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館

基本詞義

詞語注音

五館: wǔ guǎn ㄨˇ ㄍㄨㄢˇ

詞語解釋

南朝 修制五禮的機構。五禮謂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梁書·徐勉傳》:“﹝ 徐勉 ﹞上修五禮表曰:‘……辟茲五館,草萊升以好爵。’”

相關詞語

分別介紹

吉禮

古代五禮之一。即祭祀天神、地祗、人鬼等的禮儀活動。如郊天、大雩、大享明堂、祭日月、大蜡、祭社稷、祭山川、籍田、先蠶、祭天子宗廟、袼禘、功臣配享、上陵、釋奠、祀先代帝王、祀孔子、巡狩封禪、祭高禖等。歷代興革不一,但極為統治階級所重視。《周禮.春官.大宗伯》:“大宗伯之職,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祗之禮,以佐王建保邦國,以吉禮事邦國之鬼神祗。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以貍沉祭山林川澤......以祠春享先生,以嘗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通典.禮六六》:“大唐開元年之制五禮,其儀百五十有二。一曰吉禮,其儀五十有五:一,冬至祀昊天於圓丘;二,正月上辛祈谷於圓丘;三,孟夏雩祀於圓丘;四,季秋大享於明堂;五,立春祀青帝於東郊......五十五,王公以下拜掃、寒食拜掃。”
內容:吉禮是五禮之冠,主要是對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禮。主要內容有:
(1)祀天神:昊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雨師。
(2)祭地祗:祭社稷、五帝、五嶽;祭山林川澤;祭四方百物,即諸小神。
(3)祭人鬼:祭先王、先祖;禘祭先王、先祖;春祠、秋嘗、享祭先王、先祖。

凶禮

西周五禮之一
1是對各種不幸事件進行悼念、慰問方面的禮節儀式。包括喪禮﹑荒禮﹑吊禮﹑禬禮﹑恤禮五者。
2.特指喪禮。

賓禮

1.西周五禮之一,指接待賓客的禮節。
賓禮用於朝聘會同,是天子款待來朝會的四方諸侯和諸侯派遣使臣向周王問安的禮節儀式。
2. 上古朝聘之禮。
3.謂以上賓之禮相待。
4.引申為敬重。
探源】:(1)指古代五禮之一,諸侯朝見天子的禮節。《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賓禮親邦國。”,其賓禮分八種。(2)指以賓禮相待。陸機《辯亡論上》:“賓禮名賢,而張昭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為之傑。”
【詳細解釋
1. 上古朝聘之禮。
《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賓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時聘曰問,殷覜曰視。” 孫詒讓 正義:“謂制朝聘之禮,使諸侯親附,王亦使諸侯自相親附也。”
2. 古代五禮之一。指接待賓客的禮節。
韓奕 《齊天樂·壽內》詞:“白頭尚舉齊眉案,相敬未忘賓禮。” 清 昭連 《嘯亭雜錄·何溫順公》:“上欲藉其軍力,乃延置至 興京 ,款以賓禮,而以公主妻之。”參見“ 五禮 ”。
3. 謂以上賓之禮相待。
《國語·周語下》:“賓禮贈餞,視其上而從之。” 晉 陸機辨亡論上》:“賓禮名賢,而 張昭 為之雄;交御豪俊,而 周瑜 為之傑。”
4. 引申為敬重。
《漢書·晁錯傳》:“賓禮長老,愛恤少孤。”《晉書·江灌傳》:“頃之, 簡文帝 又以為撫軍司馬,甚相賓禮。”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幽怪一·狐仙談歷代麗人》:“﹝ 北齊 文宣李皇后 ﹞天性淑惠,為 文宣帝 所賓禮。”

軍禮

1、舊時指軍中的禮儀。西周五禮之一,是用於征伐,是軍事活動方面的禮節儀式。 2.軍人的禮節;軍中的禮節。包括舉手禮、注目禮、持槍禮。
2. 軍法。
左傳·襄公三年》:“寡人之言,親愛也;吾子之討,軍禮也。” 楊伯峻 註:“軍禮猶言軍法也。”
3. 軍中的禮節。
漢書·周勃傳》:“將軍 亞夫 揖,曰:‘介冑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三國演義》第十四回:“ 夏侯惇許褚典韋 等,至駕前面君,俱以軍禮見。”
4. 指今軍隊中所行的敬禮,分五種:立正、注目、舉手、舉槍和舉刀。
沙汀 《涓埃集·闖關》:“ 餘明 穿著整齊,十分嫻熟的敬著軍禮。”

嘉禮

西周五禮之一,嘉禮是飲宴婚冠、節慶活動方面的禮節儀式。
嘉禮是和合人際關係、溝通、聯絡感情的禮儀。嘉禮主要內容有:飲食之禮;婚、冠之禮;賓射之禮;饗燕之禮;脤膰之禮;賀慶之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