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賦

中秋之夜,圓月高懸。 日月經天,江河行地,惟月之美,極柔極麗。 情至極者,天上明月。

作者簡介

李保坤,字樂壽、曾用名李寶坤、網路暱稱慶雲樂壽、百度註冊慶雲樂壽李保坤、景星慶雲。1952年2月出生於河北省慶雲縣東三里村,成長於河北省鹽山縣,1964年10月以四女寺河為界被劃分到山東省慶雲縣。大專文化、中國詩賦學會會員、山東省當代文學院委員、德州市作家協會會員、慶雲縣作家協會主席、高級工程師、硬筆書法家。愛好文學,更喜歡詩詞歌賦。是慶雲攝影吧、三字經吧、當塗吧主。
喜愛寫詩歌、人物傳記、新三字經、專業論文,尤其喜愛三字經這一文體,創作了幾十篇三字經。其作品在網路中廣泛傳播,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網站、九三學社山東省委員會網站、九三學社德州市委網站、中國李之儀研究網、中國棗網、中國冬棗網、阿里巴巴網、中國紅棗網、中國旅遊網包頭新聞網、123教育網、行動全球網、河北論壇稷山棗網、中國農業信息網馬鞍山市旅遊網、魯北社區、滄縣農業信息網、中國大棗網、南京大學MBA論壇、新疆紅棗網、房地產網、八方資源網、德州網、運河聯誼會網、人文地理網、新農村水果網山東泰山網、中國鹽鹼地網、文學部落格網、山東社區舜網論壇、濱州市冬棗貿易網、山東省地名網、當塗政府網、慶雲旅遊網、慶雲招商網、齊河旅遊網等國家、省市縣的網站爭相刊轉載其作品。
2006年所撰寫論文獲山東省政協論文獎;新三字經《濱州冬棗三字經》在“雁來紅杯”全國徵文大賽中獲三等獎;榮獲2007年山東省優秀文史工作者;新三字經《西遊記》和《山東縣市區吉祥聯名》發表在2008山東省文學院主辦《當代文苑》第二期上,《馬鞍山(當塗)旅遊三字經》、《邯鄲旅遊三字經》、《包頭文化旅遊三字經》、《黃驊文化旅遊三字經》、《中華棗文化三字經》、《武當山文化旅遊三字經》、《平邑蒙山文化旅遊三字經》、《李之儀三字經》等新三字經在網站以及部落格中廣泛傳播,得到眾多網友的喜愛和轉載。《農村電工》、《聯合日報》、《齊魯社刊》、《德州日報》、《長河晨刊》、《中國棗業報》、《慶雲報》、《新陵縣》、《黃驊報》等報紙刊物也多次刊載我的作品,所撰寫的“神州慶雲中華祥雲”發表在《新華月報(天下)》雜誌的2008年11月號上半月的99頁。著重研究德州的歷史文化,用一個韻寫出了《德州經濟文化旅遊三字經》,分為慶雲篇、德城篇、齊河篇、臨邑篇、夏津篇、陵縣篇、平原篇、寧津篇、禹城篇、武城篇、樂陵篇。被評為德州市和諧使者,並在2008年10月23日在德州電視台新聞欄目播出。先後寫出了《慶雲賦》、《德州賦》、《九三賦》、《中秋賦》、《風箏賦》、《慶雲文苑賦》、《慶雲文苑慶典賦》、《夏津賦》、《祥園賦》、《新孝經賦》、《鹽山賦》、《齊河賦》、《慶雲棗賦》。
撰寫的“五福齊臨地,吉祥慶雲城”的對句已成為慶雲旅遊宣傳的推介語,為李之儀(北海)愛情公園撰寫對句“一湖相思水,滿園連理枝。”得到專家的好評。根據慶雲歷史的遺留,創作長篇神話故事《孫悟空與慶雲的古棗樹群》(上)70集30萬字左右,由文藝出版社出版。為慶雲寫出了《歌唱慶雲》、《我是慶雲人》、《歌唱中澳》、《慶雲人民醫院之歌》、《渤海春酒之歌》。為德州電力寫出了《德州電力之歌》。

作品賞析

一、中秋賦

作者:李保坤 九三社員
中秋之時,秋高氣爽,桂花飄香,碩果纍纍,顆粒歸倉,豐收喜悅,掛在臉上。八月十五,花好月圓,周禮定名,華夏永昌。主題鮮明,崇拜月亮。“端正月”之名,源於盛唐。宋至明清,普天同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皎月似玉盤,中秋月餅香又甜,歡樂笑語萬里傳。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抬頭仰望明月,遐想無限,玉兔搗藥,一年又一年。傳說版本多,嫦娥美貌,吳剛迷戀,假應承其糾纏,命他砍桂枝,枝斷願望可實現。一斧又一斧,枝條總不斷。吳剛痴情,日復一日,不停地砍,一直到今天。偷笑掩面,月宮裡看人間,已不是昔日舊景,改革開放,九州處處巨變。華夏兒女賞月,千家萬戶飲瓊漿,大地鋪銀光。鞭炮齊鳴,鑼鼓敲響,少女舞姿多優美,吹拉彈奏,歌聲悠揚。廣寒仙子,思緒萬千,決心不住寂寞處,乘坐嫦娥號飛船,日夜兼程回故鄉。

二、中秋賦

作者:青裳子
中秋之夜,圓月高懸。望月,古意芬芳;品月,詩意芬芳;觸月,遍地芬芳。收回眉頭,又上心頭。思緒翩躚,縱貫大千。月者,文之極致,美之極致,情之極致,物之極致也。
泱泱中華,文典似海。漢風唐韻,流布環宇。根脈源遠,楔入民粹。中秋二字,始見《周禮》。中秋為節,制肇唐初。推崇演化,遂成世習。元旦為首,中秋為次,一年四節,元秋為重。中秋為節,時序之順。七夕牛女,茫茫銀漢,鵲橋長架在前;九九重陽,耿耿清夜,壽菊盛開在後。中秋為節,入髓民俗。拜月敬祖,祈願之香裊繞入雲;圍火跳儺,豐收之舞歡騰彌地。延及近代,世俗蕃息。八雞八魚孝敬岳丈,四酒四盒表奉高堂;月餅與佳釀首獻姮娥,瓜果與時蔬後飽腸胃。四時八節,無秋不成;五行八卦,無秋不諧。秋月入文,見諸《詩經》:“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見諸《漢賦》:“白露暖空,素月流天”。見諸唐詩宋詞,則名句充棟,不可勝計矣。謫仙把酒問月,當歌對酒;回看“淥水淨素月,月明白鷺飛”。蘇子把酒問天,清影嬋娟;再顧“暮雲溢清寒,銀漢轉玉盤”。元之戲曲淺唱秋月情愫,明清小說極寫秋月故事。月光融融,心已鶴鳴,繽紛思緒,曼妙無窮。入文魂、涉文趣、步文壇者,彼太陰兮;狀人貌、擬人情、表人意者,亦太陰兮。
日月經天,江河行地,惟月之美,極柔極麗。時序之美可見,中秋時天多晴明,雲淡風輕;山色斑斕,五彩分明;地染金波,穗沉果碩。共長天與落霞之秋水,澹澹蕩盪;含樹影與炊煙之村舍,安安詳祥。中秋之夜,圓月當空,月色如練,山河村舍、城鎮高樓,清晰可辨。抑或有淡雲遮月,輕煙薄籠,如幻如夢,詩意朦朧,美妙天成
美人如月,古韻悠長。明月當空,皎若佳人。嫦娥廣袖舒仙魂,月容花貌傾人國。四美之月,銷魂蝕魄:拜月貂蟬之淒艷,讓英雄淚濕襟袍;醉酒楊妃之冰輪,讓江山顛簸似舟。崔鶯鶯待月西廂,關盼盼守月燕樓。更有秦樓之月唱不盡哀愁,別館之月灑不盡清淚,軍旅之月抒不盡悲壯,邊地之月道不盡蒼涼。風物如月,古韻更長。桂花乍香紫薇盛,石榴咧嘴柿子紅。稻黃豆熟魚蟹肥,農家歡顏商旅榮。太平年景,風調雨順,一切風流盡賦月。
情至極者,天上明月。慕清風而托明月,行古道而覓故人。月缺月圓,期待綿綿,關山迢逷,海天悠遠。征人,故人,佳人,親人,托諸明月。而故人重逢,親人團聚,花來弄影,月頷嬌首,品嘗月餅,美酒助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掬一捧海峽水,望一眼阿里山,歸心在耳邊呼喚。再舉頭,再回首,月色亦幻亦真,皆有龍鳳之祥瑞,皆有姮娥之精魄,皆有美輪美奐之情致。簡訊祝福,灑愛心於東西南北;互道思念,播親情於四面八方。祥雲繚繞,暖意融融,情意綿綿,詩意翩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