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型飛彈驅逐艦

051型飛彈驅逐艦

051型飛彈驅逐艦是中國在二十世紀七十至八十年代末期建造的一級驅逐艦,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級驅逐艦。051型飛彈驅逐艦共建成了17艘。曾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主力艦種。

簡介

051型飛彈驅逐艦 20世紀60年代中期,人民海軍已經裝備了01型和65型兩型火炮護衛艦,初步具備了近海活動能力,在火炮艦艇方面和周邊國家水平看齊。但是,此時世界海軍先進國家已經開始了艦艇飛彈化的進程。隨著我國飛彈技術的發展和小型飛彈艦艇的建造。海軍也準備超越世界先進水平,推進中型水面艦艇--驅逐艦和護衛艦的飛彈化。

詳細信息

1965年下半年,海軍提出要研製一型飛彈護衛艦。並於1966年把053型飛彈護衛艦和051型飛彈驅逐艦一同列入了“三五”期間海軍艦艇發展規劃中。海軍方面打算,在65艦基礎上發展053型導禪護衛艦,其任務主要以防空、反潛為主。這種考慮,在當時是合理的--我們那時並無自行研製中型飛彈艦的經驗,將防空和反艦任務分開,有利於降低每型艦研製的難度和風險,最大限度地減少不確定因素。後來051艦能夠完成研製工作,部分也是由於初始設計中需要攻關的項目較少的緣故,如果貪大求全,在051艦上加入了防空飛彈這樣的裝備,海軍可能會在相當長時間內都無定型的飛彈驅逐艦可用。
另一方面,053K型和051型艦是同時列入計畫的,它們本該是一個整體--051型艦負責反艦,053K型艦則司防空,這正是一個合理的戰役戰術編隊,但後來053K型艦本身進展不順,才使得051型艦的防空能力成為問題。
1966年。隨著海軍提出的需求,船舶工業部門開始進入相關的前期設計工作,經過與海軍方面偽協調後,1967年1月,設計方上報了《053小型火炮導禪艦戰術技術任務書》。當年便獲得了批准,但由於“文革”的影響。至1970年首艦才開始正式下料施工,與051型一樣,該艦的建造也採用當時流行的“三結合”方式,不過在設計和建造方的努力下,該型艦首艦得以在次年10月下水,舷號222(後改為531,“鷹潭”號),實艦與當初的設計基本相同,只是原設計動力部分採用2台柴油機加1台燃氣輪機、3軸推進的方案,實艦則取消了其中的燃氣輪機設定,採用雙軸推進。
首艦艦體下水後,相關的艦載裝備——如防空導禪等卻遠未完成,艦體若長期擱置船廠,則必定會落得報廢的結果,為了讓艦艇能夠先形成部分戰計力,避免浪費,研製工作只得分為兩期進行:一期工程要求主機和主炮的基本性能到位,雙37炮暫由老型號代替.尚未完成的電子設備暫且缺裝,艦艇先交付部隊作為一型火炮護衛艦使用;二期工程剛要完成所有設計中應該上艦的裝備。這本來不應是現代軍工部門規範的作法,但在當時我國薄弱的工業基礎下,這種特殊情況成為了普遍存在的情況。
1975年3月,053K型艦首艦完成了第一期工程,交付海軍,但雙100毫米艦炮和艦空飛彈系統的定型卻遲遲不能完成,使這型護衛艦在其服役的大部分時間裡都只是一型火炮艦。最終,該艦的37他系統、100炮系統和“紅旗-61”飛彈系統,分別於1982年12月、1983年12月和1986年12月定型,此時,距離一期工程結束已經過了10年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