,中國有了中學教育的具體設定辦法,並規定“總理”為“負校務之全責者”,即總理為校長。可惜該章程並未實行。

1904年進行正式的教育改革,並頒行《奏定學堂章程》,同時對中學管理人員作出了一定規定:中學堂應設監督一員,統轄全學員董司事人役,主管一切教育事宜。並專設了文案員、會計員、庶務員及監學。全國由此有了一套統一的組織管理系統,管理人員也有了統一稱謂,避免了中學校長、教務主任等官職隨意設定的現象。但是,從對這些管理人員的規定也可以看出,1904年教育改革時,人們對學校行政管理仍無一科學認識,學校中無有序的行政組織,管理中不是層層管理,而是散狀布局,不利於形成管理中的層級權威性。

在中學設定一“主管一切教育事宜”的行政官員,並且將之稱為“監督”的措施在清末教育改革後一直未變。

民國中校長的變革

民國建立後,進行新的教育改革,頒布了一系列政策、法令,以建立起資產階級的教育體制。就中學而言,教育部改監督為校長,從此有了“校長”這一稱呼,並一直沿用至今。中學一般均於校長之下,設教務主任、訓育主任及庶務會計等,然而政府對此並未作硬性劃一規定。到民國建立時,政府對“負校務全責”的校長應具有什麼樣的資格,始終未作規定。校長的來源一般有:①議員或紳士;②教育行政人員,如省視學之類;③大學或高師畢業生;④中學教師。這些來源說明當時對校長素質並無一科學認識。中學管理上的無序一直沿續到民國《中學規程》之頒布。

《中學規程》第十一章教職員及學校行政中規定:1.中學設教導主任一人,協助校長處理教務訓育事項,六學級以上之中學,經主管教育行政機關之批准,得設教務訓育主任各一人,協助校長分別處理教務訓育事項,六學級以上之中學,得設事務主任一人,掌管教務及訓育以外事項。2.中學設定訓育指導委員會負責一切指導學生的事務,並且要每學期召開一到兩次校務會議,每月開一次教務會議、訓育會議和事務會議。並且該規程第一次對校長資格作出了明確規定,認為有下列資格之一者即可勝任校長之職:經初級中學教員考試或檢定合格者;3.具有高級中學教員規定資格之一者;4.國內外大學本科、高師本科或專修科畢業者;5.國內外專科學校或專門學校本科畢業者,具有一年以上教學經驗者;6.與高級中學程度相當學校畢業後,曾任中學校教員有三年以上教學經驗,於所任教科確有研究成績者;7.具有精煉技能者(專適用於勞作科教員)。

從上面對校長的資格規定來看,對於校長,首先注重的是其有無教師資格。這無疑受傳統為師然後才能為“長”的看法的影響,對於校長是否具有管理能力並不看重。

校長的重要作用

交城中學交城中學

校長,作為一個學校的領導者,他不僅具有教師的資格,更重要的在於他是一校之領導,要具有領導、管理才能,能帶領教師共同協調全校工作,保證學校工作正常運作,辦出學校特色。一所有特色的學校往往就是因為有一位善領導、會管理、能合理利用學校一切資源,充分調動各部門積極性的校長的結果。在當時就有人認為:“倘使校長有明確的宗旨,切實的計畫,和各教師共同進行,一個學校就成為整個的,可得到滿意的結果。要是校長自己沒有標準,行政方面獨斷獨行,對於一己觀念非常狹小,學校就成為一盤散沙,教員都自出心裁,各不相謀”。校長作為一種專門職業,應當是不同於教師的,應具有專門職業素質,如果混同於一般,則必是對校長職務的輕視。

一所好學校不僅應有良好的教學設備、師資力量,更應有一位善於管理、具有領導素質的校長。二十年代初,中國之所以能湧現出大批有特色的中學,其原因就在於當時教育界有著一大批懂教育、善管理的教育家,如陶行知、廖世承、舒新城、張伯苓、徐特立等。因此,我國中學教育在“五四”運動後漸漸走上正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學校系統,對各項教育措施能有系統規定,這是與當時出現的一大批有才能的校長的領導分不開的。如我國新學制改革的推出,其改革的精華——對中學學制、課程的改革,就是在一大批有開拓精神的校長們的領導下先期實驗的結晶,如廖世承在南高師附中進行的選科制試驗,舒新城在上海中國公學中學部進行的分科制試驗,張伯苓在南開中學進行的“六三三”制改革(並且南開中學與上海浦東中學並立於南北,享有“南有浦東,北有南開”的盛名)等等,不一枚舉,這都對新學制的出台起到了歷史推動作用。

現代中學的過渡

近代中學從萌芽到二三十年代逐漸走上正軌,發展了六十幾年,內部管理也逐漸從無序到有序,從因事而設職到由制度而設職,從不科學走向科學,管理走向正規化,並繼續不斷完善。組織由分散走向具有層次性,不斷走向系統化。從此,我國中學行政管理就在此基礎上發展,基本框架未發生大的變化,更多的是名稱上的變化或機構的增增減減。

中學培訓

中學培訓是指在校中學生的課外培訓。巨人學校--中國最大的中學培訓機構。

必修課程

交城中學田徑運動會交城中學田徑運動會

初一

語文、數學、英語、政治(思想品德)、歷史、地理、生物、美術、信息技術、體育、音樂

初二

語文、數學、英語、政治(思想品德)、歷史、地理、生物、美術、信息技術、體育、物理{視情況而定}、音樂

初三

語文、數學、英語、政治(思想品德)、歷史、體育、物理、化學、信息技術

學業說明

高二下學期,生物、地理進行結業考試,高三不再學習。

高三下學期歷史和政治也會進行結業考試(一般為開卷考試),與地理生物一樣,80分以上則折合為滿分20分,算入中考成績。

高一至高三的課程,同初一至初三大致相同,只是知識的深度和難度更大一些。

相關趣聞

中國第一所公立中學

交城中學田徑運動會交城中學田徑運動會

中國一批高等學府迎來了他們建校百年華誕,北京和平門附近一所古樸幽靜的學校———北師大附中也迎來了它的百歲生日,這是一所中學的生日,就像以往,它慶祝生日不過是請校友返校走一走,聊一聊,慶祝方式低調安靜。但是,當你打開該校鄭潔老師那本厚厚的校友錄,看到那一個個熟悉的名字———錢學森、趙世炎、姜泗長、馬大猷、張岱年、于光遠、李德倫、于是之、李健吾、林琴南、錢玄同、石評梅、黃廬隱……這些在中國的近百年歷史上留下過聲音和烙印的名字。

在北師大附中的校友中,有兩個現象很特別,一是成名成家的多且雜,二是他們對母校都有很高的評價,據介紹,錢學森每到校慶都會追憶起當年在北師大附中的校園生活。他曾經說:“附中6年,對我的一生起了很大的作用……”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百年的師大附中培養了2萬餘名學生,其中包括6位共和國的正副教育部長、30多位院士,知名人士更是數不勝數,那也許就沒有什麼慶典比讓昔日的學生、今日的英才回來看看更隆重的慶典了。

成立之時創立“中學”概念

1901年,滿目瘡痍的清王朝拖著沉重的腳步蹣跚著走進了新的世紀,就在這一年的11月2日,五城學堂奉旨成立。這就是今日北師大附中的前身。國小大學都是我國固有的名字,那時候還沒有“中學”這個詞,故稱學堂。

在此之前,中國也曾模仿西方辦學,設立了一些洋學堂,這些學堂都是培養洋務人才———翻譯、海軍、陸軍、工業、交通等服務的專業學校,相當於現在的職業技術培訓學校。1901年成立的北京五城學堂是第一所獨立設定的普通知識學堂。但當初學堂的成立也是打算為北京電話局服務的。如果沒有後來的壬寅學制,五城學堂很可能就在普通學堂的基礎上成立一所電信專業的高等學堂。

五四之後實行男女同校

五四運動後,中國的公立中學開始力求超越教會學堂,逐步取得了信用,證明中國人自己辦的學校能夠勝過外國人辦的教會學堂。在轉移風氣方面的工作,附中功不可沒,當時的情況是北京的風氣在全國各大都市領先,附中在北京領先。為了端正學校體育風氣,革除教會學堂傳染的陋習,附中率先展開全校普及的體育運動,並限定從優秀學生中培養體育選手。它開創了課間操制度,成立各種運動隊,規定每年舉行一次運動會。1921年附中開始招收女生,成為我國最早實行男女同校的中學之一。同時成為各種新教育思想的試驗田。在已故指揮家李德倫先生的回憶中,“附中味兒”就是濃厚的學術空氣、文化氣息、好學精神、文雅富於幽默的談吐和愛好體育、健康活潑的作風。不死讀書,而是生氣勃勃,這股風氣一直流傳至今。

抗戰期間在戰火中苦讀

抗日戰爭期間,北平淪陷以後,師大附中的部分教師和數百名學生背井離鄉,輾轉遷移,先至西安,後隨西北聯大南遷,經過漢中500里行軍,到達城固,在東關關帝廟安營紮寨,在關帝廟大門上掛出了“國立西北師範學院附屬中學”的校牌。當時在這裡學習、後來曾任北師大教授的趙慈庚先生說起過一件小事,1940年2月7日是除夕之夜,夜裡12點以後,當他走出屋子,想冷靜一下看書發昏的頭腦時,一位叫做賈晰光的老師也端著茶杯出來,輕聲說:“你看這大年三十兒夜裡,城固縣的人都睡著了,惟有我們這幾間靜悄悄的草房,窗明燈亮。”正是在這秋風欲破、沒有儀器設備的百間草房中,六七年間,送出了四百多名英俊少年。使得附中的薪火在戰火紛飛中也得以輩輩相傳。

相關新聞

交城中學交城中學

為切實增強學校師生消防安全意識,提高緊急逃生自救能力,2013年11月4日上午,交城縣公安局消防大隊與交城中學聯合舉行消防演練,全校5000餘名師生參加了演練活動,拉開了交城縣2013年消防安全宣傳周活動的序幕。

隨著警鈴聲的急促響起,各年級老師立即帶領學生疏散下樓,不到3分鐘時間,全校5000多名師生就按照應急預案明確的逃生樓梯口,快速、有序、安全地疏散到了學校操場和中心廣場兩個地點,隨後,各班老師集中清點人數,無一人遺漏,演練取得圓滿成功。

疏散演練結束後,交城縣公安局消防大隊和交城中學還組織學生觀看了消防安全宣傳展板,向學生散發了宣傳單和宣傳手冊,引導他們認真學習了火災發生後應如何報警、火災初期如何撲救、滅火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各類防火逃生、自防自救等基本常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