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馬街道

中馬街道

中馬街道,位於寧波市三江口的北岸,江北區的東南面,西南傍姚江,西與文教街道接壤,北與白沙街道毗鄰,位於三江六岸濱水區的核心。中馬街道區域面積1.6平方公里,約有家庭7692戶,人口約19877人。地址在新馬路178號。

基本信息

街道簡介

中馬街道位於寧波市三江口的北岸,江北區的東南面,西南傍姚江,西與文教街道接壤,北與白沙街道毗鄰,是中共寧波市江北區委、江北區人民政府所在地,85%以上的區級機關設在轄區內。轄區面積1.6平方公里,下轄浮石、新馬、槐樹、鹽倉、外灘5個社區。轄區共有居民1萬餘戶,人口約23300餘人。
中馬轄區內人民路、大慶南路、桃渡路貫穿南北,甬江大橋、新江橋(便橋)、解放橋連線甬城三江六岸,寧波港客運碼頭、市汽車客運北站連線內外,水陸交通便捷。隨著新一輪城市建設和大交通網路工程熱潮的到來,“三江文化長廊”、“三江口濱水核心區”、槐樹路休閒一條街、外灘國際商務區、凱德置地“寧動地塊”等重大項目的建設實施,江北岸已逐漸成為寧波市的旅遊文化中心。
中馬街道在江北區的門戶地位正在凸現,一個集商務辦公、金融貿易、餐飲旅遊、休閒娛樂等為一體的寧波新的中央商務區正在逐步形成,這是江北區重點培養的新商業圈。位於人民路1-6號地塊的中央國際商務區是未來重要的商務、辦公集聚地;位於姚江東岸(原玻璃纖維廠)的濱江商務區是商業人士辦公和入住的難得寶地;位於鴻茂巷地塊的三江口總部經濟中心將成為三江口的商務中心區;位於桃渡路地塊的臨江國際商務區將吸引更多的企業落戶;轄區內的多個經典樓宇打造成的樓宇經濟發展迅速,作為“五口通商口岸”的老外灘已被市貿易局命名為“中外風情特色街區”,繁華、時尚、人文,均匯聚於此。長期以來中馬街道憑藉人和的優勢,為轄區落戶的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積極為企業排憂解難,受到了企業的一致好評。
寧波老外灘,最老的外灘,是中國近代重要通商口岸,也是寧波商幫遠航的起泊地、海上絲綢之路的源頭。如今的老外灘作為寧波城市五張名片之一,已成為商業精英聚會、洽談的場所;異域特色的酒吧、茶座、咖啡廳、餐廳紛紛進駐開業,高品位的消費定位,成為引領寧波與國際接軌的標誌;同方傑座、外灘大廈、外灘花園集辦公、商業、住宅於一體的建築依江而建,成為當地的時尚地標。以寧波老外灘為龍頭的休閒文化區域和現代服務業浪潮正在形成,老外灘正以它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海內外賓客的目光。

地理優勢

中馬轄區內人民路、大慶南路、桃渡路貫穿南北,甬江大橋、新江橋、解放橋連線甬城三江六岸,寧波港客運碼
頭、市汽車客運北站連線內外,水陸交通便捷。隨著新一輪城市建設和大交通網路工程熱潮的到來,“三江文化長廊”、“三江口濱水核心區”、槐樹路休閒一條街、外灘國際商務區等重大項目的建設實施,江北岸已逐漸成為寧波市的旅遊文化中心。中馬街道在江北區的門戶地位正在凸現,街道充分利用區位優勢,通過主動聯繫,政策宣傳、熱情服務,成立了專門的招商隊伍,除繼續為企業提供代辦工商註冊、稅務登記、有關政策諮詢等一條龍服務外,進一步做好大時代、槐樹公寓、黃金水岸等樓宇經濟文章,配備專人實行定點招商服務。同時注重對企業的後續服務,建立了“重點企業回訪”制度。使街道內外資招商工作有了新提高,三產項目的引進有了新突破。寧波老外灘,最老的外灘,是中國近代重要通商口岸,也是寧波商幫遠航的起泊地、海上絲綢之路的源頭。如今的老外灘作為寧波城市五張名片之一,已成為商業精英聚會、洽談的場所;異域特色的酒吧、茶座、咖啡廳、餐廳紛紛進駐開業,高品位的消費定位,成為引領寧波與國際接軌的標誌;同方傑座、外灘大廈、外灘花園集辦公、商業、住宅於一體的建築依江而建,成為當地的時尚地標。以寧波老外灘為龍頭的休閒文化區域和現代服務業浪潮正在形成,老外灘正以它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海內外賓客的目光。

樓宇經濟

是指以商務樓及功能性板塊、區域為主要載體,通過開發、出租、售賣等多種形式引進企業,通過招商、留商發
展地方經濟,體現集約型、高密度特點的房地產業與現代服務業高度融合的一種新型經濟形態。在新的發展形勢下,作為服務業發展重要載體之一的商務樓宇經濟越來越受到關注,如何因地制宜地大力發展樓宇經濟,促進各類資源加速聚集,帶動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突破資源瓶頸約束,調整產業結構,都促使我們把發展樓宇經濟擺上比較突出和重要的位置。入駐樓宇的350家單位資產總計達到128億元,註冊資金為11.86億元,其中註冊資金在15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58家,占全部調查單位的16.6%,註冊資金達到11.24億元,占全部的97.7%;外灘大廈註冊資金在150萬元以上的企業最多,達到24家,黃金水岸最少,只有6家。超過10億元的樓宇只有1幢,為外灘大廈的27.27億元,其他樓宇經營規模相對較小,均在5億元左右;從單位樓宇上繳的各類稅收看,超過億元的樓宇共2幢,分別是外灘大廈的2.05億元和港房大廈的1.5億元,這2幢樓的稅金占全部調查總量的93.3%;從單位樓宇實現的利潤總額看,超過億元的樓宇共3幢,分別是外灘大廈的2.72億元、港房大廈的1.74億元和瑪瑙大廈的1億元。

社區建設

街道以“社區建設,大有可為”為指導思想,不斷加強基層民主建設,發展社區服務事業,繁榮社區文化,
努力把中馬建設成為繁榮、文明、整潔的新型社區。社區創建得到有效開展。目前我街道的文明社區創建率已達100%,其中浮石、鹽倉、槐樹三社區還先後被評為省級、市級示範社區。同時我們還積極探索社區服務新途徑。如外灘社區推出的“SOS”志願者救助服務模式共分長期服務、日常幫扶、緊急救助、定時定點服務四大模組,得到了民眾的認可和有關領導的充分肯定。社區文化發展有新提高。街道目前已有註冊文藝團體23支,在市、區和有關部門組織的演出中多次獲得獎項,中馬女子軍鼓隊更是名聲在外,好評如潮;在市首屆社區文藝調演中,我街道選送的舞蹈《追潮》、歌伴舞《舉杯吧,朋友》獲得表演、編導、創作兩金、一銀、一銅的好成績。建立弱勢群體共同參與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動,即調動公益性崗位、低保人員及困難家庭參加社區的治安晚呼隊、護綠隊、巡邏隊、清潔隊、居家養老幫扶隊等,使弱勢群體成為社區的“順風耳,突擊隊”,擴大了社區創建的參與面。

社會服務

社區成立了“心理健康輔導室”。根據年齡、文化教育程度、工作環境、職業等不同層次,由獲得全國心理
健康諮詢證書的同志擔任輔導老師,通過觀察、聊天、諮詢、交流,幫助居民維護心理健康,使社區及時掌握居民的信息,引導居民積極向上、尊老愛幼、團結互助、共創文明、共建和諧,以相互服務促社區和諧,以人的和諧提升社區服務。民政事業有新突破。街道組織開展的“知心幫扶”活動通過三項內容,(一是開展社區幹部訪百戶活動,二是進行崗位需求調查並開展“訂單式”培訓,三是實行用人單位空崗制)有力地推進了再就業工作,同時在擴大就業途徑方面也進行了積極的探索,目前已組建非正規就業組織10家,其中眾樂加工服務社以組裝原子筆和編織讓失業人員走上了再就業之路。社區綜合治理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近年來,中馬街道以創建“無毒社區”、“平安街道”等為切入點,各項工作均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特別是殘疾人事業已初具規模,2003年9月,中馬街道被中國聯殘、中國法務部聯合授予“中國殘疾人維權示範崗”的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