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南市

丰南市

丰南市位於中國華北平原東部的渤海之濱,隸屬河北省唐山市,擁有海岸線長23.5公里,總面積1568平方公里,轄17個鄉鎮,497個行政村,總人口53萬,198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沿海開放縣(市)。

基本信息

(圖)丰南市丰南市區點陣圖
丰南市位於中國華北平原東部的渤海之濱,隸屬河北省唐山市,擁有海岸線長23.5公里,總面積1568平方公里,轄17個鄉鎮,497個行政村,總人口53萬,198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沿海開放縣(市)。唐山市丰南區地處河北省東部,是唐山灣“四點一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東鄰灤南、唐海縣,西與寧河縣接壤,南臨渤海,北靠豐潤區。全區總面積1568平方公里,轄17個鄉鎮,492個行政村,6個居民委員會,人口60萬,民族有漢、回、滿等。境內地勢東北略高,西南漸低,為海濱淤積平原,海岸線長23.5公里。主要河流有陡河、沙河、黑沿子排乾、西排乾、津唐運河、煤河等。氣候因受季風交替影響,春旱夏澇。年均降水量630毫米,年均溫10.5oC,1月均溫-6.3oC,7月均溫25.1oC,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境內土特產為鹽、大白菜、毛蝦、蚶子,水稻.

簡介

丰南市區位優越,交通發達。西距北京193公里、天津68公里,東距秦皇島港150公里,京唐港70公里,北距唐山市區

(圖)丰南市丰南市領導視察工作

9公里,南臨渤海,位居京津環渤海經濟圈腹地。

丰南市氣候適宜,資源豐富。屬於暖溫帶濱海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境內有煤炭、石油、地熱、天然氣、海鹽、礦泉水等自然資源。其中肥煤儲量8億噸,海鹽年產量170萬噸,亞洲第一大鹽場——南堡鹽場、中國最大的豎井煤礦——開灤錢家營礦和中國三大鹼廠之一的唐山鹼廠坐落在境內。位於中國華北平原東部的渤海之濱,居環京津和環渤海雙重經濟圈腹地,西距首都北京193公里、天津港68公里,東距秦皇島港 150 公里、京唐港 70公里,南距曹妃甸港50公里,南臨渤海,海岸線長 23.5 公里。隸屬河北省唐山市,總面積 1568 平方公里,總人口 52 萬, 1988 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沿海開放縣(市),1994年4月撤縣建市,2002年8月撤市設區。“七五”末和“八五”期間,縣域經濟綜合實力三次榮居河北省“十強”之首,2002年設區前四次躋身全國百強縣(市)行列。2005年參加全國百強和河北省30強評比,分別位居全國百強第61位和河北省30強第四位。
地理位置優越,自然資源豐富。丰南區位於北緯 39°11′28″ 至 39°39′28″ ,東經 117°51′43″ 至 118°25′28″ 之間。擁有 75 萬畝耕地, 50萬畝草泊、草場、坑塘和窪淀,盛產小麥、玉米、水稻、棉花、花生和蔬菜等。有淡水生物 50 余種,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河蟹產銷基地。境內有豐富的煤炭、石油、海鹽、天然氣、礦泉水等自然資源。全國最大的現代化豎井煤礦 — 開灤錢家營礦,亞洲最大的鹽場 — 南堡鹽場以及全國三大鹼廠之一的唐山鹼廠座落於本區境內。
工業基礎雄厚,經濟健康發展。唐山市丰南區堅持以結構調整和機制創新為主線,深化企業改革,大力開拓市場,推進科技進步,工業經濟健康發展。構築了以冶金、陶瓷、機械、電子、食品、紡織服裝六大行業為主體的工業格局。國豐鋼鐵有限公司在國家統計局2004年公布的全國1948家大型企業中列95位,在全國冶金行業中名列第18位,在河北省冶金行業中列第3位,並跨入全國合資企業納稅百強行列。惠達陶瓷集團是全國最大的衛生陶瓷企業,在全球同行業企業排位第七,其衛生潔具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 “惠達” 商標榮獲全國馳名商標。

歷史

丰南是1946年新建置的縣,原來為豐潤和灤縣所屬,因在豐潤南部,故名丰南。丰南建置雖晚,但境域歷史悠久,早

(圖)丰南市丰南市企業

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裡繁衍生息,商代屬孤竹國,周為燕國,秦漢屬右此平郡,隋屬盧龍縣和無終縣,唐屬玉田和石城縣,明清時期屬豐潤縣和灤 ,中華民國成立到1946年丰南建縣前為豐潤和灤縣所屬,1954年撤銷丰南建置,與豐潤合併,統稱豐潤縣,縣政府駐地在胥各莊。1961年恢復丰南建制,屬唐山專員公署。1983年,唐山地市合併實行市管縣體制後,丰南歸唐山市管轄。1988年,丰南被國務院確定為沿海開放縣(市),1994年,丰南撤縣設市,2002年,丰南被唐山市納入了市中心區的整體規劃中,撤市建區,掀開了丰南發展史上嶄新的一頁。
丰南自古就有“潤澤豐美”之稱,早在此魏時期就成了著名的鹽產區。“紫蟹金鱗隨意而得”。丰南又是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中國第一條自建標準軌距鐵路——唐胥鐵路、中國第一台蒸汽機車——“龍”號機車都在這裡誕生。改革開放後經濟社會飛躍發展,連續四次榮登河北省十強縣(市)之首,三次躋身全國百強行列。

胥各莊自1949年定為丰南縣城以來,一直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76年“七.二八”大地震,縣城遭到毀滅性的損失,震後,根據河北省[1977年]36號檔案意見,擬將縣城遷到侉子莊南,後因種種原因,新城建設中斷,縣城在原址恢復。到1986年抗震救災十周年時,不但全部治癒了創傷,且不論是建築面積,還是建築質量都遠遠超過了震前水平。從1988年,縣委做出建市決策後,縣城建設呈現出跳躍式的發展,到1993年,縣城面積、人口、市政建築等都遠遠超過了一般縣城的規模,已具備城市的雛形,2002年,丰南市變為唐山市丰南區,2004年,胥各莊鎮和銀豐鎮(原侉子莊鎮)合併為丰南鎮。現丰南鎮為丰南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發展

歷史瀏覽:丰南原屬豐潤和灤縣的一部分,1946年設立治所。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聚居。1912年中華民國成
(圖)丰南市丰南市公司
立,分別屬豐潤縣和灤縣所轄,1946年設立丰南縣,1954-1960年,又與豐潤、唐山幾經分合,於1961年恢復丰南建置,歸唐山市管轄。1994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2002年改為唐山市丰南區。
經濟掃描:唐山丰南現已形成了以冶金建材、機械、食品、化工、造紙、紡織工業為主,涉及28個行業部門,門類齊全的工業生產體系。2008年經濟總量約為500億元,財政收入約為70億元,已成為中國北方重要的經濟強區(縣)。
科教衛生:全區有中國小292所,電大、函大以及職業技術教育各類學校78所。教育、科技、體育、衛生、文化、廣播電視等方面均有長足發展。
名人名勝:丰南區境內宋家營有兩株距今160多年的銀杏樹、唐代建造的望海寺。董各莊的董果在清代乾隆年間曾任台灣總兵,他經過詳細勘察,親手繪製了一幅《台灣地形立體圖》;舉世聞名的考古學家、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的發現者裴文中即是境內紀各莊人。丰南還是評劇的發評地之一,1895年前後在丰南境內就產生了兩個著名的評劇班社--趙家班和孫家班,培養了如成兆才(評劇《花為媒》的劇作者)、李春盛、月明珠、李金順、白玉霜、劉翠霞、筱桂花、李義亭等一大批藝術家。
投資指南:宜於冶金、食品工業投資。

氣候特徵

丰南屬暖溫帶濕潤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具有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冷少雪,四季分明的特徵。日照時數月際之間呈雙峰型變化,最高峰在5月,次高峰在9月。谷點在12月,次谷點在7月。春季(3-5)748.4小時,比秋季(9-11)多96.7小時。其中,4月比10月少20.5小時,5月比9月多25.4小時。農作物生長旺季在7-8月,日照時數僅為424.1小時,日照百分率只有50%,對作物生長不夠滿足。丰南氣溫,1月份為最冷月,平均氣溫零下5攝氏度,7月份為最熱月份,平均氣溫為24.8攝氏度,極最高氣溫38.6攝氏度。丰南氣候四季分明,春季開始於4月上中旬,結束於6月上旬,平均64天。夏季從6月上中旬開始,結束於8月底,平均80天。秋季從8月底至10月下旬,平均58天。冬季從10月底開始至次年4月上旬,平均162天。

礦物資源

丰南位於冀東平原腹地,縱跨山前傾斜平原和濱海平原兩大地貌類型。境內未發現金屬礦產,但非金屬礦資源豐富,

(圖)丰南市丰南市資源

有礦產11種。能源礦產4種:煤炭、石油、煤層氣、地熱;非金屬礦產4種:泥炭、耐火粘土、建築用沙、牡蚜殼礦;水氣礦產3種:礦泉水、地下滷水、地下水。

這些礦物資源中,煤炭資源不但豐富,而且工業品味高,平均品味7923大卡-8163大卡。煤種主要有肥煤、氣煤、氣肥煤、精煤4種,其中肥煤儲量8億噸。煤層氣儲量豐富,濃度高。地熱水溫高達93記,不僅在河北省獨一無二,在全國也不多見。地下滷水在唐山地區是濃度最高的,用於製鹽,單產可提高2.5倍,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探明含量儲量的礦種詳情分別如下:

煤炭:均產於石炭二迭系地層中,北起五里屯,南至尖字沽,長約50公里;東起李毫、宋家營、草泊一線,西至稻地、肯各莊、畢武莊一線,寬約15.25公里。儲量計算面積144.46平方公里。含煤8層,可採煤層總厚15.01米-19.64米,探明儲量147584.8萬噸,占唐山地區探明儲量550995.9萬噸的26.8%。1988年開灤礦務局在丰南區建成投產的錢家營煤礦,是中國首座特大型現代化豎井煤礦,年生產能力達400萬噸,占唐山10礦總產量的26.7%,從而銜接了日益衰退的老礦,保持了全局生產的活力。按年采400萬噸的生產能力,可開採80年。

煤層氣:產於開平-丰南一線的主向斜石炭二迭系煤系地層中。預測總量分為兩類:賦存深度大於1250米,總量323.7億立方米-378.8億立方米;賦存深度在1000米-1250米之間,總量62.1億立方米-72.9億立方米。

牡蠣貝殼:是尚未硬結成岩的現代海洋生物遺骸,為古海岸線(貝殼堤),在大吳莊、侉子莊一線。隨著飼料工業的發展,已被用作加工鈣粉的原料。

泥炭:分布於第四系地層上更新統層,在沙河流域,西起劉唐保,東至李毫子一帶,儲量約1000萬噸。

地熱:分布於黑沿子一帶,1984年大港油田在黑沿子村北打成一眼3150米油井,井內元油卻噴出了熱水,水溫93oC,日自流量960噸,已利用其搞冬季熱帶魚養殖,存良好的開發前景。

地下滷水:濃度7.8波爾美,賦存面識184平方公里,僅澗河鹽場14平方公里積內儲量1822.8萬噸。

此外,區境內海鹽年產170萬噸,占中國海鹽總產的11.2%。亞洲第一大鹽場南堡鹽場和中國三大鹼廠之一的唐山鹼廠都坐落在丰南境內。

土壤類型

丰南區土壤母質屬於第四紀沉積物所組成,其類型主要有:

(圖)丰南市丰南市濱海地貌

一、沖積物,分布面積較廣。東部處於灤河沖積扇邊緣,受沙河影響,質地較沙。西部屬薊運河沉積地帶,質地粘重。中部受陡河水系作用,又受沙河、薊運河多次冷溫交錯沉積的作用,形成了明顯的沙粘相間的土壤層次。
二、沖積----沉積物,集中分布在西南部的瀉湖濱海窪地。表層為陡河、薊運河水系沉積物,心土層為黑色生草層,其下為灰藍色潛育層,同時可以發現有貝殼,離渤海海越近海相沉積物距地表也越近。
三、海相淤泥,集中分布在境內濱海地區,是由於海水漲潮時挾帶泥沙,被波浪沖積,於平潮和退潮時淤的泥土,加之海水南移,出水而成的陸地。
四、洪積----沖積物。主要分布在區境北部,東北部邊緣的草甸褐土地帶,屬於燕山山麓平原的末端,即沖積扇緣部分,受燕山的影響,由於臨時性洪水的作用,分布不明顯,沖積物多系黃土狀物質,質地均一,以輕壤、中壤質地為主,底土層部分地區有砂稽,不夾有膠泥層,一般為輕壤質和中壤質草甸褐土。
綜上所述,丰南區土壤表面質地,因受母質與河流的影響,由東北往西南逐步粘重,形成了東部沙質、中部壤質,西南部粘質的狀況。

土 壤 類 型

根據土壤普查分類原則,丰南區土壤共分4個土類(褐土、潮土、沼澤土、鹽土)10個亞類,16個土屬,54個土種。土壤耕層養分全區平均含量有機質為1.26%,全氮0.087%,鹼解氮42.3PPM,速效磷7076PPM,速效鉀293PPM。現以亞類為單位分別記述。
一、草甸褐土
面積為108775.5畝,占總面積的5.59%,主要分布在區境北部、東北部的丰南鎮、稻地、大齊各莊、錢營北部及五里屯全境。與潮土相比較。地形部位較高,地下水位較深,一般為3-4米,部分地區有砂僵。土壤顏色以褐色為主。養分含量為:有機質1.21%,全氮0.076%,鹼解氮37.97PPM,速效磷7t04PPM,速效鉀102.67PPM,此亞類下分兩個土屬,即砂質沖積物和壤質沖積物,六個土種。
二、潮土
面積為601332,7畝,占總面積的30.91,分布在丰南鎮、黃各莊、稻地、小集、大新莊和錢營的一部分。潮土亞類在本區分布廣,面積大,成土母質為河流沖積物,地形部位在海拔3-15米之間,地勢平坦,地下水埋深0.7-3米,表面土壤多呈灰棕色或暗灰棕色,各種養分含量為:有機質0.72%,全氮0.073%所,鹼解氮50.69PPM,速效磷6.78PPM,速效鉀109.5PPM,土壤容重為1.1-1.5克/立方厘米。包括兩個土屬,即砂質沖積物和壤質沖積物,十一個土種。
三、褐化潮土
面積為11959.7畝,占總面積的0.61%,主要分布於王蘭莊鎮、唐坊鎮小陡河沿岸的緩崗地帶和大新莊潮土區內零星分布的沙丘,地下水位較深。養分含量為:有機質0.61%,全氨0.029%,鹼解氮25.4PPM,速效磷5.36PPM,速效鉀107.26PPM。此土壤分兩個土屬,即壤質沖積物和砂質沖積物兩個土種。
四、鹽化潮土
面積為123031畝,占總面積的6.32%,主要分布在5米等高線下的老陡河和小戟門河兩側,董各莊、宣莊、黃各莊、大新莊、大佟莊一帶,與潮土成復區存在。地下水埋深1.5-2.5米,礦化度在1.0-1.8克/升之間,土壤毛管作用強烈,因而發生鹽化現象,一般耕作土壤含鹽量0.1-0.7%,絕大部分小於0.3%,養分含量為:有機質1.338%,全氮0.099%,鹼解氮48.2PPM,速效磷8.9PPM,速效鉀176.6PPM,此土壤分兩個土屬八個土種。

五、濕潮土
面積21005.8畝,占總面積的1.08%,主要分布在蘭高莊、侉子莊西部,地勢低洼,地下水位淺,大部分地區不足1米。過去在汛期有積水,現已有較長時間脫水,形成沼澤化地帶。土色發黑,底土層砂檀較多,土質粘重,板結,通透性差,養分含量高,有機質1.82%,全氮0.111%,鹼解氮52.7PPM,速效磷8.26PPM,速效鉀241.7PPM,此土壤分為一個土屬,即沉積母質上的脫沼澤化潮土,一個土種,即底砂僵粘質濕潮土。
六、鹽化濕潮土
面積493563.9畝,占總面積的25.32。分布在唐坊地區和尖字沽、柳樹鎮、黃各莊鎮東部,侉子莊、蘭高莊西部,地勢低洼,汛期是一片積水的窪淀,經興建排水工程和修台田,己有較長時間脫水,地下水埋較淺,一般為0.7-1.6米,潛育特徵明顯,有灰層,土壤質地粘重,土色發黑,一般灰棕或暗棕色。俗稱“灰渣土”或“雞糞土”。在唐坊鎮、南孫莊鄉一帶底土層有砂僵,土壤各種養分較高,有機質1.67%,全氮0.11%,鹼解氮43.96PPM,速效磷8.4PPM,速效鉀382.7 PPM,由於理化性狀不佳,屬涼生土,有後勁,養分釋放少,積累多,發老苗不發小苗,土壤代換量大。土壤容重1.1-1.5克/立方厘米,土壤耕層含鹽量0.1-0.8,地下水礦化度1.0-6.7克/升。歷史上以種植棉花、高粱為主,近年來,隨著灌溉事業的發展,小麥、玉米也成為主要糧食作物,這種土壤包括一個土屬,十三個土種。
七、草甸沼澤土
面積58482.7畝,占總面積的3.01%,主要分布在西葛、尖字沽和大佟莊沼澤土周圍地形部位較高的地帶。地面積水時間較短,在一至兩個月左右。雨季地下水接近地表,旱季地下水埋深46-110米,土壤水分處於飽合狀態,土壤容重1.53克/立方厘米,由於水分多,土質粘重,養分積累過程大於分解,含有機質1.66%,全氮0.099%,鹼解氮50.49PPM,速效磷8.12PPM,速效鉀441PPM。早田種植產量不高,有兩個土屬,即粘質沖積---沉積物和地質沖積---沉積物,四個土種。
八、沼澤土
面積121559.9畝,占總面積的6.25%,分布在草泊水庫和油葫蘆泊水庫以及畢武莊、大佟莊南部,尖字沽西部的封閉窪地無排水出路,每年有2-6個月季節性積水,土壤粘重,水分過多,通氣不良,地下水埋深0.3-1米,土壤容重1.5克/立方厘米,土壤有機質積累高達2.09%,全氮0.118%,鹼解氮58.5PPM,速效鉀477.6PPM,速效磷11.9PPM。主要生長蘆草、三棱草等沼生植被。
九、濱海鹽土
面積66755.5畝,占總面積的3.53%,主要分布在黑沿子距海較近的渤海沿岸,尚末脫離海水影響,地低平,土壤含鹽量最高達1.2-2.3%之間,鹽分組成以氯化物為主,一般呈光板狀態,有的地方生產少量鹽莆或黃秸,養分狀況有機質1.35%,全氮0.073%,鹼解氮32.5PPM,速效磷17.4PPM,速效鉀292.5PPM,土壤容重1.58克/立方厘米,成土母質為海相淤泥,質地粘重,分一個土屬,即海相淤泥,兩個土種,即粘質濱海鹽土和粘質濱海鹽土(台田)。
十、濱海草甸鹽土
面積3317033.9畝,占總面積的17.32%,分布於黑沿子、西河、柳樹近海一帶。成土母質為海相淤泥,由於受海水影響,地下水礦化度一般在12-30克/升。地下水位一般在1-1.5米。已耕作的土壤在自然降雨和人為活動的作用下,土壤表層已有脫鹽現象,含鹽量在0.1-0.7%,而非耕作土壤則在1%以上。已耕作的下層土壤含鹽量也較高,這種土壤由於粘重,水、肥、氣、熱狀況不協調,有機質積累多,發老苗,不發小苗,養分含量為有機質1.67%,全氮0.114%,鹼解氮46.4 PPM,速效磷9.59 PPM,速效鉀504.6 PPM,分為一個土屬,即海相淤泥,兩個土種。

生物資源

一、野生動物

(一)哺乳綱,約7科20餘屬種,主要有:

狐:活動於西南部草泊地區。毛色較淺,俗名“草狐”或“騷狗”。自50年代後期以來已很少見。

獾:多穴居於較大的墳瑩地帶。獾油是上好的醫療燙傷藥物。1949年大水災中,因巢穴灌水,民眾捕獲甚多,加上1958年全區平毀墳地後,已基本絕跡。

野兔:俗稱“毛兒”,是冬季主要獰獵資源,以西南部草泊區密度較大,一般農田也有蹤跡,但自60年代以來也是下降趨勢。

黃融:俗稱“黃鼠狼”,是鼠類的天敵和經濟價值較高的毛皮資源。近年來,因過度狩獵,加上套用毒餌滅鼠,造成誤食後二次中毒死亡。從土產收購皮張數量來看,也是逐年下降的趨勢。為保護資源,從1982年以來已停止收購皮張。

刺猖:散生於農村,在“三年困難時期”,曾作為野味大量獵捕,壓低了繁殖基數。此後已很少見。

騙蛹:俗稱“燕蝶螟”,其糞名“夜明砂”,可入藥。1976年大地震後數量已明顯減少。

(二)鳥類,約有20科30餘種,主要的有:

雁:候鳥,是草泊窪淀區的主要狩獵資源。在本區常見者有兩種:一名“沙白雁”,體重達七、八公斤。一名“沙拉瓜子”,體型較小,重約三、四公斤。

野鴨:也是一項主要狩獵資源。種類較多,常見的有“大紅腿”、“厭鴨(也叫胖鴨)”、“琵琵嘴”、“鉛子嘴”、“大白脖”、“八橙子”、“花鴨”、“水老鵲”和“小秋鴨”等。

以上兩項水禽狩獵資源,自60年代以來,由於草泊窪淀很少積水,影響生存,數量已很稀少,僅能零星獵捕。

鴛鴦:俗名“長脖老等”,常在淡水區捕食魚類或蛇類。

叼魚狼子:在灘涂地區捕食魚類。

鶴:群居候鳥,在沿海一帶捕食魚類。

地磅:本區有“羊藹”和“雞藹”兩種,但不多見。

青鶴:1983年在濱海一帶曾發現,喜食螻咕和螆螬。

鴛鴦:1958年曾在草泊區發現。

鷹類:有“黃鷹”、“老鷹”、“騷鷹”和“鷂”等數種,其中黃鷹經訓養可獵野兔。

貓頭鷹:俗名“貓兒頭”、“鬼赤雀子”,有迷信思想者視之為不祥之物,實際是夜間獵鼠能手;

啄木鳥:俗稱“得木”、“樹爬子”,是林木除蟲衛士。

斑鳩:俗名“斑雀”,春播期間的候鳥。

烏鴉:俗名“老鴰”以捕食蟲類為主,也危害玉米芽苗。

喜鵲“傳統習慣認為是吉祥鳥。

以上較大體型的鳥類,多系猛禽和益鳥。自1958年連同平毀大片墳地和砍伐片林以來,由於失去棲息營巢的場所,數量已大量減少,甚至絕跡,造成自然生態失調。

鴿子及鵪鶉:屬野生鳥類,已有人工訓養者。

麻雀:1958年做為“四害”之一,經過突擊性大量捕獲,大大減少了繁殖基數。

燕子(候鳥):1976年大地震後,因營巢困難,一度大量減少,近幾年稍見恢復。

其它:包括伯勞、杜鵑、黃鵬、百靈、“紅脖”、“藍脖”、翠鳥、“交嘴”、“銅嘴”、“錫嘴”以及“山經子”、“古皮子”、竄雞和“長尾巴連”、蘆喳兒等小體型野鳥,棲息於墳地片林或田間。多數為候鳥並可訓養為觀賞鳥類,主要以害蟲為食,有的季節性危害作物。由於片林的減少與套用劇毒農藥治蟲誤食後引起二次中毒,數量也大為減少。

(三)爬行綱:約3科7屬,主要的有:

蛇類:活動於草泊農田及宅院,一般為無毒蛇,膚色依所居環境而異,有綠斑、黃褐、黑褐等色,是鼠類和麻雀;蛙類的天敵。所脫外殼名“蛇退”可入藥。自廣泛套用“六六六”農藥治蝗及農田害蟲以來,數量已顯著減少。

蜥蜴:(俗名“四車子”)多生在乾旱沙壤土區。

壁虎:俗名“蜴虎魯子”,是居舍益蟲。

(四)兩棲綱,約2科6屬。

蛙類:是農用除蟲衛士。近年來有不少人捕殺後飼養肉雞,外貿部門還作為“田雞肉”收購後加工出口)對蛙類的繁殖有很大影響。

蟾蜍:俗名“癩蛤蟆”,系中藥“蟾蘇”的資源,但應采後放生,以利繁殖和保護此資源;

(五)水產動物類:丰南區海、淡水天然魚、蝦蟹、貝等主要資源,計有脊椎、甲殼、節肢、軟體等5門約14綱、29科屬近百餘種。

天然淡水魚類:以鯉科為主,鯉魚,有“金翅金鱗”和“紅鯉”等幾種,(體重半斤左右者叫“拐子”,幼魚叫“拐尖子”)。鰓(瓜子魚)、白條(黃瓜魚)、鏈(噘嘴鰱子)、鯿(鯿花)、魴(武昌魚)、鱤(黃鑽)和“麥穗”、石榴魚(山石臉)等。其次,還有屬於鱧科的烏魚(重魚棒子、黑魚)。粘科的粘魚、鱖科的泥鍬以及合鰓科的黃鱔等。

淡水蟹類:在陡河下游所產者學名“中華絨蝥蟹”,俗名“毛爪螃蟹”,古名“紫蟹”。

淡水蝦類:有大青蝦和草蝦兩種。

淡水蚌類:有大、小河蚌和蜆等數種。

淡水螺螄類(田螺、拔蛤):有大、小兩種。

菜鱉(甲魚俗名王八):屬爬行綱動物,學名“中華鱉”。背板名“鱉甲”可入藥。卵俗名“甲魚子”,蒸食可醫腹瀉。

海洋魚類:科屬繁多,主要的有:石首魚科的小黃魚(黃花魚)、梅童魚(棘頭魚),白姑魚(白眼)、黃姑(銅羅)。鮮科的梭魚(紅眼),鯉魚(白眼),鱗科的鮮魚(魯子、魯板)、鮮科的鱗魚噬會魚)、帶魚科的帶魚、鯉科的銀鰓(平兒魚)、絨科的藍點跋(燕魚、藍點馬絞)、靖科的鮮魚(海巳魚)、鮮科的青鱗魚(青魚片)、饅科的黃卿(馬舊魚)、蝸虎魚科的蠅虎魚(楞崩魚)、純科的河脈(辣頭魚)、銀魚科的銀魚、鮮科的牙鮮(扁口、比目魚)、舌鰓科的短吻三線鰓(塌目)和紅科的赤虹(洋魚、噹噹)等。

海洋蝦類:有對蝦、白蝦、老紅蝦、狗蝦、雪蝦以及琵琶蝦、霧蝦(麻線蝦)等。

海洋蟹類:以三疣稜子蟹為主,還有長腿蟹、鬼膀蟹等。

海洋貝類:以毛蚶(麻蚶子)為主,其貝殼名“瓦楞子”可入藥及制鈣粉,還有少量扇貝和蛙等。

軟體動物:有海螺、海蠶、章魚(八帶魚)、烏賊(有大小兩種,大型者俗名“海兔子”,體內背部的石灰質片名為“海膘蛸”可入藥)等水產資源。

近海生物:有珍稀名貴的中藥“海馬”和“海蛇”,底棲動物有蘭蛤、水彩短齒蛤、彩虹明櫻蛤、四角蛤蜊,“沙蠶”(海蚯蚓)等端足類;在鹽田區內還有豐年蟲(鹵蟲)及豐年蟲卵(鹵籽)等動物性餌料。

丰南區天然水產資源相當豐富;查閱舊《豐潤縣誌》,從元朝就有“紫蟹金鱗隨意而得”的記載。主要分布於陡河、沙河及草泊、窪淀、溝渠等水域。在民眾中傳流著“有水就有魚”說法。自解放後,為解除洪瀝災害,隨著排水工程的興建,陡河上游修建水庫,河口建防潮閘以及開挖沙河入海道等水利工程,加之70年代以來伏季少雨,河水不足,唐山市區又向陡河大量排污,使水域生態失調,造成天然淡水魚類資源銳減,有名的陡河“金翅鯉魚”和“山石臉”、“紫蟹”基本絕跡。海洋水產捕撈業,自50年代以來,由於片面的認為“海里求財,伸手就來”,大量增添船網工具,盲目的加強捕撈強度,也使經濟魚類形不成魚汛而大量減產。

(六)昆蟲綱:具有利用和部分利用價值者,約7門,4綱,7目20餘類,主要有:

環形動物:蚯蚓,有大小數種,乾製品名“地龍”,可入藥。1982年以來,本區有的戶開始引進優種,進行人工飼養,用作養雞飼料。

節肢動物門:包括蜘蛛、蠍子(有大小兩種,大型的乾製品名“全蠍”,可入藥,但自50年代開始,大量套用“六六六”農藥,數量已大為減少)和蜈蚣(可入藥)。屬於昆蟲綱者主要的有:

1、膜翅目:“蟈蟈”、“叫螞蚱”和“蠕蟀”(古名“促織”者,可供“斗螺蟀”)。

2、螳螂目:螳螂(卵塊名“桑螵蛸”可入藥,年收購量達1.25噸)。

3、脈翅目:蜂類、黃蜂(有大小兩種,其蜂巢名“露蜂房”,可入藥)、赤眼蜂(玉米螟天敵)、唇蘆姬蜂(棉嶺蟲天敵)。蟬類,是林木害蟲,在羽化時所脫的擬蛹外殼,名叫“蟬退”,可入藥

4、鞘翅目:羌螂(俗名“屎克郎”)有清除地面糞便的功能。斑蝥(俗名“屁屁蟲”)可入。步行蟲,是地老虎的天敵。七星瓢蟲,是蚜蟲天敵,但是也往往由於在治蚜蟲中套用劇毒農藥而同遭殺滅。

二、野生植物

丰南區野生植物以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為主,科屬種類繁雜,主要有:

(一)蘆葦: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丰南區自然資源的一大優勢,依其生長環境的優劣,質量差異較大;通常以高度在3米以上的粗直葦為“席葦”,2米以上者為“箔桿”;2米以下者為“苫子”,可分別作為蓆子、茓子、簍子、房箔、磚箔、參簾、鹽苫子以及苫房、造紙原料。葦田沉積地面的敗葉和根毛等叫做“墊腳”或“泊土”,是上好的有機肥料,地下宿根可以入藥(蘆根),因在大早大澇年景仍然有所收成,故當地民眾喻之為“鐵桿莊稼”。

本區大片葦田主要分布在西南部低洼鹽鹼地帶和台田溝,內地坑塘及溝渠也有少量分布。50年代初期,全面積約20萬畝,年產量約50萬噸左右,基本上代表解放前的水平,60年代以來,由於不斷毀葦墾荒、修建草泊水庫堤壓廢棄,面積逐年減少;隨著排水工程的興建,又使葦田失去蓄水灌溉的功能,引起生態失調,造成葦田沙化和返鹼退灘。據1981年資源調查,葦田面積約為12萬畝,葦草產量僅2510餘噸。油葫蘆泊水庫毀葦種田4000畝,僅畝產高粱50公斤左右,在經濟上得不償失,從1981年以來,區政府己撥出專款,用於再建草源生態平衡,已取得明顯成效。

(二)蒲草:學名白菖蒲,屬菖蒲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台田溝及近村的坑塘。蒲草是編蒲墊、蒲包以及防寒簾的重要原料,花粉名“蒲黃”,可入藥。果實叫“蒲棒”,種子叫“蒲絨”,可作填充料和吸水紙。全區面積約為3000畝,年產蒲草1300噸左右。

(三)野生飼草類:丰南區野生飼草品種繁多,適合草食性牲畜者,以禾本科植物為主,約14種,主要的有次質蘆葦、鹼蘆、羊草(“魯疙瘩草”種子可食,於“芒種”節收穫)。野稗子(種子可食,“立秋”收穫),狗尾草、馬唐(蔓子草)、螺蟬草、馬絆草(也可在老熟後編草帽、草帽圈)、白茅(又稱“毛子草”,並可用於編蓑衣,根可入藥)等。其次是豆科植物,主要的有野豌豆、野綠豆(撈豆)、野生草木蓿(木樹背)等三種。此外,還有莎草科的三楞草和莎草等。

上述野生飼草類,主要分布在西南部低洼地區的大片荒灘,有的與葦田插花式混生,連同各地的堤捻、路邊、田頭和成林樹下等處,分布範圍相當廣泛,總面積達24.1萬畝,年可產鮮草13.6萬噸左右,其中連片草荒達82500多畝,可供放牧或打草,通常在“小滿”至“夏至”所打的青乾草叫做“麥黃草”,從“立秋”到“白露”之間所打的青乾草叫做“秋草”,是草源區的主要副業資源,每年輸出數量最高可達5000噸。但是自興辦排水工程以來,由於影響了草場蓄水,造成常年乾旱和返鹼,以致較多地塊草少,根系不發達,加上人為的放牧和毀壞,使草場生態失調。1981年對300畝以上大片草場的調查,出現退化現象的占58。不但降低了草場產量,也降低牲畜適口性。為加強草場建設,自1981年以來,草源區已開始興建圍捻工程,以利蓄水養草提高產量。

(四)野生青飼料類:適合養豬、養魚、養雞的青飼料,可分為陸生、水生兩類。

1、以陸生為主的約7科30餘屬種,主要有:

菊科:包括蒼耳,俗名“麻蒼兒”種子是野生油料並可入藥),油蒿(系野生油科,在“寒露”節收穫),艾蒿(可做驅蚊劑),蒲公英(可入藥),苦麻菜、曲曲菜、刺兒菜等。

車前科:車前,俗名“車輔輾圓”,種子可入藥。

馬齒覓科:馬齒覓,俗名馬西菜。

鏇花科:小鏇花,俗名“喇叭花”,其根在發芽前含澱粉,名“燕伏苗”,可食。

克科:野莧菜(人荇菜)。

大麻科:薦草(拉拉秧)。

蓼科:大紅蓼,苗期叫“白毛草”,長成叫“水蓬棵”或“狗尾巴花”,並能在水中生長,種子可入藥。篇蓄(豬芽草),羊蹄屬(酸溜溜)根可入藥,治疥癬及輕瀉。

黎科:掃帚菜(長成乾枯後可做掃帚之用)。落黎,鹼蓬屬的“黃稽”是抗鹽性特有植物,生長在濱海含鹽量在1-2.20%的灘涂地帶,並有一定的抗水性,苗期叫“黃秸菜”,種子叫“黃蓿籽”,可榨油,於“霜降”節收穫,老熟的乾葉及細枝叫“黃箱盤子”,用水浸脫鹽後可餵豬,乾枯莖桿可作燃料。

2、水生植物。除葦、菖蒲、紅蓼等挺水植物以外,還有:浮葉植物、野菱、薦菜、水節菜、雞頭米等。

漂浮植物:浮萍(可入藥)、紫葉浮萍、四葉萍、槐葉萍等萍科植物。

沉水植物:蝦藻、柳葉藻、金魚藻、茨藻、松葉藻等藻類植物。

上述野生飼料植物,在舊社會也是貧苦農民的度荒食品,所謂“糠菜半年糧”,就是以這些野生植物充飢。建國後在“三年困難時期”也曾作“瓜菜代”食品。

(五)野生藥材,據1985年醫藥資源調查,丰南區野生植物性藥材多達95科297種,常見者有:蛇床子、益母、車前、澤瀉、蒲公英、荊三楞、莒蒲、蒲黃、紅寥、浮萍、白茅根、蘆根、木賊、茵陳、半夏、澤蘭、香菇、二醜、薦草、地古皮、地黃、小薊大薊、構相、沙參、菊花、桑葉、蒼耳、馬齒覓、疾菜、篇蓄、苦參、草力子等30餘種,醫藥經營部門歷年收購150噸左右,其申以茵陳為地道藥材,主產於錢營一帶,年收購量1-1.5噸。1985年醫藥資源調查時,在老王莊一帶發現甘草,屬於國家重點藥材品種,具有保護和人工栽培價值。

地礦資源

土地資源:丰南土地資源豐富,據土地資源普查,全區土地總面積201.3萬畝(不包括南鹽場),全區實有耕地808.440畝。水資源:丰南以地處九河下梢,海洋污染資源充沛而著稱。進入20世紀70年代末,丰南區已逐步成為水資源貧乏地區。礦產資源:丰南位於冀東平原腹地,縱跨山前傾斜平原濱海平原兩大地貌類型。境內未發現金屬礦產,但非金屬礦資源豐富,有礦產4種:煤炭、石油、煤層氣、地熱;非金屬礦產4種:泥炭、耐火粘土、建築用沙、牡蠣殼礦;水氣礦產3種:礦泉水、地下滷水、地下水。這些礦物資源中,煤炭資源不但豐富,而且工業品味高,平均品味7923大卡-8163大卡。煤種主要有肥煤、氣煤、氣肥煤、精煤4種,其中肥煤儲量8億噸。煤層氣儲量豐富,濃度高。地熱水溫高達93攝氏度,不僅在河北省獨一無二,在中國也不多見。地下滷水在唐山地區是濃度最高的,用於製鹽,單產可提高2.5倍,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