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053K型護衛艦

中國053K型護衛艦

中國053K型護衛艦是於1966年提出,主要武器和設備為新型全自動100毫米炮、全自動力毫米炮,三坐標雷達、摺疊式減搖裝置、18E390VA柴油機。

基本信息

背景

中國053K型護衛艦 中國053K型護衛艦

20世紀60年代中期,人民海軍已經裝備了01型和65型兩型火炮護衛艦,初步具備了近海活動能力,在火炮艦艇方面和周邊國家水平看齊。但是,此時世界海軍先進國家已經開始了艦艇飛彈化的進程。隨著我國飛彈技術的發展和小型飛彈艦艇的建造。海軍也準備超越世界先進水平,推進中型水面艦艇--驅逐艦和護衛艦的飛彈化。

1965年下半年,海軍提出要研製一型飛彈護衛艦。並於1966年把053型飛彈護衛艦和051型飛彈驅逐艦一同列入了“三五”期間海軍艦艇發展規劃中。海軍方面打算,在65艦基礎上發展053型導禪護衛艦,其任務主要以防空、反潛為主。這種考慮,在當時是合理的--我們那時並無自行研製中型飛彈艦的經驗,將防空和反艦任務分開,有利於降低每型艦研製的難度和風險,最大限度地減少不確定因素。後來051艦能夠完成研製工作,部分也是由於初始設計中需要攻關的項目較少的緣故,如果貪大求全,在051艦上加入了防空飛彈這樣的裝備,海軍可能會在相當長時間內都無定型的飛彈驅逐艦可用。

另一方面,053K型和051型艦是同時列入計畫的,它們本該是一個整體--051型艦負責反艦,053K型艦則司防空,這正是一個合理的戰役戰術編隊,但後來053K型艦本身進展不順,才使得051型艦的防空能力成為問題。

研製與建造

中國最新056型護衛艦中國最新056型護衛艦

1966年,隨著海軍提出的需求,船舶工業部門開始進入相關的前期設計工作,經過與海軍方面偽協調後,1967年1月,設計方上報了《053小型火炮導禪艦戰術技術任務書》。當年便獲得了批准,但由於“文革”的影響。至1970年首艦才開始正式下料施工,與051型一樣,該艦的建造也採用當時流行的“三結合”方式,不過在設計和建造方的努力下,該型艦首艦得以在次年10月下水,舷號222(後改為531,“鷹潭”號),實艦與當初的設計基本相同,只是原設計動力部分採用2台柴油機加1台燃氣輪機、3軸推進的方案,實艦則取消了其中的燃氣輪機設定,採用雙軸推進。

首艦艦體下水後,相關的艦載裝備--如防空導禪等卻遠未完成,艦體若長期擱置船廠,則必定會落得報廢的結果,為了讓艦艇能夠先形成部分戰計力,避免浪費,研製工作只得分為兩期進行:一期工程要求主機和主炮的基本性能到位,雙37炮暫由老型號代替.尚未完成的電子設備暫且缺裝,艦艇先交付部隊作為一型火炮護衛艦使用;二期工程剛要完成所有設計中應該上艦的裝備。這本來不應是現代軍工部門規範的作法,但在當時我國薄弱的工業基礎下,這種特殊情況成為了普遍存在的情況。

中國053K型護衛艦 中國053K型護衛艦

1975年3月,053K型艦首艦完成了第一期工程,交付海軍,但雙100毫米艦炮和艦空飛彈系統的定型卻遲遲不能完成,使這型護衛艦在其服役的大部分時間裡都只是一型火炮艦。最終,該艦的37他系統、100炮系統和“紅旗-61”飛彈系統,分別於1982年12月、1983年12月和1986年12月定型,此時,距離一期工程結束已經過了10年了。

053K型艦共建造了兩艘,2號艦舷號532,1971年10月開工,1977年7月完成一期工程交船,後來由於艦載武器不配套,且艦體和管路鏽蝕嚴重,部分艦載設備不能正常工作,於1986年6月提前退役。531艦則於90年代退役。

上世紀70年代末,海軍還曾經在053K的基礎上,提出過一型防空、反規通用型護衛艦方案,起初稱為053C,後改為053K1,最後稱為053I,準備同時裝備“紅旗-61”防空飛彈和“鷹擊-8”反艦飛彈,主機亦使用18E390VA柴油機。該艦後來已經完成了基本的設計工作,即將進入施工階段,但由於海軍軍費不足,無力承擔該艦造價,使該工程於1985年下馬。

技術情況

053K型護衛艦的基本任務是在中近海執行護漁護航任務,並在戰時掩護和支援飛彈艇及魚雷艇作戰。該型艦為通長甲板艦型,正常排水量1674噸,主機為2台18E390VA型柴油機,單台功率8820千瓦(12000馬力),雙槳雙舵推進,最大航速大於28節,自持力10晝夜,續航力2000海里/18節。正常排水量時能夠在8級海情下安全航行,任意相鄰兩艙進水不沉。乘員198人,其中軍官30人。艦載武器包括:雙聯100毫米艦炮2座,雙聯37毫米炮4座,1200反潛火箭深彈發射炮2座,64式深彈發射炮2座,深彈投擲裝置2座。主要電子設備包括三坐標雷達、火炮攻擊雷達等。

艦載武器

中國053K型護衛艦艦載武器 中國053K型護衛艦艦載武器

主要有艦空飛彈、主副炮、反潛深彈等,其中艦空飛彈系統可以說是該型艦研製過程的核心。該系統包括:艦首尾各1座7231型雙聯裝“紅旗-61”艦空導禪發射裝置(含彈庫及各12枚備彈),以及ZL-1照射雷達,ZH-1指揮儀和發控設備等。

“紅旗-61”飛彈長3.99米,彈徑0.286米,翼展1.166米,十字型彈翼,X型尾翼,半主動雷達制導,連續波雷達導引頭,固體火箭發動機,飛行速度3馬赫,射高8千米,射程10千米,全彈重300乾克,戰鬥部為連續細桿殺傷式戰鬥部,重40千克,單發殺傷機率64%-80%。其制導由ZL-1雷達負責,該雷達也是我國第一種艦載對空制導雷達,工作在X波段,採用單脈衝跟蹤和連續波照射體制,即同一雷達不僅要完成對目標的單脈衝跟蹤,還要完成對目標的連續波照射,跟蹤和照射採用同一套發射無線。該雷達還在研製時即考慮了抗干擾因素,採用了抗同頻異步干擾裝置、低仰角跟蹤技術等手段,保證雷達正常工作,後來進行的艦上抗干擾試驗中,在飛機攜帶雜波干擾機進行干擾的情況下,該雷達仍能保持角度和距離上的正常跟蹤。

意義

中國053K型護衛艦 中國053K型護衛艦

053K型護衛艦,第一次裝備了艦空飛彈,新型全自動100毫米炮、全自動力毫米炮,三坐標雷達、摺疊式減搖裝置、18E390VA柴油機等一系列新裝備。比起只有孤立的火炮和反潛武器的65艦來,前進了一大步。可以說,65艦還帶有二戰時期艦艇的影子,而053K型艦則完全是一艘現代意義上的護衛艦了。但是,在當時的工業基礎下,如此大量的使用新技術,而這些新技術幾乎是與艦總體同時開始的研製工作,再加上研製時間正好與“文革”重合,都已經決定了這型艦本身將會遇到的困難。雖然這型艦本身不算成功,但它帶動了一系列裝備的發展--“紅旗-61”飛彈的上艦,為此後其它艦艇上裝備防空飛彈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技術參數

基本參數

主尺度:艦長103.5米,設計水線長98米,型寬10.8米,設計水線寬10.2米,型深6.3米,吃水3.2米

主機:兩台18E390VA型中速柴油機,功率2×12000馬力 

最大航速28節,巡航航速18節,續航力2000海里/18節

自持力10晝夜抗風力12級

艦員198人(其中軍官30人)

電子設備

雷達系統

1部RM—1290型導航雷達(I波段)

1部381型相掃三坐標對空搜尋雷達

2部ZL—1單脈衝跟蹤照射雷達

1部343型100艦炮炮瞄火控雷達

1部341型37艦炮炮瞄火控雷達

光電設備、水聲系統

1部SJD—3(303)601型中頻艦殼聲吶

1部675型近程攻擊聲吶

1部SJX—4(109)型通信聲吶

敵我識別

1部651A7型敵我識別器

通信系統

1部數字式甚高頻電台

1部短波單邊帶電台

1部短波對空電台

1部超短波對空電台

1部寬頻段超短波電台 

1套衛星通信系統

導航系統

1套綜合導航系統(含衛星導航、奧米加導航、慣性導航、羅蘭A/C導航)

PL—1平台羅經、

500型計程儀

HQ—10型自動操舵儀(後換裝為HD—5LD2型)

火控系統

1套ZH—1型HQ—61艦對空飛彈指揮儀

1部ZPJ—2型100艦炮數字式指揮儀

1部ZPJ—4型37艦炮機電式指揮儀

電子對抗系統

1部922型雷達偵察告警接收機

武器裝備

火炮系統

1座79/712-Ⅰ式100mm雙聯自動艦炮(備彈600發)

4座76/715-Ⅰ型37mm雙聯自動艦炮(備彈8000發)

飛彈系統

2座7231型HQ—61艦對空飛彈雙聯發射器(備彈24枚)

深彈系統

2座65型1200火箭式深彈5管發射器(備彈30枚)

2座64式大型深彈發射炮(備彈6枚)

2座深彈投放架(備彈12枚)

2條布雷軌道(最大攜雷量:錨雷28枚或沉底雷20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