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河鎮

皂河鎮

宿遷市皂河鎮,是江蘇省重點鎮,位於宿遷市西北部,距市區18公里、徐州觀音機場50公里,京杭大運河、250省道穿境而過,水陸空交通十分便利。全鎮市政設施齊全,形成了教育、醫療衛生、廣播電視、郵電通訊、交通、水利、電力等七大中心。全鎮總面積26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21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2萬畝。現轄謝莊、王營、八井、龍崗、七堡、劉莊、金莊、袁甸、閆集、閆南、要武、三灣、王圩13個村民委員會和船閘、街東、街西、新農4個居民委員會,總人口5.3萬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皂河”原是發源於山東郯城墨河的支流,南入京杭大運河,因水底土色發黑而得名。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總督靳輔開舊皂河口,皂河地域因此成為大運河南北漕運要道,商賈行船不絕,逐漸成為宿遷西北部經濟貿易中心和水陸交通樞紐。曾任河南道直隸州判的盧盛芝,歸里後在集市周圍築圩防寇,遂有“皂河鎮”之設。1999年皂河鎮被省政府列為江蘇省首批222個重點中心鎮之一,2000年順利通過宿遷市新型小城鎮驗收,2001年納入市區統一規劃,並被市政府規劃為市三個衛星城鎮之一予以重點建設。

文化發展

皂河鎮的文化、教育、衛生隨著歷史之變遷逐步得到發展。清末舉人盧潮蔭一生致力於教育事業,其學生遍及宿遷、邳州、睢寧三地,且多為一方之秀。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盧舉人倡導創辦了公立崇本國小,辦有女生班。民國4年(公元1915年),被推選為宿遷縣教育會會長,在任期間,多次舉辦簡易師範、法政講習班及國小教育講習會等,著力提高民眾文化素質。1921年,他在皂河創辦平民識字班,編寫《平民千字文》作為教科書。

新中國成立後,皂河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發展較快。現有中心國小2所,村完小9所,初級中學2所,幼稚園9所,成人教育中心校1所,教職工總數510人,在校中小學生總數9000餘人。有中心衛生院3家,村級衛生室12個。中心衛生院全部公開拍賣,並實行醫防分設。鎮調頻廣播通響率達100%。

文物古蹟

鎮內遍布大量文物古蹟、遺址、遺存及傳說,如乾隆行宮、陳家大院、合善堂、奶奶廟等明清建築,記錄了皂河鎮豐富的文化底蘊。

乾隆行宮

原名為"敕建安瀾龍王廟",皂河龍王廟坐落於宿遷市西北20公里處的古鎮皂河。皂河龍王廟建築群始建於清代順治年間,改建於康熙23年。後經雍正、乾隆、嘉慶各代皇帝的復修和擴建,形成了現在占地36畝,周圍紅牆,三院九進封閉式合院的北方宮式建築群。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五次宿頓於此,並建亭立碑,帑金修繕,故又俗稱為"乾隆行宮"。1983年,江蘇省人民政府為了保護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公布其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二OO一年六月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皂河龍王廟建築群位於古老的大運河畔,北臨駱馬湖,南接廢黃河,東連馬陵山,又與省級森林公園連成一線。其地理位置傍湖連水,交通方便,四季分明,氣候宜人。300多年來,皂河龍王廟行宮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美麗的傳說,吸引著眾多的中外遊客和專家學者不斷地研究、探討。同時,她又以其獨特的宮式建築風格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向人們展示著其獨特的魅力。

皂河乾隆行宮 皂河乾隆行宮

皂河龍王廟

皂河鎮 皂河鎮

行宮建築群,布局嚴整,規模宏大,軸線分明,左右對稱,氣勢磅礴,雄偉壯觀。整體呈長方形,雙重圍牆。中軸線上建築物主次清晰,錯落有致。自南向北,整個建築群分為六大部分。最南端為古戲樓,額枋上懸掛 "奏平成"鎏金匾一塊,上下門懸有"陽春"、"白雪"金匾各一塊。該戲樓主要用於一年一度的初九廟會及清帝駕臨時看戲之用,一九七六年被拆毀,現僅存1.4米高的石基。古戲樓向北,為青磚鋪設的寬闊廣場。廣場兩邊有兩根六丈高的木質神桿(俗稱旗桿),神桿兩邊有相對應的"河清""海晏"牌樓,清代乾隆皇帝五次下榻龍王廟,都是從"河清""海晏"牌樓門進出的。廣場北側是山門,亦稱禪殿。禪殿大門的兩旁,置放兩尊清中前期的皇家石獅,雄獅重2.8噸,雌獅重2.76噸。石獅的造型為前腳直立,後腳盤曲,昂首挺胸,雄強威猛,象徵著大清帝國不可凌辱和中華民族不可侵犯。整個石獅的造型生動,用料考究,省內獨一無二,國內屈指可數。山門正門的正上方,青磚鑲嵌著乾隆皇帝御筆題寫的七個鎦金大字"敕建安瀾龍王廟"和一方"乾隆御筆"印。禪門的兩旁有相對的兩明兩暗的"角門",是皇帝和文武官員進出行宮的通道。

過禪門進入第一道院落,中心位置是乾隆皇帝下旨建造的

御碑亭

皂河鎮 皂河鎮

,平面呈六角形,面積53平方米,十二根朱紅抱柱擎托著六角重檐攢尖頂的傘狀黃色琉璃瓦屋面。因其為皇家"敕"建,黃色瓦飾,形狀如傘,人們又稱之為"皇傘"。碑亭正中聳立著一塊5米高的御碑,碑帽的正面鐫刻"聖旨"二字,碑身正面刻有聖旨全文,主要內容記敘了康熙、雍正皇帝建廟的原由和修建的經過。碑身的背面刻有乾隆22年第二次下江南時,第一次下榻此處所題寫的御筆詩文:"皇考勤民瘼,龍祠建皂河,層甍臨聳壩,峻宇鎮回渦,毖祀精誠達,安瀾永佑歌,彭城將往閱,宿頓此經過,捍禦方多事,平成竟若何,所希神貺顯,沙刷輯洪波。"碑身、碑帽的兩面分別鐫刻有乾隆27年、30年、45年、49年下榻此處所題寫的御筆詩文。碑座的贔屓獸,捲縮蹲臥,堅實有力。碑帽上緣和碑身四周精雕細刻著生動傳神的五爪巨龍,流雲裊裊,瑞氣千祥,造型精緻。整塊御碑刻滿了乾隆皇帝的聖旨和詩文,飄逸灑脫,端正秀氣,國內極為罕見,文物價值甚高。尤其是御碑亭的設計,造型大方,凝重端莊,內外施柱,黃瓦紅飾,充分顯示了皇家建築的特點、風格以及獨有的高貴氣質。特別是"皇傘"的攢尖頂,下端為倒的荷盆,中間六角圓柱上精刻著形象各異的十八羅漢像,頂端放置著象徵皇帝至高無上的夜明寶珠,使整個御碑亭在第一進院落中耀眼奪目,金碧輝煌。

在御碑亭的兩旁,建有鍾、鼓二樓。東邊為鐘樓,西邊為鼓樓。建築的形制、布局、尺度相同,每座建築面積103平方米,重檐歇山卷棚頂,屋面苫蓋筒瓦。鐘樓內懸掛著嘉慶18年馬士魁敬鑄的八角鐵鐘一口,鍾重2000多斤。鐵鐘每隻角上鑄有八卦圖文,鐘體上緣鑄有"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八個大字,字跡端莊,蒼勁有力。鼓樓內,擺放著1.4米直徑的大鼓一面,龍鈴虎環,鼓聲渾厚。乾隆皇帝下榻此廟時,撞鐘擊鼓,兩廂奏樂,以最高禮儀恭迎皇帝的駕臨。平日裡各殿宇檐角垂掛的風鈴,在微風的吹動下發出悅耳的響聲,襯托著廟內的晨鐘暮鼓,罄聲鳥鳴,迴蕩於殿堂之間,傳布於雲霄之外,使敕建安瀾龍王廟更加威嚴、雄壯、肅穆和神聖。傳說,每當洪水來臨之時,龍王廟內鐘鼓自鳴,聲震數里,及時喚醒人們撤離險境,使百姓免遭洪水之災。

御碑亭的北面是

怡殿

。位於中軸第一道院和第二道院的相交處,占地面積66平方米,面闊四間,進深三間,怡殿正門懸掛"法雨慈雲"大匾一塊,殿內供奉楊、柳、杜、孟四大金剛坐像,分別持寶劍、雨傘、琵琶、蟒蛇,象徵"風調雨順",佛像造型逼真,神態各異,威武剛烈。

第二進院落是整體建築中心院落。御道上的主體建築是"龍王殿",又稱"綠瓦殿"。龍王殿兩側對應的是東、西配殿。東殿供奉"五湖神",西殿供奉"四海-井神"。十尊神像皆手捧笏板,列次伺拜龍王。龍王殿是該廟最具特色的主要建築之一,殿宇重檐歇山,清式龍吻。黃、綠、藍為主的六色琉璃瓦覆面,面闊七間,進深四間,占地面積435平方米。殿前白石月台,玉石欄桿。大殿額枋高懸"福佑榮河"鎦金匾一塊,月台左右各有一座寶藏庫,昔日用來焚燒字紙。月台當中為祭龍台,台中有噸余重的大鐵鼎一尊。整個龍王殿,雕樑畫棟,斗拱飛檐,結構嚴謹,裝飾華麗,金碧輝煌,氣韻無窮。大殿正中供奉東海龍王,為貼金坐像,神態端莊威嚴,令人肅然起敬。左右分列八大水神(俗稱八大戰將)。龍王象背後,繪有彩色壁畫,畫中有一大象,象身立一童子,手持一盆萬年青,其意象徵"萬象長青"。這一院落中的所有建築是該廟僧人日常佛事活動的主要場所,乾隆皇帝五次下榻龍王廟,也是在這裡朝政議事,敬神祭祖的。

第三進院落,是龍王廟行宮的最後一進院落,也是乾隆皇帝的寢宮。二、三院落的相交處橫向軸線上建築分別是靈宮殿和東西廡殿。廡殿是廟內的僧侶們用來讀書賦詩和研究佛學的場所,也是皇帝駕臨時,文武官員用來處理政務和娛樂休息的地方。靈宮殿東壁的王靈官手持七節長鞭,西壁韋馱神手捧降魔杵。正門上方懸掛"福靖靈波"橫匾一塊,乾隆皇帝駕臨時,此殿又叫"分宮廳"。皇帝皇妃進入後宮後,其他文武百官一律禁止人內。

中軸線北端是

禹王殿

,也叫觀音殿。禹王殿屬於宮式大作,重檐硬山,屋面飾黃色琉璃筒瓦和龍吻,大殿分上下兩層,占地面積360平方米,面闊七間,進深五間,坐落在青石板築成的1米高的須彌台上,殿高20多米,是"龍王廟行宮"內最高的殿宇。底樓額枋上懸掛"功崇利薄"鎦金大字的朱紅匾額一塊。大殿的明間南海觀音趺坐在蓮花座之上。二樓的樓板是由304塊縱橫組合的繪有龍風呈樣彩色畫面的木板吊制而成,對對龍風翩翩起舞,多姿多態,各不相同。東西兩頭暗間,分屬方丈室和藏經室,由暗間扶梯登樓即可進入頂層。大禹王像就置於頂層的中央。乾隆六下江南,五次臨幸於此都是夜宿於這殿宇樓上,人們稱為"正宮"。與正宮相呼應的是位於正宮兩側的東宮和西宮,這是隨同南下的皇妃們居宿的地方。院落內植有柏、柿、桐、椿、槐、楊六樹,取意"百市同春""百世懷楊",象徵大清江山和中華民族世世代代興旺不衰。雖經近三百年來風雨剝蝕,柏樹、柿樹、槐樹、楊樹仍蒼勁挺拔,枝翠葉綠,其中的黃楊樹(又名千年矮),進入《世界名花草大全》。

皂河鎮 皂河鎮

與乾隆寢宮相配套的"東廊院"和"西廓院",是東西宮的附屬院落。位於寢宮橫向軸線上。東廊院有僧房和齋室(亦稱御膳房)20餘間,西廊院有書房和客廳(亦稱御書房)20餘間。結構對稱;形制相同。兩廊院向南均設"御花園",有亭、台、樓、榭,小橋流水;有牡丹、芍藥、梅花、蘭花,奇花異葩,四季飄香。顯現出"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幽雅神韻。自清代以來,每年的農曆正月初八、初九、初十這三天,為皂河安瀾龍王廟廟會之日。屆時眾多善男信女,紛紛前來燒香拜佛,祈福求祥。附近山東、河南、安徽幾省的行商坐賈、民間藝人也紛至沓來,雲集皂河。一時間逛廟的、敬神的、看景的、購物的熱鬧非凡,"木刀木劍紅纓槍,桃猴玉兔青竹蟒,剪紙雕刻撥浪鼓,糖人泥哨小花棒"應有盡有。這其中最為光彩奪目的是皂河鎮內三大香會的繞街巡遊,朝山祭祀。花船、花車、舞龍、舞獅,所有逛廟會的人們一起參拜龍王,人山人海,盛況空前,被列為蘇北地區36處香火盛會之首。數百年來,歲歲如此,即使是10年"文革"的時候,也只是中斷了宗教習俗的內容,其他的民俗活動從未間斷過,可稱得上中國民俗史上的一大奇觀。

皂河龍王廟行宮這一珍貴的古建築群,在"文革"中一度遭到破壞,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八十年代初,經過幾百年風雨剝蝕以及戰亂和人為破壞的"敕建安瀾龍王廟",仍然以它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高超的古代建築技巧,引起了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視。省政府及省文物保護部門的專家多次對龍王廟進行考察和論證,認為"敕建安瀾龍王廟"是全國眾多乾隆行宮中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唯一保持較為完好、且最具價值的清代北方宮式古建築群。保護好這一清代文化遺產,對於研究古代建築藝術和清代歷史文化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一九八二年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近十年來,省、市、縣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認真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本著."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方針,加強保護措施,加大保護力度。1982年、1988年、1992年、1993年,省、市、縣三級政府耗資100萬元分別對龍王殿、御碑亭、鍾、鼓樓等進行了大規模修繕。2001年7月,"龍王廟行宮"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後,省、市、縣人民政府和文物管理部門,又重新制定了系統、細緻的搶救方案和維修措施,第一期工程耗資250萬元,第二期工程耗資145萬元,使這一古建築群得到了有效保護。同時各級人民政府以對歷史負責的精神,決心恢復"敕建安瀾龍王廟"的歷史原貌,發揮其應有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社會經濟效益,促進"兩個文明"建設的健康發展。

招商引資

依託靠湖沿河地理優勢,在鞏固沿運河的船舶修造業外,充分利用原濱河工業園的廠房、設備招商辦企業,動員鎮內能人大戶上項目,將工業園區向南擴充,向西推進,開發建設新的工業集聚區。同時,集中主要精力抓招商,抓進區工業園的大項目。2011年以來,全鎮共引進工業項目12個,永盛編織、永華箱包、軒翔建材、愛淇服飾等紛紛進駐工業園區,上半年工業引資總額達8000萬元,新增“三來一加”項目15個,完成任務數58%,其中項目行銷額超過500萬元的3個,建成工業專業村17個,鄉村企業個數達到442家。全鎮工業及“三來一加”從業人數達到1.3萬餘人,占社會人口總數的四分之一。

農業農村

重點抓好農業結構調整、各項技術服務和農業基礎管理,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前提下,大力發展水產品養殖業、多種特色養殖和經濟作物種植業,發展高效外向農業、特色農業,進一步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湖區的螃蟹、青蝦、銀魚養殖特色明顯,湖區養殖面積達3.1萬畝,產量7000噸,產值1.4億元。新農、劉莊肉雞養殖產業初步形成,全鎮肉雞養殖面積總計16萬平方米。為推動農業的發展建立“四有”農民合作組織27個,中小型水產加工企業6家、稻米加工企業3家,建成特色基地村9個,規模經營大戶達到60戶。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初見成效,已建成康居示範村建設項目1個,新農村建設示範點建設2個。

小城鎮建設

緊緊圍繞“規劃先行,精心打造”這一城鎮建設指導思想,按照小城鎮建設的總體規劃,實施“四加一”工程。通聖街北段道路整修工程、新農街道水泥路面工程已經完工,極大改善了民眾的出行。皂河農貿市場改擴建工程逐步形成了鎮區新的商業集中區,通聖街南延段以及客運站已基本建成投入使用,鎮區供排水管網完成改造。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全鎮總體規劃和控詳規修編工作完成並逐步進行建設,街東居民小區二期及附屬工程正在建設,新農居委會農民集中居住點建成完工,運河路商業街一期工程2.5萬平方米投入使用,下水道、路道、路燈、綠化等基礎設施也已全部配套到位。城鎮功能不斷完善,輻射帶動能力明顯增強。鎮村道路基本實現硬化、黑色化,對濱河工業區、船閘的三產服務區進行了規劃和整改,加強以乾隆行宮綠化帶為主體的周邊環境整治和鎮區的綠化管護。鎮區重點工程全面開工建設,街西安置小區一期、街東二期正在施工,王圩村集中居住點已建成完工,閆南村農民集中居住點規劃完成已進入施工階段,預計年底主體工程可基本建成。

社會事業

全鎮基礎教育進一步鞏固,辦學條件不斷完善,中國小布局調整到位,“入學率、鞏固率、升學率”控制在98%上下,規劃建設1個五星級幼稚園。全年培訓農村勞動力3000餘人,有效轉移勞動力近4000人。全鎮有醫院3家、衛生院1所,病床72張,醫生95名,新農保、新農合工作紮實開展,農民看病難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全鎮大病合作醫療參保率達到100%。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紮實推進,計畫生育率達到96.68%,人口出生率控制在6.8‰以內,計畫免疫、初級衛生保健全部達標。無線廣播“村村通”工程基本實現,鎮區居民全部通上有線電視。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平安鄉鎮創建、社會治安、民政工作、信訪工作成效明顯,全鎮上下政通人和,人民安居樂業,三個文明協調發展。

特色

乾隆貢酥

乾隆貢酥是葉家燒餅的別稱,得名於1757年2月,乾隆二下江南之時。其實葉家燒餅早在唐代就很有名氣,那時葉家爐內功夫已達頂級,可以製作出60多個品種的名點小吃,如"一指餅"、"水磨鏡"等,享譽一時,葉家燒餅傳人曾被選人盛唐御膳房。後因戰亂疊起,朝代更替,葉家燒餅又重返民間,但有許多爐內絕活已相繼失傳,唯"乾隆貢酥"流傳至今。

1757年春,乾隆以賑災之名,二下江南,途經宿遷,駐蹕順河集大營,親率文武官員祭奠皂河安瀾龍王廟,並在廟中用膳。當時乾隆由於旅途勞累和心情煩悶,不思飲食。葉家燒餅作為當地"名吃"貢上來時他也毫不在意,忽然一陣微風吹過,他覺得縷縷香味撲鼻,頓時食慾大開,食之讚不絕口。隨召見葉家燒餅傳人,封為御廚,並隨駕去京城。自此葉家燒餅便被稱“乾隆貢酥”。這位御廚便被尊為“乾隆貢酥”第一代傳人。

乾隆貢酥,有四絕:香、脆、酥、透。所謂香,即面香、油香、芝麻香三者合一。特別是芝麻香,據說芝麻皮苦且澀,芝麻仁才是真香,葉家用的全是上等的芝麻仁。所謂脆,即沾唇即碎,該餅需輕拿輕放,夏天放置3-5天香脆依舊,若是用塑膠袋包裝,脆度可保持2-3個月以上。所謂酥,就是鬆軟,不但皮酥,內里如一。這與層次多相關,該餅製作十分講究,他們把麵粉分作兩等份,一半用油和,一半用水和,再把兩種面混合在一起,反覆揉搓,利用油和水不相溶的原理,揉一次就是一個層次,每製作一塊象餃子皮那么厚的餅坯要經反覆幾十次的揉搓,達到幾十個層次,難怪它酥。所謂透,就是玲瓏剔透,外形美觀。 剛出爐的燒餅白生生、黃澄澄,一顆顆晶瑩閃亮的芝麻仁鑲嵌其間,如精美的藝術品,誘人食慾,卻又不忍下口。

1989年春天,我國著名詩人丁芒遊覽皂河乾隆行宮,品嘗了“乾隆貢酥”,讚不絕口,他說:"我走遍天南海北,嘗遍了各地名點小吃,實話實說,葉家燒餅甲天下!"並欣然命筆:

一縷香酥出皂河,

征夫收起縱棹歌。

葉家爐畔人論巧,

八代芳華獻萬搓。

千百年來,葉家嚴尊祖訓,單線獨傳。丁老詩中說"八代芳華",指從清代御廚起,已歷經8代,而今執爐的是葉家第9代傳人葉淑華女士。該女士已年過50,依然辛勤在"萬搓"之中,爐前每天是排隊的人群,"乾隆貢酥"供不應求。"乾隆貢酥"的第10代傳人是葉淑華之子劉大勇,劉大學畢業後又去食品研究院進修過,他用現代科學的方法和手段對傳統的"乾隆貢酥"進行深入研究、試驗,保留了"乾隆貢酥"傳統特點和風味,又推出了椒鹽餡、蜜糖餡、棗泥餡、赤豆餡等新品種。現葉家正積極籌措資金,擴大規模,變手工作坊為機械化、數位化生產線。"乾隆貢酥"將在第10代大放光彩。

乾隆貢酥 乾隆貢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