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乾隆行宮

徐州乾隆行宮

乾隆行宮位於雲龍北麓,現存大殿和東西配房各二座,1975年闢為市博物館,裡面收藏了豐富的古代文物,其中以漢代畫像石最珍貴。東院為具有民族風格的碑園,小七玲瓏,典雅秀麗。碑坊壁上嵌蘇軾、岳飛等名人的石刻多處。

主要目的

乾隆執政六十年,共到徐州四次,都是南巡途中路過而逗留的。主要目的是“閱河”,即實地考察黃河水情和徐州的河防工程。

歷史背景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四月初,弘曆乘船北上,棄舟登入徐州。時值災後不久,饑民遍野,瘟疫流行,一派悽慘景象。隨駕大臣曾勸皇帝不必親到徐州,乾隆力排眾議,堅持來徐視察。他在《災餘》詩中寫道:“災餘癘必行,古人言之矣,將為徐州行,大吏去宜止。去去關民瘐,寧忍夏避此”。乾隆皇帝此“民瘐”為重,不避瘟疫而親臨災區,不能不說是一種勤政撫民的表現。
在這次視察以後,乾隆指示地方政府興建行宮,以便再來徐州時居住方便。乾隆行宮位於風景秀麗的雲龍山腳下,乾隆對行宮非常滿意,親自為行宮撰寫了兩副對聯“名園依綠水,野竹上青霄”,“戶外一峰秀,階前眾壑深”。

乾隆行宮

乾隆行宮位於雲龍北麓,現存大殿和東西配房各二座,1975年闢為市博物館,裡面收藏了豐富的古代文物,其中以漢代畫像石最珍貴。東院為具有民族風格的碑園,小七玲瓏,典雅秀麗。碑坊壁上嵌蘇軾、岳飛等名人的石刻多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