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J-11B殲擊機

中國J-11B殲擊機

中國殲-11B戰鬥機是一種雙座型多用途戰鬥機,其研製工作始於2007年。同年6月,曾有一架殲-11BS的模型在哈爾濱工業大學進行過展示。

據悉,殲-11BS很可能將安裝中國國產的WS10A新型渦扇發動,以及新型的機載火控雷達、機載電子設備和國產新型武器裝備。有專家認為,該型戰機的用途和性能可能非常接近於美國F-15E“攻擊鷹”。

由來

(圖)中國J-11B殲擊機 中國J-11B殲擊機

蘇-27的引進之初,我國就把蘇27的國產化作為引進、發展中國航空工業的一個重要目標。因此,制訂了分步驟,先進行進口散件的組裝,之後不斷提高國產率,最後利用我國近年來在飛機控制、航空電子與歐洲交流、航空標準向美國看齊的基礎上,開發研製自主的一套改裝系統,用於蘇27的改進,以適應新的作戰任務和航空電子技術的發展,進而全面實現國產化。

由此,經過邊組裝、邊改進,最終出現殲-11B這一型號。

裝備

J11B採用的153項先進電子設備,全部是首次隨機研製的國產最新電子設備;2001年8月23日,某型飛機綜合航電系統發圖開闢了六0一所型號發圖的第三個主戰場。該部在重點型號飛機設計中重構整個航電系統,任務相當艱巨。但他們知難而進,勇挑重擔,與時間賽跑。經過7個月奮力拚搏,於今年3月底按時完成了某型飛機綜合航電系統發圖工作,共發出圖紙2萬多A4。國外完成一種型號飛機航電系統設計通常需要兩年時間,而六0一所僅僅用了不到8個月!

性能

(圖)蘇-27 蘇-27

殲11B最大航程(空中一次加油)應該是5200公里,J10的雷達直徑是680,J11不用我說了吧. J11是980;14所研製。

J11B上的前視紅外探測系統具備了自我檢測/修復系統項目,J11B裡面的設備都換成國產的了.相對SK,是脫胎換骨的改造. 維護性大幅度提高;殲11B已經裝有國產新型電子干擾裝置,類似f18上面的東西;J11載油係數達到37%;J11B機體壽命1500小時。

殲11戰鬥機項目中國將進行30年,從90年到2020年,殲10軍方暫時不會採購超過150架,可能主要用與出口,殲11項目將裝備700架左右,作為中國21世紀前20 年的絕對主力。具備反輻射飛彈發射能力,裝備新型霹靂系列反輻射空空飛彈和鷹系列反輻射飛彈,(殲11掛霹靂-12x2 R27x4,R73x4)完善的對地攻擊功能和種類繁多的對地面攻擊彈藥,包括集束炸彈和雷射制導微波制導,電視制導炸彈等,並且能完成地面無縫掃射,還裝備散布器可以散布地雷

帶副信箱,具備空中加油能力,最重要的是最新的自動檢測系統,全新的補給拖車系統,更適合空運。J11的造價是J10三分之二左右

涉及面

(圖)中國J-11B殲擊機 中國J-11B殲擊機

上個世紀60年代,蘇聯為了跟上西方國家以電傳操縱系統為核心的第三代戰鬥機的發展,有針對性的研製、裝備了蘇-27米格29。其中蘇27因為優異的性能被中國選擇,成為中、蘇第二次軍事合作的典範,引進並自己生產。

但是,由於當初引進的蘇27SK型號,是設計於上個世紀60、70年代,所使用的技術水平在當時是世界一流的。而在中國引進、生產的90年代一直到新世紀,蘇27的技術局限、落後顯露無疑。

首先是蘇27的功能單一,設計之初沒有考慮到戰鬥機的功能多樣性。簡單的對空作戰,其落後的火控系統,分散式的操作模式(發射一枚飛彈,要打開很多的開關),缺乏對地攻擊的火力控制,只能發射火箭彈、普通炸彈,不能對重要目標進行精確打擊。而通過各種報導,我國的戰鬥機雷達發展進步很快,在學習西方的基礎上,擯棄俄制設備的粗大、笨重,新一代的PD雷達也定型,因此,改進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圖)國殲擊機J-11B 陸上做航母 滑躍起飛 試驗 國殲擊機J-11B 陸上做航母 滑躍起飛 試驗

其次是落後的操作界面,當今的第三代戰鬥機,已經普遍使用”玻璃化“坐艙的設計,集中式控制系統,讓戰鬥機飛行員能夠從容地操縱飛機進行飛行、作戰。在這樣要求下,蘇27顯得尤其落後,就連目前國內在研製、生產的飛機也不如。而在與西方交流的過程中,我國的航空電子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某些方面甚至超過俄方,這就為改進蘇27的創造了條件。

隨著我國新的空軍作戰、指揮方式的轉變,以前飛行員習慣於聽從地面引導作戰方式必將淘汰。而新的空中預警機的服役,空中指揮戰鬥機編隊,強調編隊飛機之間的協作,包括圖象、數據的適時傳輸,不同電子系統之間的兼容與聯結,都是重要的改進方面。在研製預警機的同時,數據鏈成為有效的溝通紐帶。不同國家、標準系統之間的兼容是蘇27要必須發展自主的電子系統。

新材料、新技術在原機型上的運用,也是擺脫一味仿製,走自主發展的必由之路。發動機的進口、維修、更換是極其昂貴的。用自主發展的新型發動機,不但能掙脫進口的制約,而且能夠從根本上改進飛機的性能。

影響

殲11B計畫是沈飛再一次騰飛的象徵。

50年前,中國的飛機工業第一次就是從引進、組裝開始的!10年前,又在沈飛,又開始新一輪的技術合作。機遇不會永遠這樣,中國的航空工業也不會永遠重複,中國的戰鬥機不會永遠仿製!

消化、吸收,通過引進第三代戰鬥機的技術,讓沈飛連貫地學習到蘇聯――俄羅斯飛機工業的發展方式、研究特點、技術脈搏。對於沈飛自主發展殲11B計畫,乃至下一代戰鬥機都是“點睛之筆“。

另外殲-11B採用了局部隱身技術,這是俄羅斯SU-27系列戰鬥機所沒有的。印度方面購買的大批SU-30MKI戰鬥機雖然在座艙系統比中國的要好,但是俄羅斯所提供的後續修改方案幷不能使得印度人滿意。WS-10A技術層面近似於俄羅斯AL-31系列發動機。殲-11B同時採用了中國自行研製的平面整合脈衝都卜勒雷達。替換俄羅斯N-0001雷達。據悉目前的A,B型兩個版本的殲11系列都開始使用這種中國產雷達。它由於天線截面略大於N-0001因此機頭的雷達罩不同於SU-27SK。同時殲-11B型的雷達引入了中國最新的“局部被動反隱身”機制。性能要好於N-0001型雷達。具有一定的反隱身能力。

所以目前的殲11B已經能夠與美國第三代戰機F15E性能相當,相信隨著中國的電子技術提升,一定能使我們的第四代戰機技術水平沖向世界先進之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