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堂拳

二堂拳是一種相傳為春秋戰國時期由孫臏創作的武術拳種,包括多種拳法。

概述

一種武術拳種,相傳春秋戰國時,孫臏所創。1915年,山東人劉德勝(綽號劉麻子)所傳。該拳現存十四種,頭堂、二堂、三堂、四堂、五堂、六座、抱四角、滾跌拳、猴拳、頭堂練、二堂練、三堂練、四堂練、五堂練。拳術對練三種,撥手一、撥手二、舵子腿。該拳運動量大,步法以弓、馬、撲、歇、虛步為主。手法多用拳、掌、勾,結合跳躍、跌扑、滾翻等動作。套路動作如下:起勢、弓步砍掌、提膝亮掌、西洋拳、震腳弓步、拋邊掌、小跳步雙格掌、弓步沖拳、騎馬樁、扁擔掌、原地跌勢、上步扁擔掌、騎馬樁、挽手套腳、鷹爪手、側彈腿、十字拳、砸拳、彈腿、七星拳、上步轉身、橫拳獨立、小跳步亮掌、摟手、削掌、揚腳、虛步亮掌、雙砍手上步、馬步搶拳、十字沖拳 、震腳拉弓掌、三砍掌、弓步挑掌、上步彎曲、弓步排掌、三抄拳、騰空飛腳、轉身錯步、並步、側沖拳、撲步亮掌、騰空飛腳、分身跌式、滾龍拳、削掌偷腳、虛步亮掌、開步掌、上步彎曲、挑開、並步側沖拳、提膝開門、震腳挑掌、沖拳、並步亮掌、收勢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