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免疫學

中醫免疫學是我國現代興起的學科,也是中醫學走向世界的必然趨勢,它以成為世界的醫學話題。

概述

免疫一詞早期是免除和預防疫病(傳染病)的意思。在此前的中醫藥學中並沒有“免疫”這一名稱,但在中醫藥學中卻包涵了許多可以預防、治療免疫性疾病。早在《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中即有:“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的論述,實開創了世界防病醫學的先河。我國古代東晉時期葛洪(公元284—364)在《肘後備急方》中記載了用狂犬腦敷治狂犬病的方法。葛洪對狂犬病的防治措施,可以稱得上是世界免疫學的先驅者。至明代時期,已經廣泛採用了人痘接種法——“鼻苗法”來預防天花。這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人工免疫的治療方法。

現代醫學對免疫這一詞有了更深的認識,免疫指的是機體對抗原的識別和應答。人體免疫系統需要識別、處理體內的自身抗原和外來的非已抗原,維護機體的生理平衡。如今抗原不僅指微生物,還包括了植物蛋白、自身抗原、腫瘤抗原、合成和半合成的抗原等等。它們都能引起機體特異性的免疫應答。免疫系統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免疫分子組成。機體免疫穩定功能包括抗感染的免疫防禦,穩定內環境的免疫穩定,抗腫瘤的免疫監視,如果免疫穩定功能發生異常,將造成生理功能的紊亂,引起過高或過低的免疫反應,導致各種免疫性疾病的發生。

中醫對免疫的理解

中醫認為免疫疾病的發生和發展主要與先天稟賦不足、外感六淫之邪、營衛氣血失調、腑臟功能紊亂、痰濁瘀血內生等因素有密切相關。外感六淫之邪是疾病的外在原因,先天稟賦不足、營衛氣血失調、腑臟功能紊亂等是內在原因。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因而強調腎具有調整和維持免疫平衡及其穩定的重要作用。腎對免疫的調節作用不僅表現在整體方面的調節,同時與細胞內的調節也有關。腎臟的虧虛,會出現內分泌的紊亂。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是腎陰虛的表現,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是腎陽虛的表現。中醫認為脾是後天之本。脾臟是人體最大的腺器官,也是免疫細胞的主要寄居場所。脾臟的虧虛,其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均比正常人低下。紅斑狼瘡、乾燥綜合症等許多免疫疾病,都是脾胃虛損,津液不足所致。中醫認為腎、脾與紅細胞生成和紅細胞免疫功能關係密切,骨髓的造血功能主要來自腎、脾,“腎藏精、生髓、主骨”,脾“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脾胃運化水谷精微,必須在腎陽推動作用下,才能化生氣血。中醫運用益氣活血藥來提高紅細胞補體受體的活性,從而提高紅細胞粘附免疫複合物功能,發揮紅細胞免疫作用。對治療過敏性紅細胞減少症有良好的療效。因而中醫免疫學認為腎、脾、肺對白細胞免疫系統和紅細胞免疫系統都有發揮調節作用。

重用藥物

(一)、促進免疫功能常用的中藥有:黃芪、人參、黨參、黃精、白朮、枸杞、冬蟲夏草、當歸、淫羊霍、女貞子、靈芝、茯苓、刺五加、田七、甘草等。(二)、調節和抑制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中藥有:苦參、大黃、黃連、黃柏、紫草、生地、玄參、麥冬、天冬、土茯苓、鬱金、莪術、忍冬藤、白鮮皮、苦豆根、柴胡等。(三)、能治療免疫疾病的複方中藥有:麻杏石甘湯(麻黃、杏仁、石膏、灸甘草)能抑制肥大細胞脫粒釋放過敏介質;小青龍湯(麻黃、白芍、細辛、乾薑、灸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能降低的IgE數量;對治療Ⅰ型超免反應有效;血府逐瘀湯(桃仁、紅花、當歸、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殼、甘草)能抑制自身免疫疾病,對治療Ⅱ型超免反應有效;宣痹湯(防已、杏仁、滑石、連翹、梔子、苡仁、半夏)能活血化瘀、清熱解毒,對治療Ⅲ型超免反應有效;泰山磐石飲(人參、黃芪、當歸、續斷、黃芩、白朮、川芎、白芍、熟地、砂仁、灸甘草、糯米)能治療婦女習慣性流產並能抑制移植排異反應的免疫反應;對治療Ⅳ型超免反應有效;四物湯(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六味地黃湯(熟地、山萸肉、山藥、澤瀉、丹皮、茯苓)、參附湯(人參、附子)等方劑,有促進淋巴細胞發生轉化之功能,對免疫細胞形成和提高有促進作用。黃芪建中湯(黃芪、白芍、桂枝、灸甘草、生薑、大棗、飴糖、五味子)能促進淋巴細胞轉化的功能,可明顯的提高機體免疫球蛋白IgG含量,對體液免疫力也有一定的影響。補中益氣湯(黃芪、灸甘草、人參、當歸、橘皮、升麻、柴胡、白朮)能強化胃脾器官,對免疫球蛋白升高的患者有下降之功效。也對重症肌無力等疾病有很好療效。此外,清熱解毒、涼血清肝方藥對治療Ⅴ型超免反應有效等。

正氣存內,邪不可乾,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中醫學用樸素的語言論述了現代免疫學的主導思想。正氣代表了人體防禦、抵抗病邪的能力,正與邪的鬥爭普遍適用於疾病的發生、發展和終結的過程。中醫的正氣學說相當於現代醫學的免疫學說,從抗病能力這一角度講,正氣與人體免疫力這兩個概念的含義基本一致。現代醫學所謂的免疫,是指機體識別和排除抗原性異物的一種功能,是人體本身具有的排除異物、保衛自己的免疫系統;從發病學角度講,表現為機體的抗病能力對某些致病因子的不感受性和患某些疾病後所表現出來的自愈趨向,祖國醫學稱之為“正氣”。

中醫正氣學說與免疫

正氣是指人體抗禦病邪、維持正常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和生理機能。自然界中存在著對人體有害的病源微生物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質,中醫稱之為“邪氣”,人之所以不發病,是因為人體對外環境的影響和變化有適應能力,即“正氣”。正氣極於、依賴於腎中精氣所化生、靠後天水谷之精氣和自然界的清氣充養。人體正氣為衛氣和元氣,抗禦外邪入侵的正氣稱為衛氣,對人體起作捍衛、保護的作用,一旦外邪入侵、衛氣立即奮起抗爭、邪氣與正氣鬥爭激烈,機體作出免疫反應,常見惡寒發熱的表證。衛氣的這種作用與現代醫學的白細胞吞噬細胞的性能相似。有報導衛氣虛者免疫功能下降,風寒刺激後巨噬細胞釋放性下降,提示巨噬細胞吞噬和殺菌能力降低[1]。元氣指人體生來就有的免疫功能,與脾腎密切相關,腎主骨生髓、脾胃功能可保證機體免疫功能的正常活動。若元氣不足,不能化生營衛氣血,則內不足以維持身心的活動,外不能抗禦外邪的侵襲,從而產生內傷與外感的種種病症。現代醫學認為免疫活性細胞的化生與骨髓有關。脾氣虛患者的細胞免疫力功能、無論T細胞、T細胞活性是B細胞數都較正常人低[3]。故有學者認為中醫的正氣代表人體免疫力。

與免疫學

中醫學從整體研究人體與外環境的相互關係,內環境的對立統一、人體與自然環境有密切關係,不管是一天的晝夜變化,還是一年的四季變化,都會影響人體的生理功能活動、而人體本身不會通過“正氣”來自我調節,以適應自然界的變化,以實行人與自然界的對立統一,故提倡在養生保健方面要順四時變化,主動維持人體與外界環境的平衡,從而保持人體本身內在平衡。正如《素問·上古天真論》所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若外界環境變化激烈,超越了人體的適應能力或適應能力下降,則會影響人體內部的平衡而發病。這就是《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闡述的“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的觀點。現代醫學認為人體有一個完整的免疫系統,有多種免疫活性細胞以及產生的多種淋巴因子與抗體,在神經與內分泌激素調節下用以維持人的生理平衡。
仲景學說的免疫思想仲景學說含有十分豐富的免疫學思想,尤其是仲景有關免疫性疾病的論述及治療用藥方面,有助於解決現代免疫學中某些難題。根據《內經》的理論,仲景認為發病與否取決於正氣的虛實,《傷寒雜病論》曰:“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指出了全身的元氣、真氣的充盛正常可以免受病邪侵入而保持健康。並倡導:“若人能養慎……不遺人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就是說人們只要善於用各種方法保養正氣,而使衛氣充肌表、固腠理、衛外功能正常,防禦屏障鞏固,病邪也就不能通過腠理侵犯人體內部而致病。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四季脾旺不邪”的預防保健思想。

對預防醫學的貢獻

我國人民很早就發現當一傳染病流行時並不是每個人都會被感染,如患過某種傳染病的人就不易受這種病的傳染,《痘診世醫心得》指出:“麻疹彼此傳染,但發過不再作耳”,“痘疹終身但一度,後有其氣不復傳染”。現代醫學認為人們生存在大量微生物的內外環境中,除了一些因抵抗力低下而發病外,大多數因有抗體而出現不同的免疫力。在十一世紀的宋代我國就開始運用用人痘接種法預防天花,其後相繼傳到外國,這說明中醫首創了預防接種,是醫學人工免疫的先導。明代吳又可所著《瘟疾論》明確解釋了某種傳染病流行時有發病、有不發病及病有輕重的現象,歸結為正氣的盛衰。認為“正氣衰少時,觸之即病。反之,則不病或病輕”。這是中醫對人體免疫功能的進一步認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