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養生

食療養生

食療養生法簡稱“食養”。即利用食物來影響機體各方面的功能,使其獲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種養生方法。俗話也就是通過吃來對我們的身體進行保養。通常認為,食物是為人體提供生長發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種營養素的可食性物質。也就是說,食物最主要的是營養作用。其實不然,中醫很早就認識到食物不僅能營養,而且還能療疾祛病。如近代醫家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曾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療病,並可充飢;不但充飢,更可適口,用之對症,病自漸愈,即不對症,亦無他患”。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講究養生之道。很多適合養生的食品也隨之被推廣,常見的有養生雜糧粉,雜糧粥,藥膳等等。

基本信息

食療養生概述

natiful.zhiyuanshop.natiful.zhiyuanshop.

食療養生是中國人的傳統習慣,通過飲食達到調理身體,強壯體魄的目的。食療養生文化源遠流長,食療養生是一種長遠的養生行為。以前的人通過食療養生調理身體,現在的人通過食療養生減肥、護膚、護髮。食療養生是一種健康的健體之道。

更經典的說法是:食物是人類治病最好的藥品,食療養生就是用食物代替藥物而使疾病得到治療、使細胞恢復功能、使人體恢復健康。高級均衡營養素能增強細胞營養代謝功能,使細胞獲得了強大的能量;同時能激活細胞健康免疫基因,使細胞免疫活性增加、免疫細胞的數量成倍增加;能使免疫細胞有能力釋放大量的特異性免疫球蛋白直接殺死侵入細胞的細菌病毒,直接中和清除被細胞吸收的物理化學物質;強壯的免疫細胞可直接吞噬病死的細胞和廢棄的代謝物,幫助功能低下的細胞恢復功能,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有醫藥之父之稱的希波克拉底說過:藥物治療,不如食物治療,食物是人類治病的最好藥品。他相信人體天賦的自然免疫力是疾病真正的終結者。

食療養生和藥膳的原理

“藥食同源”是中華原創醫學之中對人類最有價值的貢獻之一。五穀雜糧,有益於人類而無害於身體,因而性“中”。這是中華原創醫學選擇食品最主要的標準。這個標準是建立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以實驗動物“檢驗”的客觀基礎上。

在這個標準里,食品和藥品並沒有截然分開的界線。食品中略略離開“中”時就會偏涼(例如綠豆)或偏溫(例如豆豉)。如果偏離“中”較遠時,就是“寒”與“熱”。如果更遠離“中”的就是“藥”了,這就是涼藥或者熱藥的來歷。“寒者熱之,熱者寒之”,這是中醫的治療原則,得了熱病應該用涼藥,如果熱得不那么厲害,就不一定要藥了,用性偏涼食品(例如前述的綠豆)調節就可以了;反之亦然。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食療養生”了。藥食同源:定性與定量食療養生和藥膳並非同一概念。前者使用食品進行調理,而後者則是將通常歸入“藥”範圍的變成可口的食品。比如“當歸生薑羊肉湯”,既是藥,但又是美味佳肴。對於身體虛羸,冬天手腳常冰涼者而言是再合適不過的首選了。

如果是極寒或者極熱者,就叫做“毒”了。比如同是豆類的“巴豆”,普通人只要誤食一粒就會一瀉如水,因為它性極熱,常用以治療極寒的病人。所以《黃帝內經》說治病是“聚毒藥以攻之”,而不是說“聚藥以攻之”。因此,無論食品、藥物甚至毒藥都是同源的,因為目的是相同的:就是將偏離正常狀態的自組織能力恢復到常態。

西方醫學則不然。凡藥就不能是食品,食品則不準說療效,至於“毒”就更加另類了。需要再次強調的是,中醫是“以人為本”的標準,而不是以實驗動物為“本”的標準。如果以通常西醫動物模型去檢測“巴豆”的毒性,結果相反,實驗鼠吃下“巴豆”不僅不瀉肚,而且會越來越發福,所以“以鼠為本”的所謂“客觀”的標準,並非萬全。

兩種不同醫學體系的目標不同:西醫治人的病,而中醫是治得了病之人,各有自己的價值評估體系。本來兩種體系可以互補,可以互相尊重,然而今日之醫學,西醫價值評估體系“在朝”,中醫“在野”,“藥食同源”這一寶貴財富因此被質疑、被摒棄以至於被誤用。比如一度十分流行的“綠豆能治糖尿病”的說法。糖尿病由於患者眾多以及現代醫學認定的“終身服藥性”而使社會備受困擾,因此該說甫一出現便引起了廣泛關注,最後因漏洞百出而引出一場有關食療養生的“信任危機”和“養生危機”。該學說的一個非常矛盾之處就是糖尿病的標準是由西醫定位的,比如根據血糖的水平等,綠豆作為食療養生方法是從中醫的看法去解決西醫定位的病,這本身是不科學的,並且喪失了中醫的優勢和特點,因為單從指標來講綠豆肯定不如西醫的降糖藥管用。這兩者是不同體系的,不在一條線上,因此該說法就出現了漏洞,不能自圓其說。這個學術上的漏洞被放大以後,實際上對食療養生或者整箇中醫界來說是一件好事:在這個問題上的欠缺不是某一個人的欠缺,是包括整箇中醫界都有欠缺,“養生危機”也不是一個人造成的,根源在於整箇中醫界喪失了自己的價值評估體系。這一課要補上,否則“養生危機”會持續下去,整箇中醫體系也將瓦解。

食療養生的歷史

原始人類在與自然界鬥爭的過程中,逐漸發現了有些動、植物既可充飢又可保健療疾,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認識並開始利用火。《禮含文嘉》中記載:“燧人氏鑽木取火,炮生為熟,令人無腹疾,有異於禽獸。”可見火的發現是人類飲食營養養生保健的一次進步,具有深遠的意義。

隨著陶器的出現和使用,食物的炮製不僅限於“火匕燔肉”和“石上燔谷”,烹調方法日益多樣化,食物的味道也更加可口。此時期還出現了酒,在《呂氏春秋》中就已有“儀狄作酒”的記載,但最初只限於糧食作物和果實自然發酵而成的酒,此後又出現了複合成分的食用酒和藥用酒。

商代的大臣伊尹改革了烹飪器具,並發明了羹和湯液等食品,開創了煮食和去渣喝湯的飲食方法。公元前5世紀的周代,出現了專門掌管飲食營養保健的“食醫”。此後,醋、醬、糖、豆腐等調料及食品也相繼出現。

戰國時期的《內經》是我國第一部醫學理論專著,《素問·五常政大論》主張:“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書中高度評價了食療養生養生的作用,也是食療養生養生理論的重大進步。

東漢名醫張仲景治療外感病時服桂枝湯後要“啜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在服藥期間還應禁忌生冷、粘膩、辛辣等食物,可見其對飲食養生及其輔助治療作用的重視。

隋唐時期有很多食療養生專著問世,如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卷二十四專論食治,他主張“為醫者,當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治之,食療養生不愈,然後命藥”,體現了“藥治不如食治”的原則。此後《食療養生本草》、《食性本草》等專著都系統記載了一些食物藥及藥膳方。宋代的《聖濟總錄》中專設食治一門,介紹各種疾病的食療養生方法。宋代陳直著有《養老奉親書》,專門論述老年人的衛生保健問題,重點談論了飲食營養保健的重要作用。元代飲膳太醫忽思慧編撰的《飲膳正要》一書,繼承食、養、醫結合的傳統,對健康人的飲食做了很多的論述,堪稱我國第一部營養學專著。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收載了穀物、蔬菜、水果類藥物300餘種,動物類藥物400餘種.皆可供食療養生使用。此外,盧和的《食物本草》、王孟英的《隨息居飲食譜》及費伯雄的《費氏食養三種》等著作的出現,使食療養生養生學得到了全面的發展。

中國人傳統的食療養生之道法

中國人說:藥補不如食補。外國人說:食物是最好的藥物。如果有一種方法只要通過飲食調理,就能保養身體,祛除疾病,想必人人都想嘗試。其實,這個方法早就有了,這就是我國傳統的食療養生法。

食療養生是根據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年齡、不同的體質、不同的疾病,在不同的季節選取具有一定保健作用或治療作用的食物,通過科學合理的搭配和烹調加工,做成具有色、香、味、形、氣、養的美味食品。這些食物既是美味佳肴,又能養生保健,防病治病,能吃出健康,益壽延年。

中國傳統膳食講究平衡,提出了“五穀宜為養,失豆則不良;五畜適為益,過則害非淺;五菜常為充,新鮮綠黃紅;五果當為助,力求少而數”的膳食原則。用現代語言描述就是,要保持食物來源的生物多樣性,以穀類食物為主;要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每天要攝入足夠的豆類及其製品;魚、禽、肉、蛋、奶等動物性食物要適量。

中國的傳統膳食結構是非常合理的,但近年來我國民眾的飲食結構卻越來越西化。資料顯示,1997年到2002年,我國居民所消費的十大類食物中,糧食和豆類食品的消費量分別下降了l2.6%和6.8%,糖類食品增長了42.1%,植物油類、肉類、禽類和蛋類的消費都分別上升了20%以上。這種局面的出現跟洋快餐泛濫等問題有關。洋快餐大多是油炸、烘焙加工的食品,肉類比例非常高,這種“吃肉才有營養”的錯誤導向是造成飲食結構西化的重要原因。而實際上,食物熱量的60%左右來自碳水化合物,25%來自脂肪,12%~15%來自蛋白質,如此才是理想的膳食構成比。洋快餐的特點是三高和三低,即高熱量、高脂肪和高蛋白質,低礦物質、低維生素和低膳食纖維。由於營養嚴重失衡,所以國際營養學界稱洋快餐為能量炸彈和垃圾食品.

實際上,在一些國人熱衷於飲食西化的時候,以中國傳統飲食結構為代表的東方膳食結構,卻越來越為世人所矚目。1989年,美國參議院史無前例地召開了有關膳食營養的聽證會,聽取了美國康乃爾大學、英國牛津大學、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在中國6年的合作膳食調查研究結果,認為中國的傳統飲食結構是非常有利於健康的.

概括而言,中國傳統膳食結構有四大優勢。第一是主副食分明,傳統膳食非常注重穀物的健康作用。第二是關注新鮮蔬菜的健康作用。中國傳統膳食新鮮蔬菜來源廣泛,食用量大。“食不可無綠”已經成為中國傳統飲食的金科玉律。中國居民每個人一天大約要吃500克新鮮蔬菜,德國只有80克,英國是83克,荷蘭大約100克,美國l02克~103克,法國120克。第三是強調“可一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豆”;“青菜豆腐保平安”的膳食原則。第四,我們的傳統膳食堅持了低溫烹飪的方法,如主食饅頭、米飯、麵條、餃子、粥等烹製都在水環境中進行,採用1000C左右的溫度加熱,比烘烤的溫度要低得多。爆炒菜餚也是短時間完成,這種烹調方式不僅有益於保持蔬菜的營養成分不受損失,也滿足了菜餚表面殺菌的需要,同時也減少了油脂的氧化。

食療養生的分類

粥類:粥即用米加水煮製而成,如加入藥物同煮便稱作藥粥,亦可將適量藥汁兌入粥中供病人服用。它包括了食療養生與藥療的雙重效果。如乾薑是中醫用於溫中散寒的藥物,但無補養作用,只適用於里寒之症;粳米或糯米可以健脾益氣,卻沒有散寒力量。若用乾薑與米合煮粥服食,就成為具有溫補脾胃,治療脾胃虛寒的食治良方。又如用糯米煮成粥,在煎煮時加入適量蔥、姜,煮熟後兌入一小杯醋,既能治療感冒,又能防感冒。由於穀米煮粥,加入藥特別是補益性的藥粥,可以正常當作早餐或點心食用,既可充飢,又作食治。粥類食品簡便易行,在古今食療養生中用的最多。

羹類:羹又稱湯,它是以肉、蛋、奶、海味等為主體原料,製成的較稠厚的湯液。可作為正餐,亦可作為佐餐食用。如百合銀耳羹,用百合50克,銀耳25克,冰糖50克,先將百合、蓮子、銀耳加水煮熟,用文火煨至湯汁稍粘,再加入冰糖,冷後即可食用。具有安神健腦之功,每晚睡前服,治失眠、多夢、焦慮、健忘。

茶類:又稱“代茶飲”,是指含有茶葉或不含茶葉的藥物,經粉碎混合而成的粗末製品(有些藥物不經粉碎亦可)。一般不用峻猛或過苦的藥材。藥茶用開水沏後或加水煮後,即可象日常飲茶一樣頻頻飲之。如治療風寒感冒的薑糖茶,即由生薑、紅糖組成。又如菊花茶,即以中藥菊花用水沏後頻服,可治頭暈、目眩,具有清熱、明目之功。

酒類:亦稱“藥酒”,即用中藥與酒相結合的一種液體劑型,可用浸泡法或釀製法製備。中醫認為,酒能通血脈,去寒氣,行藥勢。常用的藥酒有枸杞酒、人參酒、鹿茸酒、健美酒等。但這種藥酒的缺點是不能飲酒的人或肝腎功能差的人不宜用。

食療養生的優點

中醫歷來強調“藥療不如食療養生”,以食物為藥物具有以下幾大突出的優點:

一、食療養生不會產生任何毒副作用,而藥物治病則不然,長期使用往往會產生各種副作用和依賴性,而且還可能對人體的某些健康造成影響;

二、這些食物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之物,價格低廉,有的甚至不花分文,讓我們在日常用餐中便可達到治病的目的,這又是昂貴的醫藥費所無法比擬的;

三、食物為藥還具有無痛苦的優點,讓人們在享受美食的過程中祛除病痛,避免了打針、吃藥,甚至手術之苦。有此幾大藥物無法可比的優點,我們又怎能不以食物為藥、以食療養生治病呢?當然,食療養生是最好的偏方,食療養生確實時防病治病有很好的功效,有不同於藥物治療的優點,但不等於食療養生能包治百病、也不能因此代替藥物治療。如果病情急重.或者套用食療養生後疾病不減輕,應該請醫生指導。

世界流行的食療養生九法

現如今,人們越來越崇尚健康天然的治療方法,比如通過飲食來治療疾病。下面是世界上最流行的九種食療養生方法。食療養生長期堅持才有用

最近常有病人問我,所謂的“食療養生”到底管不管用?大街上到處都是打著“藥膳”旗號的餐館;報紙上、網路上、電視上也在天天宣傳,吃這種食物可以抗癌,吃那種食物可以補充維生素,我們往往虔誠地按圖索驥,但吃了之後到底有沒有起到作用,就誰也說不清了。

1.紅蘿蔔治痛風:東北一種特殊的紅蘿蔔富含大量的鉀、磷、硒、活性酶、維生素c、維生素k等物質,對人體的酸鹼平衡的調節具有很好的效果。紅蘿蔔分為雌性大紅蘿蔔和雌雄同株兩種,其中雌性蘿蔔的功效要優於雌雄同株的。

2..紅茶防治流感日本科學家用比一般紅茶水濃度淡的紅茶液在病毒感染區浸泡5秒,該病毒就會失去感染力。為此,研究人員提出:在流感高發季節,人們常飲紅茶或堅持用紅茶水漱口可以預防流感。

3.維生素B6防治糖尿病法國、義大利及日本均有報導,維生素B6低於正常值的糖尿病患者,每日供給100毫克維生素B6,6周后四肢麻木及疼痛等症狀會減輕或消失。平時多吃糙米、麵粉、蛋、白菜、乾酵母等富含維生素B6的食物,同樣對防治糖尿病有效。

4.牛奶防治支氣管炎美國學者最近的一項調查統計發現,吸菸者患慢性支氣管炎的人有31.7%是從來不喝牛奶的,而每天喝牛奶的吸菸者中患支氣管炎的人卻低於20%。牛奶中所含的大量維生素A可保護支氣管和支氣管壁,使之減少發炎的危險。牛奶雖然好處多多,但是小心喔!

5.蜂王漿防治關節炎英國科學家對200名關節炎患者進行研究後得出一個新結論:每天服用一次蜂王漿的關節炎患者,其疼痛減輕程度高達50%,關節靈活度也改善了17%。

6.橘汁防治尿道感染美國婦產科醫生研究認為,易患尿道感染的人,每天喝300毫升的橘汁,有助防治尿道感染,其效果比單純飲水要好。

7.南瓜子防治前列腺病美國研究人員最近發表的一篇科研論文指出,每天堅持吃一把南瓜子(50克左右),可治療前列腺肥大,明顯改善第三期病情。因為南瓜子中的活性成分可消除前列腺初期的腫脹,同時還有預防前列腺癌的作用。

8.澱粉類食物防治腸癌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表明,澳大利亞結腸癌發生率是中國人的4倍,其主要原因就是澳大利亞人攝入的澱粉少。專家們指出,香蕉、土豆、豌豆等富含澱粉類食物中的丁酸鹽能直接抑制大腸細菌繁殖,是癌細胞生長的強效抑制物質。

9.菠菜防治視網膜退化美國哈佛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每周吃2~4次菠菜,可降低視網膜退化的危險。據稱,菠菜保護視力的關鍵是類胡蘿蔔素,此化合物存在於綠葉蔬菜中,可防止太陽光對視網膜的損害。

另:國內現有食療養生1500方可供參考使用。

低鹽飲食是食療養生基礎

可以說,低鹽飲食是絕大多數的腎臟疾病患者飲食治療的基礎。低鹽飲食嚴格講就是限制鈉的飲食。因此所有含鈉高的食物都應限制。高鈉食物主要有兩大類:一是食鹽、味素、醬油、醬等調味品;二是各種鹽脯制食品,如各式脯菜、鹹菜、臘肉、臘魚、板鴨、香腸、紅腸等。每日食鹽量控制在2~3克(中號牙膏蓋為1克)或醬油10~15毫升。低鹽飲食禁用第二類食物。味素的含鈉量是食鹽的一半,也必須注意限量使用。此外,各種面制食品中一般也含有一定量的鈉(小蘇打),因此也應限量食用。由於各種天然新鮮食物的含鈉量都很低,因而只要注意限制調味品的使用,即少用鹽、味素和醬油,多用糖、醋,低鹽飲食是不難做到的。此外,中藥"秋石"和市售低鈉鹽都可以用來增加鹹味。但是,它們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鉀,因此應當諮詢醫師。在少尿或無尿、腎功能衰竭晚期時應慎用或不用,以免導致高鉀血症。低鹽飲食主要適用於有腎病綜合徵、高血壓和少尿的腎臟病患者,是臨床上最常用的腎臟病飲食。但是,以腎小管損害為主的腎臟病患者一般不能採用低鹽飲食。因為這些疾病時可能會發生鈉在尿液中丟失過多,導致低鈉血症和血容量不足等問題出現。故此時應注意補充鈉,宜進食高鈉食物。

禁忌

1、下面是不同的編者列舉的藥物與食物配伍禁忌:

(1)一般用發汗藥應禁生冷,調理脾胃藥禁油膩,消腫理氣藥禁豆類,止咳平喘藥禁魚腥,止瀉藥禁瓜果。

這些禁忌主要包括:豬肉反烏梅、桔梗、黃連、胡芡黃、百合、蒼朮;羊肉反半夏、菖蒲,忌銅、丹砂;狗肉反商陸,忌杏仁;鯽魚反厚朴,忌麥冬;豬血忌地黃、何首烏;豬心忌吳茱萸;鯉魚忌硃砂;雀肉忌白朮、李子;蔥忌常山、地黃、何首烏、蜜;蒜忌地黃、何首烏;蘿蔔忌地黃、何首烏;醋忌茯苓;土茯苓、威靈仙忌茶等。

(2)古人對食物與食物的配伍也有一些忌諱,其道理雖不充分,但在藥膳套用中可作參考。

這些禁忌是:豬肉忌蕎麥、鴿肉、鯽魚、黃豆;羊肉忌醋;狗肉忌蒜;鯽魚忌芥菜、豬肝;豬血忌黃豆;豬肝忌蕎麥、豆醬、鯉魚腸子、魚肉;鯉魚忌狗肉;龜肉忌莧菜、酒、果;鱔魚忌狗肉、狗血;雀肉忌豬肝;鴨蛋忌桑椹子、李子;雞肉忌芥末、糯米、李子;鱉肉忌豬肉、兔肉、鴨肉、莧菜、雞蛋等,這些禁忌的套用主要是宜使人氣滯、生風、生瘡、發病等。

2、四季飲食宜忌

四時調食,即順應自然界四時之變化,適當調節自己的飲食。這種四時調食的觀點是建立在中醫養生學整體觀念基礎上的。飲食是人體與外界聯繫的一個方面,所以在飲食方面也應該適應自然界四時氣候的變化,而做相應的調整。

春三月,人體肝氣當令,所以飲食宜減酸益甘,以免肝氣生髮太過,特別是素體肝陽偏亢者,春季最宜復發,因此除了注意飲食調節外,最好以藥物預防,可用甘味食物養脾氣。

夏三月,氣候暑熱,人體消化機能下降,故宜吃清淡、宜消化的食物,特別要注意多吃些營養豐富的蔬菜、水果等。

夏天出汗較多,津液相對虧乏,故適量飲用“綠豆湯”等冷飲,補充水分、清熱解暑。但冷飲不宜過量,否則有害無益。

我國人民自古就有飲茶解暑的習慣。現代研究證明,茶葉除含有粗纖維、膠質、葉綠素外,還含有生物鹼、黃酮類、鞣質、維生素、麥角田醇、揮髮油,以及少量的煙酸、硫胺、葉酸、蛋白質、礦物質等。飲茶能提神醒腦,解除疲勞,增強記憶力。因此,夏季飲茶解暑要比冷飲效果更好。

秋三月,是腸胃道疾病的好發季節,此時尤應注意飲食衛生,以防“病從口入”。此外,立秋之後,不可貪吃冷飲涼食,以免損傷脾胃。

冬三月,陰盛陽衰,是身體虛弱者進補的較好時機。冬季進補的關鍵是食補,補益之品甚多,可因人而宜。

氣虛者,表現乏力、氣短、頭暈、出虛汗等症時,可用人參燉雞湯;血虛者,表現面色萎黃、頭暈眼花、手足麻木時,可以多吃紅棗、桂圓、動物的血和肝臟;陰虛者可吃團魚、烏龜和淡菜等;陽虛者可進補牛、羊肉及狗肉等溫中補虛、和血暖身的食品。

小知識

中醫所論述的虛症,可分陽虛、陰虛、血虛、氣虛。那么該如何分辨這些虛症呢?什麼是陰虛?什麼是陽虛?什麼是血虛?什麼是氣虛?這對中醫專業人士來說不是很那辨別的問題。但對多數患者來說卻很茫然。著名學者聶文濤先生總結四句科普:“陰虛發熱;陽虛怕冷;血虛發燥;氣虛無力。”這四句話雖然不能涵蓋辯證的全部,確實很多人理解了不同的虛症。具體地說:

陽虛症。

症狀表現:怕冷,口不易渴或喜熱飲,咳清稀的泡沫樣痰,常吐清水,大便稀或常腹瀉,常腹痛不適,但用手按壓腹部痛可減輕,或熱敷腹部腹痛可好轉,小便清長,手足不溫或很涼,面色蒼白,精神萎靡不振等。舌苔白厚,舌質淡嫩,脈象沉、遲鈍、無力、虛弱。白天不熱也容易出虛汗,口唇清淡,口中常淡而無味等。

陰虛症。

自覺內部有熱,手心、足心、心口都覺熱,咽乾口燥,飲水多,有時午後帶熱,晚上醒後覺出汗(盜汗),大便乾結,尿黃短,面部顴紅,精神煩躁不安,坐臥不寧,常失眠,唇紅乾裂。舌紅少苔,舌乾裂,舌質嫩紅,脈細數無力等。

血虛症。

由於心脾功能差,易失血、缺血、貧血而出現血虛。表現為頭暈,無力,心悸,心煩,視物模糊,面色蒼白,口唇淡白,少言懶語,精神差,舌淡白,脈弱。

氣虛症。

是指人體正氣不足、機體抗邪能力減低、生理機能減低而出現神疲乏力、心悸氣短、自汗、盜汗,全身虛弱、元氣不足、陽痿、遺精、早泄、月經不調、脫髮、胃口不好、消化不良等。可分腎氣虛、脾氣虛、肺氣虛、心氣虛,又常和血虛同時出現,但又各有其特點。

“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水補,水是百藥之王。”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水篇”被列為全書之首,並用如此通俗易懂的語言告訴人們水的醫療保健作用。而美國醫學博士巴特曼在《水是最好的藥》一書中,解釋了一項新的發現:不健康的水是許多慢性疾病的根源,震驚了世界醫學界。

“中西學者在他們的著作中對水這樣‘情有獨鍾’,足見水對身體健康的重要影響。現代醫學已經證明,消化不良、頭痛、風濕性關節炎、壓力與抑鬱、高血壓、高膽固醇、哮喘、過敏等都與水有關。人們都想健康長壽,我覺得選擇好水、養成正確的飲水習慣就是第一步。”

酸性化——人體萬病之源

食療養生誤區

什麼是食療養生誤區

盲目進補

補錯方向。有些人自覺身體虛虧,便常用補益藥如人參酒、黃芪淮山羹、參芪精之類來進補,以為有益無害,不料這類東西對陰虛的人(面色蒼白、驚悸不安、低熱、盜汗、口渴、舌紅少苔、失眠多夢)來說是不可用的,用了反而消耗陰津,使症狀更加重。上述諸補益食療養生製劑對氣虛的人很有作用,這類人動則氣喘,頭昏自汗、大便稀薄,內臟下垂(胃下垂、腎下垂、子宮下垂、脫肛),用上述補益藥就對症了。所以,必須對症進補。再如,有些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大都出現肺陰虛的症狀(咳嗽無痰或痰少而稠,有時咯血,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口乾咽燥),如用了偏於甘溫的紅人參,反而使病情加重,應該用西洋參、沙參以益氣養陰清熱,對於此類陰虛咳嗽,用鮮地粥、蜜餞百合來服用,是有益的。補益過頭。老年人大多消化力弱,脾胃虛弱,此時如用了多量的龍眼肉、熟地、阿膠之類滋膩之品,將使脾胃消化能力減弱,飯量減少,出現腹脹,腹瀉等症狀。所以滋膩太過,也是進補中常易出現的錯誤。如老年人如確實陰虛,要用熟地、阿膠之類,也應小量,不宜過於滋膩。服用適量冰糖黃精湯、一品淮山之類也是個良好的選擇。鹿茸確能補精助陽,是著名補陽藥,如驟用大量,就會了現鼻子流血、眼紅、頭暈等上火症狀。所以要掌握一個度,從小量開始。想當然進補。有些人認為維生素是補品,多用無妨。比如魚肝油含維生素A及維生素D,人體在維生素A缺乏時可得乾眼病及夜盲症,維生素D缺乏時可導致佝僂病,但實際上從食物中攝取維生素A已足夠生理需要,只有在得了慢性肝炎、胰腺炎、腹瀉時才會出現維生素A的缺乏。此時,一方面應針對病因進行治療,一方面適當補充維生素A。如盲目長期大量服用,可致中毒,出現頭痛、噁心、嘔吐,毛髮脫落,皮膚瘙癢,維生素D盲目長期大量套用,可致低熱、煩躁、厭食、肝臟腫大、腎臟損害、骨骼硬化等。其他的維生素類藥品,也不宜盲目想當然用來作為補藥,如維生素C長期大量服用,可致腎、輸尿管、膀胱結石;維生素B1大量盲目套用可致頭痛、煩躁、心律失常、浮腫和神經衰弱。

濫用"藥物食品"

近些年來,"藥物食品"流行起來。這些"藥物食品"一旦濫用,危害很大。它能使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遭到破壞,甚至致病。如"人參軟糖"、"鹿茸軟糖"、"人參奶粉"、"人參餅乾"等。人參有促進性腺激素分泌的作用,鹿茸一般用來治療陽痿,兒童如隨意食用這類所謂"藥物食品",會使兒童早熟,出現長鬍須,長陰毛等性發育提前現象。還有些"藥物食品"(如一些飲料)含有咖啡因等興奮藥物,大量使用,干擾人體的生物節律,有害健康。還有的人自製"藥物食品"。如有人認為甘草是有益無否的良藥,加上其甜味很可口,於是便把甘草泡水當茶飲。這是十分危險的。這種"甘草茶"服久了會產生類似腎上腺皮質激素樣的副作用,使血鈉排出減少,鉀排出增多,導致高血鈉、缺鈣性抽搐。更有甚者,久服甘草可導致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一旦出現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問題就比較麻煩了。有的患者就需要終生服用強的松之類的腎上腺皮質激素才能維持生命。

不辨宜忌

在進行食療養生的過程中,辨清食物對不同的人的宜忌十分重要。比如吃魚,許多人認為人人皆宜。其實不是如此。魚所含的魚油主要是二十碳五烯酸,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對防治冠心病和腦血栓形成大有益處,可是因其降低了血小板的凝聚性,可引起各種自發性出血,包括腦出血。有研究表明:因紐特人以魚為主食,他們幾乎沒有人患冠心病和腦血栓,但腦出血卻成了他們重要的死亡原因。所以,有腦出血傾向或已經有過腦出血史的人,就不宜盲目大量進食魚類。

食療養生的注意事項

遵守食療養生原則有利於人體健康和疾病的防治。與此相反,若不遵守食療養生原則就不利於這種目的,甚至有害。現將有關注意事項分述如下:

食不偏嗜

合理膳食首先要求人們飲食要多樣化。中醫以五味代表各種食物及其特點,也認為各種食物的攝取不能有偏;如果長期偏食,就會影響正常生理狀態甚至發生疾病。如《黃帝內經》說:“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鹹,大骨以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喘,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馳,精神乃央。”又說:“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撥;多食辛,則脈急而瓜枯……。”都反覆說明了這一問題。

合理膳食也要求人們膳食的粗細、葷素要搭配、協調,尤其不能吃含飽和脂肪酸過多的動物性膳食。因為過多的飽和脂肪酸對大多數人來說,會增高血中膽固醇的含量,導致動脈粥樣硬化,誘發冠心病。古代中醫也指出“膏粱厚味”足以使人致病。

生活中人們確有偏食辛辣者,有偏食煎炒、油膩者,有嗜醇酒者;兒童多偏愛零食、肉食。這些對健康都是不利的。在口味的偏愛中,愛吃較甜或較鹹都是有害的。甜食主要是糖或含糖的食物,由於齲齒的發病率與食糖多少呈正相關,故要少吃糖和甜食保護牙齒。鹹食是鹽和含鹽的食物,鹽含鈉和氯。由於高血壓的發病率與鈉的攝入呈正相關,故食鹽不宜多吃。為了預防高血壓,每人每天吃鹽以不超過10g為宜。高血壓病人尤以限制吃鹽為好。至於飲用高度白酒若無節制,會使食慾下降、飲食減少,以致營養缺乏,嚴重的還會產生酒精性肝硬化。因此應少飲或不飲酒,尤其是高度酒。孕婦、兒童則均忌飲酒。

此外,《黃帝內經》指出:“飲食者,熱無灼灼,寒無滄滄”。《金匱要略》也說:“服食節其冷熱”。說明既不能過食生冷、瓜果,也不能食溫度過高、辛溫燥熱的食物。因為前者易損傷脾胃陽氣,引起少食腹瀉、腹痛,或婦女月經不調等;後者易腸胃積熱、傷陰劫液,引起口渴咽乾、胃脘灼熱或腹痛、便秘,也是誘發食管癌的重要因素。

飲食有節

飲食有節或饑飽適當都是指飲食要適度,不能過少也不能過多。它是保證合理膳食的重要內容之一。一般來說,當食慾得到滿足時,熱量需要即可以滿足,表示人體健康的標準之一的體重也可以維持正常。進食過少引起消瘦,進食過多引起肥胖,無疑都是不好的。

我國古代對飲食過多給人帶來的損害十分注意。《黃帝內經》說,飲食“勿使過之,傷其正也”。首先是“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再則可引起某些疾病。對於飲食營養過於豐富造成的嚴重後果,《壽世保元》指出:“恣口腹之慾,極滋味之美,窮飲食之樂,雖肌體充腴,容色悅澤,而酷烈之氣內蝕臟腑,精神虛矣!”

如何掌握好飲食有節《飲膳正要》說得好,“善養性者,先飢而食,食勿令飽;先渴而飲,飲勿令過。食慾數而少,不欲頓而多”。至今也是十分可行的。

妊娠、產後飲食宜忌

妊娠、產後因孕育胎兒或哺乳等特殊生理情況,因此要選用適宜的飲食而避忌不適宜的飲食。總體來說,孕婦的飲食要從穀物糧食、動物性食物中獲得足夠的熱量,飲食要多樣化,並根據妊娠不同階段擬定飲食。如早期出現孕吐,飲食要投其所好,少吃多餐。2~3月孕吐消失後應多食富含蛋白質的動物性食物、大豆與乾果,富含維生素、纖維素的蔬菜、水果。忌食過鹹、含鈉多的飲食,如鹹魚、臘肉。妊娠後期有水腫等情況時,飲食宜清淡,要少吃鹽,宜食有健脾利濕功能的鯉魚、鯽魚、赤小豆、薏苡仁;同時還應食含鐵、鈣豐富的動物肝臟、肉鬆、豆製品。此期由於胎兒逐漸長大,影響脾胃運化,故應少食芋子、番薯、蠶豆、碗豆等易引起腹漲的食物。此外,妊娠期因臟腑經絡之血皆注於沖任以養胎,機體相對處於陰血偏虛、陽氣偏盛的狀態,所以一般都應忌食辛辣刺激和溫燥的飲食,如姜、辣椒、桂皮、酒、羊肉、狗肉等。

產後因產時的體力消耗與出血,產婦處於虛弱狀態,又有哺乳的需要,因此應多食富含脂肪、蛋白質和能補養氣血的飲食,如動物性飲食、豆類、乾果,或在膳食中添加黃芪、黨參、當歸、大棗等。產後大便困難者,可多食蔬菜、芝麻、胡桃仁等。食量要根據產婦的胃口逐漸增加,飲食要容易消化。勿食生冷堅硬和過於肥膩味厚的食物,以免損傷胃氣。

病中飲食宜忌

早在漢代《金匱要略》就說:“所食之味,有與病相宜,有與身為害,若得宜則宜體,害則成疾”。它表明疾病時對飲食應有所選擇,由於疾病和證候的不同,飲食宜忌也不一樣。如脾胃虛寒,腹瀉腹痛者,宜食易消化、能補脾溫中的飲食,如含山藥、蓮子、大棗、砂仁、胡椒之類的飲食;忌食寒涼的生冷瓜果和滋膩的飲食,如冰棒、冷飲、西瓜、糯米飯、海參、肥肉。陰虛內熱,發熱心煩、口渴者,宜食能養陰清熱的飲食,如含西瓜、番茄、芹菜、蓮子心、麥冬之類的飲食;忌食溫燥、辛烈刺激的飲食,如姜、辣椒、羊肉、濃茶、酒、咖啡。糖尿病人宜食有助於降糖的飲食,如含山藥、麥冬、甜菊葉、黃芪之類的飲食;忌食精製糖及其製品。一般來說,患病期間,都宜食性質溫和、易消化、營養合理的飲食,忌食堅硬、粘滯、腥臭和過於油膩的飲食。

在疾病初愈,食慾剛好轉時宜以糜粥調養,不可驟進日常飯菜或肉食之類厚味的飲食。以免難於消化,脾胃受累,甚至病難痊癒或疾病復發。尤其是胃腸道疾病較為常見。

除上術外,一般性飲食衛生也是值得注意的。

中醫養胃食療養生方

牛奶粥

原料:大米100克,牛奶500克

製法:大米淘洗乾淨,加水旺火燒開後,改用小火煮成粥時,倒入牛奶攪勻,繼續用小火熬煮約40-50分鐘即成。可直接食用也可根據口味加糖或鹽。

功效:補益氣津養胃生肌。

適應:適合氣陰不足的胃病,即氣短、乏力、口乾、內熱的胃病患者,也適用於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雙魚湯

原料:花膠100克,鮮魚腥草100克

製法:花膠用水泡半天,切成細絲,加入1500毫升水,旺火燒開後,改小火熬煮約50分鐘,再加鮮魚腥草滾10分鐘即可,調味後食花膠飲燙。

功效:清胃生肌止痛。

適應:胃熱患者,即經常感覺胃裡有灼燒感,及因熱而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胡椒豬肚湯

原料:新鮮豬肚一個,白鬍椒15克

製法:將胡椒打碎,放入洗淨的豬肚內,用線紮緊豬肚切口,放入沙鍋內慢火煮至爛軟,湯中放入少許芫荽調味,將豬肚撈起,棄肚內胡椒,食肚肉飲湯。

功效:溫中健脾、和胃正痛。

適應:胃寒患者,如經常因為吃涼的食物而腹瀉的患者。

養胃佛手粥

原料:佛手柑10-15克,粳米50-100克,冰糖適量

製法:將佛手柑煎湯去渣,再加入粳米、冰糖同煮為粥。

適應:肝鬱、胃脹的患者。

蟲草百合鴨肉燙

原料:冬蟲夏草3克、百合25克、鴨肉100克

製法:先將鴨肉燉30分鐘,然後加入冬蟲夏草、百合再燉20分鐘,調味後飲湯並食蟲草和鴨肉。

功效:健脾養胃並潤肺補腎。

適應:脾胃虛弱、肺腎不足,元氣虧虛的患者。

早泄的食療養生

椰子糯米蒸雞飯

椰子肉、糯米、雞肉各適量。將椰子肉切成小塊,加糯米、雞肉適量,置有蓋的瓦盅內,隔水蒸至熟。當飯吃,每日1次。補脾益心攝精。適用於早泄、陽痿、四肢乏力、食欲不振。

山藥茯苓包子

山藥粉100克,茯苓粉100克,麵粉200克,白糖300克,豬油、青絲、紅絲適量。將山藥粉、茯苓粉置大碗中,加冷水適量浸成糊狀,移火上蒸30分鐘,取出調麵粉和好,發酵調鹼製成軟面,再以白糖、豬油、青紅絲(或果脯)作餡,包成包子,蒸熟。每日1餐,當早點吃。益脾補心澀精。適用於食少納呆、消渴、遺尿、遺精、早泄。

芡實茯苓粥

芡實15克,茯苓10克,大米適量。將芡實、茯苓搗碎,加水適量,煎至軟爛時再加入淘淨的大米、繼續煮爛成粥。1日分頓食用,連吃數日。補脾益氣。適用於小便不利、尿液混濁、陽痿、早泄。

腐皮白果粥

白果9~12克,腐皮45~80克,白米適量。將白果去殼和芯,與腐皮、白米置鍋中加水適量,煮粥。每日1次,當早點吃。補腎益肺。適用於早泄、遺尿、小便頻數、白帶過多、肺虛咳喘等。

尿頻的食療養生

1、糯米適量,做成糯米糕,用溫酒送下,如果是不能飲酒的患者,用溫開水送下,如果是晚間服食,要等到覺得腹內空虛的時侯,才能入睡。

2、柿葉10g,白糖適量,加水煎成湯劑。一日3次飲服。

3、生山芋250克、小豆嫩葉500克,上2味榨成汁,加入佐料姜、蔥、蒜煮熟。每天都可以進行食用。

慢性咽炎的食療養生

1、蜂蜜茶:取茶葉、蜂蜜各適量。將茶葉用小紗布袋裝好,置於杯中,用沸水泡茶,涼後加蜂蜜攪勻,每隔半小時,用此溶液漱口並咽下,見效後連用3日。

2、糖漬海帶:取海帶300g,白糖適量。將海帶洗淨,切絲,用沸水燙一下撈出,加適量白糖醃3日,佐餐。

3、橄欖茶:取橄欖兩枚,綠茶1g。將橄欖連核切成兩半,和綠茶同時放入杯中,沖入開水加蓋悶5分鐘後飲用。

4、蜂蜜藕汁:取鮮藕,蜂蜜各適量。將鮮藕絞汁100ml,加如蜂蜜調勻飲服,每日1次,連服數日。

5、麻油蛋湯:取雞蛋一隻,麻油適量。將雞蛋打入杯中,加麻油攪勻,沖入沸水約200ml趁熱緩緩飲下,以清晨空腹為宜。

食療作用

中醫食療

食物療法和藥物療法有很大的不同。食物治病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就是“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對人體基本上無毒副作用。也就是說,利用食物(谷肉果菜)性味方面的偏頗特性,能夠有針對性地用於某些病證的治療或輔助治療,調整陰陽使之趨於平衡,有助於疾病的治療和身心的康復,但食物畢竟是食物,它含有人體必需的各種營養物質,主要在於彌補陰陽氣血的不斷消耗。因此,即便是辨證不準確,食物也不會給人體帶來太大的危害。正如名醫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所說“食療病人服之不但療病並可充飢不但充飢更可適口用之對症,病自漸愈,即不對症,亦無他患”。因此,食物療法適應範圍較廣泛,主要針對亞健康人群,其次才是患者,作為藥物或其他治療措施的輔助手段,隨著日常飲食生活自然地被接受。

藥物療法主要使用藥物,藥物性質剛烈,自古有“毒藥”之稱,主要是為治病而設,因此藥物療法適應範圍較局限,主要針對患者,是治療疾病和預防疾病的重要手段。如若隨便施藥,虛證用瀉藥,實證用補藥,或熱證用溫性的藥物,寒證用寒涼性質的藥物,不僅不能治療疾病,反而會使原有的病情加重,甚至惡化。因此用藥必須十分審慎。

食物療法寓治於食,不僅能達到保健強身、防治疾病的目的,而且還能給人感官上、精神上的享受,使人在享受食物美味之中,不知不覺達到防病治病之目的。這種自然療法與服用苦口的藥物相比迥然不同,它不像藥物那樣易於使人厭服而難以堅持,人們容易接受,可長期運用,對於慢性疾病的調理治療尤為適宜。

此外,食療用品在劑型、劑量上不像藥[NextPage]物那樣有嚴格的規定,不能隨意更換,它可以根據患者的口味習慣進行不同的烹調加工,使之味美色艷,寓治療於營養和美味之中。

當然,由於食物療法和藥物療法各有偏長,故在防病治病的過程中二者都是不可缺少的,應利用其所長,運用於不同的疾病或疾病的不同階段,食物療法與藥物療法相互配合,相互協同,相得益彰。

四季食療

人與天地相參。人生活在大自然中,與自然息息相關,人類的生存有賴於大自然提供的各種條件,人體與外在自然環境之間存在著既對立又統一的關係。因此,藥膳食療應遵循順乎自然的法則,適應氣候變化的規律,春夏季節應注意保養陽氣,秋冬季節應注意保養陰液才能起到良好的養生作用。

春季 養肝健脾

宜用藥物:天麻、米仁、黨參、淮山、白芍等

宜用食物:兔、魚、雞、木耳夏季 清熱養陰

宜用藥物:石斛、燕窩、蛤士蟆、絞股蘭、野菊花等

宜用食物:老鴨、魚、冬瓜、西瓜、荷葉等

夏季 保肝護肝

宜用藥物:枸杞葉、虎尾輪、牛奶根、香藤根、佛掌榕

宜用食物:雞、豬小腸、豬肝

宜用藥物:石橄欖、金線蓮、豐櫃鬥草、鴨掌草、地參

秋季 滋陰潤肺

宜用藥物:麥冬、玉竹、蘆根、石斛、菊花、百合等

宜用食物:甲魚、魚、老鴨、泥鰍、芹菜、白果、白木耳、蓮藕、梨等

冬季 益氣滋腎

宜用藥物:洋參、當歸、熟地、太子參、蟲草、杜仲等

宜用食物:魚、禽類、黑芝麻、核桃、羊肉等

方法

養生雜糧粉

食用時間:一般是飯前半小時服用,如果顧客脾胃不好,身體虛弱,最好飯

養生食療養生食療

後半小時服用。

食用劑量:正常一日兩次,每次10~20克(塑膠勺一勺,約為10克);

5~12歲以上的孩子每日最多不超過20克;

0~5歲孩子每日最多不超過10克。

一般來說國內比較知名的品牌有長沙善瑞養生坊,深圳五穀磨房、青島若穀草堂、北京正德易生、安徽燕之坊。他們在全國都有直營店,超市里一般也會有他們的產品,善瑞養生坊,青島若穀草堂是以加盟為主的,深圳五穀磨房和安徽燕之坊主要以直營為主。

養生法

中國人說:藥補不如食補。外國人說:食物是最好的藥物。如果有一種方法只要通過飲食調理,就能保養身體,祛除疾病,想必人人都想嘗試。其實,這個方法早就有了,這就是我國傳統的食療養生法。

食療養生是根據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年齡、不同的體質、不同的疾病,在不同的季節選取具有一定保健作用或治療作用的食物,通過科學合理的搭配和烹調加工,做成具有色、香、味、形、氣、養的美味食品,這些食物既是美味佳肴,又能養生保健,防病治病,能吃出健康,益壽延年。

中國傳統膳食講究平衡,提出了“五穀宜為養,失豆則不良;五畜適為益,過則害非淺;五菜常為充,新鮮綠黃紅;五果當為助,力求少而數”的膳食原則。用現代語言描述就是,要保持食物來源的生物多樣性,以穀類食物為主;要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每天要攝入足夠的豆類及其製品;魚、禽、肉、蛋、奶等動物性食物要適量。

養生食物

蓮藕

蓮藕具有多種食療效果。現代科學分析,蓮藕含有大量鐵質,具有補血作用。豐富的維生素C、抗氧化物、多醣和多酚類則可達到抗癌效果。以中醫來說,生熟藕各具不同效果,蓮藕生吃性味甘寒,可清熱涼血;煮熟後性味溫平,有助健脾胃,《本草綱目》稱為“靈根”。

蓮藕生食可清熱、止血、散瘀,適用於經常口乾舌燥和火氣大的人。生藕並有清肺止血效果,早期常用來治療肺結核;且對於經常流鼻血的人,也有止血效果。對情緒不穩定、焦慮、失眠或神經緊張,生藕汁也有安神作用。但生藕有類似收縮血管效果,如有婦女痛經、經期不順或手腳冰冷的人,不建議經常吃;產後需等惡露排淨再用。蓮藕煮熟則有健脾胃功效,很適合老人、小孩補養。

提醒:蓮藕屬澱粉類,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蓮藕含高纖,會促進腸蠕動,建議有潰瘍、脹氣和大腸激躁症的人不要吃多。

燕麥

燕麥含水溶性纖維β聚葡萄糖,可增加膽固醇代謝,很適合高血脂的

養生食療養生食療

人。

燕麥的麩皮含豐富維生素B群,有助胎兒發展,孕婦可以多吃;燕麥的維生素E則可增加記憶力;葉酸、礦物質及鐵質,可抗癌、預防貧血並幫助傷口癒合。燕麥纖維含量高,易有飽足感且幫助排便,不但延緩血糖升高速度,減少脂肪堆積,且熱量比米飯、麵條低,很適合作為減重食物。

提醒:燕麥屬於高纖食物,脹氣及對麩質過敏的人不適合吃。

核桃

核桃,又稱胡桃、羌桃,與扁桃、腰果、榛子並稱為世界著名的“四大幹果”。既可以生食、炒食,也可以榨油、配製糕點、糖果等,不僅味美,而且營養價值很高,核桃果在國外,被稱為“大力士食品”、“營養豐富的堅果”、“益智果”;在國內享有“萬歲子”、“長壽果”、“養生之寶”的美稱。其卓著的健腦養生效果和豐富的營養價值,已經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推崇。

現代研究發現,核桃的營養非常豐富,特別是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很高。因此,常吃核桃,可為大腦提供充足的亞油酸、亞麻酸等分子較小的不飽和脂肪酸,以排除血管中的雜質,提高腦的功能。另外,核桃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對於治療神經衰弱、失眠症,鬆弛腦神經的緊張狀態,消除大腦疲勞效果很好。核桃有益大腦的真正原因是核桃仁中富含磷脂,磷脂在體內通過轉換能夠起到活躍大腦神經的作用,從而使人體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記憶力。以核桃為原料的植物蛋白飲料如六個核桃、核桃花生露等,飲料中富含的亞油酸甘油脂、亞麻酸及油酸甘油脂,尤其對於老年人來說,也省去了剝殼的工序。

核桃功效

【健腦益智功效】:核桃中所含脂肪的主要成分是亞油酸甘油脂,這些油脂還可供給大腦基質的需要。核桃中所含的微量元素鋅和錳是腦垂體的重要成分,常食有益於腦的營養補充,有健腦益智作用。

【抗衰老功效】:核桃仁中所含維生素E,可使細胞免受自由基的氧化損害,經常食用有潤肌膚、烏鬚髮的作用,可以令皮膚滋潤光滑,富於彈性;是醫學界公認的抗衰老物質,所以核桃有“萬歲子”“長壽果”之稱。

【降低膽固醇、有益心臟】:核桃具有多種不飽和與單一非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膽固醇含量,因此吃核桃對人的心臟有一定的好處。

【治療失眠、神經衰老】:經常食用核桃仁對腎虛引起的失眠有醫治作用。另外,患有頭暈、失眠、心悸、健忘、食欲不振、腰膝酸軟、全身無力等症狀的老年人,每天早晚各吃1~2個核桃仁,即可起到滋補治療作用。

【鎮咳喘】:核桃仁有對抗組織胺致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的作用,還有鎮咳作用。《本草綱目》記載:“洪邁云:邁有痰疾,以胡桃仁三顆,生薑三片,臥時嚼服,及飲湯兩三呷,又再嚼桃仁、姜如前數,即靜臥,及旦而痰消嗽止。”

此外,核桃樹枝對腫瘤有改善症狀的作用,以鮮核桃樹枝和雞蛋加水同煮,然後吃蛋,可用於預防子宮頸癌及各種癌症。

提醒:

1、核桃的熱量高,油脂多,此外,陰虛火旺者、腹瀉的人不宜吃。

2、核桃仁有通便作用,但核桃外殼煮水卻可治療腹瀉。

3、吐血者、出鼻血者應少食或禁食。

4、吃得過多,會生痰、噁心,嚴重者會有嚴重的腹瀉,甚至水樣大便,造成身體脫水,如果因食用核桃造成腹瀉,必須及時就醫。

黑芝麻

黑芝麻有健腦烏髮養血功效,很適合大量消耗體力的人。現代科學證實,黑芝麻中含有九成不飽和脂肪酸及亞麻油酸,是很好的護心食物。其中芝麻素可預防皮膚癌、降低膽固醇,對肝臟及腦神經具有保健效果。專家建議一定要咬破或碾碎吃,不然芝麻素無法被身體消化吸收。

提醒:黑芝麻在中醫里屬發物,有些人吃了會產生疹子或引發舊疾,若有這類體質的人要忌口。

白木耳、蓮子

白木耳,真菌類銀耳科銀耳,又稱銀耳、白木耳、雪耳等,有“菌中之冠”的美稱。它既是名貴的營養滋補佳品,又是扶正強壯的補藥。歷代皇家貴族都將銀耳看做是“延年益壽之品”、“長生不老良藥”。銀耳性平無毒,既有補脾開胃的功效,又有益氣清腸的作用,還可以滋陰潤肺。另外,銀耳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以及增強腫瘤患者對放、化療的耐受力。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在煮粥、燉豬肉時放一些銀耳,這樣即可以享受美食,又能滋補身體,一舉兩得。銀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等,所以銀耳粉有抗老去皺及緊膚的作用,常敷還可以去雀斑黃褐斑等。白木耳有潤腸通便、潤肺生津功效,可緩解秋天的燥咳,所以有“平民燕窩”之稱。

蓮子可以健脾胃、清心安神。四神湯含蓮子、芡實、茯苓和山藥,可健脾胃、去除體內濕氣,是很好的養肝食物。白木耳蓮子湯含大量膠質並可安定心神,有美白回春功效。

蓮子營養價值

【防癌抗癌】:蓮子善於補五臟不足,通利十二經脈氣血,使氣血暢而不腐,蓮子所含氧化黃心樹寧鹼對鼻咽癌有抑制作用,這一切,構成了蓮子的防癌抗癌的營養保健功能;

【降血壓】:蓮子所含非結晶形生物鹼N-9有降血壓作用;

【強心安神】:蓮子芯所含生物鹼具有顯著的強心作用,蓮芯鹼則有較強抗鈣及抗心律不齊的作用;

【滋養補虛、止遺澀精】:蓮子中所含的棉子糖,是老少皆宜的滋補品,對於久病、產後或老年體虛者,更是常用營養佳品;蓮子鹼有平抑性慾的作用,對於青年人夢多,遺精頻繁或滑精者,服食蓮子有良好的止遺澀精作用;

【清心、祛斑】:帶心蓮子能清心火,祛除雀斑,然不可久煎。

提醒:蓮子屬澱粉類,糖尿病患者要適量攝取。另外,脹氣、大便乾的人,也不要吃太多。

通菜

通菜可清熱解毒、潤腸通便,如同天然保護罩,可防止夏天的細菌病

養生食療養生食療

毒入侵

體內。以營養學角度來看,通菜的鹼性會降低腸內酸度,大量纖維質可降低膽固醇。

提醒:通菜性味偏寒,體虛者不適合多吃。通菜會影響中藥補養藥物,如服用人參、當歸、川芎、何首烏,宜錯開2—3小時後再吃通菜。

白蘿蔔

白蘿蔔具多種養生價值,維生素C豐富,是蘋果和梨子的10倍。

養生食療養生食療

白蘿蔔生

食可止渴、清熱,並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有“小人參”美稱。

提醒:服用補氣的人參和高麗參時,要避開白蘿蔔,以免補氣效果減半。因白蘿蔔較寒,胃潰瘍、先兆性流產和經期不順的人,勿過量生食白蘿蔔。

甘蔗

甘蔗味甘平,具有解熱止渴、生津潤燥、利尿和滋養功效,生飲甘蔗

養生食療養生食療

汁可

清熱助消化,凡是口乾舌燥、反胃嘔吐、消化不良和發熱退燒皆可使用,有“天然復脈湯”的稱呼。

提醒:甘蔗糖分高,中醫認為甜食會生痰,痰多的人不適合生飲甘蔗汁。糖尿病患者、代謝異常及血脂高者要小心飲用。

魚類蛋白質利用率高、消化率達九成,容易消化吸收,適合老人、小

養生食療養生食療

孩或

腸胃剛恢復的人。魚類經過烘烤和水煮,能提升Omega-3脂肪酸效益;搭配低鈉醬油和豆腐,更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

提醒:魚類雖含有優質脂肪酸,但中醫認為,海鮮容易引起過敏,仍要適量攝取。

大米

中醫認為白米可以“強身好氣色”,以現代科學來看,米飯含有足夠

養生食療養生食療

的醣

類和蛋白質,能夠提供能量來源,且蛋白質吸收率是所有穀類中最高的。

提醒:白米屬於澱粉類,若有其他五穀雜糧搭配,如地瓜,米飯分量要再減少。

養生食譜

蔬果

多吃蔬果潤肺防秋澡

專家建議,秋分後辛辣食物不宜多吃,養生可適當多食辛味、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秋梨、白蘿蔔、胡蘿蔔、藕、荸薺、甘蔗、柑橘、山楂、蘋果、葡萄、百合、銀耳、淮山、柿子,是克制秋燥的有效蔬果。還沒到冬天大量進補的時節,因此,飲食最好以清淡為主。

秋季還是胃病多發與復發的季節。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蓋好被子。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過黏的食物,忌暴飲暴食。

隨著天氣漸涼,就容易出現疲軟、睏乏等情況。為擺脫這種“秋乏”,劉志龍建議,最好在晚上10時前睡覺,早睡早起,適應“秋冬養陰”的原則,能夠使人體儘快適應季節變化,保持充沛精力。

精神調養是養生的重要方面,秋天裡尤其要保持樂觀情緒,保持神志安寧,收斂神氣,避肅殺之氣。珠海市區有山有水,建議市民多選擇登高遠眺,可使人心曠神怡,消解憂鬱、惆悵等不良情緒。

油醬毛蟹

[配料]河蟹500克(海蟹亦可),姜、蔥、醋、醬油、白糖、乾麵粉、味素、黃酒、澱粉、食油各適量。

[做法]將蟹清洗乾淨,斬去尖爪,蟹肚朝上齊正中斬成兩半,挖去蟹鰓,蟹肚被斬剖處摸上乾麵粉。將鍋燒熱,放油滑鍋燒至五成熟,將蟹(摸麵粉的一面朝下)入鍋煎炸,待蟹呈黃色後,翻身再炸,使蟹四面受熱均勻,至蟹殼發紅時,加入蔥薑末、黃酒、醋、醬油、白糖、清水、燒八分鐘左右至蟹肉全部熟透後,收濃湯汁,入味素,再用水澱粉勾芡,淋上少量明油出鍋即可。

[功效]益陰補髓,清熱散瘀。

海米熗竹筍

[配料]竹筍400克,海米25克,料酒、鹽、味素、高湯、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竹筍洗淨,用刀背拍松,切成4厘米長段,再切成一字條,放入沸水鍋中焯去澀味,撈出過涼水。將油入鍋燒至四成熱,投入竹筍稍炸,撈出淋乾油。鍋內留少量底油,把竹筍、高湯、鹽略燒,入味後出鍋;再將炒鍋放油,燒至五成熱,下海米烹入料酒,高湯少許,加味素,將竹筍倒入鍋中翻炒均勻裝盤即可。

[功效]清熱消痰,祛風托毒。

甘蔗粥

[配料]甘蔗汁800毫升,高粱米200克。

[做法]甘蔗洗靜榨汁,高粱米淘洗乾淨,將甘蔗汁與高粱米通入鍋中,再加入適量的清水,煮成薄粥即可。

[功效]補脾消食,清熱生津。

養生抗衰老

基本介紹

老化是一條無法逆向行駛的單行道,但你可以選擇減速慢行,延長到達終點的時間。要延緩老化,科學飲食很重要。抗老的飲食原則是減少攝取會產生自由基的食物,多攝取含抗氧化物的食物。

營養要均衡,堅持飲食“四捨五入法”

四舍:脂肪、膽固醇、鹽和酒。

五入:纖維飲食;植物性蛋白質;富有胡蘿蔔素、維生素C、E的食物;含鈣質的食物;每天6杯至8杯的水。

多攝取含抗氧化物的蔬果

富含維生素C、E、β胡蘿蔔素、番茄紅素、多酚類等的食物都有抗氧化效果,可以保護膠原蛋白不受自由基攻擊而損傷。各種蔬果里的抗氧化物質多也最豐富。

Tips:

(1) 每天儘量吃到3種不同顏色的新鮮蔬菜及2種不同的水果。吃的顏色愈多樣,表示吃進愈多不同種類的抗氧化物。

(2) 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有花椰菜、番茄、蘿蔔、圓白菜、青椒等,水果有橙子、柿子、番石榴、奇異果、草莓、檸檬、鮮棗、山楂等。

(3) 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包括核桃、腰果、芝麻等堅果類食物。

(4) 每天喝1~2杯茶,茶里都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

多食含豐富纖維素的食物

纖維素能強化體內排毒功能,還能強化腸道蠕動,免受便秘之苦。食物中含高纖維的有蔬菜、糙米、玉米、燕麥、全麥麵粉、綠豆、毛豆、黑豆、杏仁、芝麻、葡萄乾等,都是抗老化的好“幫手”。

多吃一些富含膠質的食物

如豬皮、豬腳、雞爪、海參之類食品,有助於皮膚保持彈性。

避免高脂肪及油炸食物

高熱量、高脂肪,尤其是油炸食物都容易產生自由基,加速老化。如果能減少攝食這一類食物,就等於減少了身體被自由基傷害的機會,以及皮膚出現黑斑、皺紋,罹患癌症、心臟病、中風、高血壓、骨質疏鬆症等疾病的風險。

Tips:

(1) 不要吃西式快餐。

(2) 飲食以清淡為主,烹飪多用蒸或煮。

(3) 熱量攝入要比三十歲時少10%。

傳統上重視食補

一些藥食同源的食品也是抗老化的重要幫手

蜂乳、花粉、枸杞、紅棗可滋潤肌膚,達到美容功效;山楂、玉竹、桑椹可預防脂肪堆積及動脈硬化核桃、首烏、黑豆則可以防治白髮;金針菇、黑木耳、香菇能軟化血管,防止癌症。

養胃健脾的食譜

胡椒豬肚湯

原料:胡椒12克,豬肚1個(約600克),蜜棗5枚。

做法:豬肚用生粉、鹽擦洗內外,洗淨。將胡椒放入豬肚內,用線縫合,與蜜棗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3小時,調味後,飲湯吃豬肚、蜜棗。

功效:溫中健脾、散寒止痛。用於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屬脾胃虛寒者,症見胃脘冷痛、喜溫喜按、腹脹欲嘔、四肢不溫、形寒怕冷者。

茴香狗肉湯

原料:大茴香10克,桂皮5克,陳皮6克,草果6克,生薑2片,狗肉250克,醬油適量,大蒜頭4枚。

做法:將大回香、陳皮、桂皮、草果、生薑洗淨;大茴香、桂皮、草果槌碎;大蒜頭去皮;狗肉洗淨,切小塊,放鼎內熱油炒去膻味。將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煮至狗肉熟爛即成,飲湯吃狗肉。每天1料,分2次食完,連服5天為1療程。

功效:溫中、助陽、暖胃。用於寒胃上脘疼痛、喜熱喜按、嘔吐清水、神疲乏力。又可用於胃虛胃寒、平素四肢不溫者。糯米500克,淮山藥50克,共炒熟,研成細末,每早晨用小半碗,加白糖、胡椒末少許,開水沖服。可治脾胃虛寒,久瀉,飲食減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