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間

二間

二間,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別名間谷。屬手陽明大腸經。滎穴,五行屬水。位於手指,第2掌指關節橈側遠端赤白肉際處。微握拳取之。布有橈神經的指背神經,正中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橈動、靜脈的指背及指掌側固有動、靜脈。主要用於頭面五官疾患等。—般直刺0.2—0.3寸。

基本信息

名稱釋義

二間。二,概數,在此表示較小之意。間,間隔、空隙也,指本穴物質所處為空隙之處。

該穴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位處不太高的天部層次。本穴物質為商陽穴傳來的溫熱水氣,在本穴所處為不太高的天部層次,二間之名即是對本穴氣血物質所在的空間層次範圍的說明,故名。

功能作用

大腸經經氣在此分清降濁。

功效

解表,清熱,利咽

主治病症

現代常用於身熱頭痛、咽喉腫痛、齒痛腮腫、目痛鼻衄、口眼歪斜;手指腫痛、麻木、屈伸不利;咽炎,喉炎,扁桃體炎,牙痛,鼻出血,麥粒腫肩周炎等。

腧穴定位

簡便定位

二間定位二間定位
微握拳,在手食指本節(第2掌指關節)前,橈側凹陷處。

解剖定位

有指淺、深屈肌腱;有來自橈動脈的指背及掌側動、靜脈;布有橈神經的指背側固有神經,正中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

配伍套用

鼽衄:二間、風府、迎香(《神應經》)。

目痛紅腫不明:二間、合谷、肝俞、足三里(《神灸經論》)。

齒痛:二間、顴布(《針灸甲乙經》)。

傷寒頭痛身熱:二間、合谷、神道、風池、期門、間使、足三里(《類經圖翼》)。

肩背相引:二間、商陽、委中、崑崙(《神應經》)。

眼目昏花,視物不明:二間、上星、心俞、肝俞、腎俞、足三里、光明(《楊敬齋針灸全書》)。

口眼喎斜:二間、頰車、水溝、列缺、太淵、合谷、地倉、絲竹空(《神應經》)。

多臥喜睡:二間、三間(《針灸資生經》)。

腧穴操作

針刺

腧穴操作示意圖腧穴操作示意圖
直刺0.2~0.4寸,局部脹痛。

灸法

麥粒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按摩

按法、點法、揉法、按揉法、點揉法、點按法、掐法等。

古文摘錄

定位記載

針灸甲乙經》:在手大指次指本節前內側陷者中。

《循經考穴編》:食指本節前內側,橫紋尖陷中。

主治記載

針灸甲乙經》:多臥善睡,肩髃痛寒,鼻鼽赤多血,浸淫起面,身熱,喉痹如梗,目毗傷,忽振寒,肩痛。

太平聖惠方》:咽腫;口眼斜。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頷腫;多驚。

《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心驚,多驚;肩背強痛以驚,牙痛。

《席弘賦》:牙齒腫痛並喉痹,二間陽溪疾怎逃。

《百症賦》:寒慄惡寒,二間疏通陰郄暗。

《天元太乙歌》:牙風頭痛孰能調,二間妙穴莫能逃。

《通玄指要賦》:目昏不見,二間宜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