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行宮

乾隆行宮

乾隆行宮,原名為"敕建安瀾龍王廟",坐落於宿遷市西北20公里處的古鎮皂河。該建築群始建於清代順治年間,改建於康熙23年。後經雍正、乾隆、嘉慶各代皇帝的復修和擴建,形成了現在占地36畝,周圍紅牆,三院九進封閉式合院的北方宮式建築群。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五次宿頓於此,並建亭立碑,帑金修繕,故又俗稱為"乾隆行宮"。1983年,江蘇省人民政府為了保護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公布其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二OO一年六月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乾隆行宮乾隆行宮
位於宿遷市西北駱馬湖南岸的皂河鎮,古老的大運河畔,乾隆曾三次在此住蹕祭祀,北臨駱馬湖,南接廢黃河,東連馬陵山,是保存較好的一組古建築群。該建築群位於建於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前後,占地2公頃多一點,座北朝南,布局對稱,重檐斗拱,建築雄偉,有殿閣亭台20多前有石獅一對,進院即獻殿,殿後左右尚存鐘樓、鼓樓;往北及御碑亭,亭高11米,飛檐斗拱,俗稱皇傘亭,設計精巧,造型別致,亭內御碑四面鐫刻幾度南巡的御筆題詩,屋面為黃色琉璃瓦,流光溢彩,金碧輝煌。與省級森林公園連成一線。其地理位置傍湖連水,交通方便,四季分明,氣候宜人。300多年來,龍王廟行宮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美麗的傳說,吸引著眾多的中外遊客和專家學者不斷地研究、探討。同時,她又以其獨特的宮式建築風格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向人們展示著其獨特的魅力。

行宮格局

乾隆行宮乾隆行宮
自南向北,整個建築群分為六大部分。最南端為古戲樓,額枋上懸掛奏平成鎏金匾一塊,上下門懸有陽春、白雪金匾各一塊。該戲樓主要用於一年一度的初九廟會及清帝駕臨時看戲之用,一九七六年被拆毀,現僅存1.4米高的石基。古戲樓向北,為青磚鋪設的寬闊廣場。廣場兩邊有兩根六丈高的木質神桿(俗稱旗桿),神桿兩邊有相對應的河清海晏牌樓,清代乾隆皇帝五次下榻龍王廟,都是從河清海晏牌樓門進出的。廣場北側是山門,亦稱禪殿。禪殿大門的兩旁,置放兩尊清中前期的皇家石獅,雄獅重2.8噸,雌獅重2.76噸。石獅的造型為前腳直立,後腳盤曲,昂首挺胸,雄強威猛,象徵著大清帝國不可凌辱和中華民族不可侵犯。整個石獅的造型生動,用料考究,省內獨一無二,國內屈指可數。山門正門的正上方,青磚鑲嵌著乾隆皇帝御筆題寫的七個鎦金大字敕建安瀾龍王廟和一方乾隆御筆印。禪門的兩旁有相對的兩明兩暗的腳門,是皇帝和文武官員進出行宮的通道。
自清代以來,每年的農曆正月初八、初九、初十這三天,為皂河安瀾龍王廟廟會之日。屆時眾多善男信女,紛紛前來燒香拜佛,祈福求祥。附近山東、河南、安徽幾省的行商坐賈、民間藝人也紛至沓來,雲集皂河。一時間逛廟的、敬神的、看景的、購物的熱鬧非凡,木刀木劍紅纓槍,桃猴玉兔青竹蟒,剪紙雕刻撥浪鼓,糖人泥哨小花棒應有盡有。這其中最為光彩奪目的是皂河鎮內三大香會的繞街巡遊,朝山祭祀。花船、花車、舞龍、舞獅,所有逛廟會的人們一起參拜龍王,人山人海,盛況空前,被列為蘇北地區36處香火盛會之首。數百年來,歲歲如此,即使是10年文革的時候,也只是中斷了宗教習俗的內容,其他的民俗活動從未間斷過,可稱得上中國民俗史上的一大奇觀。

天王殿

是這一組古建築群的主題,金檐石基,氣度恢宏,上覆綠色琉璃。兩廂是東西廊房,殿為祭台,兩旁古松參天,當年香火十分旺盛。在大禹王廟院內舊有“柏柿橡桐”4種樹,取其諧音“百世相同”,現僅存柏樹一株,高約15米,樹齡近300年,依舊蒼勁挺拔。此外,敕建安瀾龍王廟中極富民間特色的是屋檐瓦當,繪有圖案達800餘種,國內罕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