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葉特西鄉

井葉特西鄉位於縣城東北,地處黃茅埂中段西麓。總面積61.13平方公里,轄特西、峨支、依嘎、杜石、采竹、沙馬乃拖6個村25個組,共649戶、2959人,其中彝族2958人。

基本信息

井葉特西鄉位於縣城東北,地處黃茅埂中段西麓。東與雷波縣谷堆鄉接壤;南與合姑洛鄉巴普鎮連界;西鄰西甘薩鄉;北毗瓦西鄉。總面積61.13平方公里,鄉駐地特西,距縣城20公里,海拔2600米。合木公路穿越鄉境,有過境客車通縣城。鄉境地形複雜,山高溝深,氣候寒冷。東北倚黃茅埂的書祖采洛西峰,海拔3697米,西部最低處海拔2200米。耕地和村寨主要分布在海拔2700米左右地區。轄特西、峨支、依嘎、杜石、采竹、沙馬乃拖6個村25個組,共649戶、2959人,其中彝族2958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8.41人。

1954年6月,井葉特西工作團進駐特西村。1956年1月,建立井葉特西鄉,隸屬井葉特西區。1958年10月,撤銷井葉特西區後,西甘薩鄉的西甘薩、果核兩個村劃入,成立井葉特西鄉人委,同時劃歸哈古以達區。1963年4月1日,哈古以達區撤銷後改隸巴普區。1968年6月,成立鄉革委會。1972年5月,西甘薩、果核兩個村劃歸西甘薩鄉。1974年3月,建立井葉特西公社。1981年7月12日,改公社革委會為管委會。1984年7月,恢復鄉建制,建鄉政府。

1990年全鄉農業總產值66.48萬元(農業26.93萬元,林業6.6萬元,牧業23.8萬元,副、漁業9.1萬元);常耕地面積6869畝,糧食總產量76.1萬公斤。主產洋芋、蕎子、玉米、油麥、花椒。有黃牛619頭;馬8匹;豬3574頭;山羊833隻,綿羊2910隻。全鄉有商業購銷組、銀行信用社各1個;有鄉村國小5所,在校學生191名;有鄉衛生院1所,醫務人員1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