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

中耳

中耳為一含氣的不規則腔隙,大部分位於顳骨岩部內。中耳向外借鼓膜與外耳道相隔,向內與內耳道相毗鄰,向前借咽鼓管通向鼻咽部。通過耳鏡檢查,聽力檢查,X光檢查檢查其有無患中耳炎。中耳黏膜也可經鼓膜券孔觀察。殘餘鼓膜上有無慢性肉芽性鼓膜炎,外耳道是否狹人、或彎曲,也要觀察。如果在耳鏡檢查時,能夠注意到上述各點,對於治療上便有很大的幫助。

鼓室

鼓室(tympanic cavity)居顳骨岩部內,前方借咽鼓管與鼻咽相通,後方借乳突竇與乳突小房通連。鼓室可分為上、下、前、後、外側、內側6壁,內有聽小骨、韌帶、肌、血管和神經等。

鼓室壁

鼓室外側壁鼓室外側壁

上壁(蓋壁):為一薄層骨板,由顳骨岩部的鼓室蓋構成,分隔鼓室與顱中

窩。中耳疾患可能侵犯此壁,引起耳源性顱內併發症。

下壁(頸靜脈壁):分隔鼓室與頸內靜脈起始部,一般為一薄層骨板,有時此壁尚未骨化,僅借黏膜與纖維結締組織分隔,故中耳手術時需注意,以免傷及頸內靜脈而致嚴重出血。

前壁(頸動脈壁):即頸動脈管後壁。前壁上部有兩個小管的開口,即上方的鼓膜張肌半管口和下方的咽鼓管鼓室口;前壁下部以極薄的骨板與頸內動脈相隔。

鼓室內側壁鼓室內側壁

後壁(乳突壁):上部有乳突竇的開口,鼓室由此經乳突竇與

乳突小房相通。中耳炎易侵入乳突小房而引起乳突炎。乳突竇開口的內側有外半規管凸,下方有一小的骨性突起,稱為錐隆起,內藏鐙骨肌。

外側壁(鼓膜壁):大部分由鼓膜構成。鼓室鼓膜以上的空間為鼓室上隱窩,此部外側壁為骨性部。

內側壁(迷路壁):是內耳的外側壁。此壁中部有圓形隆起,稱岬。岬的後下方有一圓形小孔,稱蝸窗(fenestra cochleae)(或圓窗),在活體為第二鼓膜封閉。在鼓膜穿孔時,此膜可以直接受到聲波的振動。岬的後上方有一卵圓形小孔,稱前庭窗(fenestra vestibuli)(或卵圓窗),連於前庭,在活體由鐙骨底及其周緣的韌帶將前庭窗封閉。在前庭窗後上方有一弓形隆起,稱面神經管凸,內藏面神經。此管壁骨質甚薄,甚至缺如,中耳的炎症或手術易傷及面神經。

鼓室內的結構

聽小骨和鼓膜聽小骨和鼓膜

(1)聽小骨(auditory ossicles):有3塊,

即錘骨、砧骨和鐙骨。

錘骨:形如鼓錘,有頭、柄、外側突和前突。錘骨頭與砧骨體形成砧錘關節;柄附於鼓膜臍,其上端有鼓膜張肌附著;外側突為鼓膜緊張部與鬆弛部分界標誌;前突有韌帶連於鼓室前壁。

砧骨:形如砧,分為體、長腳和短腳。體與錘骨頭形成砧錘關節,長腳與鐙骨頭形成砧鐙關節,短腳以韌帶連於鼓室後壁。

鐙骨:形似馬鐙,可分為頭、頸、前腳、後腳和底。底借韌帶連於前庭窗邊緣,並封閉該窗。

聽小骨聽小骨

(2)聽小骨鏈:錘骨柄附著於鼓膜,鐙骨底封閉前庭窗,砧骨居中,將錘骨和鐙骨連線成聽小骨鏈,組成槓桿系統。槓桿的支點剛好在聽小骨鏈的重心上,故在能量傳遞過程中效率最高。當聲波振動鼓膜時,聽小骨鏈相繼運動,使鐙骨底在前庭窗作向內或向外的運動,將聲波的振動轉換

成機械能傳人內耳。炎症引起聽小骨粘連、韌帶硬化等,聽小骨鏈的活動受到限制,可使聽覺減弱。

(3)運動聽小骨的肌:共有2條,即鼓膜張肌和鐙骨肌。

鼓膜張肌:位於咽鼓管上方的鼓膜張肌半管內,止於錘骨柄上端,受下頜神經支配。收縮時可向內側牽拉錘骨柄,使鼓膜內陷以緊張鼓膜。

鐙骨肌:位於錐隆起內,止於鐙骨頸,由面神經支配。收縮時向後拉鐙骨以使鐙骨底前部離開前庭窗,減低迷路內壓;並解除鼓膜緊張狀態,是鼓膜張肌的拮抗肌。

鼓膜

鼓膜鼓膜

鼓膜(tympanic membrane)為介於外耳道與鼓室之間的橢圓形半透

明薄膜,其外側面向前下外傾斜,與外耳道底成45~50°。嬰兒鼓膜更為傾斜,幾乎呈水平位。

鼓膜周緣較厚,附著於顳骨鼓部和鱗部;中心凹向鼓室,稱鼓膜臍,其內側面為錘骨柄末端附著處。鼓膜的上1/4為鬆弛部,呈三角形,薄而鬆弛,在活體呈淡紅色。鼓膜的下3/4為緊張部,堅實緊張,在活體呈灰白色;其前下部有一三角形的反光區,稱光錐。中耳的一些疾患可引起光錐改變或消失。鼓膜能隨聲波振動而振動,故能把聲波刺激傳到中耳。

鼓膜由3層組織構成。外層即上皮層,為復層鱗狀上皮,與外耳道皮膚相續連;中層即纖維層,由膠原纖維和彈性纖維構成,鼓膜鬆弛部缺乏此層,是鼓膜的薄弱部位;內層即黏膜層,與鼓室黏膜相續。

乳突竇和乳突小房

乳突竇

(mastoid antrum)位於鼓室上隱窩後方,向前開口於鼓室後壁上部,向後下與乳突小房相通連,為鼓室和乳突小房之間的交通要道。

乳突小房

(mastoid cells)位於顳骨乳突內,為許多大小、形狀不等而互相連通的含氣小腔隙。中耳炎症可經乳突竇侵犯乳突小房而引起乳突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