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陛橋

丹陛橋

丹陛橋位於北京天壇公園祈年殿前,又叫海墁大道,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長360米、寬30米,是一座巨大漫長的磚石平台,因其下面有兩孔涵洞而稱橋。丹陛橋呈南北走向,其南端稍高出地表,北端高出地表逾4.5米。它南接圜丘成貞門,北接及祈谷壇南磚門,將圜丘與祈年殿結為一體,構成天壇建築的主軸線。

基本信息

簡介

丹陛橋丹陛橋神道
天壇丹陛橋丹陛橋北連祈谷壇,南接圜丘壇,南低北高。丹陛橋平坦寬闊,中心墁白石,石面稍向上凸起呈弧狀,昔日祭典時此路為神輿行經之路,稱為神道,神道左右為城磚海墁,供帝王大臣行走。

丹陛橋橋東有一方形磚台,稱具服台,三面有雕石欄桿,是皇帝祭祀時漱洗更衣的地方。每年在祈年殿舉行祈谷禮時,先在此台上支搭圓形幄帳,稱為“幄次”,通稱“小金殿”,是個活動的房屋。皇帝由齋宮到祈年殿行禮,先到這“小金殿”中更換禮服。明朝皇帝到這裡時,還要脫掉鞋再到祈年殿上行禮。這表示潔淨,不將微塵帶到神壇上。脫鞋以後,所經過的神路(即丹陛橋)便是鋪滿棕毯的走道了。這條寬大的甬道直通祈年殿大道下有一東西走向的券洞,叫進牲門,每次祭祀,都用黃絨線將“牲”捆好,用木盆盛活魚,擊鼓奏樂穿門而過,因此此洞也叫鬼門關

地理位置

丹陛橋丹陛橋

天壇分為內、外兩壇,內壇由圜丘、祈谷壇兩部分組成,內壇北部是祈谷壇,內壇南部是圜丘壇,一條360米長的丹陛橋連綴兩壇,兩壇的主要建築就集中在丹陛橋兩端,丹陛橋南端有圜丘、皇穹宇,北端有祈年殿、皇乾殿。丹陛橋也稱海攫大道,是一條巨大的磚砌高台商道,也是天壇建築的主軸線。在丹陛橋的東側建有與天壇祭祀功能相適應的附屬建築:宰牲亭、神廚、神庫等。丹陛橋西側有齋宮,齋宮是舉行祭天大典前皇帝進行齋戒的場所。外壇為林區,廣植樹木,外壇的西南部有神樂署,是明清時期演習祭祀禮樂及培訓祭祀樂舞生的場所。

由來

丹陛橋丹陛橋簡介
丹陛橋也稱海墁大道,為天壇內壇的主軸線,是連線祈年殿和皇穹宇的南北大道,一長360米、寬29.4米的磚石台基。“丹”意為紅,“陛”原指宮殿前的台階。一條筆直坦蕩的大道之所以又稱“丹陛橋”是因為道路下辟有一個券洞,與上面的大道正好形成立體交叉。丹陛橋南端高約1米,北端卻高約3米,由南向北逐漸升高,一是象徵皇帝步步高升,寓升天之意;二是表示升天不僅要步步登高,而且要經過漫長路程。由於是升天之路,橋面中心線的石板道稱“神道”。神道兩側左為“御道”,右為“王道”。天帝神靈走神道,皇帝走御道,王公大臣走王道。

修繕

1976年丹陛橋改建時,橋面城磚被拆除,代之以水泥方磚。2007年6月8日至9月30日天壇丹陛橋進行了恢復歷史原貌的修繕。修繕工程根據舊有的照片和歷史文獻資料,採用城磚海墁的傳統形制、材料和工藝,恢復其歷史原貌。本次整個工程占地24231平方米,用磚量達14萬塊。

功用

丹陛橋丹陛橋

現在的祭天儀式每年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五(2月6日至11日)間舉行,總共有288人參加這場大規模的文化展演,表演總時長達90分鐘。
其中,“祭天儀仗”展演在丹陛橋上舉行,“祭天樂舞”展演在祈年殿院內舉行,“天壇古樂藝術”展演在神樂署凝禧殿舉行。展演活動在服裝道具、禮儀規制等方面都儘量遵循了清代“祭天”大典原貌。為了將該活動申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公園管理處對祭祀音樂、旗幟、禮器等內容都進行了進一步考證。

活動具體時間為:“祭天儀仗”展演在每天上午10時、下午13時30分開始;“祭天樂舞”展演每天上午11時、下午14時40分開始;“天壇古樂藝術”展演每天上午9時、10時、11時,下午13時30分、14時30分、15時30分開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