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華[九華疊翠]

九華[九華疊翠]

九華即九華山,其西南麓在城廂區城郊鄉境內,山高747.5米,因有九座小山攢簇如九朵蓮花,常年長青掛綠,相倚並發,天空影肩萼,雲面石共飛。崗巒挺秀如瓣,而映綬溪倒影,濯蓮滴荷。九朵蓮花,蒼翠欲滴,故雅稱“九華疊翠”。

簡介

九華山主峰稱陳岩。據傳莆田古有兩仙:一姓胡,居壺山;一姓陳,居九華山。故九華山古稱“陳岩山”。登高遠眺,荔城及南北洋平原,歷歷在目,風景如畫。

組成

九華山上有“琉璃院”,仿古建築,內供奉陳岩仙師。前有紫雲岩,岩之陽有紫雲院,山巔有石洞,名“仙公洞”。據載,唐代會昌年間,有名僧惠能祖師來莆,曾在洞內修真。現洞中供奉“七寶如來”。洞後有一石穴,深2尺許,內有泉水湧出,水質清冽而甜蜜。穴旁有“石茶灶”、“石棋盤”,傳為仙人聚會沏茶、下棋之處。其他古蹟如桃花塢、淘金井、燕子洞、雲端殿、羅漢石、上天梯及山後苦竹院,皆為九華勝跡。

由來

民間傳說,唐代時,河南嵩山少林寺主持受如來佛祖託夢,說是要在天下名山建少林,並授之八字訣:“遇苦而棲,傍竹而居”。少林寺主持派高僧惠能師雲遊四海,找遍天下名山,終於在九華山上苦竹院修真,這是關於我國南少林寺在莆田的最早傳說。

琉璃院旁有一巨石,上有雕刻“仙篆石”字樣,石上粘有蠔殼(即海蠣殼)。鐫刻宋進士方翥詩:“何人登眺睨絕頂,一樹一石探幽奇。蟲文鳥篆不可識,如讀岣嶁神禹碑。累累蠔山附石面,非此所有能無奇?細看岩石深孔竅,舟人探篙跡猶遺。乃知此山千載前,洶湧化作海渺氵彌。蛟龍魚蟹占窟穴,不省造化能密移?”方翥推斷九華山在三千年前,還為海水所淹沒,以後地殼變遷,才浮出海面,其論斷具有探討價值。

詩歌讚美

“九華疊翠”有詩描摹:

九華攢翠峙乾坤,獻出蓮花萬古存。

樹陰石頭荒鳥字,藤牽山足雜螺痕。

棋盤聲響晚風度,茶灶煙繞曉霧濃。

雲洞深深何處是,惟從人跡覓敲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