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節

中節

中節,漢語詞語, 拼音:zhōng jié 釋義:指中氣和節氣等。 中節又有手指,手指除拇指外都分為3節,長指甲的那一節就是手指末節,中間的那節就是手指中節,連著手掌的那節就是手指近節。

詞目

中節

拼音

zhōng jié

注音

ㄓㄨㄙ ㄐㄧㄝ ˊ

引證解釋

1、謂守節秉義,中正不變。

《易·蹇》:“《象》曰:大蹇,朋來,以中節也。” 孔穎達 疏:“得位居中,不易其節,故致朋來,故云以中節也。”

2、中期。

《漢書·晁錯傳》:“ 秦 始亂之時,吏之所先侵者,貧人賤民也;至其中節,所侵者富人吏家也;及其末塗,所侵者宗室大臣也。”

3、中等的節操。

《孔子家語·辯政》:“ 孔子 曰:‘父事三人可以教孝矣,兄事五人可以教悌矣,友事十一人可以舉善矣:中節也,中人附矣,猶未足也。’”

唐 李華 《三賢論》:“ 蕭 ( 蕭穎士 )若百鍊之鋼,不可屈折,當廢興去就之際,一死一生之間,而後見其大節;視聽過速,欲人人如我,志與時多背,常見詬於人,取其中節之舉,足可以為人師矣。”

4、指中氣和節氣。

《晉書·律曆志下》:“自此以降,暨於 秦 漢 ,乃復以孟冬為歲首,閏為後九月,九節乖錯,時月紕繆。”

5、專指四時仲月的中氣,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資治通鑑·齊武帝永明十年》:“ 魏 舊制,四時祭廟皆用中節,丙子,詔始用孟月,擇日而祭。” 胡三省 註:“自 漢 以來,宗廟歲五祀,四孟及臘是也。 魏 初用中節,夷禮也。”

6、合乎禮義法度。

《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後漢書·虞延傳》:“﹝ 富宗 ﹞性奢靡,車服器物,多不中節。”

明 黃綰 《明道篇》卷一:“行之於身,無不中節,謂之道。”

《明熹宗實錄》卷四十二:“兵部尚書趙彥言:‘看得毛雲龍結黨造謗,構釁生戎,不若令雲龍還都門聽本部訊,其顛末再為酌處中節,等令登撫(袁可立)拏送來京質審發落’。從之。”

7、合乎節奏。

《淮南子·說林訓》:“使但吹竽使工厭竅,雖中節而不可聽。”

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中:“虎子盤旋宛轉,無不中節。”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晚霞》:“ 端 作前舞,喜怒隨腔,俯仰中節。”

8、中節為人體部位名。

為手足指(趾)的第二節。手足大指(趾)無此節。手環指末節指的就是手無名指的指端(長指甲的)那一節。手的五個手指頭分別是:拇指、食指、中指、環指(無名指)、小指。手指除拇指外都分為3節,長指甲的那一節就是手指末節,中間的那節就是手指中節,連著手掌的那節就是手指近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