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山賦

鹽山賦

作者簡介:李保坤,字樂壽、曾用名李寶坤、網路暱稱慶雲樂壽、百度註冊慶雲樂壽李保坤、景星慶雲。1952年2月出生於河北省慶雲縣東三里村,成長於河北省鹽山縣,1964年10月以四女寺河為界被劃分到山東省慶雲縣。大專文化、中國詩賦學會會員、山東省當代文學院委員、德州市作家協會會員、慶雲縣作家協會主席、高級工程師、書法家。愛好文學,更喜歡詩詞歌賦。

作者簡介

李保坤,字樂壽、曾用名李寶坤、網路暱稱慶雲樂壽、百度註冊慶雲樂壽李保坤景星慶雲。1952年2月出生於河北省慶雲縣東三里村,成長於河北省鹽山縣,1964年10月以四女寺河為界被劃分到山東省慶雲縣。大專文化、中國詩賦學會會員、山東省當代文學院委員、德州市作家協會會員、慶雲縣作家協會主席、高級工程師、硬筆書法家。愛好文學,更喜歡詩詞歌賦。是慶雲攝影吧、三字經吧、當塗吧主。
喜愛寫詩歌、人物傳記、新三字經、專業論文,尤其喜愛三字經這一文體,創作了幾十篇三字經。其作品在網路中廣泛傳播,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網站、九三學社山東省委員會網站、九三學社德州市委網站、中國李之儀研究網、中國棗網、中國冬棗網、阿里巴巴網、中國紅棗網、中國旅遊網、包頭新聞網、123教育網、行動全球網、河北論壇稷山棗網、中國農業信息網、馬鞍山市旅遊網、魯北社區、滄縣農業信息網、中國大棗網、南京大學MBA論壇、新疆紅棗網、房地產網、八方資源網、德州網、運河聯誼會網、人文地理網、新農村水果網、山東泰山網、中國鹽鹼地網、文學部落格網、山東社區舜網論壇、濱州市冬棗貿易網、山東省地名網、當塗政府網、慶雲旅遊網、慶雲招商網、齊河旅遊網等國家、省市縣的網站爭相刊轉載其作品。
2006年所撰寫論文獲山東省政協論文獎;新三字經《濱州冬棗三字經》在“雁來紅杯”全國徵文大賽中獲三等獎;榮獲2007年山東省優秀文史工作者;新三字經《西遊記》和《山東縣市區吉祥聯名》發表在2008山東省文學院主辦《當代文苑》第二期上,《馬鞍山(當塗)旅遊三字經》、《邯鄲旅遊三字經》、《包頭文化旅遊三字經》、《黃驊文化旅遊三字經》、《中華棗文化三字經》、《武當山文化旅遊三字經》、《平邑蒙山文化旅遊三字經》、《李之儀三字經》等新三字經在網站以及部落格中廣泛傳播,得到眾多網友的喜愛和轉載。《農村電工》、《聯合日報》、《齊魯社刊》、《德州日報》、《長河晨刊》、《中國棗業報》、《慶雲報》、《新陵縣》、《黃驊報》等報紙刊物也多次刊載我的作品,所撰寫的“神州慶雲中華祥雲”發表在《新華月報(天下)》雜誌的2008年11月號上半月的99頁。著重研究德州的歷史文化,用一個韻寫出了《德州經濟文化旅遊三字經》,分為慶雲篇、德城篇、齊河篇、臨邑篇、夏津篇、陵縣篇、平原篇、寧津篇、禹城篇、武城篇、樂陵篇。被評為德州市和諧使者,並在2008年10月23日在德州電視台新聞欄目播出。先後寫出了《慶雲賦》、《德州賦》、《九三賦》、《中秋賦》、《風箏賦》、《慶雲文苑賦》、《慶雲文苑慶典賦》、《夏津賦》、《新孝經賦》、《鹽山賦》、《齊河賦》、《慶雲棗賦》。
撰寫的“五福齊臨地,吉祥慶雲城”的對句已成為慶雲旅遊宣傳的推介語,為李之儀(北海)愛情公園撰寫對句“一湖相思水,滿園連理枝。”得到專家的好評。根據慶雲歷史的遺留,創作長篇神話故事《孫悟空與慶雲的古棗樹群》(上)70集30萬字左右,由文藝出版社出版。為慶雲寫出了《歌唱慶雲》、《我是慶雲人》、《歌唱中澳》、《慶雲人民醫院之歌》、《渤海春酒之歌》、《德州電力之歌》。

作品賞析

鹽山賦
作者:李保坤 九三社員
千古居齊燕兮,黃河入海奔流急,故道留遺蹟。歷史之謎多,碣石山奇。北連津京,東臨渤海,南接齊魯,八面來風,重鎮要地。漢高祖五年置,建造高城縣,渤海郡領。隋文帝楊堅更,寶地名鹽山,選新址香魚書院,眾學子歡顏,城樓上燈籠高掛,街道車水馬龍,商鋪林立,買賣興隆,酒旗飄飄,店小二吆喝連聲,從此得繁榮。三八年改為靖遠,四九鹽山定今名。鹽山最東部,明代建造慶雲古城,慶雲縣衙,慶雲文廟,泰山行宮,保存完好,鹽山一勝景。
上古少皋氏,隆登寶基,修建鳳凰城,百鳥朝鳳,歡唱鳴啼。秦始皇求長壽,盼望與天齊,方士徐福請命。千名童男童女,饒安聚集,隨扈武士巧匠百工,無棣溝揚帆,漂洋過海,歷經萬險,到達東瀛。華夏首個僑鄉,世界皆知千童。立碑紀念,秦千童城。農曆三月廿八,千童出海日,思念離鄉親人,年年此日祭祀,自漢代起,年逢甲子,千童信子節,活動更隆重。當今每五年,舉辦千童文化節,鑼鼓喧天,張燈結彩,迎接五洲四海親朋。
文人墨客燦若群星,齊魯儒雅得繼承,俠肝義膽,燕趙豪爽,天下知名。西漢大夫鮑宣,好學明經。東漢巴肅,為人剛毅正直,美譽天下臥虎,執法嚴明;唐代高適,詩作筆力雄健,氣勢奔放,人居邊塞,博大心胸;索湘人北宋,齊州大案,牽連入獄者一千五百眾,奉詔受理,獄案理明清;十五歲中秀才,明代神童楊文卿;清代左寶梅,北方劈掛通臂拳開門人,武德高尚,受人尊崇;編纂醫學精選彙編,照顧貧苦患者,平易近人王執中;近代醫學泰斗張錫純,博覽醫書,古今中外百餘種,著書立說救人命;清代畫家劉同蘅,酷愛寫生,乾隆年試畫第二名;韓灝喜畫山水,筆法蒼老,高山連雲層;李維熙隸書美;傅百里草書精;劉秀村楷書草書,遠近聞名。新中國成立,書畫愛好者大增,韓立祥、徐玉成、毛玉樹、楊澤、潘清溪等,作品受歡迎。
鹽山兒女,追求真理,精忠報國,面對強敵,奮力抗爭。敢灑碧血葬倭寇,身軀築鐵城,衛國保家鄉,出了無數英雄,邸玉森早期中共黨員,津南協助劉格平;胡恆熙曾任慶雲縣委書記,被捕入獄立場堅定;高樹勛飛虎將軍,邯鄲起義,棄暗投明;楊靖遠殺日寇,斬頑軍,敢打敢沖;張清琪組織學生,宣傳抗日,不怕犧牲;馬振華吃苦耐勞,廉潔奉公,與敵殊死搏鬥,血灑寧津城;王猛將軍,抗日殺敵是虎將,體育事業立新功;邸玉棟曾任寧津縣委書記,文武雙全,作戰英勇;石長存、王同文崔蘭仙、李之英、王俊峰、傅國光張炳臣劉煥卿馬學全於立平、王潔山、王仲興......永垂不朽,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鹽山人愛文化藝術,歷來有傳統。哈哈腔源於清,大劉牛村劉太寶傳承,鼓板打的精。東路梆子,鹽山南部流行,山東吼聲受歡迎。張朝旭首創竹板書,深受觀眾喜愛,傳遍河北山東。鹽山花會,民間逢年節,娛樂活動。吳家閣煙火,譽滿河北、天津、山東;舊縣信子,表演在高空;鹽山武術扇,男女演員各半,武術器械拿手中,舞蹈動作,箭步、弓步、跺子步、鏇風。五六年,省匯演到保定,劉紅廟村做代表,上級表揚信心增;竹板秧歌,分文武,滑稽幽默,逗得觀眾笑連聲;花狸虎,男女演員對唱,妙趣橫生。鹽山京劇團,王素鸞飾秦香蓮,董美琴飾陳世美,余幼山飾王延齡、包拯,滄州專區匯演,獲得獎勵一等。田連元說評書,越聽越愛聽。
鹽山區位優越,半小時到海港口岸,一小時達天津。國道二零五,從山海關起,路經鹽山,到達廣東。石黃、廊濟、汕津高速公路,汽車任馳騁。交通樞紐,東西南北縱橫。冀南魯北,一線連兩省,滄州、德州、濱州,吾在核心中。環渤海經濟圈,京津冀都市圈,發展機遇千載難逢,鹽山人方向明,搶抓機遇,堅定發展不放鬆。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榮譽稱號,兩大部委封。總體思路清,固化基地概念、完善基地功能、壯大產業規模、提升產業水平、打造總部經濟。開發區加快建設,研發、檢測、物流、金融、商務、會展、信息、中介服務,完善配套功能。千餘家企業入駐,工廠林立,設備現代化,電腦操控,焊花飛濺,機器轟鳴,數碼工具機,按圖加工,無比聰明。 管道管件之鄉,悟出硬道理,群山有峰始能盛。精心培育三十強,打造產業生態系統,龍頭高昂,龍身舞動,產業鏈條無白空,研發高端新產品,標準咱制定,產品出口歐美,國內市場占領。市場有了話語權,中國縣域百強,鋼鐵長城萬里紅。
城市建設,大步跨越,奮起直追,突出自身特色,中等城市是目標,地域文化是靈魂。華彩鳳凰城,宜居新鹽山,千童重鎮添異彩,慶雲古城放光輝。美化亮化,牌匾醒目,道路潔淨,街道小區,花草點綴。弘揚千童文化,千童公園,四字高掛,鑲嵌牌樓中間,觀景台,噴泉,令人陶醉,親水台,石涼亭,談心聊天,棧橋、石拱橋,座座小橋遊人喜歡,林木葉翠綠,鳥兒歌唱,市民歡樂家園,健身休閒。千古僑鄉,千童東渡,雕塑紀念,徐福雕像,人人觀瞻,歷史事件得復現,千童故事,世代相傳。千童美酒,開瓶醉倒天下客,鹽山羊湯,香飄十里滋味濃。政通人和,萬家歡顏,卿雲環繞,吉慶祥瑞,徐福東渡,寶地生輝,鳳凰展翅,鹽山騰飛。

鹽山賦二稿

鹽山賦(原稿)
空谷
天賦奇氣,地蘊粹華,人呈異稟。鹽山之地也,方八百里,抱滄海而望山嶽,通京津而聯冀魯,樞紐天下,祥祉所鍾;其人也,四十萬眾,居一隅而懷天下,尚至理而循大道,神馳八極,志凌九霄,思接千載,胸藏萬物,傳於一脈,自古至今。
時溯上古,華夏肇始。少皋氏封與此地也,隆登寶基,鳳凰來賀,於是建鳳凰城。續三皇之業,列五帝之尊。少皋者黃帝之子,鳳凰者百鳥所朝,鹽山何幸,兼其瑞祺。
及至有秦,中國一統。始皇於斯地選千童,聚百工,托尋長生之方,拜求齊天之術。無棣河口,別親離土;渤海濤頭,引航東渡。播文明於彼土,施恩澤於異族;畢其功於身後,安其魂於域外。
嗚呼!赤子遠遊,一去不返;嚴慈思親,登台而望。瀚海不擋踐諾之行,巨浪難掩探尋之志,天下以為懷,辟疆而成業,國之僑鄉,此為首先。
夫稟賦在天,非因時易;其人有志,與世俯仰。一諾而行者,信也;不辭險惡者,勇也;施人以澤者,德也。鹽山有信有勇有德者眾,則逢治世而聖賢出,逢亂世而豪傑起,逢盛世而名流競。
當今之鹽山也,大政通而人和,偉力凝而業興,鋼鐵強其體魄,書香韻其姿態,天增其瑞,地增其秀,人競風流,卓然而立於中華之林。
空谷幸籍邑內,入則沐其華,出則享其譽,故揮毫作賦,伏惟禮讚。
曰:承天之賜,得地之華,其人賢德,福祚永綿。帝氣所覆,麟羽所載,兼文兼武,維禎維寧。
鹽山賦(簡略稿)
空谷
天賦奇氣,地蘊粹華,人呈異稟。鹽山方八百里,抱滄海而望山嶽,通京津而聯冀魯;其人四十萬眾,居一隅而懷天下,尚至理而循大道,神馳八極,志凌九霄,思接千載,胸藏萬物,傳於一脈,自古至今。
上古少皋氏封於此地也,隆登寶基,鳳凰來儀。於是建鳳凰城,續三皇之業,列五帝之尊。及至有秦,始皇托尋長生之方,拜求齊天之術。於斯地選千童、聚百工,引航而東,播文明於彼土,施恩澤於異族。嗚呼!瀚海不擋踐諾之行,巨浪難掩探尋之志,天下以為懷,辟疆而成業。國之僑鄉,此為首先。
夫稟賦在天,非因時易,其人有志,與世俯仰。為學則窺天鑒地,衷中參西;為武則吞吐捭闔,縱橫江湖;為商則聯通四海,播譽五洲。當今之鹽山也,大政通而人和,偉力凝而業興,鋼鐵強其體魄,書香韻其姿態。天增其瑞,地稠其秀,人競風流,卓然而立於中華之林。
贊曰:承天之賜,沐地之華,其人懷遠,福祚永綿。帝氣所覆,麟羽所載,兼文兼武,維禎維寧。
庚寅夏月鹹墨齋空谷撰並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