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劇種

五大劇種

中國戲曲歷史悠久,劇種種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各民族地區地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近半個世紀以來,流布最廣泛,觀眾群最多的京劇、豫劇、越劇,從全國300多個戲曲劇種中脫穎而出,被官方和戲迷友人們譽為中國戲曲三鼎甲。又稱京劇、豫劇、越劇、黃梅戲、評劇為“五大劇種”。

基本信息

1.京劇

京劇(
京劇《四郎探母》劇照京劇《四郎探母》劇照
又稱“京戲”、“國劇”、“皮黃”。) 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如果從四大徽班進京算起,已有200多年的發展史。從全國300多個戲曲劇種中脫穎而出,與豫劇、越劇同為中國戲曲三鼎甲:(京劇為榜首)。京劇之名始見於清光緒二年(1876)的《申報》,歷史上曾有皮黃、二黃、黃腔、京調、京戲、平劇、國劇等稱謂,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進京後與北京劇壇的崑曲、漢劇、弋陽、亂彈等劇種經過五、六十年的融匯,演變成為京劇,是中國最大戲曲劇種。其劇目之豐富、表演藝術家之多、劇團之多、觀眾之多、影響之深均為全國之冠。京劇是綜合性表演藝術。即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為一體、通過程式的表演手段敘演故事,刻劃人物,表達"喜、怒、哀、樂、驚、恐、悲"的思想感情。角色可分為:生(男人)、旦(女人)、淨(威猛的男人,別稱“大花臉”)、醜(男、女人皆有,別稱“小花臉”)四大行當。人物有忠奸之分、美醜之分、善惡之分。各個形象鮮明、栩栩如生。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京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清朝前期,北京作為全國政治文化中心,戲曲舞台非常活躍。崑曲和其他地方戲曲,同城爭輝。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劇戲班進京演出,風行一時。道光年間,又有湖北漢劇藝人進京,參加徽班的演出形成“徽漢合流”的局面。經過廣大徽漢藝人的表演實踐,徽劇與漢劇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間曲調的唱腔、劇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個新劇種,就是後來的京劇。同治、光緒年間,京劇走向成熟,湧現出程長庚、譚鑫培等號稱“同光十三絕”的著名藝人。 京劇有北京走向各地,成為全國廣為流行的劇種。民國以來,它又逐步走向世界,受到各國人民的讚賞。
代表人物
京劇的流派習慣上以創始人的姓來命名,各行當被公認的主要流派大致如下:
老生:潭派——譚鑫培;汪派——汪桂芬;孫派——孫菊仙;汪派——汪笑儂;王派——王鴻壽;劉派——劉鴻聲;余派——余叔岩;言派——言菊朋;高派——高慶奎;馬派——馬連良;麒派——周信芳;新譚派—譚富英;楊派——楊寶森;奚派——奚嘯伯;唐派——唐韻笙
武生:俞派——俞菊笙;李派——李春來;黃派——黃月山;楊派——楊小樓;蓋派——蓋叫天
小生:程派——程繼先;德派——德珺如;姜派——姜妙香;葉派——葉盛蘭;俞派——俞振飛
旦角:陳派——陳德霖;王派——王瑤卿;梅派——梅蘭芳[2];程派——程硯秋;荀派——荀慧生;尚派——尚小雲;筱派——筱翠花;黃派——黃桂秋;張派——張君秋
老旦:龔派——龔雲甫;李派——李多奎;孫派——孫甫
花臉:何派——何桂山;金派——金秀山;裘派——裘桂仙;金派——金少山;郝派——郝壽臣;侯派——侯喜瑞;裘派——裘盛戎
丑角:蕭派——蕭長華;傅派——傅小山;葉派——葉盛章

2.豫劇

豫劇豫劇

豫劇,根據2006年中國文化部門的統計,國有專業豫劇團體數量達167個,民營豫劇團1000多個。目前除河南外,山東、江蘇、安徽、山西、河北、湖北、北京、陝西、四川、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台灣等省區都有專業豫劇團分布,是21世紀後擁有專業戲曲團體和從業人員數量最多的劇種。從全國300多個戲曲劇種中脫穎而出,與京劇、越劇同為中國戲曲三鼎甲(豫劇為榜眼)。是我國最大的地方劇種。豫劇也稱河南梆子、河南高調。因早期演員用本嗓演唱,起腔與收腔時用假聲翻高尾音帶“謳”,又叫“河南謳”。在豫西山區演出 多依山平土為台,當地稱為“靠山吼”。因為河南省簡稱“豫”,所以解放後定名為豫劇。是河南省的主要劇種之一。豫劇產生於明末清初,初時以清唱為主,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因而發展非常迅速。豫劇起源已經很難考證,說法不一。一說明末秦腔與蒲州梆子傳入河南後,與當地民歌、小調相結合而成,一說由北曲弦索調直接發展而成說一說是在河南民間演唱藝術,特別是自明朝中後期,在中原地區盛行的時尚小令基礎上,吸收"弦索"等藝術成果發展而成。
豫劇的代表人物有陳素真、常香玉、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等“豫劇六大名旦”,代表五大風格旦角流派,小生趙義庭、王素君,鬚生唐喜成、劉忠河和劉新民,黑臉李斯忠,丑角牛得草也成為各具特色的名演員。建國後的現代戲創作又湧現出高潔、馬琳、魏雲、王善朴、柳蘭芳等“豫劇五大主演”。活躍在當今國內豫劇舞台上的湯玉英、王清芬、虎美玲、李金枝、谷秀榮、陳淑敏、李樹建、朱巧雲、王紅麗等多位豫劇表演藝術家先後摘取中國戲劇“梅花獎”。

3.越劇

越劇越劇

越劇是中國傳統戲曲形式。從全國300多個戲曲劇種中脫穎而出,與京劇、豫劇同為中國戲曲三鼎甲:(越劇為探花)。主要流行於浙江、上海、江蘇、福建、湖北等地,包括東北許多地區。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腔清悠婉麗,優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極具江南地方色彩。越劇演員初由
男班演出,後改男女混合班或全部女班。清末起源於浙江嵊縣,即古越國所在地而得名。由當地民間歌曲發展而成,主要流行於江、浙、閩、上海一帶,還有一些北方地區,在海外亦有很高的聲譽和廣泛的民眾基礎。越劇前身是浙江嵊縣一帶流行的說唱形式“落地唱書”(主要是馬塘村為主,可以說是越劇的起源了,越劇起源應該是在馬塘了,因而越劇應該有近150年的歷史了),清朝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春開始演變為在農村草台演出的戲曲形式,曾稱小歌班、的篤班、紹興文戲等。藝人初始基本上是半農半藝的男性農民,故稱男班。中華民國14年(1925年)9月17日上海《新聞報》演出廣告中首次以“越劇”稱之。

代表人物

四宮調時期:施銀花(花衫鼻祖),屠杏花,王杏花,趙瑞花,李艷芳,姚水娟(越劇皇后),竺素娥(越劇皇帝),馬樟花(閃電小生),支蘭芳(閃電花旦),筱丹桂.......
新越劇:小白玉梅(快板鼻祖,旦行全才,已故)
尹桂芳(越劇皇帝,尹派鼻祖,已故),優秀的傳人有尹小芳、筱桂芳、尹瑞芳、高劍琳(原西安越劇團團長,已故),龐天華(原少壯越劇團副團長),陳書君(原富陽越劇團團長),尉少秋,張效芳,宋普南,趙志剛,茅威濤,蕭雅,王君安等
袁雪芬(袁派鼻祖),優秀傳人(自己創派的除外)有朱東韻,方亞芬,陶琪,華怡菁等
竺水招(越劇西施,竺派鼻祖,生旦全才),優秀小生傳人有女兒竺小招、孫靜等,花旦傳人有筱水招等。

4.黃梅戲

黃梅戲黃梅戲

黃梅戲,又稱黃梅調或採茶戲,是中國的五大劇種之一。黃梅戲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蘇
、台灣等省以及香港地區亦有黃梅戲的專業或業餘的演出團體,受到廣泛的歡迎。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是十八世紀後期在皖、鄂、贛三省毗鄰地區黃梅形成的一種民間小戲。其中一支逐漸東移到安徽省安慶市為中心的安慶地區,與當地民間藝術相結合,用當地語言歌唱、說白,形成了自己的特點,被稱為“懷腔”或“黃梅調”。這就是今日黃梅戲的前身。在民國10年(1921年)出版的《宿松縣誌》中,第一次正式提出“黃梅戲”這個名稱。

代表人物

嚴鳳英、王少舫、黃宗毅、周珊、黃新德、張輝、吳瓊、馬蘭、楊俊、韓再芬、關俊華、劉秋平

5.評劇

評劇,是

評劇評劇

我國北方地區的一種地方戲,在華北、東北及其他一些地區流行很廣,評劇是中國戲曲劇種,俗稱蹦蹦戲、落子戲,又稱平腔梆子。1935年改稱今名。1910年前後形成於唐山。評劇在民間說唱蓮花落和民間歌舞蹦蹦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原來形式單調,經成兆才等藝人改革,將第三人稱改為第一人稱,由演員扮演劇中人;以蹦蹦音樂為基礎,吸收冀東民間音樂素材,創造出行當使用的唱腔;採用全套的河北梆子樂器伴奏,故取名平腔梆子戲。評劇是在我國有較大影響的地方劇種之一。早在上世紀末,河北唐山一帶的貧苦農民於農閒時以唱蓮花落謀生,一八九零年前後就逐漸出現了專業的蓮花落藝人。蓮花落即稱“落子”,是一種長期流行在民間的說唱藝術,評劇就是在蓮花落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後,東北民間歌舞“蹦蹦”傳進關內,於是河北的蓮花落藝人便迅速地吸收了這種藝術,開始演唱如《王二小趕腳》、《王二姐思夫》、《楊二舍化緣》、《王大娘鋸大缸》、《丁香割肉》、《安安送米》等一類劇目,深受當地地農民喜愛。這些藝人隨後又由農村進入到工業城市唐山:唐山地工人,特別時煤礦和鋼鐵工人成了這個劇種早期地熱心觀眾及積極支持者。但是,它形成為較完整地戲曲藝術則在辛亥革命前後。

代表人物

評劇解放前出了一大批表演藝術家,如:李金順、劉翠霞、愛蓮君、喜彩蓮、白玉霜等。解放後更有東北、河北等地劉小樓、喜彩苓、韓少雲、小俊亭、花淑蘭等名伶;在北京評劇界的筱白玉霜、新鳳霞、李憶蘭、花月仙、馬泰、張德福、席寶昆、魏榮元、陳少舫等。

戲曲臉譜

一般來說,“生"、“旦”的化妝,是略施脂粉以達到芙化的效果,這種化妝稱為“俊扮"。“生”、“旦”行角色的面部化妝,無論多少人物,面部化妝都差不多。“生”、“旦"人物個性,主要靠表演及服裝等方面表現。
臉譜化妝,主要是用於“淨"、“醜”行當的各種人物,以誇張強烈的色彩和變幻無窮的線條來改變演員的本來面目,與"素麵"的“生”、“旦”化妝形成對比。“淨”、“醜"角色的勾臉是因人設譜,一人一譜,儘管它是由程式化的各種譜式組成,但卻是一種性格妝,直接表現人物個性,有多少“淨"、“醜”角色,就有多少譜樣,不相雷同。
戲曲臉譜的變形大膽而誇張,但是,這種大膽和誇張,又不是隨便塗抹而成的,是有一定的規律和方法的。臉譜藝術非常講究章法,將點、線、色、形有規律地組織成裝飾性的圖案造型,由此也就產生了戲曲臉譜各種各樣的格式與規則,也就是形成了一定的程式。

譜式分類

譜式分類是從臉譜的構圖上來分類。一般可以分為以下一些基本類型:
整臉:臉部的化妝顏色基本上是一個色調,只是在眉、眼部位有變化,構圖簡單。如《鍘美案》中的包拯為黑整臉、《戰長沙》中的關羽是紅整臉,《赤壁之戰》的曹操為白整臉。
三塊瓦臉:也稱三塊窩臉,最基本的譜式。以一種顏色作底色,用黑色勾畫眉、眼、鼻三窩,分割成腦門和左右兩頰三大塊,形狀像三塊瓦一樣。如晁蓋、馬謖、關勝等。
花三塊瓦臉:也稱花三塊窩臉,在三塊瓦臉的基礎上,增添了許多紋樣,將眉窩、眼窩、鼻窩的紋路勾畫得較複雜。如竇爾墩、典韋、曹洪等。
十字門臉:從額頂到鼻尖畫一通天立柱紋,兩眼窩之間以橫線相連,立柱紋與橫線交差形成十字形,故命名“十字門臉”。如《草橋關》中的姚期、漢津口中的張飛等。
六分臉:腦門上的立柱紋與眼部以下部位均畫成一種顏色,腦門上立柱紋以外的顏色占全臉十分之四,眼部以下的顏色占全臉十分之六,上下形成四六分的形式,故稱“六分臉”。如《群英會》中的黃蓋等,《將相和》中的廉頗等。
碎臉:由“花三塊瓦臉”演變而來,比“花三塊瓦臉”更花哨。構圖形式多樣,色彩種類豐富,線條複雜而細碎。如《取洛陽》中的馬武,《金沙灘》中的楊七郎等。
歪臉:構圖、色彩不對稱,給人以歪斜之感。如《打龍棚》中的鄭子明(鄭恩)、《落馬湖》中的於亮等。
元寶臉:腦門和臉膛的色彩不一,其形如元寶,故叫“元寶臉”。如徐盛、麻叔謀等。
僧道臉包括“僧臉”和“道士臉”。“僧臉”又名“和尚臉”,一般勾大圓形眼、花鼻窩、花嘴岔,腦門上勾一個紅色舍利珠圓光,或九個點,表示入了佛門。色彩分白、紅、黃、藍等色,以白色為多見。如魯智深、楊延德(楊五郎)等。
太監臉專用來表現那些擅權害人的宦官。尖眉子示其奸詐;菜刀眼窩暗寓其漁肉百姓;光嘴岔下撇,以突出其譎詐殘忍的性格;腦門勾個圓光,以示閹割淨身,自詡為佛門弟子;腦門和兩頰的胖紋,表現養尊處優,腦滿腸肥的神態。色彩多用白、紅兩種。如劉瑾、伊立等。
神怪臉用於表現神、佛以及鬼怪的面貌。主要用金、銀色,表示虛幻之感。如二郎神楊戩牛魔王等。
象形臉將鳥獸整體或局部特徵圖案化後勾畫於臉上。如孫悟空、白虎等。
丑角臉醜又稱“小花臉”、“三花臉”。其特點是人物臉面中心一塊白,形狀如豆腐塊、桃形、棗花形、腰子形、菊花形等。如《群英會》中的將乾、《女起解》中的崇光道、《連環套》中的朱光祖等。
以上是臉譜整體譜式的大體分類,還可以分的更細、更多,但大體上都可以歸入以上某一類。如小妖臉表現的是神話戲中的天將、小妖等角色,其基本形式是象形臉、又可歸入神怪臉,因此就不必再分類了。
2.局部譜式分類
局部譜式分類是對眉、眼窩、鼻窩、嘴岔以及腦門和兩頰部位的造型形式的類別區分。
局部部位的造型形象是刻畫人物性格的具體地方,根據對劇中人物的理解和演員自身的條件而創造。一般常用點線裝飾和圖案化的造型方法,採取隨形附意的物象型命名方式。
眉的形式有:雲紋眉、蝶翅眉、柳葉眉、蝠形眉、螳螂眉、鴛鴦眉、花眉、直眉、環眉、刁眉、方眉、尖眉、點眉、鴨蛋眉、棒槌眉、葫蘆眉、火焰眉、壽字眉等。
眼的形式有:蝶翅眼、弔客眼、鳥眼、裂眼、直眼窩、老眼、喜鵲眼、勾雲眼窩、尖眼窩、皺眼窩、一字連眼、垂老眼、細眼、三角眼等。
鼻窩的形式有:蝠形翻鼻窩、回紋翻孔鼻窩、直尖鼻、圓鼻窩、連眼鼻窩、尖鼻窩、連腮直鼻窩、山形翻孔鼻、虎形鼻窩、花鼻窩等。
腦門的形式有:雙回紋鏇額、雲紋立柱紋額、金腦門、紅腦門、蝠紋額、如意方印堂紋、花立柱額、點錐印堂紋、舍利額、戟形印堂紋、葫蘆額、火焰額、日月額、太極腦門等。

譜色分類

一般情況下,臉譜的腦門和兩頰部位的顏色構成臉譜的主色,譜色分類就是按照臉譜的主色來分類。
譜色有相對固定的象徵意義和特殊寓意,表現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徵。這是在長期的戲曲演出中,觀演之間互動對話、約定俗成的結果。
紅臉:表示忠勇耿直,有血性的勇烈人物。如關羽、趙匡胤、姜維等。但也有例外,如《法門寺》中反面人物劉瑾就勾紅臉,這裡有諷刺之意,使人一看便知是個擅權的太監。
粉紅臉:表示年邁氣衰,德高望重的忠勇老將。如廉頗、袁紹等。
紫臉:表示剛毅威武、穩重沉著的人物。如常遇春、樊噲等。
黃臉:表示武將驍勇善戰、殘暴,如典韋、宇文成都等。表示文士內有心計,如姬僚等。
藍臉:表示剛直勇猛、桀驁不馴的人物。如竇爾墩、夏侯惇等。
綠臉:表示俠骨義腸、性格暴躁的人物。如程咬金、青面虎等。
黑臉:表示忠耿正直、鐵面無私,或粗率莽撞的人物。如包拯、張飛、夏侯淵等。
白臉:又分水白臉和油白臉。水白臉表示陰險奸詐、善用心計。如曹操、趙高、嚴嵩等。白臉多用於反面人物,但也有例外,如魯智深、楊延德(楊五郎)等。
瓦灰色臉:表示老年梟雄。
金銀臉:一般用於神、佛、鬼怪,象徵虛幻之感。如二郎神、金翅鳥等。也用於一些英勇無敵的將帥或番邦將帥。如李元霸、金兀朮等。

戲曲劇種

中國戲曲劇種種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各民族地區地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
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一般均表述依次為:京劇(有“國劇”之稱[21])、越劇(有“中國第二大劇種”、“第二國劇”之稱[22])、黃梅戲、評劇、豫劇。[2-5]採用如此表述的書籍出版物有數十種,覆蓋教育、旅遊、戲曲、電影、網路、民俗、文化、電視、國學、藝術、漫畫等各領域。
亦有表述為“京劇、評劇、豫劇、越劇、黃梅戲”者,採用如此表述的書籍出版物有數種,即:1997年出版的《文化娛樂通》(郭沫勤主編)、2003年出版的《戲劇影視文藝學》(劉曄原著)等。
而2008年在北京市出版的《黃梅戲》(中國文聯出版社)(金芝,楊慶生著)則特意用了“並稱”一詞。

全國聲腔劇種

二黃、二人台、上黨二黃、上黨梆子、山西梆子、山東梆子、川劇、三角戲、義烏腔、弋陽腔、廣東漢劇、雲南壯劇、雲南花燈戲、丹劇、木偶劇、巴陵戲、五音戲、文南詞、中路梆子、內蒙大秧歌、鳳台小戲、永濟道情戲、白劇、白字戲、北昆、北京曲劇、北路梆子、皮黃、皮影戲、龍江劇、龍巖雜戲、東北地方戲、東河戲、東路梆子、漢劇、寧河戲、樂平腔、正字戲、四平腔、四股弦、右詞南劍調、西皮、西秦腔、西路花鼓、西調、西路評劇、壯劇、壯族沙劇、薌劇、吉劇、呂劇、竹馬戲、老調梆子、廬劇、吹腔、亂彈、滬劇、評劇、蘇劇、甬劇、祁劇、辰河戲、餘姚腔、詞明戲、含弓戲、阿官腔、靈邱羅羅腔、河南越調、河南道情、河南曲劇、河北梆子、河北亂彈、京腔、京劇、青陽腔、青海平弦戲、武安落子、杭劇、揚劇、崑腔、隴劇、茂腔、紹劇、甌劇、侗戲、宜黃戲、採茶戲、泗州戲、弦索腔、耍孩兒戲、陝西老腔、柳腔、柳琴戲、閩劇、閩西漢劇、南劇、姚劇、臨劇、哈哈腔、胡琴腔、荊河戲、渾源羅羅、貴州花燈劇、高腔、高山劇、高拔子、高甲戲、高調梆子、唐劇、桂劇、秦腔、晉劇、邕劇、莆仙戲、海鹽腔、海門山歌劇、海城喇叭戲、萊蕪梆子、壺關秧歌、淮劇、淮紅劇、黃梅戲、黃龍戲、黃孝花鼓、清戲、清音戲、粵劇、婺劇、楚劇、推劇、梨園戲、梆子腔、章丘梆子、鐃鼓雜戲、湘劇、湘西苗劇、越劇、傣劇、瓊劇、絲弦戲、滑稽戲、皖南花鼓戲、湖南花鼓戲、崇陽提琴戲、通城花鼓戲、蒲劇、蒲州梆子、雷劇、錫劇、滇劇、蒙古劇、碗碗腔、瑞河戲、新疆曲子戲、賽戲、歌仔戲、僮子戲、蔚縣秧歌、漫瀚劇、潮劇、徽劇、影子腔、黔劇、豫劇、襄陽劇、襄武秧歌、藏劇、贛劇、彝劇。
由於傳奇這種戲劇樣式一直延續至清代,故又被人習慣地稱作明清傳奇。明清傳奇在形式上承繼南戲體制,且更加完備。一個劇本,大都只有30齣左右,常分為上、下兩部分;作家還特別注意結構的緊湊和科渾的穿插。傳奇的音樂也是採取曲牌聯套的形式,但比南戲有所發展,一折戲中不再限於一個宮調;曲牌的多少,也取決於劇情的需要;所有登場的角色都可以演唱。
明清傳奇包括眾多的地方聲腔。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深遠的是崑山腔和弋陽腔。崑山腔經過嘉靖時期的魏良輔(生卒年不詳)的改革,創立了委婉細膩、流利悠遠的“水磨調”,講究宇清、板正、腔純。將弦索、蕭管、鼓板三類樂器合在一起,建立了規模完整的樂隊伴奏。而一出《浣紗記》的演出,使崑山腔通過舞台的光大流布,成為全國性劇種。產生在江西的弋陽腔則主要流行於民間,由江湖戲班演出,每流傳到一地,即結合當地的語言和民間音樂,衍變為地方化的聲腔。弋陽腔不用管弦伴奏,僅以鑼鼓為節奏,一唱眾和,採用徒歌、幫腔的形式,通俗性、民間性和注重演出效果是它的特色。它與崑山腔典雅、清細的風格,形成中國戲曲內部的兩種不同走向。明代戲曲經過長期的舞台實踐,角色分工更加細密。比如崑山腔就有12個角色,主角不限於正生、正旦,淨、醜也不止是調笑了。
明後期的舞台,開始流行以演折子戲為主的風尚。所謂折子戲,是指從有頭有尾的全本傳奇劇目中摘選出來的出目。它只是全劇中相對獨立的一些片斷,但是在這些片斷里,場面精彩,唱做俱佳。折子戲的脫穎而出,是戲劇表演藝術強勁發展的結果,又是時間與舞台淘洗的必然。觀眾在熟悉劇情之後,便可盡情地欣賞折子戲的表演技藝了。《牡丹亭》中的“遊園”、“驚夢”,《拜月亭記》中的“踏傘”、“拜月”,《玉簪記》中的“琴挑”、“追舟”等眾多的折子戲,已成為觀眾愛看、耐看的精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