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

中道

中道(梵madhyama^-pratipad,巴majjhima-pa-t!ipada,藏dbu-mah!I lam)指脫離邊邪,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又稱中路,或單稱中。《大寶積經》卷一一二雲(大正11·633c)︰‘常是一邊,無常是一邊,常無常是中,無色無形,無明無知,是名中道諸法實觀。我是一邊,無我是一邊,我無我是中,無色無形,無明無知,是名中道諸法實觀。’。

基本信息

哲學本義

中道(zhongdao)

一、中國古代哲學本義

中字是中國上下五千年文化核心名詞。最早記載為在4600年前堯傳給舜的四字心法“允執厥中”,其意義為真誠的保持中道,不偏離中道,北京故宮中和殿上方匾就是乾隆皇帝御書的允執厥中。月牙山人說中道是中華心法的心傳,中道有體用之說,中道的體代表德、代表修養,用0表示;中道的用代表才、代表能力,用1表示。一個人有體有用才符合中道,即德才兼備,才能稱為中。
中字是由一個0(口)字和一個1字組成,0是大道的體,1是大道的用。中字由0和1組成,同時擁有了大道的體和用,所以中是道的大成。中代表中國的人文哲學,是中華的密碼,大道之體是仁愛、友善、寬恕、和平的,大道的用是惟精惟一的。引自《心燈一中華心法》。

二佛學意義

佛教:佛教教義。佛教認為最高的真理。所說道理,不墮極端,脫離二邊,即為中道。《大寶積經》卷一百一十二:“常是一邊,無常是一邊,常無常是中,無色無形,無明無知,是名中道諸法實觀;我是一邊,無我是一邊,我無我是中,無色無形,無明無知,是名中道諸法實觀。”同經卷五:“若說有邊則無有中,若說有中則無有邊,所言中者,非有非無。”《大智度論》卷四十三:“常是一邊,斷是一邊,離是兩邊行中道。”又“諸法有是一邊,諸法無是一邊,離是兩邊行中道”。大小乘對中道解釋不盡相同。
1小乘佛教一般以八正道為中道。《中阿含經》卷五十六:“有二邊行,諸為道者,所不當學,……舍此二邊,有取中道,成眼成智,成就於定而得自在,趣智趣覺趣於涅盤,謂八正道。”
2、天台宗以實相為中道,把中道作為三諦之一,即空諦、假諦、中道第一義諦。
3、法相宗以唯識為中道,主張無有外境故非有,有內識在故非空,非空非有是中道。即是唯識義。《成唯識論》卷七:“故說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亦即是中道。”
4、三論宗以“八不”為中道。《中論疏》卷二:“中道佛性,不生不滅,不常不斷,即是八不。”中道又是一真不二之謂,含義亦與真如、法性、法身、法界、佛性、實相等相同。(劉峰
5、這樣兼具種子的斷常二邊,而心真如在運行的一切時中,心體自身卻從來都不墮入二邊之中,如此而成就非常亦非斷的真實中道之義,一切無生法忍菩薩都是這樣究竟法界實相的真義。[1](正覺法相辭典_中道之義)

哲學哲學

概述

【詞目】中道
【拼音】zhōngdào
【釋義】
1、[halfway]:半路;中途
中道而返
中道還兄門。——《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而中道崩殂。——諸葛亮出師表
若中道而歸。——《後漢書·列女傳》
東周列國志》第九回:“僖公曰:‘魯,禮義之國;中道迎親,正恐勞吾入境。吾不可以不往。’諸兒默然而退。姜氏心中亦如有所失。”
2、[mean]:中庸之道
3、[Madhyma-pratipada][佛教]:指一種特定的德操和哲理,據認為,人持有它就可以不至於趨向自滿和自苦的兩個極端而從速徹悟
4、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之道

佛教的根本立場

簡介

中道是佛教的根本立場,大、小二乘之各宗均以之為弘法的基本態度。然而關於此語所指的內容,大小乘諸宗的解釋並不盡同。玆分述如次︰
小乘所說
謂中道即八正道,或謂正確了解十二因緣,或指離斷、常二見的非斷非常之理。
(1)小乘經典所說,多以遠離外道凡夫苦樂二邊行之真正行法為中道,而其真正行法即佛所說的八正道。在印度外道各派中,富蘭那、阿夷多等快樂派,執著於世間的欲樂而無清淨志,耆那教等苦行派則自煩自苦,各以極端自虐的修行法為解脫之道。針對此等主張,佛陀則主張修八正道以遠離邊邪,俾使行者產生眼智明覺,乃至到達涅盤。《中阿含》卷五十六〈羅摩經〉雲(大正1·777c)︰‘有二邊行,諸為道者所不當學,(中略)舍此二邊,有取中道,成眼成智、成就於定而得自在,趣智、趣覺、趣於涅盤,謂八正道。’
(2)依《雜阿含》卷十二所述,系以脫離斷、常二見,正確了解十二因緣為中道。即以世間為有或無,皆是邊見,認為先來有我是常見,從今斷滅是斷見,均非中正之道。在一切法之中,此有故彼有,因此世間無‘無’;此滅故彼滅,因此世間無‘有’。如是遠離有無斷常的偏見,如實觀十二因緣法,即謂住於中道正見。
(3)小乘論部則認為八正道只不過是三十七道品之一、四諦中道諦的一分,唯有離斷、常二見的非斷非常之理始為中道。《成實論》卷十一〈立假名品〉雲(大正32·327b)︰‘五陰相續生故不斷,念念滅故不常,離此斷常名為中道。’
法相宗所說
此宗立有、空、中三時教判,而以《解深密經》所說為中道了義教,即主張無有外境故非有,有內識在故非空,非空非有是中道。《成唯識論》卷七雲(大正31·39b)︰‘故說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是則契中道。’此外,並認為中道有:言詮中道、離言中道、三性對望中道及一法中道等義。

三論宗所說

此宗認為外道及大小乘諸宗所談的中道說,皆屬於‘有所得’的範圍內,未得中道真義,唯有離四雙八計而住於無得正觀,始是中道,亦即打破生與滅、斷與常、一與異、去與來等八種迷妄,而說緣起、無自性、空之理。此稱八不中道,或稱八不正觀、無得中道。吉藏《中論疏》卷一(本)雲(大正42·10c)︰‘橫破八迷,豎窮五句,洗顛倒之病,令畢竟無遺,即是中實,故云不生不滅,乃至不常不斷也。’卷二(本)雲(大正42·21b)︰‘中道佛性,不生不滅,不常不斷,即是八不。’
此宗為令了知八不中道的真義,而立三種中道(又稱三中),即︰
(1)世諦中道︰又作俗諦中道,是以世諦為主而說的中道。不動無生滅之真際而建立生滅之諸法,稱為世諦中道
(2)真諦中道︰不壞生滅的假名而說無生滅的實相,稱為真諦中道。
(3)二諦合明中道︰又作非俗非真中道,是合世諦、真諦而說的中道,謂亦非生滅,亦非無生滅,言亡慮絕,離四句百非而畢竟空。
此外,《三論玄義》卷下謂中道有一中乃至四中之別︰
(1)一中,即以中道為唯一清淨道。
(2)二中,約二諦而辨中,即世諦之中、真諦之中。
(3)三中,指二諦之中再加非真非俗之中。
(4)四中,指對偏中、盡偏中、絕對中、成假中。對偏中,謂針對大國小人之斷、常偏見而說之中。盡偏中,謂有斷、常之偏病則不成中,偏見若盡滅則名為中。絕待中,指所顯現的中是超絕言語思慮之不偏不中者,但假名為中。成假中,有無為假,非有非無為中,由於非有非無而說有無,如此之‘中’反而成立‘假’,故謂成假中。
天台宗所說
天台宗立空、假、中三諦說,而以實相為中道。認為一切諸法是超越空、假而絕對,其本體非為言說思慮的對象,此稱中諦。又,此中諦是化法四教中的別、圓二教所說。謂空、假二邊之外有中道一理是別教所談,稱之為但中;即空、假二邊而立中道是圓教所談,稱之為不但中。若以中道為原理則為三諦中的中諦,以之為觀法則為三觀中的中觀,又因其中有但中、不但中之別,而有隔歷三諦和圓融三觀,或次第和不次第之別。《法華經玄義》卷二(下)雲(大正33·705a)︰‘別三諦者,開彼俗為兩諦,對真為中,中理而已。(中略)圓三諦者,非但中道具足佛法,真俗亦然,三諦圓融一三三一。’
最了義經開示中道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七·師子吼菩薩品》善男子。汝問云何為佛性者。諦聽諦聽。吾當為汝分別解說。善男子。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智者見空及與不空。常與無常。苦之與樂。我與無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謂大涅槃。乃至無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謂大涅槃。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不名中道。乃至見一切無我。不見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為佛性。以是義故。佛性常恆無有變易。無明覆故令諸眾生不能得見。聲聞緣覺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乃至見一切無我不見於我。以是義故。不得第一義空。不得第一義空故不行中道。無中道故不見佛性。
同經:不依不了義。不了義者如經中說。一切燒燃一切無常一切皆苦一切皆空一切無我。是名不了義。何以故。以不能了如是義故。令諸眾生墮阿鼻獄。所以者何。以取著故於義不了。一切燒者謂如來說涅槃亦燒。一切無常者涅槃亦無常。苦空無我亦復如是。是故名為不了義經不應依止。
有偈云:中以不二為義,道以能通為名,不執常斷二見,遠離空有兩邊。是為中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