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054型護衛艦

中國054型護衛艦

中國054型護衛艦是中國第一型真正形成量產的隱身護衛艦,又稱“江凱”級護衛艦。首艦於1999年12月在上海滬東廠開工,2003年9月11日下水,命名為馬鞍山號,該艦擁有較強的防空及反艦能力。

基本信息

簡介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海軍的裝備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高速發展階段,隨著世界軍事形勢的不斷發展變,海軍在新世紀中的重要作用日益顯現出來,而海軍建設的快慢將會對我軍能否應對日後所面臨的各種威脅並發揮作用起到關鍵的影響,也是直接影響到能否有效維護領土完整及國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在2003年,國內外媒體先後報導了052B和052C兩型飛彈驅逐艦和054型飛彈護衛艦,這是我國近幾年裝備建設的偉大成就。有關新型驅逐艦的各種報導

中國054型護衛艦中國054型護衛艦
現在已非常多了,但對054型飛彈護衛艦的報導卻很少。現根據外媒報導,對054型飛彈護衛艦作一分析介紹。

054型護衛艦是中國第一型真正形成量產的隱身護衛艦,又稱“江凱”級護衛艦。

該艦擁有較強的防空及反艦能力。舷號525的首艦於1999年12月在上海滬東廠開工,2003年9月11日下水,命名為馬鞍山號,基本型還有526溫州號。改進型054A首艦為529舟山號,054及054A型護衛艦由上海滬東中華造船廠和廣州黃埔造船廠建造。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海軍的裝備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高速發展階段,隨著世界軍事形勢的不斷發展變054型護衛艦(16張)化,海軍在新世紀中的重要作用日益顯現出來,而海軍建設的快慢將會對我軍能否應對日後所面臨的各種威脅並發揮作用起到關鍵的影響,也是直接影響到能否有效維護領土完整及國家安全的重要因素。

技術分析

054型護衛艦是迄今為止,中國海軍設計最成功的主力水面戰艦。包括兩艘基本型054在內,

參加護航任務參加護航任務

該級艦已有10艘以上加入中國東海艦隊、南海艦隊服役。由於燃氣輪機的技術短板,中國國產新型驅逐艦10年來只有寥寥數艘服役。另一方面,中國引進歐洲90年代技術生產的大功率艦用柴油機獲得成功,實現了054型護衛艦的大批投產。054型的大批服役,也證明中國從法國、俄羅斯引進的相應飛彈、雷達、火控等多項關鍵技術已得到充分消化。相比之下,新型052B和052C驅逐艦雖然性能先進,但動力系統等方面技術仍有待成熟。
054型作為一種噸位適宜、經濟性好的中型戰艦,雖然火力、速度等性能低於國產新型驅逐艦,但更適於大批量生產。而且該艦技術成熟,多用途能力好,防空、反艦武器均具世界一流水準,而且擁有較大的直升機機庫,足以滿足各種任務的需要。中國一些新型驅逐艦包括051C型、現代級等均存在一些短板,適用範圍都不如054型,缺乏獨立作戰的能力。
054型雖然屬於護衛艦,但4000噸的滿載排水量已超過早期051型驅逐艦,和早期052型驅逐艦不相上下,並且擁有優秀的遠洋作戰能力。在054型問世前,中國海軍大量裝備的“江湖”級、“江衛”級噸位小,遠洋作戰能力差,只能擔當近海防禦任務。在中國大續航力驅逐艦數量不足的情況下,如果沒有054型護衛艦,中國海軍的亞丁灣護航行動將很難如此順利展開。

艦艇結構

據外媒報導,與中國以前建造的護衛艦相比,054型飛彈護衛艦可謂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艦體光滑整潔,呈流行的長艏樓甲板、方尾艦型,艦體後有一座與艦體連為一體的直升機機庫,艦首傾斜很大,上面還加有防浪板,可減輕前甲板被海浪淹濕。艦體外飄明顯,橫向剖面為深V型,長寬比較小,估計只有8.5左右。雖然這種艦型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艦艇航行時的阻力,對航速有一定的影響,但同時可減輕艦體的橫搖和縱搖,增強艦體的穩定性和耐波性,適合在中遠海及高海況條件下艦行及作戰。

在提高艦艇適航性的同時,054型艦的噸位也有所增加,其滿載排水量可能會達到3400噸以上,筆者認為3700~3900噸較為可能,這已達到了我第一代051型飛彈驅逐艦的噸位了。054A型艦的噸位更大,其滿載排水量達到4300噸左右,這超過了我第一代051型飛彈驅逐艦的噸位了因此,054可裝載更多的燃油及彈藥,自持力和續航力有了很大提高,符合當今世界護衛艦向大噸位發展的總趨勢。054型艦的另一明顯特點是在設計上考慮到提高其隱身性能。整個船體具有很大的外張度,上層建築低矮,尺寸較小,且所有的外壁儘量避免採用垂直面,而是帶有很明顯的內傾,主桅、後桅及煙囪大多採用雙面體或多面體,各轉角處也作成圓弧狀,艦上的救生艇及反潛魚雷發射器也都被布置在艦體內部,外部用金屬禁止簾遮蓋,煙囪內也採用了成熟的紅外抑制裝置,減輕紅外特徵。所有這一切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其自身的雷達反射面積及紅外特徵。因此,說054型艦是目前我國建造的最成功的第一種隱身型護衛艦並不為過,對其它艦艇的設計也有著很好的借鑑作用。

動力裝置

關於054型艦的動力裝置,筆者認為應是全柴動力,並非是廣為流傳的柴—燃聯合動力,這主要是從艦上的煙囪布置情況得出的。我國護衛艦一直使用的全都是柴油機動力,目前裝艦的各型柴油機已達到了很高的可靠性,在性能上與世界先進機型的差距也不是很大。在“江衛”Ⅱ型艦上裝備的MTU1201163-TB92型高速柴油機是目前已知最先進的,總體性能十分出色。“江衛”Ⅱ型在使用2台該型機的情況下,可達到25節的最高航速(總輸出功率為14200馬力,“江衛”Ⅱ滿載排水量2250噸)。

由此,我們可以對054型的最高航速作一推測:首先,考慮到054型艦噸位的增加及艦型設計對航速的影響,並參考世界一些噸位及艦型相似的其它護衛艦,筆者認為054型艦的最高航速不會超過28節,很有可能只有26到27節的水平。法國“拉斐特”級護衛艦在艦型及噸位上與054型艦都基本相當,使用的是4台柴油機,輸出總功率為23288馬力,其最高航速也只達到25節。所以,如果沒有新型更大功率的艦用柴油機研製成功的話,054型艦上最有可能裝的就是4台“江衛”Ⅱ型艦上使用的MTU1201163-TB92型高速柴油機,其總輸出功率可達到28400馬力,從其艦體的寬度分析完全能容納下2台一組的布置。

作為一型以反潛為主的護衛艦,其動力裝置也採取了降噪措施,以降低其自身噪聲輻射水平,這也是我國以往護衛艦動力系統所沒有的。雖然最高航速並不很大,但對於現代護衛艦來說也完全夠用。對作戰影響最大的還是其續航力的提高,這對054型艦來說更為重要。再者,柴油機採購費用及使用維護費用都要小於燃氣輪機,因此,054型艦使用柴油機無論在費用上還是技術風險及維護保養上都是非常符合其設計初衷的。

艦載武器

作為一種新型艦,054型艦的武器系統也是十分令人關注的,其艦載武器系統主要取決於其所但負的作戰任務,從目前的資料分析,054型艦應是一型以反潛戰為主的多用途護衛艦。

從目前情況看,054型飛彈護衛艦主要由火炮系統、飛彈系統和反潛系統組成。

火炮系統

054型飛彈護衛艦在艦的武器系統首裝有一門新型100毫米自動艦炮,與我國新建的新型飛彈驅逐艦上使用的是同一型號,從而也說明這種新型炮已成為我國第三代驅護艦的標準裝備。外觀採用了隱形設計,稜角分明,可有效減小艦炮的雷達反射截面,與054型艦優異的隱身設計艦體形成完美的結合。該炮與法國克勒索-羅亞爾公司生產的緊湊型100毫米艦炮非常相似,但在總體性能上要高於它,與以前廣泛使用的79A式雙管艦炮相比,在可靠性、自動化程度及彈道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使用彈種上,除常規彈種外,很可能可以使用制導炮彈,以提高火炮的命中精度。射速很有可能達到90發/分的水平,其最大仰角達到85度,必要時可進行對空射擊,威力及射程上均比原雙管有了很大的提高,完全可以滿足作戰的需要。不過,受到口徑的限制,其對地的打擊威力有所不足,但這可以通過提高命中精度及射速來進行彌補。 

除新100毫米艦炮外,054型飛彈護衛艦後部還裝有4座AK-630M型近防炮,每側各裝2座,主要用於近距反導防空作戰。在054型艦以前的二代艦上大量使用的是76A式雙37毫米艦炮,但其反導能力較有限,對多批次飛彈的攔截機率不高,不能為艦艇提供可靠的防護能力。而AK-630M則是一種6管30毫米速射艦炮,是俄羅斯大量裝備使用的一種近程反導防空炮,由於採用了多管設計,最大射速有了極大的提高,可達到4500發/分,火力密集度比76A提高3~5倍。每座AK-630M重量只有1噸,且其彈庫的最大備彈量達到2000發,可對多批次目標進行持續攻擊,不僅可對空中目標進行攻擊,還可以打擊水面艦艇,可一炮多用。該炮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可靠性高、反應速度快的特點,非常適合噸位較小的艦艇安裝。054型艦每側裝有2座,每座可在1分鐘內攔截5個目標,每側可同時攔截10個目標,全艦可在1分鐘內攔截20個低空目標。也許有人對054型艦上為什麼不裝性能更好的國產730系統而感到不解?其實,這裡的原因很簡單,筆者分析主要是由於受價格因素所制。據有關資料顯示,一套730系統的採購費用在4000~5000萬人民幣,而一套AK-630M系統(包括4座AK-630M火炮及相關火力控制系統)只有不到2500萬人民幣。這種價格差對於054型這種定位於低價格、並要進行大批量建造的護衛艦來說是不可接受的。

如採用730系統,在花費同等費用的情況下只能裝一座,雖730系統的整體近程反導能力要明顯高於AK-630M(相對於單座AK-630M),特別是彈道性能及精度更是AK-630M所不及的,但與多座AK-630M相比,這種優勢就很不明顯了,特別是同時對付多目標的能力上,單座730系統與多座AK-630M就存在較大的差距了。054型艦每側裝2座AK-630M的火力密集度可達近10000發/分,這樣高的火力密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彌補其彈道性能及命中精度不高的不足。

令筆者感興趣的是,用於控制這4座AK-630M艦炮的火控雷達並不是俄原來的MR-123型雷達(西方稱其為“低音帳篷”),而是國產的TR-47C型火控雷達。該雷達是二代艦上的標準裝備,對0.1平方米空中目標的探測距離為8千米,具有火力分配功能,並有光電探測器(電視、紅外、雷射)作為輔助探測手段,具有較強的抗電子干擾能力。以前該雷達主要用來對國產76A雙37毫米艦炮進行控制,如今卻用來對AK-630M進行控制,這也許說明我們已解決了兩者之間的互聯互通及與其它探測系統、作戰指揮系統的兼容性問題。更主要的是,TR-47C型火控雷達的探測精度、控制能力及抗干擾能力均要比MR-123型雷達高,這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AK-630M彈道精度不高的弱點,充分發揮AK-630M射速高、火力密集的優勢。筆者還有另一種推測,就是這套系統完全是我國自產的。

飛彈系統

艦艦飛彈:在艦體中部布置了多聯裝的艦艦飛彈,但其空間卻不是很大,據稱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發射架。從發射架分析,一種應是已服役的國產新型C803艦艦飛彈使用的發射架;而另外一種很特別,其寬度要明顯大於旁邊用於安裝C803艦艦飛彈的發射架,而又不同於新建的052C型驅逐艦上裝備的新型艦艦飛彈發射架,這說明其所使用的是一種完全不同以往的新型號飛彈。筆者認為可能有以下兩種可能:1.一種未知的新型超音速艦艦飛彈;2.新型反潛飛彈。 對於前者,筆者認為可能性不是很大。因為作為一種滿載排水量不到4000噸的中型護衛艦有必要同時裝兩種不同型號的艦艦飛彈嗎?即使裝備了又對作戰能起多大作用?顯然這是非常不符合常理的。而C803艦艦飛彈在整體性能上已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完全可以應付目前及未來各種水面艦艇的威脅,可出色地完成中程反艦的重任。 

對於後者,筆者認為可能性是最大的,結合054型艦的設計定位就是一種反潛型艦來看,這種猜測就更加具有可信性。 

艦空飛彈:054型艦所裝備的艦空飛彈也是一個令人感興趣的地方。目前有多種不同的推測,大體上有以下幾種:1.傾斜發射型國產八聯裝HH-7近程艦空飛彈;2.垂直發射型HH-7近程艦空飛彈;3.垂直發射型中程艦空飛彈。 從外媒報導看,在艦橋前部的01平台上裝備的艦空飛彈是第一種在二代艦上大量使用的傾斜發射八聯裝HH-7飛彈,其後方設有再裝填彈庫,內部估計有16到24枚再裝填飛彈。飛彈採用雷達、紅外、光學複合引導,全程指令制導,抗干擾能力強,8枚飛彈可進行4次攻擊。由於它的性能大家已十分熟知了,這裡就不過多浪費筆墨了,只著重對後兩者的裝備情況作一詳細分析。 

據傳在054型艦上將安裝垂直發射型HH-7近程艦空飛彈,這可能並非是捕風捉影。早在數年前,當一艘舷號為970的試驗艦出現在人們面前時,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已經有了。在其艦首裝有兩種不同的垂直發射裝置,一種為圓形,一種為長方形。前者是一種六聯裝垂直發射裝置,可發射中遠程艦空飛彈;而後者外界對其的了解就十分有限,筆者將其與一旁的圓形發射裝置進行了比較,其寬度要小於後者的直徑,而長度明顯要比其直徑長,大小與美國的MK-41型基本一致,發射方式採用熱發射的可能性較大,但也不排除採用冷發射的可能。筆者分析其發射單元為8單元,從其大小看,應是用來發射中近程艦空飛彈的,具體是哪一種型號還不太清楚,筆者認為像HH-7、LY-60及俄SA-N-17或是某種型號的新型彈都是有可能的,但採用SA-N-17的可能性較大,因為購入的“現代”級驅逐艦上裝的就是SA-N-17飛彈,主要用於艦隊的中程防空。考慮到後勤保障的便利以及SA-N-17的性能已完全勝任中程艦隊防空的重任,所以,如果能用這種垂直發射裝置發射SA-N-17飛彈,即可在造價較低的054型艦上大量裝備,用於艦隊的中程防空,並可使我水面艦艇形成近程由HH-7飛彈、中程由SA-N-17飛彈、遠程由國產遠程飛彈所構成的三層防空體系。 

但到目前為止,一直沒有看到其裝艦的訊息。而在054型艦上安裝傾斜發射的國產HH-7近程艦空飛彈並不是不可接受的。該級艦作為一種以反潛為主要任務的護衛艦,無需為其裝備性能雖好,但價格更高的垂直發射裝置,以最大程度降低單艦的採購費用。或許在054型的後續防空型艦上才會套用垂直發射裝置。筆者分析,在054型飛彈護衛艦上沒有裝備垂直發射系統的另一個原因也許是更主要的,就是這種垂直發射裝置或其使用的飛彈的研製工作還沒有完全結束,離裝艦還有一段距離,因此在其前幾艘上先上傾斜發射HH-7,待全系統研製工作結束後,在以後的批生產艦上再大量裝備。畢竟在054型艦上使用傾斜的HH-7多少會對其優異的隱身性有一定的影響,而採用垂直發射裝置既可提高單艦載彈量又可提高其防空能力,想必我們會在054型後續艦上看到其身影。

反潛系統

054型飛彈護衛艦作為我國第一艘專用反潛艦,其裝備的反潛裝備也是目前國產艇艇中最齊全的,主要包括反潛火箭發射器、反潛飛彈、反潛魚雷、反潛直升機及相關探潛設備。 

在艦首主炮前方裝備有2座86式六聯裝反潛火箭發射裝置,應與“江衛”級上裝備的是同一個型號,雖然這種武器在西方艦艇上早以消失,但在實戰中反潛火箭應有其發揮作用的地方,像打擊淺水海域的水下目標、對深海潛航狀態的潛艇目標進行警告性打擊及攔截、甚至可用於攔截反艦魚雷等。由於其使用簡單、價格低廉,所以可大量使用。 

在艦體中後部救生艇下方的活動蓋板內,左右各裝有一座三聯裝反潛魚雷發射管,用於發射國產魚-7型反潛魚雷,這是我國在90年代以後建造的新型或改型驅逐艦上的標準近距反潛武器,而在護衛艦上出現還是第一次,主要用於10千米以內的反潛任務。 

艦尾有一座直升機機庫,從機庫的高度分析,艦上搭載的反潛直升機應該是俄制卡-28反潛直升機,機庫內可存放一架。卡-28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艦載反潛直升機之一,具有很強的中遠程反潛能力,可為054型艦提供較大的外圍反潛縱深。此外,卡-28還可進行超視距引導、遠程預警、偵察、補給運輸等任務,這對像054型飛彈護衛艦這樣的專用反潛艦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054型飛彈護衛艦上最令人關注的就要數裝在艦體中部的反潛飛彈了,上文已就裝備這種飛彈的可能性作了初步分析。10年前,即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國內外就已傳出了我國研製成功第一種“長纓”-1型反潛飛彈的訊息,當時香港出版的《軍事家》雜誌上還刊登出了樣彈的照片,其外形與美國的“阿斯洛克”反潛飛彈基本相同,彈頭部是一枚344毫米的反潛魚雷,後部為火箭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可達1.5馬赫,最大射程為20千米,可攻擊潛深600米以內的潛艇目標。隨後,有眾多報導稱其已開始裝備使用,並且不僅可用自己的發射箱發射,還可用C-801艦艦飛彈的發射/儲運箱進行發射,是我國第一種實現艦載飛彈共用發射箱發射的飛彈。然而,時隔10年後的今天,我們並沒有確切的訊息證實其是否已裝備使用。但聯想到054型艦是一型專用反潛型護衛艦,因此不由自主首先想到了它。上文提到,艦體中部另一發射架的寬度幾乎是C-803飛彈發射架的2倍,如按美國“阿斯洛克”飛彈的外形尺寸來作為參考(估計兩者的尺寸相差不會很大),其發射箱的外形尺寸要明顯小於C-803飛彈的發射箱,在這個發射架上放8枚飛彈應該是可以容納下的(4枚一組,並排放2組)。這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054型飛彈護衛艦的中程反潛能力,並使其構成的反潛體系更加完整。

垂直發射系統

054A護衛艦的垂直發射系統面較之以前的護衛艦而言,首先是擁有了中程防空飛彈系統和近程反導系統,其性能高於有同樣作戰使命,排水量卻更大的052B型飛彈驅逐艦。艦上擁有完備的雷達探測/跟蹤/制導系統,包括基於俄羅斯MR-710最新發展型AM-5而作出重大國產化改進工作的某型“海鷹”三坐標對空搜尋與跟蹤雷達。其工作頻段為E/H,為了獲得不同的掃描空間及求得更快刷新率。採用縫隙天線且背靠背傾斜安裝方式,掃瞄率比單面雷達提高了一倍。除具有對空、對海目標偵測的能力外,還有空中管制和低空補盲的功能。其主要特點是抗電子干擾能力強、自動化程度高、性價比佳、穩定可靠。海紅-16防空飛彈
同時,在煙桅合一裝置的頂端還裝備有SR-64/362低空補忙與快反雷達。在與某型“海鷹”雷達相互配合工作的同時,還能為730近防炮提供目標指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