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實驗高中

中山實驗高中

中山市實驗中學是市直屬高中,市重點建設的學校,它有著深厚的傳統、蓬勃的生機和輝煌的前景。市委、市政府非常關心與支持學校的發展,已投入2200多萬元進行第一期擴校工程,第二期擴校工程正在規劃中。學校第一步定位為48個班的省一級學校,在2-3內擴到90個教學班。招生規模由五年前的90人發展到現在的2286人。中山市實驗中學是中山市直屬公辦全日制全寄宿普通高中,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地處中山城區中山五路與長江北路交匯處,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教學設備先進,各功能場館一應俱全,是中山學子讀書、學習和生活的好地方。

基本信息

學校概況

中山實驗高中中山實驗高中
目前,全校共93個教學班(含3個西藏班國中班),,其中高級教師80人,碩士研究生93人。教師學歷全部達到本科以上,達標率100%。教職工中有480人次獲國家和省市各種榮譽稱號,其中有全國曾憲梓獎、國家和省級教學骨幹、省名校長、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省先進教師、省優秀音樂家等。一大批科研成果、論文獲得國家、省、市獎項。
學校教學質量穩步提升,高考成績一年一個台階,不斷突破,上本科人數成倍數增長,三年增長近7倍,增長幅度全市第一。學校連年獲得高考卓越貢獻獎、市教學質量特別貢獻獎、市教學質量先進學校、市素質教學先進學校等各種榮譽稱號。2008年高考總分平均分全市排名第三,市教學質量綜合評價第三,產生了市生物單科狀元2人、市音樂、美術單科狀元各1人。09年高考再獲大捷,本科上線人數一舉突破700大關,從08年的592人直達770人,本科上線人數、本科上線率、總上線人數、總上線率等各項指標,居全市第三,市教學質量綜合評價第一。並且,學校還出了一個市生物單科狀元、三個省理科基礎單科狀元。2010年高考再上層樓,本科上線825人,本科上線率為64%,比教育局的預測指標淨增227人,成為第二批本科上線數突破800大關的學校。專科以上上線1255人,上線率達97.4%,市教學質量綜合評價第二。學校音樂、美術教育碩果纍纍,屢獲全國、省、市各級金獎,是市教育局批准可自主招收音樂、美術特長生的學校。
近幾年,學校先後獲得“國家級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學校”、“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全國先進圖書館集體”、“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廣東省普通高中教育水平優秀學校”、“廣東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廣東青少年發展能力評價課題研究實驗學校”、“廣東省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學校”、“廣東省師德建設先進單位”、“廣東省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學校”、“廣東省綠色學校”、“廣東省安全文明校園”等全國及省級榮譽稱號。

四個一

一個理念
學校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根本指針,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繼承師範教育的優良傳統和優秀文化,確立了“發展教育”的先進辦學理念。
市實高人就是這樣在充分研究學校歷史和現狀的基礎上,在發展教育理論的指導下,分別確立了學校、教師和學生的發展目標,確保各個階段學有所成、教有所長、學校穩步發展。
一套體制
學校致力於構建民主管理和制度管理相融合的現代學校管理模式,完善以校長負責制為核心的學校領導體制。
發揮黨總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實行校長的全面負責制,建立年級組對校長室直接負責、校長室對年級組垂直領導的二級制和各處、室分工指導協調的“扁平化”的組織模式,加強工青婦和教代會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使學校管理靈活、精簡、有序、高效。
加強學校教育教學的組織建設。加強德育處和教務處的組織建設,健全其組織實施、科學研究、檢查監督和對年級組的協調等工作職能;加強年級組建設。強調年級組長要對全年級的教育、教學負責,對全年級教師的管理和全年級學生的全面素質的培養和發展過程負責。年級組長實行輪換制;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
完善民主管理機制。充分發揮教工會組織的紐帶和橋樑作用;進一步健全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成立“校務諮詢委員會”;全面實行校務公開。
一支隊伍

中山實驗高中中山實驗高中
增強隊伍凝聚力。學校在管理中貫徹“尊重、培養、使用”的教師管理方針,以人為本,做到在思想上幫助、政治上關心、業務上培養和生活上照顧,構築積極向上、和諧共進的校園氛圍。積極解決教職工生活的各種實際困難,滿足教師合理的需要。每學期撥出一定經費,開展文娛、體育、旅遊活動,定期召開教代會、教師座談會,徵詢辦學意見,實行校務公開,實行民主管理,增強教職工的主人翁意識。通過經驗交流、宣傳事跡,資助教師進修學習、著書立說、參加各類競賽等形式,支持教師參加有益的社會活動,幫助教師成長和實現自我價值。教職工們感受到學校就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提高師德修養。學校堅持定期召開主題教育活動,組織教師參加市教育局組織的師德師風專題講座(如魏書生的專題講座等)、邀請全國著名教育專家來校作師德教育專題講座、舉行師德教育專題演講比賽等;學校還利用政治業務學習時間(每周星期一下午)結合教育實際給教職工進行“浸泡式”的師德教育。樹典型,立榜樣,開展先進德育教師的經驗匯報活動和學先進、比技能的競賽活動。同時,充分發揮各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學校每年都有5-9位基層黨員教師被評為市先進黨員,文科黨支部和理科黨支部都先後獲得市先進黨支部的稱號,市級優秀教師中85%以上都是共產黨員
實施“三師”培養模式。“三師”是指“經師”、“能師”、“人師”,是教師生涯發展的三種境界。對應“三師”培養模式,學校建立了教壇新秀、學科帶頭人和名師評選制度。
學校鼓勵教師參加繼續教育的培訓和進修。教師培訓採取社會培訓、校本培訓和自我培訓相結合的形式。對青年教師進行傳、幫、帶,建立導師制,推行“師徒結對子”活動,要求青年教師在教學大循環中“一年適應,三年勝任,六年成骨幹”。為了更全面地培養新教師和骨幹教師,學校經常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形式,加強各種形式的研討和交流。近三年內,學校已選派了三批優秀教師出國學習,讓教師不斷學習,不斷完善自我。
在“三師”模式實施過程中,行政領導班子起了模範帶頭作用。現有8位行政成員中,廣東省名校長1人,獲全國曾憲梓獎教金1人,南粵教壇新秀2人,廣東省學校系統優秀團幹部1人,市首屆名校長1人,市學科帶頭人2人,其餘都是市優秀教師。
一方特色
學校的辦學目標確定藝體教育為學校的特色教育。
該校藝體教育的特色構建從兩個層面入手,一方面是普及教育,面向全體學生,開展普及性的藝術教育和開展民眾性的體育活動,通過常規課、藝術欣賞課和其它單項藝體活動,還有一年一度的藝術節、體育節等,發展學生的藝術素養,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健康第一”的意識,養成鍛鍊身體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基本運動技能,以此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另一方面是特長教育,為藝體特長生提供充分的教育條件和展示特長的機會。通過美術、音樂、體育等專業團隊、訓練隊,還有相應專業的高考輔導班的專業培訓,充分發展學生的特長。這樣,就形成了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專才培養與通才培養相結合、美與健相輝映的藝體教學模式,力爭成為中山市中國小藝體教育的龍頭學校。
藝術方面,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藝術活動,確保每學期舉辦一台戲、一畫展,每年舉辦一次大型綜合藝術活動。經常組織學生參加中山市的藝術比賽和民眾藝術表演。合唱更是成為該校的傳統藝術項目,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合唱隊自九十年代成立以來,在中山市大中國小合唱節中每屆都獲得一等獎第一名。該校合唱隊經常應邀參加中山市新年音樂會大型文藝演出、慶國慶文藝演出、萬人行唱主題歌、市紅十字會文藝演出等,受到社會各屆的普遍好評。2004年9月,合唱隊代表我市參加省宣傳部、文化廳、教育廳組織的第六屆“百歌頌中華”合唱大賽,面對多支廣州高校合唱專業隊,實驗高中合唱團以一曲《春風輕吻我的祖國》榮獲銅獎,為中山藝術教育爭得了榮譽,2005年9月,校合唱隊在紀念抗日戰爭60周年合唱比賽中,一舉獲得全省特等獎(全場第一)。參加高考方面,藝術每年都有不少同學考上藝術高等院校,本科上線率達到60%以上。現在,該校的藝術特色已在中山得到廣泛認同,許多國中學生踴躍報讀該校藝術特長班。該校在中山市中國小藝術教育中正發揮著龍頭作用。
體育工作方面,該校認真貫徹兩個《條例》,抓好體育課、課間操、眼保健操和晚操的質量,確保學生每天有一小時以上的體育活動時間。學校重視舉辦各種各樣的民眾性體育活動,每年都有全校或班際專項體育競賽,每年舉辦一次校運會,每學期舉辦一次綜合性教工運動會,舉辦兩次單項體育活動;體育課考核合格率、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率和優秀率分別達98%、98%、30%以上;學校近幾年在市體育比賽中均取得優異成績:2002取得中山市中國小體育節團體總分第一名,2003年該校軟式排球隊代表中山市參加廣東省中學生軟式排球比賽獲第八名等。

成績榮譽

五年來,學生全面發展、成績可圈可點。各屆畢業生高考上線率、錄取率不斷攀升,2004年高考應屆生本科上線人數117人,本科上線率占應屆生的40%,省專以上上線率82.2%,錄取率98%。2005年藝術教育成果非凡,音樂考生全省聯考平均分排全市第一,音樂高考成績全市第一名和第三名均在該校。學校迅速躋身於市普高先進行列,並取得多項榮譽:2002年被評為市一級學校、被定為廣東省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學校。2003年被市教育局定為市信息技術實驗學校,2004年被定為廣東省信息技術實驗學校。2005年被評為省一級學校、獲廣東省信息技術實驗學校評比一等獎、首批“全國中國小信息技術道德教育示範學校”,並獲得首屆“全國中國小信息技術道德教育示範校”評選一等獎。2003、2004連續兩年榮獲中山市教育局頒發的“教學質量特別貢獻獎”。2005年被評為市普高2004—2005教學質量評價先進學校。2004、2005年分別被評為中山市普通高中素質教育辦學水平綜合評估先進學校。2008年順利通過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評估驗收,被評估組專家譽為“轉制類學校的成功典範”。2009年被評為全國示範性高中。近幾年高考本科上線人數成倍數增長,2009年學校素質教育綜合評價在全市名列第一。

學校史略

中山市實驗中學的前身,是創辦於1913年的中山師範學校,學校十四次遷址,十二次更名,兩度停辦。辛亥革命時期,國家積貧積弱,各路仁人志士,奮起維新,尋求治國方略,以求強國民富。辛亥革命勝利以後,孫中山先生倡導“興學育才”、“師範宜急辦”。民國二年(1913年),香山先賢秦榮章先生按孫中山先生意旨,創辦了香山縣立師範學校,先暫借香山縣城內陳氏祠堂為校舍,後遷址蓮峰山麓留霞寺。1928年改辦初級中學,翌年改為鄉村師範,次年遷址翠亨。淪陷期間併入聯合中學,後來輾轉到南屏、澳門、恩平,飽嘗遷徙避寇之苦。1959年又遷校唐家,之後於員峰、鰲溪、黃圃等地辦學,文革期間又幾經動盪,直至1979年,回遷至鰲溪,定名為中山師範學校。中山師範學校堅持以“師範性、示範性、實踐性”辦學,以培養德、智、美、體、美、勞全面發展,一專多能的師資為辦學宗旨,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熱愛教育事業且勝任多門學科的教學,適應能力強的國小教師,是廣東省屈指可數的師範名校,為中山及珠三角地區乃至海外培養了一大批合格師資和其它綜合性人才,享有很高的社會聲譽,事跡載入《中華學府志》。
1913年——秦榮章創辦香山縣立師範學校
1923年——改制國中,繼設高中師範科
1925年——易名“中山縣立師範學校”
1929年——易名為“中山縣立鄉村師範學校”,遷址翠亨村
1935年——遷回沙陂巷舊址,重建校園
1939年——遷址珠海南屏
1940年——遷址澳門
1943年——遷址恩平縣聖堂
1945年10月——停辦
1946年10月——復校,復名“中山縣立師範學校”,招普師、簡師班
1950年——設行政訓練班及教師訓練班,易名“中山縣師範學校”
1959年——遷址珠海唐家
1964年——遷址郊區圓峰
1965年——遷址熬溪山,易名“中山縣耕讀師範學校”
1968年——停辦
1968年12月——復名“中山縣師範學校”,遷址黃圃
1973年——招高中畢業生,學制兩年
1979年——遷回熬溪山今址。
2000年9月——改制為普通高中,易名為“中山市實驗高級中學”
2013年12月1日——百年校慶,更名為“中山市實驗中學”

未來發展

市實驗高中----這艘中山普高的現代“航母”,集天時地利人和的所有優勢,自強不息、奮力拚搏,已經發展成為公認的優質學校。他們決心以國家示範性高中的評估為契機,全面促進學校各項工作的進一步發展。我們欣喜地看到,市實驗高中正乘著改革創建的春風,帶著市委、市政府的深切關懷,披著歷史的霞光,直掛雲帆,乘風破浪,駛向輝煌的明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