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卿[官職名]

九卿[官職名]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九卿簡介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條談到建築宮室規模時說:“內有九室,九嬪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九,分其國以為九分,九卿治之。”注云:“六卿三孤為九卿。”此指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以及少師、少傅、少保,合為“九卿”。

秦漢通常以奉常(太常)、郎中令(光祿勛)、衛尉、太僕、廷尉、典客(大鴻臚)、宗正、治粟內史(大司農)、少府為九卿,實即中央各機關的總稱。北齊改廷尉為大理,少府為大府。魏晉南北朝以後,設尚書分主各部行政,九卿專掌一部分事務,職位較輕。明清有大小九卿之別。明之大九卿為六部尚書及都察院都御史、通政司使、大理寺卿;小九卿為太常寺卿、大仆寺卿、光祿寺卿、詹事、翰林學士、鴻臚寺卿、國子監祭酒、苑馬寺卿、尚寶司卿。清代皇帝的諭旨中常以六部九卿並提,可見不把六部計算在九卿之內。九卿究竟指哪些官,說法不一致。其小九卿則指宗人府丞、詹事、太常寺卿、太僕寺卿、光祿寺卿、鴻臚寺卿、國子祭酒、順天府尹、左右春坊庶子。

秦漢時掌管政務﹑魏晉以後逐漸不具實權的朝廷諸官。
各代”九卿”不一。西漢時九卿是列卿或眾卿之意。先秦文獻中有三公九卿之說﹐但並沒有這種制度﹐西漢九卿初也不見九卿名稱。漢武帝以後﹐由於儒家復古思想的影響﹐人們就以秩為中二千石一類的高官附會成古代九卿。宣帝﹑元帝時﹐九卿稱謂出現於詔書中。但《漢書》中所見的卿﹐有太常﹑光祿勛﹑太僕﹑廷尉﹑大行﹑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衛尉﹑執金吾﹑右內史﹑左內史﹑主爵都尉﹑太子太傅等十幾種官。將九卿定為九種官職﹐則始於新莽﹐其制中以中二千石為卿。即以大司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羲和﹑作士﹑秩宗﹑典樂﹑共工﹑予虞為九卿﹐分屬於三公。
東漢新莽一樣﹐中央政府中設有九卿的官職。 《續漢書》將太常﹑光祿勛﹑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定為九卿。九卿固定為九官後﹐和九卿相近的其它重要官員被排斥在九卿之外。東漢末到三國﹐有人就試圖為這種不合理的現象辯護。劉熙《釋名》否認漢有九卿之說﹐認為所置是十二卿﹔韋昭《辯釋名》則認為九卿是指正卿﹐九卿之外尚有所謂外卿。
魏晉以後﹐九卿多同東漢之制﹐僅廷尉有時改稱大理﹔北魏改少府為太府。故隋唐九卿為太常﹑光祿﹑衛尉﹑宗正﹑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已無行政之權。南宋﹑金﹑元﹐九卿多有省並(見卿監)。明﹑清遂改以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尚書﹐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為九卿﹐以前的九卿之官或有保留﹐但已成虛銜或加官﹑贈官。

延伸閱讀

秦朝的中央行政機關實行三公九卿制。皇帝之下設三公,三公為:
(1)丞相,承受皇帝之命,輔助皇帝掌管天下的行政的官;
(2)太尉,掌管軍事的最高官吏;
(3)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記事,其地位相當於副丞相,主要職責是管理圖籍、奏章,監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設御史中丞,掌管圖書秘籍,同時監察文武官吏;侍御史,掌管文書;監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負責監督郡守的御史。

三公之下設九卿,作為中央行政機關分掌具體行政事務,如祭祀、禮儀、軍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包括:
(1)奉常,掌管宗廟禮儀,地位很高,屬九卿之首;
(2)郎中令,掌管宮殿警衛;
(3)衛尉,掌管宮門警衛;
(4)太僕,掌管宮廷御馬和國家馬政;
(5)廷尉,掌管司法審判;
(6)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務;
(7)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務;
(8)治粟內史,掌管租稅錢穀和財政收支;
(9)少府,掌管專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澤之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