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河

齊河

齊河縣位於山東省西部區域,東鄰省會濟南,北接京津唐,南接寧滬杭。以齊河為中心,500公里半徑內有青島、濟南、太原、鄭州、石家莊、天津、北京等大城市。齊河縣隸屬於德州市,位於魯西北平原,黃河北岸,與濟南隔河相望。全縣轄2個鄉、11個鎮和2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78萬,總面積1411平方公里。屬黃河下游衝擊平原,土質肥沃,氣候適宜,光照充足。 齊河是全國唯一的一個中國新能源汽車製造城,中國新興產業裝備製造城,齊河縣也是山東省經濟欠發達地區唯一上榜的全國百強縣,位列第十五屆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第87位。

基本信息

齊河

齊河齊河
齊河縣隸屬德州市,地處魯西北平原,與省城濟南隔黃 河相望,總面積141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08萬畝,轄9鎮5鄉(晏城鎮、表白寺鎮、安頭鄉、宣章屯鎮、大黃鄉、華店鄉、劉橋鄉、潘店鎮、仁里集鎮、馬集鄉、趙官鎮、胡官屯鎮、焦廟鎮、祝阿鎮),1012個行政村,總人口60萬。

歷史

齊河歷史悠久,古稱祝阿,春秋時為齊國正卿晏嬰采邑,公元1130年置縣建城於黃河北岸,1973年,興建黃河北展工程,縣城遷往晏城。境內有晏嬰祠、龍山文化遺址、東漢古墓、時傳祥紀念館。
齊河風景秀麗,百里黃河觀光、千池荷花賞景、萬畝綠樹覽翠、500年銀杏樹、600年孟家院的一批自然、人文景觀美不勝收。
據出土文物考證,約在四五千年前齊河境內就有氏族聚居。夏商為兗州之域,西周屬齊國地。春秋稱祝柯,又名督楊。秦朝置祝柯縣,西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 196 年)改稱祝阿縣。新莽改祝阿縣為安城縣,東漢建武五年( 29 年)復稱祝阿縣。東晉時祝阿升縣為郡,南北朝時又撤郡復縣。唐朝天寶元年( 742 年)改祝阿縣為禹城縣。乾元二年( 759 年),遷城於遷善村,即今禹城市區。原縣城稱耿濟鎮,宋改耿濟鎮為濟河鎮,繼稱齊河鎮。金天會八年( 1130 年)撤鎮改縣,稱齊河縣,隸濟南府。元,隸燕南河北道德州。明,隸濟南府。清,隸山東布政使司濟南府。民國,隸岱北道,繼隸濟南道。抗日戰爭時期,縣境分北、中、南三個人民政權統轄。分別隸屬濼北專署、泰西專署、冀魯豫區一專署。 1950 年隸屬德州專署, 1956 年長清縣河西部分併入本縣,隸屬聊城專署, 1961 年復隸德州專署( 1980 年改稱行署), 1994 年 12 月撤消德州地區改稱德州市,仍隸德州市。 1989 年底桑梓店鎮、大王鄉、靳家鄉劃歸濟南市歷城區。 1991 年全縣轄 4 鎮 17 鄉, 1012 個行政村, 1048 個自然村。
1995 年 12 月小周鄉撤鄉設鎮,稱祝阿鎮。全縣轄 5 鎮 16 鄉,即晏城鎮、表白寺鎮、焦廟鎮、趙官鎮、祝阿鎮、焦斌屯鄉、安頭鄉、宣章屯鎮、大黃鄉、南北鄉、華店鄉、劉橋鄉、務頭鄉、潘店鄉、大張鄉、仁里集鄉、馬集鄉、胡官屯鄉、富足鄉、賈市鄉、大夫營鄉。
2000 年 6 月,部分鄉鎮合併,合併後轄 9 鎮 5 鄉。其中,晏城鎮、焦斌屯鄉、南北鄉合併為晏城鎮,祝阿鎮與大夫營鄉合併為祝阿鎮,潘店鄉與務頭鄉合併為潘店鎮,焦廟鎮與賈市鄉合併為焦廟鎮,胡官屯鄉與富足店鄉合併為胡官屯鎮,仁里集鄉與大張鄉合併為仁里集鎮。文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