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食養食療學

中醫食養食療學

中醫食養食療學是中醫養生理論與現代營養科學相結合的新學科。食養是運用傳統中醫理論,闡述食物的四性五味,結合現代營養學來辨證(質)食治;食療是指食物除養生和營養作用外,還有治療作用,包括了運用中醫理論的辨證(質)治療,食物中營養素對營養缺乏症的治療,以及食物中一些非營養物質的特殊治療作用。

中醫食養食療學中醫食養食療學文獻
中醫食養食療學是中醫養生理論與現代營養科學相結合的新學科。食養是運用傳統中醫理論,闡述食物的四性五味,結合現代營養學來辨證(質)食治;食療是指食物除養生和營養作用外,還有治療作用,包括了運用中醫理論的辨證(質)治療,食物中營養素對營養缺乏症的治療,以及食物中一些非營養物質的特殊治療作用。

特點

中醫食養食療學中醫食養食療學著作
中醫食養食療學和藥物療學有很大的不同。食物治病是中醫食養食療學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就是“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對人體基本上無毒副作用。也就是說,利用食物(谷肉果菜)性味方面的偏頗特性,能夠有針對性地用於某些病證的治療或輔助治療,調整陰陽,使之趨於平衡,有助於疾病的治療和身心的康復。但食物畢竟是食物,它含有人體必需的各種營養物質,主要在於彌補陰陽氣血的不斷消耗。因此,即便是辨證不準確,食物也不會給人體帶來太大的危害。正如名醫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所說“食療病人服之,不但療病,並可充飢,不但充飢,更可適口,用之對症,病自漸愈,即不對症,亦無他患”。因此,中醫食養食療學適應範圍較廣泛,主要針對亞健康人群,其次才是患者,作為藥物或其他治療措施的輔助手段,隨著日常飲食生活自然地被接受。

藥物療學主要使用藥物,藥物性質剛烈,自古有“毒藥”之稱,主要是為治病而設,因此藥物療學比起中醫食養食療學適應範圍更局限,主要針對患者,是治療疾病和預防疾病的重要手段。如若隨便施藥,虛證用瀉藥,實證用補藥,或熱證用溫性的藥物,寒證用寒涼性質的藥物,不僅不能治療疾病,反而會使原有的病情加重,甚至惡化。因此用藥必須十分審慎。中醫食養食療學寓治於食,不僅能達到保健強身、防治疾病的目的,而且還能給人感官上、精神上的享受,使人在享受食物美味之中,不知不覺達到防病治病之目的。這種自然療法與服用苦口的藥物相比迥然不同,它不像藥物那樣易於使人厭服而難以堅持,人們容易接受,可長期運用,對於慢性疾病的調理治療尤為適宜。 此外,食療用品在劑型、劑量上不像藥物那樣有嚴格的規定,不能隨意更換,它可以根據患者的口味習慣進行不同的烹調加工,使之味美色艷,寓治療於營養和美味之中。

科學原理

中醫食養食療學中醫食養食療學食物療法
辨證施膳

辨證施治是中醫食養食療學疾病的指導原則,即在臨床治療時要根據病情的寒熱虛實,結合病人的體質以相應的治療。只有在正確辨證的基礎上進行選食配膳,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否則,不僅於病無益,反而會加重病情。中醫認為,臨床病證不外虛證、實證、寒證、熱證。如神疲氣短,倦怠懶言,舌質淡,脈虛無力等為虛證;形體壯實,脘腹脹滿,大便秘結,舌質紅,苔厚蒼老,脈實有力等為實證;怕冷喜暖,手足不溫,舌淡苔白,脈遲等為寒證;口渴喜冷,身熱出汗,舌紅苔黃,脈數等為熱證。根據中醫“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熱者寒之”、“寒者熱之”的治療原則,虛證患者以其陰陽氣血不同之虛,分別給予滋陰補陽益氣、補血的食療食品治之;實證患者應根據不同實證的證候,給予各種不同的祛除實邪的食療食品,如清熱化痰、活血化瘀、攻逐水邪等;寒性病證,給予溫熱性質的食療食品治之;熱性病證,給予寒涼性質的食療食品治之。另外,在辨證施膳的時候,還必須考慮個人的體質特點。例如形體肥胖之人多痰濕,宜多吃清淡化痰的食品;形體消瘦之人多陰虛血虧津少,宜多吃滋陰生津的食品。春季萬物始動、陽氣發越,此時要少吃肥膩、辛辣之物,以免助陽外泄,應多食清淡之菜蔬、豆類及豆製品;夏季炎熱多雨,宜吃些甘寒、清淡、少油的食品,如綠豆西瓜鴨肉等;秋季萬物收斂、燥氣襲人,宜吃些滋潤性質的食品,如乳類、蛋類等;冬季天寒地凍、萬物伏藏,此時最宜吃些溫熱禦寒之品,如羊肉狗肉乾薑等。

全面膳食

所謂全面膳食,就是要求在飲食內容上儘可能做到多樣化,講究葷素食、主副食、正餐和零食等之間的合理搭配。現代營養學認為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主要包括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礦物質水和纖維素七大類物質。這幾大類營養素分別存在於不同種類的食物中,如糧食類食物主要含有豐富的糖類,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素,魚、肉、奶、蛋類則是蛋白質的良好來源。如果一味追求素食,進食穀類、蔬菜類食物,摒棄或限制動物性食品的攝入,久則使蛋白質的供給不足,不能滿足機體新陳代謝的需要,可引起低蛋白血症,也影響脂溶性維生素D、維生素E等的吸收,引起一系列症狀。而效仿西方的膳食結構模式,大量攝入動物性食品,勢必使某些腫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結腸癌、直腸癌等的發病率明顯升高,也使動脈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痛風等病的發生增多。所以,為了保持身體健康,必須採用平衡膳食,全面膳食。全面膳食是現代營蕎學一個基本的觀點,其實,在中醫食療學中也早有類似認識,如中國醫學典籍《黃帝內經》中曾經明確提出膳食配伍的原則:“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五穀,為米、麥及其他雜糧類食物的泛稱,五果、五菜則分別指古代的五種蔬菜和果品,五畜泛指肉類食品。這四大類食物,分別提供人體所需要的糖類、脂肪、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纖維素等,以滿足人體功能活動的需要。

飲食有節

飲食有節是指每天進食宜定時,定量,不偏食,不挑食。主要有兩層含義,一是指進食的量,一是指進食的時間。飲食定量,主要強調飲食要有限度,保持不飽不飢,尤其是不暴飲暴食。否則會使腸胃功能紊亂,導致疾病的產生。如《黃帝內經》所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千金要方》更明確指出飲食過量的害處,“不欲極飢而食,食不可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可過多。飲食過多,則結積聚;渴飲過多,則成痰癖”。現代醫學認為,人體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主要靠脾胃的功能正常,若飲食過量,短時間內突然進食大量食物,勢必加重胃腸負擔,使食物不能及時消化,進一步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和輸布,從而產生一系列疾病。相反,進食過少,則脾胃氣血化生乏源,人體生命活動缺乏物質基礎,日久會導致營養不良以及相應病變的發生。因此,飲食有節,食量有度是保證身體健康的重要條件。

中國傳統的進食方法是一日三餐,即早、中、晚三餐。這與飲食在胃中停留和傳遞的時間有關。食物進入胃中,一般素食4小時,肉食約6小時,然後由胃經十二指腸進入小腸,當胃剖空到一定程度時,便產生飢餓感,故可再度進食。研究證明,早、中、晚這三個時間內人體的消化功能特別活躍。按照相對固定的時間,有規律地進食,可以保證消化、吸收功能有節奏地進行活動,脾胃協調配合,腸胃虛實交替,有張有弛,食物則可有條不紊地被消化、吸收和利用。若不分時間,隨意進食,零食不離口,就會使腸胃長時間工作,得不到休息,以致腸胃消化的正常規律被打破,胃腸虛實無度,久而久之可發生脾胃病變。在一日三餐中,歷來主張“早餐好,午餐飽,晚飯少”。這種說法有一定的科學性,與人體晝夜的生理變化有關。因為人身的陰陽氣血的運行,在晝夜中有盛衰的不同。早餐時間,經過一夜的休息,早晨陽氣活動開始旺盛,胃中處於相對空虛狀態,亟需補充營養,以滿足上午的工作需要;午餐時間,處於一日當中,且經半天的勞動,消耗較多,故宜適當多進食,才能彌補損耗,滿足下午勞動工作的需要;晚飯後,一般活動較少,消耗不多,故宜少食,否則常為致病之因。當然,一些夜生活豐富者,晚餐不僅要好,還要加夜宵。

五穀食養食療

中醫食養食療學網上中醫食養食療學圖書
《周禮》上的五穀,是指黍、稷、菽、麥、稻。黍指玉米,也包括黃米,稷指粟,菽指豆類。現代所說的五穀泛指穀類和豆類,如類等五穀雜糧。五穀含的營養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其次是植物蛋白質,脂肪含量不高。古代醫家們認為五穀能養五臟之真氣。1997年中國營養學會通過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第一條就是“食物多樣,穀類為主”,它強調人們日常所必需能量和蛋白質應主要由糧食供給,糧食是攝取營養素的主體和根本。可見,糧食在人們的飲食結構中是排在第一位的。古人強調“為養”的基本原則也就是“精細搭配,雜食五穀”。粗細搭配 吃點粗糧 我們把居民日常吃的米、麵粉稱作細糧,把玉米(面)、小米高粱、豆類和薯類等稱作粗雜糧。粗雜糧中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特別豐富,玉米、薯類等粗雜糧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營養學家認為,每周至少吃3次粗糧,會對健康有所幫助,也使人的腸胃更健康,食慾更強。我們知道,不同品種的糧食其營養價值也不盡相同,其中,粗糧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如燕麥富含蛋白質;小米富含色氨酸、胡蘿蔔素;豆類富含優質蛋白;高粱富含脂肪酸及豐富的鐵;薯類含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

雜食五穀營養互補,小雜糧含澱粉和蛋白質較多,主要包括的作物有高粱、穀子、蕎麥、燕麥大麥糜子薏苡仁,以及菜豆、綠豆、小豆、蠶豆豌豆豇豆、小扁豆、黑豆等。中國中長期食物發展戰略研究表明,在供給國人的糧食中,小雜糧應占20%。小雜糧不但營養價值高,還含有特殊營養素,例如蕎麥、莜麥蛋白質含量高,多重胺基酸配比合理,被譽為“美容、健身、防病”的保健食品原料。蕎麥含還含有其他穀物所不具有的葉綠素和蘆丁。蕎麥中的維生素B1、B2比小麥多2倍,煙酸是其3~4倍。蕎麥中所含煙酸和蘆丁都是治療高血壓的藥物。經常食用蕎麥對糖尿病也有一定療效。豆類還含有豐富的脂肪,為人體熱量和蛋白質的主要來源。

現代中醫食養食療學食物互補原理驗證,雜食五穀是符合飲食養生之道的。例如,在吃白米、白面時,常搭配些玉米、甘薯、黃豆、胡豆等粗糧,不僅可獲全面營養,且可提高食物的利用率。大米與玉米搭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大米不含維生素A,而玉米維生素A含量豐富;大米蛋白質有色氨酸,所含賴氨酸少,而玉米中的蛋白質幾乎不含色氨酸,但含有賴氨酸,賴氨酸和色氨酸均為人體必需胺基酸,大米與玉米搭配,可起到蛋白質互補效應,使人體獲得的維生素和必需胺基酸更全面,還提高了蛋白質的利用率。

五果食養食療

中醫食養食療學中醫食養食療學書籍
“五果”是一般水果,尤指,實際上是水果和乾果的統稱,還包括某些能生食的瓜果如西瓜、哈密瓜等。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無機鹽和纖維素,因可生吃,可獲得更多的營養成分。它們輔助“五穀”、“五畜”,使人體獲得更全面的營養。水果滋養又治病是人們的共識。“遍嘗百果能成仙”是一句膾炙人口的諺語,說明常吃各種水果有利健康。果品味美更有妙用,在中國歷代醫書中,有很多果品是作為藥用的,《本草綱目》第29~31卷就收入果品50餘種。如梨,具有清熱、止咳、平喘、化痰等功效。在秋冬交替之際,適量吃梨能有效緩解煩渴、咳嗽、咽痛、失音等“上火”症狀。棗,民諺稱:“一日吃數棗,終生不顯老。”據《本草備要》記載,棗能補中益氣、滋脾胃、潤心肺、通九竅、和百藥。柿,據《本草綱目》記載,柿乃血分之果,其味甘氣平,性澀而能收,故有健脾、潤腸、治咳、止血之功效。現代藥理學研究證明,柿子和柿葉所含的有效成分,對預防心血管硬化有一定作用。再如櫻桃,“甘為舌上露,暖作腹中香”,“聞道令人好顏色,神農本草應自知”。山楂可調胃增食慾,其降脂之功更是眾人皆知。

水果類含糖、脂肪、蛋白質相對較少,吃水果的主要目的不在於補充這三大營養物質,而在於補充其他營養素,即水分、維生素和礦物質及微量元素。水果的最大優點是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C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缺乏維生素C可導致許多疾病的發生:毛細血管的脆性和通透性增大,容易破裂而出血,還可引起壞血病;使體內乙酸轉變為膽固醇的速度加快,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幾率;人體免疫力下降,抗病能力差,容易感冒和感染其他疾病。近年來的研究還認為,維生素C缺乏還可增加某些致癌活性,而增加富含維生素C和纖維素的食物,則可減少患腸癌的危險性。對於兒童和老年人來說,尤其不能缺乏維生素C。因為維生素C是促進兒童發育不可缺少的物質;老年人生理功能減退,如果再缺乏維生素C,抗病能力就會減弱,更容易生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