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魚書院

香魚書院,原址在鹽山(今屬河北)。清乾隆三年(1738),知縣金世昌創建於縣城興文街西,以縣治前為香魚館地,故名。 時副貢生李士晉捐田六頃,為課士膏火之需。三十五年重修。後因經費不足,無力延師課士,漸致圮廢。鹹豐七年(1857),在東門外大街北另建書院,仍名“香魚”,內設考棚,以備縣試。有房屋數十間,然經費仍不足延師課士。光緒中葉,積各項產業收入至錢千餘貫,始聘山長,招生徒。其時“所重雖在帖括,而士知向學”(民國《鹽山縣誌》卷五)。光緒末,改為學堂。

原址在鹽山(今屬河北)。乾隆三年(1738),知縣金世昌創建於縣城興文街西,以縣治前為香魚館地,故名。 時副貢生李士晉捐田六頃,為課士膏火之需。三十五年重修。後因經費不足,無力延師課士,漸致圮廢。鹹豐七年(1857),在東門外大街北另建書院,仍名“香魚”,內設考棚,以備縣試。有房屋數十間,然經費仍不足延師課士。光緒中葉,積各項產業收入至錢千餘貫,始聘山長,招生徒。其時“所重雖在帖括,而士知向學”(民國《鹽山縣誌》卷五)。光緒末,改為學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