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歷史

徐州歷史

徐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文明史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前,位於邳州境內的大墩子文化遺址,是新石器時期的古文化遺址,完整地保存了6000年前的古文化密碼;建城史超過2600年,根據《春秋》記載,古彭城建城於公元前573年,比蘇州闔閭城早59年,可以說是江蘇省境內最古老的城市。徐州是華夏九州之一,夏禹治水時,把全國疆域分為九州,徐州即位列其中。 原始社會末期,堯封彭祖於現在的市區所在地,為大彭氏國,從那時起徐州被稱為彭城;秦末,苛刑暴政,群雄蜂起,其中最為耀眼的當屬項羽和劉邦。公元前206年,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劉邦生在豐縣,發跡沛縣,有“豐生沛養”之說,人稱沛公,後擊敗項羽奠定大漢基業。由此三人,徐州被稱為彭祖故國、項羽故都、劉邦故里,又被稱為“三故勝境”。從布衣皇帝劉邦開始,先後產生了九位徐州籍帝王。因此,徐州有“九朝帝王徐州籍。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徐州或為封國國都,或為刺史等軍政衙門駐地,最多領三十六縣,至少領四縣,始終是地方政權統治中心、軍事指揮中心、區域經濟中心和文化傳播中心。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徐州歷史徐州歷史
徐州歷史悠久,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此生息勞作。原始社會末期,堯封彭祖於今市區所在地,為大彭氏國,徐州稱彭城自始起 。

春秋戰國時,彭城屬宋,後歸楚,秦統一後設彭城縣

楚漢時,西楚霸王都彭城。西漢設彭城郡,東漢設彭城國、都彭城。

三國時,曹操遷徐州刺史部於彭城,彭城自始稱徐州。

魏晉南北朝各代曾設彭城國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

隋時設徐州,後改彭城郡,治彭城。

唐初,徐州與彭城郡名稱多次互易,中後期徐州為節度使駐地。

五代時各朝置有徐州,治彭城,領7縣。

宋元兩朝都置徐州,隸屬和轄領變化較頻。

明初徐州曾直隸京師,後屬南京。

清初,徐州先後為江南省和江蘇省所屬直隸州,雍正末年升為徐州府,轄領1州7縣。

民國初,府廢,徐州府地附郭銅山縣,後曾設徐海道,治所在銅山(徐州)。

日偽時由銅山縣析置徐州市,曾為偽淮海省省會。

民國時期,徐州為國家重點建設的八大城市之一。

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仍置徐州市,屬江蘇。

1949年因江蘇省尚未完全解放,徐州市暫由山東省代管。

1953年1月徐州市正式劃歸江蘇省直轄,新海連市劃屬江蘇徐州專區。

1953年1月江蘇建省,設徐州專區,專員公署駐徐州市。原屬山東省臨沂專區的新海連市及贛榆、東海、邳縣3縣,滕縣專區的銅北、華山、沛縣、豐縣4縣,和原屬皖北行署區宿縣專區的碭山、蕭縣2縣及原由蘇北行署直轄的淮北鹽區,劃入徐州專區。徐州專區轄1市9縣1鹽區。同年,原屬淮陰專區的新沂、睢寧、邳睢3縣劃入徐州專區。撤銷銅北、華山、邳睢3縣,復設銅山縣。撤銷淮北鹽區。東海縣政府遷海州城。徐州專區轄1市10縣。

1953年1月1日,徐州市為省轄市。

1954年,新海連市改為省轄市。同年12月,蕭縣、碭山2縣劃為安徽。徐州專區轄8縣。

1958年,原由省轄的徐州、新海連2市,劃為徐州專署領導。徐州專區轄2市8縣。

1960年,銅山縣劃為徐州市領導。

1961年,新海連市改名為連雲港市。

1962年,徐州、連雲港2市改為省轄市。將銅山縣劃為徐州專區領導。轄8縣(銅山、豐、沛、睢寧、邳、新沂、東海、贛榆)。

1965年10月26日,江蘇省人委批准設立礦區。

1970年,徐州專區改稱徐州地區,專署駐徐州市,轄豐縣、沛縣、贛榆、東海、新沂、邳縣、睢寧、銅山8縣。

1983年,江蘇撤銷地區專員公署,實行市管縣的建制。徐州市下轄5區(雲龍、鼓樓、郊區、賈汪、礦區)6縣(豐縣、沛縣、邳縣、銅山、睢寧、新沂縣)

1990年2月起,經國務院批准,先後撤銷新沂、邳縣,改設新沂、邳州市。徐州市共轄2市4縣4區。

1993年調整市區行政區劃:將郊區的朱莊鄉、下淀鄉及王場街道辦事處劃為鼓樓區管轄,獅子山鄉劃為雲龍區管轄;將雲龍區的王陵、永安、西關和湖濱4個街道辦事處劃為郊區管轄;將鼓樓區的夾河、和平2個街道辦事處及銅沛、牌樓2個街道辦事處位於中山北路以西的居委會劃為郊區管轄,將子房街道辦事處位於響山北路以南的居委會劃為雲龍區管轄。

1993年調整市、縣行政區劃:將銅山縣的青山泉、大泉、紫莊、汪莊,鹿莊、汴塘、大吳、塔山、耿集9個鄉及礦區的青山泉、董莊、旗山、權台4個街道辦事處劃為賈汪區管轄;將銅山縣的拾屯鄉和夾河鄉的火花、群英2個村劃為礦區管轄;將徐州市郊區更名為泉山區。

1998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將新沂市炮車鎮劃為邳州市管轄;將邳州市合溝鎮劃為新沂市管轄。將銅山縣潘塘鎮劃為徐州市泉山區管轄;撤銷泉山區潘塘鎮,設立潘塘街道辦事處。

2005年5月18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5]41號):將銅山縣大黃山鎮和大廟鎮劃為徐州市鼓樓區管轄。

2010年9月28日零時起,徐州市九里區行政管轄權和司法管轄責任全部移交給銅山區、鼓樓區和泉山區,標誌著徐州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工作邁出關鍵一步。經國務院和省政府批覆同意,徐州市部分行政區劃主要調整如下:撤銷九里區和銅山縣,同時設立徐州市銅山區。其中,原九里區所轄10多個街道辦事處,分別併入銅山、鼓樓和泉山3區。此次行政區劃調整後,徐州市管轄的6縣(市)5區將變為5縣(市)5區。其中,市區仍管轄41個街道辦,所轄鎮由8個增加到28個;行政區域面積從1159.9平方公里增至3037.3平方公里,人口從184.3萬增為306.4萬,分別是調整前的2.6倍和1.7倍。

歷史階段

新石器時代

10000年前,徐州地區就有古人類繁衍生息,新沂北溝鎮何山頭北側山脊上留有古人類的生活遺蹟。6000多年前,徐州出現了大汶口文化氏族公社的居住村落,邳州大墩子和劉林文化遺址出土的文物中成熟的制陶工藝、精湛的繪畫藝術反映出當時徐州文明的水平。5300年前,徐州進入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父系氏族時期,新沂花廳遺址是原始公社系氏族社會的文化典型。之後,徐州逐漸成為黃河流域大汶口文化與長江下游良渚文化的交匯地。

夏商

籛鏗善烹飪,因獻雉羹於堯帝,得賞識,被封於彭地,為彭祖。大禹分天下為九州,徐州列其一。夏商時期,大彭氏國日漸強大。夏啟十五年,彭伯壽受命征討武觀叛亂。商亶甲三年,商王命彭伯征討邳人,五年,命彭伯和韋伯伐班方。商王武丁四十三年(公元前1207年),王師滅大彭。大彭國前後存約800年。甲骨文中有幾十處“彭”的記載,銅山縣丘灣留有大彭國的社祭遺址。夏啟封伯益二兒子若木於徐,形成徐國。

徐國曆夏、商、周三代,徐偃王時強盛,地方五百里,割地而朝者三十六國。築有都城,遺址在邳州梁王城。此時,周王朝與徐國之間征伐不斷。春秋末年,在徐國傳有“季子掛劍徐君墓”的美談。前512年,吳滅徐。孔子周遊列國時過彭城,在泗水北岸聖女山下演習周禮,於呂梁洪上發出“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之慨嘆。戰國時期,宋國都彭城118年。前286年,齊滅宋,得彭城。兩年後,列國“合縱”攻齊,楚得彭城和沛。前223年,秦滅楚,彭城歸秦。

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天下一統。置彭城縣,屬泗水郡。前219年,始皇東巡,過彭城,求周鼎於泗水,無果而返。秦末,劉邦揭竿為旗,斬木為兵,一呼而百應,據沛縣,為沛公。前208年,楚懷王從盱眙遷都彭城,封項羽為長安侯,劉邦為武安侯,共圖滅秦大業。項羽與劉邦相約先入定關中者為王。前206年,劉邦率軍進抵霸上,秦亡。

西漢

前206年,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翌年楚漢會戰於彭城,劉邦敗。3年後,劉邦反敗為勝,徹底擊敗項羽,登基稱帝。前201年,封弟劉交為楚國王,王薛郡、東海郡、彭城郡,計三十六縣,都彭城。前195年,高祖平叛班師,於沛縣歡宴故鄉父老,唱《大風歌》,並封沛、豐為湯沐邑。前154年,楚王戊參與吳楚七國之亂,被誅削國。前104年,漢武帝遣解憂公主下嫁烏孫以安邊陲。6月分彭城郡北部七縣仍置楚國。至前9年為新莽所廢,前後12代楚王。

東漢、三國

公元41年,劉英為楚國王。其在彭城建廟興佛,引領佛教在中土大規模傳播。公元71年,被告謀反自殺,廢楚國為郡。公元72年,明帝封其子劉衍於下邳國,轄17縣,公元88年就國。下邳國總計4王,歷經134年。同年,楚郡改為彭城國,轄彭城等10縣,有5位彭城王,歷經197年。193年,曹操進攻徐州牧,劫掠彭城等10多座城池,殺人無數。196年,劉備以徐州刺史駐小沛,袁術派兵攻之,呂布轅門射解圍。198年,曹操遷徐州刺史部治彭城,彭城始稱徐州。200年,曹操於徐州大敗劉備,圍關羽於下邳土山,關羽與曹約三事,成為佳話。220年,魏置徐州治下邳,後遷至彭城。232年,魏明帝以郡為國,封曹據為彭城王,轄六縣。曹魏齊王時期,在鄧艾的主持下,汴水恢復通航,促進了彭城的恢復和發展。

公元265年,西晉設徐州刺史治彭城,後遷至下邳。東晉初年,曾先後在彭城僑置司州、兗州,仍稱徐州。365年,東晉桓溫北伐前燕,疏通濟水,境內汴泗兩河成為溝通淮河水系與中原黃河水系的重要通道。384年,謝玄率師北上大舉伐秦,駐軍彭城。為解決給養問題,組織9萬人對呂梁水道進行大規模整治。411年,由於徐州一帶大批民眾南遷避亂,東晉將原徐州分為淮南、淮北二部分,淮南僑立“徐州”(今鎮江市),原設在彭城的徐州中的淮北部分稱為“北徐州”。416年,劉裕重建因汴水暴漲而崩塌的徐州城,全城以磚壘。這是徐州磚砌城牆的開始。東晉時期,北方十六國中許多政權置徐州,後趙、前燕、前秦治彭城縣。

南北朝

公元421年,南朝宋改僑立在京口的徐州為南徐州,治京口;將在彭城的北徐州重新改為徐州,統彭城、沛、下邳等11郡。467年,北魏置徐州,兼立東南道行台。徐州治彭城。481年,北魏徐州刺史薛虎子請於彭城積穀,以兵絹市牛,興置屯田,魏主從之,使徐州的農業生產有了很大發展。北魏時期,兵士在雲龍山東麓開鑿大石佛(今興化寺大雄寶殿佛像前身)。南朝曾僑置北徐州、南徐州、東徐州、西徐州。北魏後期增東徐州,治下邳,增北徐州,治臨沂東南。北周滅北齊後,置徐州總管府,改北徐州為沂州,東徐州為邳州。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推行州(郡)統縣二級建制,徐州直接領縣。605年,隋煬帝征民工百萬開挖通濟渠,引黃水經徐州入泗水達淮水,徐州遂成大運河之要衝、商旅漕驛之通途,江南漕糧、寶貨經徐州運抵京都洛陽。607年,改州為郡,徐州為彭城郡,統彭城、蘄、谷陽、沛、留、豐、蕭、滕、蘭陵、符離、方與十一縣。隋末,下邳苗海潮,彭城張大彪、魏麒麟先後率眾起義。618年,宇文化及立秦王浩為帝,擁兵至彭城,令裴虔通守徐州。

公元621年,唐置徐州總管府,轄六州,徐州領七縣。624年,尉遲敬德開鑿治理徐州城東南有“南北至險”之稱的徐州洪和呂梁洪。643年,罷徐州都督府,改屬河南道,領七縣。807年,徐州屬武寧軍節度使,領三州,後為感化軍節度使。868年,龐勛、許佶率桂林戍卒起義北歸徐州,扼據淮河口,截斷江淮糧道,唐遣軍圍攻徐州,城破民遭屠戮。徐州山水吸引文人墨客遊歷吟誦,白居易、韓愈均寫有吟詠徐州的詩篇。彭城人劉知己撰《史通》,開古代史學批評之先河。

公元982年,北宋置徐州,治彭城,轄五縣一監,後增設寶豐監。979年,利國升為“利國監”,百年後年產鐵30.8萬斤,約占全國6%。997年,徐州屬京東路,後改屬京東東路、京東西路。1077年,蘇軾初任徐州知州,黃河決口,大水困城,遂率吏民抗洪,築東南堤保全徐州,並建黃樓紀念。蘇軾在徐兩年間,作詩詞170餘首,並發現了煤炭。彭城人陳師道以獨到的詩風和成就,位列江西詩派三宗。南宋時,徐州歸屬山東西路、河南路。1130年,徐州人趙立率軍民力抗金兵,收復徐州。1194年,黃河南支經徐州奪泗入淮,歷時661年。

公元1271年,徐州屬歸德府,後升為徐州路,轄三州二縣。元初開鑿濟州、會通等河,京杭大運河南北貫通,徐州成為大運河畔漕運及軍事重地。1344年,黃河決口陽武,徐州各縣均遭水災。4年後升徐州為總管府,領四州。1351年,賈魯奉命治河,使黃河回到歸(德)徐(州)故道。同年,蕭縣人李二率眾起義,攻占徐州城及屬縣,斷大運河之航運,元統治者懼,派兵鎮壓,毀徐州城。1353年遷址奎山重建,降為武安州,隸歸德府。至元滅,徐州為張士誠所據。

公元1371年,徐州屬中都臨濠府(今安徽鳳陽)。1381年,直隸南京,領四縣。1414年,治理徐州、呂梁二洪,以通漕運,並於洪口建閘。次年建廣運倉,設戶部分司,專司漕運,直達通州。年經徐北去糧船多達萬餘艘,運糧三百餘萬石,為漕糧轉運樞紐。1611年黃河決於狼矢溝,呂梁洪枯竭,徐州漕糧運道廢棄。1590年徐州大水,城中官邸民舍悉被淹沒,潘季馴、陳文遂主持開鑿奎河,引水南下至睢河,長達162里。1624年,黃河決奎山堤,水沒徐州城,三年不退。

清初,徐州隸江南布政司,公元1667年改屬江蘇布政司。1733年,徐州昇州為府,置銅山縣,統七縣一州。乾隆六下江南,四至徐州閱河,1762年,命於城北門外設水志,以監河情。1855年,黃河改道北徙,徐州始免水患。洋務運動起,李鴻章、左宗棠力倡以徐煤煉徐鐵。1882年,候選知府胡恩燮銜命創辦利國礦務總局,徐州近代經營性煤鐵業由此發端。1911年11月,津浦鐵路於韓莊運河橋接軌,徐州漸成津浦鐵路之要站。

中華民國

1912年徐州光復,廢府存縣,徐州府地附廓銅山縣,屬江蘇省。1914年,置徐海道,治徐州,轄12縣。1915年5月,隴海鐵路開封至徐州段竣工試車,徐州站遂為津浦和隴海鐵路之交叉點。1916年至1917年,張勛邀各省督軍於徐州召開四次擁清復辟會議。五四運動後,即有早期共產黨組織活動。1922年春,江蘇境內第一個中共支部誕生。1938年5月19日,徐州淪陷。1944年汪偽“淮海省”成立,治徐州,轄一市二十一縣。1948年11月6日,國共決戰淮海,12月1日徐州解放,屬山東省所轄。

五千年大事錄

【帝堯八十七年初(約前2333年)】建十二州,大彭(銅山)、留(沛縣)屬徐。

【夏帝啟十五年(約前2191年)】彭佰壽率師征西河。

【商武丁四十三年(前1927年)】王師滅大彭國。

【周穆王十四年(前1010年)】王令楚伐徐,滅之。

【周簡王十三(魯成公十八)年(前573年夏】楚子、鄭伯伐宋。宋魚石復入於彭城。

【周安王十七年(前385年)】韓伐宋,到彭城執宋君。

【秦始皇五年(前242年)】置彭城縣,屬泗水郡

【漢高祖元年(前206年)】項羽建立西楚王國,都彭城。

【晉義熙十二年(416年)】劉裕重建因汴水暴漲而崩塌的徐州城。新城全以磚壘,十分宏壯。這是徐州磚砌城牆的開始。

【南朝宋建元三年(481年)】魏徐州刺史薛虎子請於彭城積穀,以兵絹市牛,興置屯田,魏主從之。

【隋大業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立秦王浩為帝,擁兵至彭城。令裴虔通鎮徐州。

【唐武德七年(624)】尉遲敬德開鑿治理徐州城東南有“南北至險”之稱的徐州洪和呂梁洪。

【宋熙寧十年(1077年)】黃河大決於澶淵,加之日夜暴雨,徐州城危在旦夕。知州蘇軾率全城吏民,連日抗洪,築起首起戲馬台,尾屬於城(東南隅)的東南堤,徐州城得以保全。

【宋元豐元年(1078年)】徐州利國監全年產鐵30.8萬斤,約占全國總量的6%。

【宋紹西五年(1194年)】黃河在陽武縣決口,其南支經徐州奪泗入淮,黃河開始正式流經徐州,歷經660餘年。

【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元朝政府在徐州城原址南(約在奎山南)另建新城,並改徐州為武安州。

【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徐州大水。奉命治河的潘季馴和兵備副使陳文燧共同主持開挖奎河,經魁山(奎山)以南,歷瑤家村、蕭縣楊二莊、宿縣闞瞳等地以達小河(睢河),綿亘162里。

【明天啟四年(1624年)六月】黃河由奎山堤決口,大水將徐州城淹沒,歷時三年。

【清康熙七年(1668年)六月十七日】受郯城地震波及,徐州城坍毀。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徐州昇州為府,改彭城縣為銅山縣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徐州知府李根雲創建雲龍書院。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為準確快捷測報黃河水情,石工水志改為志椿。這是正式設立徐州水志之始。

【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督黃河使者黎世序倡建牌樓一座,以紀念治水成功。牌樓面北書寫“大河前橫”,面南書“五省通衢”。

【清鹹豐五年(1855年)春】黃河改道北徙。從此,徐州始免黃患。

【清光緒六年(1880年)夏】賈家汪(今徐州市賈汪區)境內發現煤苗。當地人周勉與人合挖一露天採煤坑,採煤出售。徐州近代百年採煤史由此發端。

【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徐州設立電報局,兼轄山東韓莊、台兒莊兩報房。翌年,開辦民信局,由譚子春個人經辦,專送商民信函。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豐縣宋樓南颳大風,吹斷石碑石案,吹倒千斤重的石鼎。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徐州附近發生蝗災,蝗蟲從天上飛來,“遮天蓋地”,所到之處,莊稼全被吃光。此次蝗災,至1903年才算止息。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美籍醫生葛壁璽來徐開設福音診所,至1914年發展成為坤維醫院。西醫開始傳入徐州。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清廷下詔,命各省書院改設學堂。徐州雲龍書院先後改為徐州中學堂、銅山縣官紳公立國小堂、縣立高等國小堂。延續千年的古代書院制度在徐州告終。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在徐州開辦“勸工廠”,以本地棉花用機器製作綢呢布、毛巾等。

【清宣統二年(1910年)】徐州成立農務分會會所,轄柳泉等10個分所。又於城北關大王廟設農事試驗場,這是徐州近代最早的科研機構。

【清宣統三年(1911年)11月】津浦鐵路在韓莊運河橋接軌。12月黃河南北分別通車。

【民國元年(1912年)11月】徐州首家銀行——交通銀行徐州支行開業。

【民國2年(1913年)4月】徐州第一家報紙——《醒徐日報》創刊。

【同年】張勛建“徐州電燈廠”。徐州用電從此始。

【民國3年(1914年)6月】江蘇省設金陵、蘇常、滬海、淮揚、徐海五道。徐海道治所在徐州城,轄銅山等12縣。李慶璋任道尹。

【民國4年(1915年)1月1日】徐州始有降水記錄。

【同年5月】1913年5月動工的隴海鐵路開封——徐州段竣工試車,全長276.8公里。擁有客運站台和貨場的徐州站,自此成為津浦和隴海路的交叉點。

【民國5年(1916年)】“旅徐清真寺”建成。

【民國6年(1917年)7月】睢寧縣40名應募華工赴法國。

【民國9年(1920年)】寧波人顧效倫創辦了徐州第一家百貨公司——天成百貨公司。

【同年】雲龍舞台建成。這是徐州最早的劇場,可容納1200人。

【民國11年(1922年)2月】徐州建立第一個共產黨組織——中共隴海路銅山站黨支部。

【民國14年(1925年)9月】中共徐州特別支部成立,屬中共江浙區委領導。吳亞魯任書記。

【民國16年(1927年)6月20日】蔣介石馮玉祥舉行徐州會議。

【民國17年(1928年)7月15日】徐州城區的最高氣溫為43.3℃。截至1988年,為徐州有記載以來的最高氣溫。

【民國18年(1929年)】徐州最早的體育場地——銅山縣公共體育場(今雲龍山體育場)建成。

【民國19年(1930年)1月1日】徐州成立第一家圖書館。

【民國20年(1931年)3月】銅山縣(徐州)設立四等測候所,並開測。這是徐州納入氣象組織的第一家機構。

【民國27年(1938年)3月下旬至4月6日】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40萬中國軍隊,與日本侵略軍在徐州東北部台兒莊會戰,殲敵1.19萬人,中方損失1.9萬餘人。

【民國29年(1940年)4月】日軍在徐州建水廠,翌年3月建成供水,日產200噸左右。此為徐州使用自來水的開端。

【民國31年(1942年)5月1日】日華北東亞菸草株式會社徐州工廠正式開工。這是徐州第一家規模最大的機制煙廠,1943年改為隴海煙廠。

【民國33年(1944年)2月1日】汪偽“淮海省”成立,省治徐州,下轄徐州市和銅山等21縣。郝鵬舉任省長。

【民國37年(1948年)11月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以徐州為中心,與國民黨軍隊展開大決戰,史稱淮海戰役。

【同年12月1日】徐州解放。

歷史名人

古代

徐州十大歷史名人
彭祖(堯舜) 徐偃王(西周)
劉邦(西漢) 解憂公主(西漢)
張道陵(東漢) 劉裕(南朝)
李煜(南唐) 李蟠(清)
李可染(現代) 馬可(現代)
九朝帝王徐州籍
姓名 備註
漢高祖,劉邦 豐縣出生,沛縣長大
東吳大帝孫權 生於徐州下邳
南朝宋武帝,劉裕 彭城人
南唐烈祖,李昪 徐州人
南朝齊高帝,蕭道成 祖籍徐州,蘭陵
南朝梁武帝,蕭衍 祖籍徐州,蘭陵
後梁太祖,朱全忠 原徐州,碭山,人
明太祖,朱元璋 世家徐州沛縣
西楚霸王,項羽 故都為徐州
五里三諸侯
三諸侯 五里
絳侯,周勃,安國侯,王陵,潁陰侯,灌嬰 絳侯周勃生於周田村,安國侯王陵的府第在安國集,潁陰侯灌嬰的食邑在灌嬰村,三地成品字形,相距均五里,故稱”五里三諸侯“。

徐州的古代名人還有漢代蕭何、曹參、周昌、樊噲、夏侯嬰等;東吳名臣張昭、嚴畯;東晉驍將劉牢之;明代將領山青、山雲;清朝重臣李衛、李蟠等;文學家劉安、劉向、劉孝綽、劉知幾、劉義慶、劉令嫻劉禹錫李煜陳師道、閻爾梅、萬壽祺、張竹坡等。

近現代

徐州近現代八大家
姓名 領域
張伯英 書法(彭城畫派人物之一)
徐樹錚 軍事
王子云 雕塑理論
劉開渠 雕塑
蕭一山 歷史學
李可染 繪畫(彭城畫派人物之一)
馬可 音樂
高鴻業 經濟學
徐州娛樂影視界名人
姓名 稱號/榮譽
李保田 著名演員
徐譽滕 歌手,音樂製作人
韓蘭成 國家一級演員
王馥荔 江蘇省話劇團演員
周艷 2012年《星光大道》年度季軍
李琦 《中國好聲音》第二季總冠軍
徐州文化傳媒界名人 
姓名 稱號/榮譽
趙化勇 原任,中國中央電視台,台長,總編輯,高級編輯
楊波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原台長,高級編輯
周梅森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作協江蘇分會專業作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趙本夫 中國作家
程大利 當代著名畫家、美術理論家和出版家,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畫學會副會長,中國國家畫院院務委員和導師
袁成蘭 現為全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美術家協會理事,江蘇雜文學會理事等
袁振西 新長安畫派畫家,致力於學術前沿課題研究
王琴舫 1914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
李蘭 1914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銀獎
錢食芝 被稱為“詩書畫”三絕藝術家的清末民初教育家
肖龍士 當代國畫名家
李士延
朱沛然
胡德風 指揮家
馮亦吾 書法家
許翰英 “四小名旦”之一
張曉風 台灣作家
雲龍子 風水專家
舒蘭 詩人
西川
胡玫 中國電影集團國家一級女性導演
郎永淳 主持《新聞30分》《新聞聯播》
薛剛 文化行銷策劃人,職業旅遊策劃人,詩人,辭賦作家
徐寶 四川音樂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雲龍子 道士,國學套用大師,隱士,道學大師,建築風水大師,風水講師,管理大師,中國傳統文化傳播者
趙培華 解放軍某高等院校,研究生導師
趙也 青年演奏家,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民族器樂文化傳承與教育典範
孫晉強 陝西西大科里奧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
王民 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工程技術專家
丁凌濤 著名網路作家
徐州體育界名人 
姓名 稱號/榮譽
胡衛東 著名籃球運動員,1999年被選為新中國籃球運動員50傑之一
宮魯鳴 1983年第五屆全運會最佳搶斷球手,1984年成都全國聯賽獲最佳遠投、搶斷球兩項技術獎,1999年被選為新中國籃球運動員50傑之一
張艷茹 女足國家隊主力門將,參加了兩屆世青賽並奪得兩個亞軍,是,女足亞洲杯,奪冠的功臣
韓碩 籃球運動員,有中國便士之稱
吳楠 籃球運動員,2009-2010賽季CBA全明星,扣籃大賽,冠軍
孫可 足球運動員,現效力於江蘇舜天足球俱樂部,2013年入選中國國家隊
李昂 足球運動員,現效力於江蘇舜天足球俱樂部,2014年中超首秀後即入選首輪最佳陣容
徐州籍世界冠軍名單
姓名 獎項
王沛 第5屆世界盃技巧比賽冠軍
王立友 第5屆世界盃技巧比賽冠軍
周傳彪 第5屆世界盃技巧比賽冠軍,第8屆世界技巧錦標賽冠軍
杜彪 第8屆世界技巧錦標賽冠軍
蘇紅 第9屆世界技巧錦標賽冠軍
宋娜 第9屆世界技巧錦標賽冠軍
冀方新 第10屆世界盃技巧錦標賽冠軍
孟愛國 第10屆世界盃技巧錦標賽冠軍
劉峰 第17屆世界技巧錦標賽冠軍
劉會峰 第17屆世界技巧錦標賽冠軍
許家恆 首屆世界武搏運動會散打金牌
陸海松 第7屆世界盃跳水賽冠軍
李紅雲 第6,7,8,10屆世界女子舉重錦標賽冠軍,世界舉重錦標賽冠軍
崔文華 第68屆世界男子舉重錦標賽冠軍,第69屆世界舉重錦標賽冠軍
楊影 第4屆世界盃桌球賽冠軍,第44屆,第46屆世界桌球錦標賽冠軍
閆森 第27屆奧運會桌球比賽冠軍,第46屆,第47屆世界桌球錦標賽冠軍
孫晉 第45屆,第46屆世界桌球錦標賽冠軍
許昕 第六屆桌球團體世界盃冠軍
劉靜 北京殘奧會女子桌球單打F1-2級冠軍
李倩 北京殘奧會女子桌球單打F3級級冠軍
周影 北京殘奧會女子桌球單打F4級級冠軍
仇志淇 第48屆世界射擊錦標賽冠軍
孫會 第8屆,第9屆武術世界錦標賽冠軍,第3屆武術世界盃冠軍
韓曉鵬 第20屆冬季奧運會冠軍,2007年自由式滑雪世錦賽冠軍
姜衝鋒 第3屆武術散打世界盃冠軍
邰普慶 第7屆世界武術錦標賽70公斤級冠軍
任成遠 2006年世界23歲以下山地車錦標賽冠軍

歷代評價

徐州歷代評價 
人物 評價
大禹 《尚書·禹貢》: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蒙羽其藝
李巡 《爾雅註疏》:,李巡,曰:“淮,海間其氣寬舒,稟性安徐,故曰徐,徐,舒也,”
酈道元 《水經注》:城即殷大夫彭祖之國也……義熙十二年,霖雨驟澍,汴水暴長,城遂崩壞。冠軍將軍,彭城劉公之子也,登更築之。悉以塼壘,宏壯堅峻,樓櫓赫奕,南北所無。
魏徵 《隋書·地理志》:考其舊俗,人頗勁悍輕剽,其士子則挾任節氣,好尚賓游,此蓋楚之風焉。大抵徐、兗同俗,故其餘諸郡,皆得齊、魯之所尚。莫不賤商賈,務稼穡,尊儒慕學,得洙泗之俗焉。
杜佑 《通典·州郡十》:徐方鄒魯舊國,漢興猶有儒風。自五胡亂華,天下分裂,分居二境,尤被傷殘。彭城要害,藩捍南國,必爭之地,常置重兵。
蘇軾 《上皇帝書》:及移守徐州,覽觀山川之形勢,察其風俗之所上,而考之於載籍,然後又知徐州為南北之襟要,而京東諸郡安危所寄也。昔項羽入關,既燒鹹陽,而東歸則都彭城。夫以羽之雄略,舍鹹陽而取彭城,則彭城之險固形便,足以得志於諸侯者可知矣。
馬可波羅 《馬可波羅行紀(張晗譯)》:城市的名字與該州的名字相同,因為此城是該州的都會。此城是一座富裕的重鎮,其居民都勇猛善戰,善於經營工商業,獵物眾多,物產豐富。
沈德符 《萬曆野獲編》:徐州為古彭城,劉、項、備、操所爭之地,南北分裂,視此地得失為強弱。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禹貢》徐州之域,古大彭氏國也……州岡巒環合,汴泗交流,北走齊、魯,西通梁、宋,自昔要害地也。
臧克家 老黃河用半截手臂,環護著我們這偉大的古城,津浦、隴海劃一個鐵十字,在它心中……徐州城,是中華的左心室,它的脈絡,關聯著中華整個的生命!
毛澤東 徐州是個好地方……徐州也是中國養生學的發祥地。堯時有位叫籛鏗的,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養生學家。堯封他到大彭,也就是徐州一帶建立了大彭國。籛鏗就是徐州這塊土地的開山人物彭祖。
孫家正 兵家必爭之地一語,使徐州武事之名遠播,而文名不顯,實在是個大誤會。徐州之魅力實在文也。北雄南秀交融,陽剛陰柔俱備,使徐州文化神采獨具。我熱愛、懷念徐州。
易中天 徐州人的有情有義,源於他的楚風漢韻!俗話說,楚人重情,燕趙重義,徐州正好是一座不南不北、不東不西的城市,他集納了各方的優點。
紀連海 據總結,中國古代的開國皇帝約有三五十位,其中約有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被徐州所占。所以我說,徐州是真正的帝王之鄉。
王立群 徐州是一個歷史文化名城,之所以到徐州來辦簽售會,因為徐州古代叫彭城,是項羽建的西楚國國都,這在漢文化發展史上是特別有影響的事情。
雲龍子 徐州是個依山傍水風水寶地,同時也是漢朝的龍脈之地。徐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是全國風水寶地城市之一。
余秋雨 完全沒有想到,像今天這樣成為一個極其美麗,山水組合的旅遊城市,這完全認不出來了,把歷史和現代,把它的過去的輝煌和當代的尊嚴能夠結合在一起,把經濟建設和生態文化組合的那么有機,組合的那么令人陶醉,這就是徐州。
吳必虎 徐州真是個好地方,也可以與西安同時行銷於西方市場。漢朝起於彭城(徐州),成於長安(西安)。秦的兵馬俑在西安,漢的兵馬俑在徐州。出土的大量漢畫像石可以與大英博物館的石刻館媲美。博物館旅遊,競爭力與英美的藝術收藏一比高低。
張鴻雁 徐州是淮海經濟圈的中心城市,公路、鐵路、水運、航運的中心……徐州是大城市、中心城市、龍頭地位、這就是她的定位。不要試圖與上海連親,擠進長三角,像無錫那樣做上海的衛星城市,要有與上海平起平坐的決心與氣概。
徐譽滕 徐州是一個太好吃的城市了……徐州4000多年前還出了個大人物,叫彭祖,他是研究中華美食的鼻祖。
王茂飛 一州,兩漢,三楚之西,乾隆四巡,五省通衢,六千年文明,毛主席七訪,八百壽彭祖,九朝帝王徐州籍,十里長街淮海路。

歷代詩詞

名人詠徐州
詩名 作者 內容
大風歌 劉邦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垓下歌 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勢,時不利兮騅不逝,追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
木蘭花慢·彭城懷古 薩都剌 古徐州形勝,消磨盡,幾英雄。想鐵甲重瞳,烏騅汗血,玉帳連空,楚歌八千兵散,料夢魂應不到江東。空有黃河如帶,亂山起伏如龍。漢家陵闕起秋風,禾黍滿關中。更戲馬台荒,畫眉人遠,燕子樓空。人生百年如寄,且開懷,一飲盡千鍾。回首荒城斜日,倚欄目送飛鴻。
百步洪二首並敘 蘇軾 (一) 長洪斗落生跳波,輕舟南下如投梭。 水師絕叫鳧雁起,亂石一線爭磋磨。 有如兔走鷹隼落,駿馬下注千丈坡。 斷弦離柱箭脫手,飛電過隙珠翻荷。 四山眩轉風掠耳,但見流沫生千渦。 嶮中得樂雖一快,何意水伯夸秋河。 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覺一念逾新羅。 紛紛爭奪醉夢裡,豈信荊棘埋銅駝。 覺來俯仰失千劫,回視此水殊委蛇。 君看岸邊蒼石上,古來篙眼如蜂窠。 但應此心無所住,造物雖駛如吾何。 回船上馬各歸去,多言譊譊師所呵。 (二) 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輿欲語防飛梭。 輕舟弄水買一笑,醉中盪槳肩相摩。 不學長安閭里俠,貂裘夜走燕脂坡。 獨將詩句擬鮑、謝,涉江共采秋江荷。 不知詩中道何語,但覺兩頰生微渦。 我時羽服黃樓上,坐見織女初斜河。 歸來笛聲滿山谷,明月正照金叵羅。 奈何舍我入塵土,擾擾毛群欺臥駝。 不念空齋老病叟,退食誰與同委蛇。 時來洪上看遺蹟,忍見屐齒青苔窠。 詩成不覺雙淚下,悲吟相對惟羊、何。 欲遣佳人寄錦字,夜寒手冷無人呵。
彭城懷古 薛瑄 當年禹跡舊分州,走馬南來遂此游。 地勢縈迴環翠嶺,關城峭拔枕黃流。 燒余豪傑千年冢,春老佳人百尺樓。周覽未能窮往事,官河又放下洪舟。
馬上走筆寄子由四首 蘇軾 (一) 吏民莫扳援,歌管莫淒咽。 吾生如寄耳,寧獨為此別。 別離隨處有,悲惱緣愛結。 而我本無恩,此涕誰為設。 紛紛等兒戲,鞭鐙遭割截。 道邊雙石人,幾見太守發。 有知當解笑,撫掌冠纓絕。 (二) 父老何自來,花枝裊長紅。 洗盞拜馬前,請壽使君公。 前年無使君,魚鱉化兒童。 舉鞭謝父老,正坐使君窮。 窮人命分惡,所向招災凶。 水來非吾過,去亦非吾功。 (三) 古汴從西來,迎我向南京。 東流入淮泗,送我東南行。 暫別復還見,依然有餘情。 春雨漲微波,一夜到彭城。 過我黃樓下,朱欄照飛甍。 可憐洪上石,誰聽月中聲。 (四) 前年過南京,麥老櫻桃熟。 今來舊遊處,櫻麥半黃綠。 歲月如宿昔,人事幾反覆。 青衫老從事,坐穩生髀肉。 聯翩閱三守,迎送如轉轂。 歸耕何時決,田舍我已卜。
彭城雜詠 葉道源 高城遠納萬山秋,獨倚危欄起暮愁。 風卷旌旗班馬靜,天連烽火陣雲流。 關河不鎖征人夢,帷幄誰深大將謀。 千古興亡爭戰地,莫將蕞爾視徐州。
汴泗交流贈張僕射 韓愈 汴泗交流郡城角,築場千步平如削。 短垣三面繚逶迤,擊鼓騰騰樹赤旗。 新秋朝涼未見日,公早結束來何為? 分曹決勝約前定,百馬攢蹄近相映。 球驚杖奮合且離,紅牛纓紱黃金羈。 側身轉背著馬腹,霹靂應手神珠馳。 超遙散漫兩閒暇,揮霍紛紜爭變化。 發難得巧意氣粗,歡聲四合壯士呼。 此誠習戰非為劇,豈若安坐行良圖? 當今忠臣不可得,公馬莫走須殺賊。
送蜀人張師厚赴殿試 蘇軾 雲龍山下試春衣,放鶴亭前送落暉,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馬如飛
月夜與客飲杏花下 蘇軾 杏花飛簾散余春,明月入戶尋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 花間置酒清香發,爭挽長條落香雪。 山城酒薄不堪飲,勸君且吸杯中月。 洞簫聲斷月明中,惟憂月落酒杯空。 明朝捲地春風惡,但見綠葉棲殘紅。
訪張山人得山中字二首 蘇軾 (一) 萬木鎖雲龍,天留與戴公。 路迷山向背,人在瀼西東。 薺麥余春雪,櫻桃落晚風。 入城都不記,歸路醉眠中。 (二) 魚龍隨水落,猿鶴喜君還。 舊隱丘墟外,新堂紫翠間。 野麋馴杖履,幽桂出榛菅 灑掃門前路,山公亦愛山。
題雲龍草堂石磬 蘇軾 折為督郵腰,懸作山人室,殊非濮上音,信是泗濱石
登雲龍山 蘇軾 醉中走上黃茅岡,滿岡亂石如群羊。 岡頭醉倒石作床。仰看白雲天茫茫, 歌聲落谷秋風長。路人舉首東南望, 拍手大笑使君狂。
送暉亭 韓維 龍山尋勝跡,小步送暉亭,暮色收林表,苔痕印屐青
游雲龍山和韻 李蟠 岸草萋萋合遠天?一罅靈根寫玉泉。 樵斧擔雲歸晚磬,漁蓑帶雨出朝煙。 山中六月無長夏,盡日風涼便是仙。
次韻童二樹登雲龍山 邵大業 千尺玲瓏暮靄橫,彭門風月許誰爭。 高亭尚有蘇張跡,勝地空傳楚漢名。 雙履躡雲看鶴影,一筇依日送河聲。 莫因往事成惆悵,且聽山人作鳳鳴。
登雲龍山 高斌 雲龍峰獨秀,靈境接彭城。 亭與人皆古,山因寺得名。 重來驚舊雨,一上喜新晴。 賢守饒風韻,蘇堤自可成。
游雲龍山作 愛新覺羅·弘 彭城駐輦厪河防,咫尺雲龍戲馬旁。 本意原非是山水,偷閒聊復訪蘇張。 翠峰夏首關林葉,綠野風清泛麥芒。 底事今來艱迥句,為民籌濟為民傷。
春日登雲龍山憩放鶴亭 閻焜貞 百仞岡頭碧可攀,憑欄放眼到塵寰。 二分紅杏三分柳,萬里黃河九里山。 亂石盤盤羊可叱,晴雲冉冉鶴知還。 風流仿佛今仍在,春水時鳴澗谷間。
秋夜登雲龍山放鶴亭 解元 當年放鶴人何處?月滿空庭此日名。 亂石崎嶇南北路,黃河襟帶古今情。 千家燈火連徐市,九里煙雲接漢營。 回首林泉霜色動,山山草樹盡秋聲。
登雲龍山晚眺偶成 陶澍 青山兩岸抱徐州,也比金陵枕石頭。 霸氣久隨偃王盡,城名猶為老彭留。 關津有險當淮泗,鄉里無情斗項劉。 斜日雲龍閒眺望,古今何限水東流。
登雲龍山賦呈李宗仁 郁達夫 道阻彭城十日間,郊坰時復一躋攀。 地連齊魯頻傳警,天為雲龍別起山。 壯海風懷如大范,長淮形勝比雄關。 指揮早定蕭曹計,忍使蒼生血淚殷。
送鄭戶曹 蘇軾 水繞彭祖樓,山圍戲馬台。古來豪傑地,千載有餘哀。 隆準飛上天,重瞳亦成灰。白門下呂布,大星隕臨準。 尚想劉德輿,置酒此徘徊。爾來苦寂寞,廢圃多蒼苔。 河從百步響,山到九里回。山水自相激,夜聲轉風雷。 蕩蕩清河堧,黃樓我所開。秋月墮城角,春風搖酒杯。 遲君為座客,新詩出瓊瑰。樓成群已去,人事固多乖。 他年君倦遊,白首賦歸來。登樓一長嘯,使君安在哉。
種德亭 蘇軾 小圃傍城郭,閉門芝術香。名隨市人隱,德與佳木長。 元化善養性,倉公多禁方。所活不可數,相逢鏇相忘。 但喜賓客來,置酒花滿堂。我欲東南去,再觀雙檜蒼。 山茶想出屋,湖橘應過牆。木老德亦熟,吾言豈荒唐。
與舒教授,張山人,參寥師同遊戲馬台,書西軒壁,兼簡顏長道二首 蘇軾 (一) 古寺長廊院院行,此軒偏慰旅人情。 楚山西斷如迎客,汴水南來故繞城。 路失玉鉤芳草合,林亡白鶴古泉清。 淡游何以娛庠老,坐聽郊原琢磬聲。 (二) 竹杖芒鞋取次行,下臨官道見人情。 天寒菽粟猶棲畝,日暮牛羊自入城。 沽酒獨教陶令醉,題詩誰似皎公清。 更尋陋巷顏夫子,乞取微言繼此聲。
留題石經院三首 蘇軾 (一) 蔥蒨門前路,行穿翠密中。 卻來堂上看,岩谷意無窮。 (二) 夭矯庭中檜,枯枝鵲踏消。 瘦皮纏鶴骨,高頂轉龍腰。 (三) 窈窕山頭井,潛通伏澗清。 欲知深幾許,聽放轆轤聲。
台頭寺步月得人字 蘇軾 風吹河漢掃微雲,步屧中庭月趁人。 浥浥爐香初泛夜,離離花影欲搖春。 遙知金闕同清景,想見氈車輾暗塵。 回首舊遊真是夢,一簪華發岸綸巾。
和李使君,九日登戲馬台 陳師道 登高能賦屬吾儕,不用傳杯擊缽催。 九日風光堪落帽,中年懷抱更登台。 江山信美因人勝,萸菊逢辰滿意開。 二謝風流今復見,千年留句待公來。
登戲馬台 薩都剌 城下黃河去不回,四山依舊翠屏開,無人會得登臨意,獨上將軍戲馬台
贈李蟠 姜宸英 望重彭城郡,名高進士科。 儀容如絳勃,刀筆似蕭何。 木下還生子,蟲邊更著番。 一般難學處,三十六波波。
戶部山探梅 李蟠 空山無伴已多年,獨有寒梅傍我妍。 疏影偏宜閒散地,幽香不到艷陽天。 含苞帶雨來相問,露蕊臨風倍可憐。 紙帳夜深還入夢,羅浮只在一燈前。
得萬壽祺松石畫幅裝成喜題 張伯英 崔泉山足接榆莊,我是鄰村田舍郎。 詩品人稱如靖節,筆精今更見河陽。 躬耕郭北猶遺族,避地隰西何處堂? 珍重一縑三百載,守貧敢與左賢方。
七夕 鄭在陸 小院風檐夜氣秋,臥觀織女會牽牛。 人間別恨常難補,天上相思總易酬。 浩劫未妨群鵲聚,濃歡應念只鸞愁。 料他分袂無多日,重見只須月再周。
菩薩蠻 鄭異之 庭階寂寂簾櫳靜。畫欄紅藥相輝映。 午夢正關情。落花簾外輕。錦屏山幾點。芳意江南遠。 睡起倚斜陽。閒看歸雁翔。
九日黃樓作 蘇軾 去年重陽不可說,南城夜半千漚發。 水穿城下作雷鳴,泥滿城頭飛雨滑。 黃花白酒無人問,日暮歸來洗靴韈。 豈知還復有今年,把盞對花容一呷。 莫嫌酒薄紅粉陋,終勝泥中千柄鍤。 黃樓新成壁未乾,青河已落霜初殺。 朝來白霧如細雨,南山不見千尋剎。 樓前便作海茫茫,樓下空聞櫓鴉軋。 薄寒中人老可畏,熱酒澆腸氣先壓。 煙消日出見漁村,遠水粼粼山齾齾。 詩人猛士雜龍虎,楚舞吳歌亂鵝鴨。 一杯相屬君勿辭,此境何殊泛清霅。
十月十五日觀月黃樓席上次韻 蘇軾 中秋天氣未應殊,不用紅紗照塵隅。 山上白去橫匹素,水中明月臥浮圖。 未成短棹還三峽,已約輕舟泛五湖。 為問登臨好風景,明年還憶使君無?
太虛以黃樓賦見寄作詩為謝 蘇軾 我在黃樓上,欲作黃樓詩。忽得故人書,中有黃樓詞。黃樓高十丈,下建五丈旗。楚山以為城,泗水以為池。我詩無傑句,萬景驕莫隨。夫子獨何妙,雨雹散雷椎。雄辭雜今古,中有屈宋姿,南山多磬石,清滑如流脂。朱蠟為摹刻,細妙分毫釐,佳處未易識,當有來者知。
登黃樓 賀鑄 何處延明月,東城百尺樓,故人那得見?後夜是中秋
黃樓 陳師道 樓以風流勝,情緣貴賤移。 屏亡老畢篆,市發大蘇碑。 更覺江山好,難忘父老思。 只應千載後,覽古勝當時。
雪後黃樓寄負山居士 陳師道 林廬煙不起,城郭歲將窮。 雲日明松雪,溪山進晚風。 人行圖畫裡,鳥度醉吟中。 不盡山陰興,天留憶戴公。
燕子樓 張仲素 樓上殘燈伴曉霜,獨眠人起合歡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
永遇樂 蘇軾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涼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雲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夜景,為余浩漢。
燕子樓 文天祥 自別張公子,嬋娟不下樓,遂令樓上燕,百歲稱風流。我游彭城門,來吊楚王闕。問樓在何處?城東草如雪。蛾眉代不乏,埋沒安足論。因何張家妾,名與山川存?自古皆有死,忠義長不沒。但傳美人心,不說美人色。
登,燕子樓 陳師道 綠暗連村柳,紅明委地霞。 畫梁初著燕,廢沼已鳴蛙。 鷗沒輕春水,舟橫著淺沙。 相逢千歲語,猶說一枝花。
燕子樓 薩都剌 雪白楊花拍馬頭,行人春盡過徐州,夜深一片城頭月,曾照張家,燕子樓
燕子樓 胡儼 妙舞輕歌一夕休,繁華消盡彩雲收,多情只有烏衣侶,終歲相看不下樓
燕子樓 錢謙益 柳老花殘木葉秋,西風斜日總牽愁,天涯大有多情客,不忍輕過,燕子樓
王陵母墓 袁希顏 一劍興亡決,斯言寄遠人。 中原誰共逐,天子豈無真。 義莫從新主,恩堪斷老親。 至今留墓草,如報漢家春。
蘇堤 愛新覺羅·弘 通守彭城聞昔年,長堤亦得號髯仙,漲波未到麥芒綠,絕勝西湖巷柳妍
蘇堤 葉崇侖 巍巍城郭與雲齊,幾下炊煙望欲迷,遙指黃茅岡畔路,一行楊柳是蘇堤
游桓山,會者十人,以“春水滿四澤,夏雲多奇峰”為韻,得澤字 蘇軾 東郊欲尋春,未見鶯花跡。春風在流水,鳧雁先拍拍。孤帆信溶漾,弄此半篙碧。艤舟桓山下,長嘯理輕策。彈琴石室中,幽響清磔磔。吊彼泉下人,野火失枯臘。悟此人間世,何者為真宅。暮回百步洪,散坐洪上石。愧我非王襄,子淵肯見客。臨流吹洞簫,水月照邊璧。此歡真不朽,回首歲月隔。想像斜川游,作詩繼彭澤。
桓魋墓詩 蘇軾 (一) 側手區區豈易遮,奔流一瞬卷千家。 共疑智伯初圍趙,猶有張湯欲漕斜。 已坐迂疏來此地,分將勞苦送生涯。 使君下策真堪笑,隱隱驚雷響踏車。 (二) 茫茫清泗繞孤岑,歸路相將得暫臨。 試著芒鞋穿犖确,更然松炬照幽深。 縱令司馬能鑱石,奈有中郎解摸金。 強寫蒼崖留歲月,他年誰識此時心。
浣溪沙 蘇軾 (一) 照日深紅暖見魚,連溪綠暗晚藏烏,黃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雖未慣,猿猱聞鼓不須呼,歸來說與採桑姑。 (二) 鏇抹紅妝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籬門,相挨踏破茜羅裙。 老幼扶攜收麥社,烏鳶翔舞賽神村,道逢醉叟臥黃昏。 (三) 麻葉層層苘葉光,誰家煮繭一村香,隔籬嬌語絡絲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搗麨軟飢腸,問言豆葉幾時黃? (四)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牛衣古柳賣黃瓜。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五) 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何時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拔劍泉 邵大業 策馬來尋拔劍泉,漢皇遺蹟尚森然。 一泓暗瀉碧峰外,百丈晴拖綠樹邊。 溜響消殘龍戰氣,芒寒微動灞陵煙。 鴻溝寂寞烏江冷,不信清流此地偏。
鎮河鐵牛 佚名 河清門外水悠悠,萬里長堤臥古牛。 青草繞前難下口,長鞭任打不回頭。 風吹遍體無毛動,雨濕周身似汗流。 莫向函關跨老子,國朝賴爾鎮徐州。
會子瞻兄宿逍遙堂二首 蘇轍 (一) 逍遙堂後千尋木,長送中宵風雨聲。 誤喜對床尋舊約,不知漂泊在彭城。 (二) 秋來東閣涼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 困臥北窗呼不起,風吹楹竹雨淒淒。
與子由宿逍遙堂二絕句 蘇軾 (一) 別期漸近不堪聞,風雨蕭蕭已斷魂。 猶勝相逢不相識,形容變盡語音存。 (二) 但令朱雀長金花,此別還同一轉車。 五百年間誰復在?會看銅狄兩咨嗟。
登快哉亭 陳師道 城與清江曲,泉流亂石間。夕陽初隱地,暮靄已依山。 度鳥欲何向,奔雲亦自閒。登臨興不盡,稚子故須還。
劉向墓 胡儼 十年封事遺編在,三尺荒丘宿草摧,鴻寶浪傳誰見得,藜燈一去不重來
乾隆行宮聯 愛新覺羅·弘 戶外一峰秀,階前眾壑深,名園依綠水,野竹上青霄
銀縷玉衣 郭沫若 越王勾踐破吳劍,專賴民工字錯金,銀縷玉衣今又日,千秋不朽匠人心
蝶戀花·送彭舍人罷徐 陳師道 九里山前千里路。流水無情,只送行人去。路轉河回寒日暮。連峰不許重回顧。 水解隨人花郤住。衾冷香銷,但有殘妝污。淚入長江空幾許。雙洪一抹無尋處。
九里山 馬惠 天空野燒連垓下,落日蒼煙接沛中,惟有磨旗蹤跡異,年年常見白雲封
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 李白 子房未虎嘯,破產不為家。滄海得壯士,椎秦博浪沙。報韓雖不成,天地皆震動。潛匿游下邳,豈曰非智勇。我來圯橋上,懷古欽英風。惟見碧流水,曾無黃石公。嘆息此人去,蕭條徐泗空。
子房山 金鑾 報主原非漢,封侯豈為留。 早求滄海士,晚伴赤松游。 故國山猶在,黃河水自流。 王孫歸去好,春草遍芳洲。
水龍吟·謁張子房 朱彝尊 當年博浪金椎,惜乎不中秦皇帝。鹹陽大索,下邳亡命,全身非易。縱漢當興,使韓成在,肯臣劉季。算論功三傑,封留萬戶,都未是,平生意 遺廟彭城舊里。有蒼苔、斷碑橫地。千盤驛路,滿山楓葉,一灣河水。滄海人歸,圯橋石杳,古牆空閉。悵蕭蕭白髮,經過攬涕,向斜陽里。
圯橋懷古 王廷珍 老人圯上幸相逢,千載橋頭有舊蹤。 椎擊沙中秦失鹿,雲從天上漢飛龍。 當年曾囑尋黃石,晚歲還期學赤松。 欽慕英風人已邈,東流泗水自溶溶。
黃樓 薩都剌 黃河三面繞孤城,獨倚危闌眼倍明,柳絮飛飛三月暮,樓頭猶有賣花聲
登黃樓有懷漱泉 馮煦 斷虹初霽,倚層樓,送盡南來征轍。不見長河千尺瀉,只見驚沙吹雪。病葉欺蟬,虛檐舞蝠,夕照相明滅。高城凝佇,天涯芳草將歇。 淒絕江上離心,鬧紅一舸,處處聞啼鴂。重到羽衣橫笛地,此樂更無人說。四十三年,渾如電抹,秋鬢今騷屑。故人歸否?鄉愁應上眉纈。
石炭並引 蘇軾 彭城舊無石炭,元豐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訪獲取於州之西南白土鎮之北,以冶鐵作兵,犀利勝常雲。 君不見前年雨雪行人斷,城中居民風裂骭。濕薪半束抱衾裯,日暮敲門無處換。豈料山中有遺寶,磊落如萬車炭。流膏迸液無人知,陣陣腥風自吹散。根苗一發浩無際,萬人鼓舞千人看。投泥潑水愈光明,爍玉流金見精悍。南山栗林漸可息,北山頑礦何勞鍛。為君鑄作百鍊刀,要斬長鯨為萬段。
登彭祖樓 陳師道 城上危樓江上城,風流千載擅佳名。 水兼汴泗浮天闊,山入青齊煥眼明。 喬木下泉余故國,黃鸝白鳥解人情。 須知壯士多秋思,不露文章世已驚。
彭祖井 馬蕙 古井城邊不記年,名留彭祖世相傳。玉繩汲虎人何在,金鼎蟠龍客已仙。 甃石苔侵秋雨積,梧桐葉落晚風鏇。 誰能更把寒泉浚,一飲須都壽八千。
送鄭戶曹 蘇軾 水繞彭祖樓,山圍戲馬台。古來豪傑地,千載有餘哀。隆準飛上天,重瞳亦成灰。 白門下呂布,大星隕臨準。尚想劉德輿,置酒此徘徊。爾來苦寂寞,廢圃多蒼苔。
九日登戲馬台 賀鑄 當時節物此山川,倦客登臨獨惘然。戲馬台荒年自久,斬蛇公去事空傳。黃華半老清霜後,白鳥孤飛落照前。不與興亡城下水,穩浮漁艇入淮天。
遊戲馬台 文天祥 九月初九日,客遊戲馬台。黃花弄朝露,古人化飛埃。 今人哀古人,後人復今哀。世事那可及,淚落茱萸杯。
燕子樓 白居易 (一)滿床明月滿簾霜,被冷燈殘拂臥床。燕子樓中霜月夜,秋來只為一人長。 (二)鈿暈羅衫色似煙,幾回欲著即潸然。自從不舞霓裳曲,疊在空箱十一年。 (三)今春有客洛陽回,曾到尚書墓上來。見說白楊堪作柱,爭教紅粉不成灰。
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 李白 子房未虎嘯,破產不為家。滄海得壯士,椎秦博浪沙。報韓雖不成,天地皆震動。 潛匿游下邳,豈曰非智勇。我來圯橋上,懷古欽英風。惟見碧流水,曾無黃石公。 嘆息此人去,蕭條徐泗空。
彭城道中 曾鞏 百步洪聲潦退初,白沙新岸湊舟車。 一時屠釣英雄盡,千載河山戰伐余。 楚漢舊歌流俚耳,韓彭遺壁冠荒墟。可憐馬上縱橫略,只在邳橋一卷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