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士三叉戟三型

丹尼士三叉戟三型

丹尼士三叉戟三型巴士(英文:Dennis Trident 3),或寫作丹尼士三叉戟巴士(英文:Dennis Trident)是英國的丹尼士車廠(Dennis Specialist Vehicles)研製的低地台雙層巴士。丹尼士三叉戟三型巴士在2001年改由TransBus製造。

(圖)九巴第一輛丹尼士三叉戟型巴士。九巴第一輛丹尼士三叉戟型巴士。


歷史

(圖)配都普車身的三叉戟巴士,正行走九龍巴士43線。配都普車身的三叉戟巴士,正行走九龍巴士43線。

首輛三叉戟巴士於1996年問世,該巴士配有亞歷山大R型車頭及ALX500車身,並被丹尼士車廠保留作開發用途,後來巴士被出售,並改裝成開頂,現時用作宣傳英國報章太陽報之用。

香港,除了九巴增購這款巴士外,城巴和新世界第一巴士(新巴)亦有入這款巴士。

這款巴士亦已於新加坡美國加拿大等地投入服務。

設計

丹尼士三叉戟的設計源自同廠丹尼士長矛巴士型號改良,設有兩軸及三軸版本,但兩者的設計各有不同。丹尼士三叉戟巴士三型採用縱置引擎設計,引擎散熱水箱設於引擎右面。

香港的丹尼士三叉戟

在香港,除了新大嶼山巴士有限公司外,所有專利巴士公司都擁有丹尼士三叉戟,長度由10.3米至12米不等。由於香港的丹尼士三叉戟巴士都是設有空調機,而香港法例又規定總車重超過16噸的汽車,需要有3條車軸以承托車輛重量,雙層巴士的載客量再加上空調機的重量關係,香港的丹尼士三叉戟全都設有3條車軸。

在香港行走的丹尼士三叉戟是配置亞歷山大ALX500或都普DM5000車身。
九龍巴士

(圖)九巴的丹尼士三叉戟10.6米歐盟三型巴士。九巴的丹尼士三叉戟10.6米歐盟三型巴士。

九巴擁有全球首輛投入服務的三軸丹尼士三叉戟(ATR1,車牌HJ2127),它亦是九巴首款超低地台雙層巴士,官方名稱為“新紀元巴士”以表示九巴邁進低地台的巴士服務,於1997年起為乘客服務。九巴在1997年至2003年間購買了超過500部丹尼士三叉戟巴士,分別有:

12米歐盟二型引擎配亞歷山大車身:ATR4-43, 46, 47, 49, 50, 52, 53, 55-58, 60, 76-78, 80-84, 86, 88-91, 94, 96, 98-106, 108, 112-123, 125, 132-138, 164-166, 168-173, 175-185,其中ATR1及101屬樣板車
12米歐盟二型引擎配都普車身:ATR2, 3, 45, 48, 51, 54, 59, 61-75, 85, 87, 92, 93, 95, 97, 107, 109-111, 124, 126-131, 139-163, 167, 174, 186-188,編號ATR139打後的車尾路線牌位於太平門下
12米歐盟二型引擎配都普車身及Hanover電子路線牌:ATR189-298
12米歐盟三型引擎配亞歷山大車身:ATR299-354, 369-392
10.6米歐盟二型引擎配都普車身:ATS1-50
10.6米歐盟二型引擎配亞歷山大車身:ATS51-95, 98-100
10.6米歐盟三型引擎配亞歷山大車身:ATS96, 97, 101-150,ATS96及97為綠悠悠巴士
九巴亦於2002年底從龍運巴士購入14部12米版本的此類型巴士(ATR355-368)。12米版本的巴士主要行走過海隧道線和一些主幹路線,包括2A、14、26、42C、48X、49X、81、98C、271、281A、960等等,10.6米版本的巴士主要行走29M、64K、108、264M、299、606等等

2006年下半年,九巴於兩輛裝上塑膠路線顯示牌的都普車身三叉戟(車牌JA6071及JB9381)上試驗性裝上中國制鴻龍牌電子路線顯示牌,後來傳聞JA6071試驗失敗,但JB9381的試驗成功。及後,傳聞九巴決定於全線第二期的都普車身三叉戟(車尾路線牌位於太平門下的一批)上裝上鴻龍電子路線顯示牌。截至2007年9月底,隸屬荔枝角車廠的都普三叉戟ATR140、142、143、145、146、148、151、153、154、156、157、187的已換上電子路線牌。在2008年6月,除JB9381外,所有於荔枝角廠服役,配置鴻龍電子路線牌的三叉戟調到其他車廠服役,以讓不同車廠的車長學習使用該款電子路線牌。

2007年9月,一輛配亞歷山大ALX500車身的三叉戟(車隊編號ATR23,車牌HW5331)被換上一副Gorba電子路線顯示牌,有人猜疑九巴是否會替旗下的低地台巴士換上電子路線顯示牌。

城巴

(圖)城巴都普車身的三叉戟巴士。城巴都普車身的三叉戟巴士。

城巴在1997年至1999年購買了164部此類型巴士(其中62部屬於客車版本,60部屬半客車版本,其餘42部是城市巴士),分別有:

2201是首輛配都普車身市區版
2100是首輛配都普車身客車版本
2200為城巴亞歷山大ALX500車身的示範車型
2100-2161是屬於客車版本及配有行李架的巴士,主要行走來往市區及機場的豪華巴士A線,而2109-2111則曾經在2007年7月至12月期間行走往來屯門及深圳灣口岸的B3及B3X線。除2101-2111配置亞歷山大車身外,其餘的階配置都普車身。
2202-2261是屬於半客車版本及配有行李架的巴士,主要行走來往市區及東涌、機場的對外E線
2262-2301是屬於市區版巴士,其中有19部(2262-2280)於2003年加裝行李架,另有7部(2281-2287)於2006-07年加裝行李架,主要行走機場對外E線;其餘16部(2200-2201、2288-2301)不設行李架,則被派出行走市區路線。
另外城巴亦購買1部10.6米版本的此類型巴士(2700),最初被派出行走赤柱路線,現時於東區85線服務。城巴亦於2003年從新巴購入9部12米版本的此類型巴士(2302-2310),初期行走新界西北的長途巴士路線;後來因為深港西部通道啟用,因此於2007年5月至6月加裝行李架,並於同年7月1日起行走往來屯門深圳灣口岸的B3及B3X線。

龍運巴士
龍運巴士亦在1997年至1998年購買150部配有亞歷山大車身的12米版本此類型巴士(其中25部屬於客車版本),主要行走東涌及機場巴士路線,後來其中1部巴士(編號197,車牌HT7970)因為機件出現問題而焚毀報廢,因此有關生產商以1部配有都普車身的三叉戟巴士(編號301,車牌JV7629)作賠償。
新世界第一巴士

(圖)新巴的丹尼士三叉戟,行走於往來石澳與筲箕灣的9號線。新巴的丹尼士三叉戟,行走於往來石澳與筲箕灣的9號線。

新世界第一巴士在1998年9月1日接管中巴路線後,亦有派此類型的巴士行走,分別有:

12米配歐盟二型引擎及亞歷山大車身:1001-1190
12米配歐盟三型引擎及亞歷山大車身:1201-1221
12米歐盟二型引擎配都普車身:3001-3062
11.3米板:1401-1430
10.6米配亞歷山大車身:1601-1662
10.6米配都普車身:3601
10.3米長,4.17米高版本,配都普車身:3301-3360,3301-3340的編號後面曾被加上“L”字

九廣鐵路/港鐵
九廣鐵路公司於2000年購買22部11.3米版本的此類型巴士(601-622),主要行駛接駁西鐵路線如K58、506、K51、K73等;而為了改善服務質素,於2004年底至2005年期間從新巴購入了47部10.6米(701-747,配亞歷山大車身)及6部11.3米版本的此類型巴士(748-753),取代年事已高的都城嘉慕威曼都城巴士,其中9部10.6米巴士(713-718、741-742、745)行駛接駁東鐵路線,其餘(701-712、719-740、743-744、746-753)則行駛接駁西鐵路線。九鐵公司的巴士在兩鐵合併後租予港鐵公司,營辦行走西鐵線的港鐵巴士及東鐵線的港鐵接駁巴士。

新加坡的丹尼士三叉戟

(圖)新捷運的丹尼士三叉戟,行走51號線新捷運的丹尼士三叉戟,行走51號線

新加坡巴士公司早於1998年訂購20部配都普DM5000車身的3軸版丹尼士三叉戟,但由於丹尼士車廠要應付來自香港的大量訂單,因此巴士延遲至2000年才開始陸續付運。全數20部巴士於2001年投入服務,車牌為SBS9671E至9690A。

北美洲的丹尼士三叉戟

(圖)BC省的丹尼士三叉戟BC省的丹尼士三叉戟

加拿大的BC Transit於2000年引入11輛丹尼士三叉戟三型巴士,不過其中1輛於付運期間損毀,因此只有10輛投入行走。BC Transit於2002年再引入19輛丹尼士三叉戟三型巴士。

美國的錦倫旅運則於2001年引入共40輛丹尼士三叉戟三型開篷巴士。

進一步發展

2002年,3軸版三叉戟底盤被TransBus公司改良,並配上全新車身,成為TransBus Enviro 500(後來改稱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