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雲台山風景區

中國雲台山風景區

中國有七個雲台山風景區: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雲台山風景區、四川省廣元市雲台山風景區、江蘇省連雲港市雲台山風景區、貴州施秉縣雲台山風景區、山東省萊蕪市雲台山風景區、山東省萊蕪市雲台山風景區、廣西桂林資源縣雲台山風景區。

中國雲台山風景區概述

中國雲台山風景區中國雲台山風景區
中國有七個雲台山風景區: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雲台山、四川省廣元市雲台山、江蘇省連雲港市雲台山、貴州施秉縣雲台山、山東省萊蕪市雲台山、山東省萊蕪市雲台山、廣西桂林資源縣雲台山。

1、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雲台山

位於河南省焦作市的修武縣境內,以獨具特色的“北方岩溶地貌”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名錄。同時又是河南省唯一一個集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景區、國家文明風景旅遊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國家獮猴自然保護區七個國家級於一體的風景名勝區。景區面積190平方公里,含泉瀑峽潭瀑峽、紅石峽、子房湖、萬善寺、百家岩、仙苑、聖頂、疊彩洞、青龍峽、峰林峽等十一大景點。還有亞洲落差最大的瀑布雲台瀑布。
雲台山滿山覆蓋的原始森林,深邃幽靜的溝谷溪潭,千姿百態的飛瀑流泉,如詩如畫的奇峰異石,形成了雲台山獨特完美的自然景觀。漢獻帝的避暑台和陵基,魏晉“竹林七賢”的隱居故里,唐代藥王孫思邈的採藥煉丹遺蹟,唐代大詩人王維寫出“每逢佳節倍思親”千古絕唱的茱萸峰,以及眾多名人墨客的碑刻、文物,形成了雲台山豐富深蘊的文化內涵。
雲台山以山稱奇,整個景區奇峰秀嶺連綿不斷,主峰茱萸峰海拔1308米,踏千階的雲梯棧道登上茱萸峰頂,北望太行深處,巍巍群山層巒疊嶂,南望懷川平原,沃野千里、田園似棋,黃河如帶,不禁使人心曠神怡,領略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意境。
雲台山以水叫絕,素以“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而著稱。落差314米的全國最高大瀑布-雲台天瀑,猶如擎天玉柱,蔚為壯觀。天門瀑、白龍潭、黃龍瀑、丫字瀑皆飛流直下,形成了雲台山獨有的瀑布景觀。多孔泉、珍珠泉、王烈泉、明月泉清冽甘甜,讓人流連忘返。青龍峽景點有“中原第一峽谷”美譽,這裡氣候獨特,水源豐富,植被原始完整,是生態旅遊的好去處。
紅石峽(溫盤峪)位於子房湖南,峪內夏日涼爽宜人,隆冬苔卉蒔草翠,故稱紅石峽。它集泉瀑溪潭澗諸景於一谷,融雄險奇幽諸美於一體,被風景園林專家稱讚為“自然界山水的精品”。谷里分布“首龍潭”、“黑龍潭”、“青龍潭”、“黃龍潭”、“臥龍潭”“眠龍潭”、“醒龍潭”、“子龍潭”、“游龍潭”,構成“九龍溪”。還有“幽瀑”、“穿石洞”、“相吻石”、“雙獅汲水”、“孔雀開屏”、“棋盤石”等景觀。谷口南端有一狹窄的峽谷稱為“一線天”,且有瀑高50餘米的白龍瀑布。兩側高山聳立,恰似一個石闕,正好是雲台山的西大門。
在雲台山風景畫廊里,潭瀑峽(小寨溝)是大自然的傑作。它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呈現出千變萬化的飛瀑、走泉、彩潭和山石景觀,故得雅號:“潭瀑川”。
潭瀑峽地處雲台山北部略偏西,是主要河流子房河的一個源頭。溝長1270米,南北走向。溝東面,峭壁聳翠,基岩裸體。溝西面,競秀峰參差俏麗,峰群一字排列,峰峰直立,爭奇鬥異。在曲曲彎彎的溝槽內,瀠洄著一條會唱歌、會跳舞的溪水。這條能歌善舞的溪水叫小龍溪。它的溪床,由一層層高低不一、色彩有別、寬窄不同、曲折有致、形態各異的自然山石台階所組成。小龍溪則像一隊美麗的歌舞明星,以層層台階作舞台載歌載舞,翩翩歷階而下。並在每個石階舞台上,表演出精彩的節目,奉獻出妙不可言的美景。或碧波蕩漾,或為溪布,或分水涓涓細流,或匯合湍湍激流,或傾瀉、或跌落成為銀光閃閃的瀑布,瀑下積水,成為彩潭。色澤悅目,清音悅耳。
承蒙大自然造化的神奇,逆水而行,有如遊仙,步步引人入勝,美景層出不窮,好戲連台,演奏出十二部美好的山水樂章。即:迎賓第一潭、九對情人、翡翠仙子、金潭銀瀑、丫字瀑潭、群芳競秀、隋唐山寨、清漪仙池、水簾仙居、碧玉仙子、仙蹤劍影、龍鳳呈祥。
泉瀑峽(老潭溝)是相傳有位天河龍王為解救豫北民間乾旱之苦,不惜違犯玉帝旨意,私自降雨被貶下凡間的棲身之處。總長約3公里,兩岸高峰聳立,氣勢恢宏。溝里高處群山如畫屏,山中花木如錦繡,腳下清溪如雲流。奇石、山泉、花香、飛瀑組成溝谷交響曲。溝的盡端是落差314米,雄冠九州的全國最高大瀑布--雲台天瀑。遠遠望去,只見它上吻藍天,下蹈石坪,猶如擎天玉柱。吼聲震耳、地裂天崩,十分壯觀。此外,還有“五老峰”、“路功”、“七品芝麻官”、“仙渡”、“孔雀泉”、“私語泉”等景觀;有觀賞索道直達瀑布源頭,可使你盡情領略天瀑頂端別有洞天的原始自然美景。
茱萸峰,俗名小北頂,又名覆釜山,因其形貌似一隻倒扣的大鍋由而得名。海拔1308米,峰頂有真武大帝廟、天橋、雲梯。相傳,王維名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隹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即於此峰有感而作。登上峰頂,極目遠眺,可見黃河如銀帶;俯視腳下,群峰形似海浪涌。山頂氣候多變,倏忽間風起雲生,白霧從山間咕嘟嘟地湧出,紅日隨即隱去。山峰在雲霧中出沒,雲騰山浮,如臨仙界。峰腰有藥王洞,深30米,直徑10米,相傳是唐代藥王孫思邈採藥煉丹的地方,藥王洞口有古紅豆杉一株,高約20米,樹幹粗達三人合抱,枝繁葉茂,樹齡在千年左右,是國內罕見的名木。另有“廚灶洞”、“閻王洞”、“黃泥洞”等十餘個洞穴。景點內的名泉一斗水,泉狀若小井,水涌平地面,終年不涸不溢。另外,杜鵑峰、浮丘峰、翠微峰、雲門峰也都各具特色。
萬善寺坐落在形似奶頭狀的閻王鼻山峰下面,周圍青山環抱,風景秀麗。它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相傳是朝廷為了鎮治此處帝王風脈而建,寺名也屬御賜。現在的寺院是九二年重建的。主持方丈為我國金剛法大師--釋海空。寺內放置的2米高銅佛,價值60萬元,系泰國華僑所贈。另外,還有一線泉、聚寶盆、枯井、仙家洞、敬德試鞭石、望親台等諸多景觀。
獮猴谷
遊覽所需要的大致時間:一小時左右(位置在小寨溝停車場附近)
雲台山於1998年8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獮猴自然保護區,有數量眾多的野生獮猴群落在景區內分布。太行獮猴,在進化系統上屬靈長目猴科,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由於太行獮猴是生活在氣候較冷,緯度最北的獮猴群,周圍環境山峰陡峭,因此獮猴群體大,體壯,毛長尾短,善於攀緣,喜歡跳躍,行動敏捷,形體俊美,模仿性強,為獮猴中最進化的一種,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經濟價值和觀賞價值。太行獮猴終年棲息於針闊葉混交林、灌木林及懸崖峭壁之間,喜群居生活,由猴王率領猴群,並配備護衛猴、哨猴,通常每群百隻左右,白天活動覓食,夜間宿於懸崖峭壁之上,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屬雜食性動物。為豐富您的遊覽活動,景點內還有免費獮猴表演,每天6場。
子房湖
遊覽所需要的大致時間:10-20分鐘(可以坐快艇)
子房湖又叫“平湖”。因漢代張良(字子房)曾在溝谷西側的山峰上,日夜操練兵馬,幫助劉邦成就大業後隱退至此,因張良字子房而得名。湖水面積800畝,長約4千米。兩岸青山對峙,夾一帶綠水。如詩如畫,醉透遊人心扉。蒼翠的山,墨綠的水,相依相偎,展現出一幅壯闊波瀾之景。早晨和下午湖面陰一半晴一半,一邊金光閃爍,一邊碧綠透明。正午時,它象一面巨鏡,把直射的陽光反射出去,使人眼花繚亂。湖的北端,有一座山峰酷似大佛,整尊大佛不僅有栩栩如生的面相、垂肩的雙耳、交合的雙手、盤坐的雙腿,而且座下是蓮花狀的山丘。晴天時,天空上白雲朵朵,山水間煙霧飄渺,大佛若隱若現,神妙無比。每當早晨和黃昏,霞光映照,大佛通體生輝,輪廓分明,形象逼真,堪稱雲台山一奇觀。
峰林峽
峰林峽以山水交融的翡翠湖為主體,融山的雋秀、水的神韻為一體,被譽為“人間天上一湖水,萬千景象在其中”,更有“雲台天池”的美譽。 境內十里平湖宛若一條在峽谷中飄拂的玉帶,湖區島嶼星羅棋布,湖周峰巒起伏,湖面波光漣漪。
疊彩洞
遊覽所需要的大致時間:(在車上觀景,需要20到30分鐘)
疊彩洞是連線豫晉兩省的公路隧洞,是修武人民戰天鬥地的傑作,前後歷時八年開築而成。大小二十三條,首尾相連,總長4800多米,在峭壁間重疊直上。洞之間隙,可遠觀平川,近觀懸崖,上觀奇石,下觀溝谷,聽鳥語泉聲如琴鳴,聞花香嵐氣沁肺腑。區內奇石林立,有"蝸牛爬山"、"軍艦巡山"、"茅筍入雲"、"下不來"、"赤兔受驚"、"雙鶉斗"、"一線天"以及中國科學院命名的稀有多年生薔薇草本花木"太行花"。出"疊彩洞" 便到 "三秀峰",峰上有一奇石,高約40米,婷0立在百花翠林之中,從不同角度觀看,則變幻為大靈芝、秀麗的村姑、著長裙攀山的摩登女郎。其峰含山秀、石秀、花木秀之意。過"三秀峰"即到"西瀛觀"。向西俯視,高峽平湖,盡收眼底。有"已入瀛洲遠,誰言仙路長"的詩意。向南恰有"佛龕峰"迎面而立,又有佛祖升西天,"佛去龕空留"之意境。
雲台山的形成
雲台山在元古時代乃是一片汪洋,隨著世紀的流逝,地殼的變動,逐漸升起抬 高形成平原。在十幾億年前造山運動時期(奧陶紀和震旦紀),地貌景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燕山期,北部上升,形成高山,南部下降,形成平原。在喜瑪拉雅造山運動影響下,又使山區激劇上升,河流迅速下切,形成又深又陡的峽谷。其後, 地表、地下水沿裂隙對岩石進行溶蝕,再加上其它風化營力的影響,就造成如今的山、石形態。
雲台山有一道紅色峽谷--溫盤峪
溫盤峪位於雲台山景區子房湖南端,是一處長約1公里、寬三至二十餘米的石峽。峽谷內最寬處不過20多米,最窄處不到5米,峪深80多米,在我國眾多峽谷中,以其景觀的纖巧、婉約、神奇、瑰麗而獨樹一幟。它集泉、瀑、溪、潭、澗諸景於一谷,融雄、險、奇、幽、秀諸美於一體。溫盤峪景區低凹於地表之下,兩岸峭壁山石,仿佛鬼斧神工雕琢而成,又好像名山大川濃縮後的精華,峭壁間時有一掛掛珠簾似的泉瀑爭相傾瀉,流水急湍,瀑聲若雷,若藍天麗日下會映出一道彩虹,於1公里之內,富集“逍遙石”、“相吻石”、“靈龜戲水”、“雙獅吸水”、“幽瀑”、“穿石洞”、“孔雀開屏”、“棋盤石”等景觀,覽之步步奇景,觀之美不勝言。雲台山溫盤峪,享有“盆景峽谷”的美譽,被園林專家稱之為“自然山水精品廊”。 溫盤峪是大自然的產物。1億年前,震旦紀時期,地殼還在運動,山體裂縫成隙,而有雲台山溫盤峪。峪上群山環抱之間,一帶平緩坡地,一道不顯眼裂縫,裂縫之下是溫盤峪。或許是10億年前,山水沖盪至此,遇到地下溶洞,流水潛入溶洞中,繼續沖盪,而有雲台山溫盤峪。由於在地表之下,又窄又深的峪內的空氣不能與外界大氣候正常交流,便形成峽谷內特有的小氣候。盛夏時節,峪外酷熱難擋,峪內卻一片秋意;隆冬時節,峪外冰天雪地,峪內卻花紅草綠,苔類植物生長茂密,顯得春意盎然。冬暖夏涼,溫度適中,仿佛處在恆久的溫暖中,故名“溫盤峪”。整個峽谷,由紅岩絕壁構成,屬於我國北方地區少有的丹霞地貌峽谷景觀,崖壁通體的赤紅色,故又俗稱“紅石峽”。 溫盤峪峽谷又稱“九龍潭”、“九龍峽谷”。峽谷內分布有“首龍潭”、“黑龍潭”、“青龍潭”、“黃龍潭”、“臥龍潭”、“眠龍潭”、“醒龍潭”、“子龍潭”、“游龍潭”,相傳雲台山溫盤峪在古代為九龍棲息之地。九處龍潭,構成峽谷內景觀奇異,碧綠的潭水,紅色的山體,鮮明艷麗,無論是蕩舟潭中,還是徒步援壁前行,步移景換,詩境畫意,處處神秘誘人。黑龍潭至幽至奧,碧綠的潭水映襯朱紅色山體,透出明麗鮮艷。黑龍洞洞長30米,洞內伸手不見五指,又有一點亮光在前昭示。黃龍潭峽寬20多米,水深處湛藍無比,水淺處清澈見底,水中有大量可觀賞奇石。黃龍瀑,銀白色的水簾從谷頂傾瀉而下,瀟灑飄逸,飛瀑之聲如急雨、如裂帛,瀑布與湧泉並出,真如一塊碩大精美的水體雕塑、天然壁畫。蒼龍澗狹長幽曲,處於山勢巍峨的深澗。相吻石是兩條躍出水面的紅色奇石,相傳這是黑、白二龍王的龍女和龍子的浪漫化身。 九龍峽谷,不止九龍。溫盤峪谷口南端有一狹窄的峽谷,稱為“一線天”,是一處高50多米的瀑布,稱為白龍瀑布。中國風水協會主席陳帥佛經常在此療養,傳說中,古代有白龍在此居住。這裡兩側高崖聳立,形成一個巨大石門,即雲台山景區內人稱“天門地戶”的“地戶”。“天門”指百家岩的天門谷與天門瀑。白龍瀑布日夜奔流不息地流入白龍潭,潭水卻不見增長,也不見外流。那么白龍瀑的水哪裡去了?原來潭下有一巨大暗河,大量的水由此處潛流而去,它的出口在我市修武縣五里源鄉的海蟾宮。這在酈道遠的《水經注》中也有記載,謂溫盤峪河水:“潛流三十里復出。” 青龍峽青龍峽作為雲台山的主要景點之一,有“雲台山第一大峽谷”的美譽,婀娜多姿的旺榮瀑,翠綠如玉的同心潭,妙不可言的石上春秋,構成了青龍峽大氣磅礴的山水立體畫卷。這裡瀑飛泉懸,潭幽溪清,山水含情,草木解意,自然的靈性和生命的靈動在這裡演繹得生靈活現,狂然的心跳和怦然的心動在這裡揮灑得淋漓盡致,堪稱生態旅遊、休閒避暑的好去處。
百家岩(未開放)
百家岩(未開放)是中國山水園林文化從宮廷走向民間的發祥地,自古山水秀麗,漢獻帝劉協曾在此避暑納涼,魏晉時期,史稱“竹林七賢”的嵇康、劉伶、向秀、山濤等七位名士曾隱居百家岩竹林二十餘年,並先後結識孫登、王烈等隱士,留下了“孫登嘯台”、“王烈泉”、“劉伶醒酒台”、“嵇康淬劍池”等遺蹟。唐代十才子之一的著名詩人錢起在此懷念孫登的詩中寫道:“崖石亂流處,竹深斜照歸。主人臥巨石,心自滌清暈。春雷近作解,空谷半芳菲。
(目前,百家岩景點尚未開發完善,暫不對外開放。)
交通
航空
外地遊客可乘飛機到鄭州新鄭機場、洛陽,然後再轉乘汽車來焦作,亦可乘坐火車直達焦作、修武。
鐵路
從北京、濟南(沿泰安、菏澤)、太原、連雲港、徐州、重慶、南陽均有直達焦作的火車。外地旅遊者也可乘坐火車到達鄭州、洛陽、開封、新鄉,然後再轉乘汽車來焦作。
公路
山西晉城、鄭州、新鄉、開封、安陽均有高速公路可以直達焦作,遊客到達焦作後,從焦作市或是焦作修武轉旅遊車即可到達雲台山;若乘長途汽車,在焦作市、修武縣汽車站轉旅遊車即到。 山東菏澤,江蘇徐州可乘長途車在鄭州或新鄉下,坐大巴到焦作,鄭州段為高速,新鄉段為二級公路,路況都很好。
自駕車
雲台山地處中原地帶,交通十分便利,四通八達,各地道路交通狀況良好,喜愛自駕車的旅遊者可以自己開車到達雲台山。 從北京開車6到8個小時到達景區。
從北京直接前往雲台山可參考如下路線:六里橋上京石高速,河北收費站繳費15元。石家莊南收費站繳費60元上石 ( 家莊 ) ---安 ( 陽 ) 高速。臨漳收費站繳費60元,上安 ( 陽 ) ---新 ( 鄉 ) 高速。 從新鄉下高速後走獲嘉、修武上雲台山。
票價
雲台山景區旺季(3月1日-11月30日)門票120元/人,淡季(12月1日-2月28日)門票60元/人,景區內觀光巴士車費60元,自購票之日起兩日內有效。憑票可在指定的停靠點任意乘車。景區實行分景點驗票的制度,共設山門、紅石峽、潭瀑峽、茱萸峰、萬善寺等驗票處,凡是驗過票的景點,不能重複遊覽。泉瀑峽有舒適環保的電瓶車隊,電瓶車票價單程5元/人,路程1公里。雲台山沒有旅遊專線車到青龍峽。
雲台山住宿
( 雲台山春誠農家)位於世間地質公園雲台山景區內的古洞窯服務區,是一家綜合性家庭賓館,酒店能容納100餘人同時就餐、住宿,是來雲台山旅遊、度假的最好去處。客房寬敞明亮,房間內有空調、洗澡間、衛生間清潔乾淨、有線電視。還可為您提供田間篝火,果園散步,騎馬,採摘等娛樂項目,還可為遊客提供代購柴雞、柴雞蛋、山野菜、山藥、山雞、雞頭參等業務。
一、雲台山農家樂服務區 雲台山農家樂共有五個服務區,有岸上服務區、黑石嶺服務區、古洞爻服務區、五家台服務區。 可以入住1000人,
二、雲台山住宿娛樂 跑馬場、歌舞廳、篝火晚會、麻將、夜市、等等。
四、雲台山美食 修武黑山羊 修武黑山羊,個大肉多,體質健壯,肉鮮香細膩,且無膻味,其營養價值高,有益氣補腎,祛寒暖胃功能,是老年人和久病體弱者的滋補佳品,有清燉羊肉、蔥爆山羊肉等吃法。在雲台興隆農家全年都可以吃到,但需要提前預定。 海蟾宮松花蛋 一般也叫變蛋或者是皮蛋,是修武縣的特產。修武縣五里源鄉有一個“馬坊泉”,泉水自石下滲出,匯為巨池南流,傳說這個地方是五代時期的道士劉海蟾洗丹處。泉水中產一種石殼蟲,鴨食石殼蟲後,所產鴨蛋個大、質好、味鮮,還常產雙黃,經過加工製作成松花蛋,奇香味異。元末以後,歷代皇帝都把他作為御宴席上的佳肴。 購買地點:特產專賣店、小攤點 焦作柿餅 焦作柿餅是用柿刀將柿皮去掉,曬乾,裝在大缸中用泥將口封嚴,柿子就悶成一身白霜的柿餅。焦作柿餅與別處的柿餅不同,曬得乾、體積小、不易腐壞,用刀切開從橫剖面看到柿心空,四下有裂紋,人稱菊花心,主要用來製作糕點。焦作柿餅最好吃的季節是在冬季,可以熬湯,做甜點。 購買地點:各攤點 吃法:熬湯、甜點 武陟油茶 武陟油茶,秦朝稱甘繆膏湯,漢稱膏湯積殼茶,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特產,土貢食品。武陟油茶成名於兩千多年前的秦朝末年。據歷史記載,公元前206年,楚漢相爭時劉邦受傷於武德縣,住在姓呂的家裡。呂以膏湯積殼茶食之,三個月後劉邦傷愈。劉邦有詩云:“佳膳出武德兮,膏湯勝宮筵。”劉邦即位後,在長安思食膏湯不得,即召呂某入宮,封為五品油茶大師,封油茶為御膳。武陟油茶在配方上選用:精粉、珍珠澱粉、華勝、芝麻等24種高級香料進行科學配方而成,經省衛生防疫站化驗,每500克含各種維生素總和為424.63115克。具有益肝、健胃、潤肺、補腎、提神生津、強身益壽等多種功能。並具有味道濃郁、濃而不膩、芳香可口、營養豐富、食用方便等特點,因而馳名中外,遠銷港、台、日本和東南亞。 購物地點:各商店超市 吃法: 沖泡、煮食 五、雲台山住宿介紹雲台山自駕游 雲台山自駕游,自己駕駛汽車出遊雲台山朋友。自駕游是有組織、有計畫的,不是盲目的,以自駕車為主要交通手段的旅遊形式應要先知道雲台山的交通、景點、住宿、購物、美食、加油站、修理站等。現在我們自駕游,可以說不再是年輕一代愛好老年人也加入到了自駕游。雲台山的峽谷風光是自駕旅遊的首選之地。
二、不可比擬的地質公園。它給我的印象是一部樂章,是一首貝多芬的交響樂,是一首最美妙山水交響樂。” 喬娜.溫徹斯特(聯合國交流協調委員會副主席)感嘆到:“當我站在雲台山的山頂,就能夠看到、聽到、感覺到地球母親的雄偉和壯觀!”
何賽(國際地理聯合會主席):此次拜訪雲台山, 收穫頗豐.雲台山是一個值得遊玩,值得讚嘆得獨一無二的國家公園.通過雲台山這個視窗,可以使更多得人了解地質公園,了解當地的傳統文化。國際地理聯合會IGU全體人員祝願雲台山的明天會更好。
斯蒂文(美國大峽谷國家公園主任):我們深深的被中國有如此美麗的景區而震撼,景區的布局很合理,能把文化底蘊融入到美麗的風景中去。雲台山與美國大峽谷締結姐妹公園,不僅僅是意味著兩個國家的合作,同時對熱愛山水的兩國人民也有著深遠的影響。兩個公園都有著重要的資源,簽約之後,彼此提供相應的機會從而使人們能在如朝氣勃勃、健康的生活和促進經濟的發展等諸多方面獲益!
柳佑益(世界地理學聯合會事務總長):山水調和, 人間平和, 雲台山Geopark訪問紀念
Robin(美國國家森林署景觀建築師):雲台山是我在中國見到的最美的地方,自然風光秀麗,雲霧繚繞,令人陶醉;雲台山人都很大方,特別的熱情好客。
Chris( NAI副主席,美國國家公園署研究員):無論是誰保護自然和文化,都是給他們的子孫留下的一份珍貴的禮物.你們員工的精心服務令我們讚嘆不已. 雲台山地質公園是維護世界和平,維繫國家友誼,響譽世界的一個寶貴財富。
Carole Murphy(密蘇里大學教授,國家地理學會密蘇里分會副主席):我已經環遊世界,但是很少有像雲台山這樣美的地方,這么熱情的人們讓我如此陶醉.雲台山實在是中國的財富. 此次來訪雲台山,給我今生留下了無窮的回憶。

2、四川省廣元市雲台山

雲台山,位於廣元市蒼溪縣雲峰鎮境內。東漢時期,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在川西、川北和漢中地區設道場或教會,共二十四治(後來與二十八宿合併增加到二十八治)。漢安二年天師張道陵設立的二十四治,分上品八治、中品八治、下品八治。雲台山是下品八治的第一治(《雲笈七籤》卷廿八《廿四治》)。《道藏》中的《珠囊》引《二十四治圖》、《七簽·蜀中廣記》引《二十四治圖》、《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天師治儀》以及清人彭定求的《道藏精要》中,均說雲台山治在巴西郡閬州蒼溪縣。《太平寰宇記》卷八十六在“雲台山”條目下引《周地圖》說:“漢末張道陵在此學道,使弟子王長、趙升,投身絕壑,以取仙桃。長等七試已訖,九月遂成,隨陵白日升天。”《十道記》說蒼溪雲台山即“張道陵升真之所”。
雲台山呈太極八卦圖形,這是道教文化在自然山川形勝中的集中反映。
中國道教研究所所長、張天師第六十五代嫡系傳人、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張繼禹道長為雲台山題詞:“天師二十四治之蒼溪雲台山”。 1995年,山西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袁有根來此實地考察,意外驚喜的發現:雲台山全貌竟與“太極陰陽八卦圖”驚人的相似!雲台山黛青的山體呈魚形,“魚頭”所在叫“捨身崖”,據傳當年張道陵命弟子王長、趙升在此投身絕壑以取仙桃,由此脫去凡軀,得以升仙;白霧飄渺的山側空谷亦呈魚形,“魚眼”為谷底一天然清泉,泉水清澈甘甜,冬暖夏涼。兩“魚”一黑一白,一動一靜,一實一虛,一陰一陽,首尾相交,渾然相合。主山體周圍還有八個山丘,分別為紫陽山、銅鼓山、博樹埡、文成山、雙山埡、文筆埡、北斗山、冒火山,構成“八卦”。
大量史料和事實表明,蒼溪雲台山是張道陵初創道教時的二十四治中的第十七治,其對於中國道教的歷史地位和現實意義不言而喻。

3、江蘇省連雲港市雲台山

江蘇連雲港雲台山(Yun-t'ai, Mount)中國江蘇省東北部山嶺,在連雲港市郊。由錦屏山、前雲台山、中雲台山、後雲台山和鷹游山等互不連續的斷塊山組成。山體為前古生代變質岩系。東南側平緩,西北側陡削。其中玉女峰海拔625公尺,為江蘇省最高點。除錦屏山外,在第四紀最後一次海浸時全為沉陷海中的島嶼,古稱郁洲山或蒼梧山。由於沂、沭水挾帶泥沙的填積和黃河南徙奪淮入海後帶來大量泥沙,黃淮三角洲範圍日益擴大。1711年前雲台山與大陸相連。1855年前後,中雲台山、後雲台山也相繼與大陸連成一體。現鷹游山仍孤懸於東西連島上。在鷹游山禁止下,鷹游門內風平浪靜,有利建港,現已建成可停泊萬噸輪的海港。連雲港附近海岸為江蘇省唯一岩岸區。連雲港為隴海鐵路起點。
江蘇雲台山,從西到東,橫跨新浦、連雲和海州三個區,地質上位於華北古陸的南緣,屬魯蘇地質,與山東的泰山、嶗山一脈相承。它的岩石為變質岩,地質學上叫片麻岩,是二十四五億年前造山運動中,受到高溫高壓後發生變質形成的,岩性堅硬,色白質細。它從西到東分前、中、後雲台山,其中前雲台山範圍最大,地勢最高,山中有166座高峰,景區內就有大小秀麗的山頭134座,主峰玉女峰海拔624.4米,為江蘇省最高的山峰。山嶽地層經長期的海水侵蝕沖刷和頻繁的地質變化,形成了千奇百態的海浪石,海蝕洞及壯麗的石海勝景。
雲台山古稱郁州山,唐宋時稱蒼梧山,吳承恩在西遊記里稱雲台山屬東海傲來國。唐李白詩:“明日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宋蘇軾詩:“鬱郁蒼梧海上山,蓬萊方丈有無間”,寫的都是雲台山。她原來只是黃海中的一列島嶼,18世紀方與大陸相連。遂形成峻峰深澗,奇岩坦坡,山光水色,獨具神姿,被譽為:“海內四大名靈”之一。
明嘉靖年間道教興盛,道士雲集達兩萬之眾,山又被譽為“七十一福地。”雲台山風景以山水岩洞為特色,包括海濱、宿城、孔望山、花果山四景區。面積約180平方公里。海濱景區,風光壯麗,別墅鱗次。夏天,陽光燦爛,海風徐徐,避暑消夏,實稱佳境。龍門海濱浴場,游泳沐浴皆宜,還可揚帆行舟,領略大海情趣。
宿城景區位於市東南郊,這兒怪峰突兀,環抱宿城,激流飛瀑,粗獷自然。山麓禹山溫泉,富含放射性元素氡,水溫達86℃,可治療皮膚病,這裡也是欣賞楓葉的好去處。孔望山景區的特點為一“古”字,古代文物遍布錦屏山url]石棚山一帶,有古人類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桃花山遺址,新石器時期的二澗文化遺址。有4000多年前的“天書”,原始東夷部落的岩畫。孔望山摩崖石刻為東漢時期的藝術珍品。孔望山在市區南面不遠。古時叫朐山,山的東面緊依黃海,清代雍正、乾隆年間才與陸地相連。古代帝王、文人學者如孔子、秦始皇、唐太宗、李白、蘇軾、李時珍,吳承恩等都在此留下過足跡。
相傳孔子游朐山相遇老漁夫的故事,很有教益。孔子和老漁夫對話,在受到老漁夫的啟發後,便對門生說:“大家要記住:凡事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據說就因為這個原故,從此人們便把朐山改名叫孔望山了。花果山景區,為雲台山最著名的景區。據說,花果山是吳承恩命名的。相傳,吳承恩在淮安府官場失意,得知海州境內有座雲台山,為宇內四大靈山之一!便乘船來到山下,只見雲台山四面環海,峰奇石怪,環境堪稱“世上瀛洲“。便在一處彎弓形的山腳下的三官廟中住下,他蒐集民間傳說,併到山上實地考察山石形象,滿山花果,以他豐富的想像力,一連寫了三年,終於寫成了古典名著《西遊記》。神話,“齊天大聖”孫悟空活生生的形象,一經與世人見面,花果山更是蜚聲中外。書中描寫的許多引人入勝的景行,如七十二洞、水簾洞、南天門、玉皇宮、老君堂、牛王廟、海天洞、八戒石、石棚山早在《西遊記》問世之前就存在於雲台山了。吳承恩利用“媧遺石”中開縫,巧寫了孫悟空從大卵石內降生出世的精彩情節,以及野豬精變為八戒石等神話,都是以怪石為原形而加以想像發揮的。自然景觀也與吳承恩書中描寫的花果山相像。如今的花果山上,宇亭閣大都修葺一新,自然景色正如吳承恩所描寫的那樣:“瑤草奇花不謝,青松翠柏長春,仙桃常結果,修竹每留雲”。連通往花果的要道口猴嘴山上的天然石猴依舊神氣十足地在看守門戶。
如今,江蘇雲台山風景名勝帶,有3個景區被國務院批准列入4A級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一個是花果山風景名勝區,另一個是連島海濱風景名勝區,還有一個是孔望山風景名勝區。

4、貴州施秉縣雲台山

位於施秉縣北部,距縣城區13公里。雲台山風景區由雲台山、外營台、轎頂山及大田垴等群峰組成。面積約210平方公里,主峰團侖岩海拔1066米,突起於群山之間,因山形“四面削成,獨出於雲霄之半”,山巔如台,加之雲霧繚繞,故名雲台山。
雲台山以原始自然生態、天象奇觀、奇峰麗水、佛教遺址、道教古剎等自然和人文景觀為特色。面積47平方公里。公為雲台山、排雲關兩大旅遊片區,規劃景點24處,山間珍稀等植物近400種,珍貴等動物近百種,被稱為“植物寶盆、動物寶庫”,是貴州東線探險尋幽的旅遊寶地。
當遊人置身山巔極目遠眺,萬山叢中支騰霧繞,如白龍翻滾,奇峰聳立怪石穿空露出崢嶸,深谷林莽古藤如織,山猴攀援飛禽啼鳴,晨曦透過松林光柱斑讕眼,山花散發陣陣清香,畫眉跳躍枝頭高聲鳴唱,古松挺拔山風吹拂,構成一幅誘人的風光畫卷,被詩人贊為“山中俊鳥”。
山中流泉淙淙,均從喀斯特地貌的石縫間噴出,不受污染,清澈可掬,順著奇山怪石間自由流淌,或為池潭,或為飛瀑,或為溪澗,水聲叮咚,如歌如琴,悅耳動人,遊人到此,依樹聽泉,別有一番超凡脫俗的愜意。夏季雨盛,溪澗水漲,你又會感受到“飛湍瀑流爭喧逐,鏇崖轉石萬壑雷”的豪情。難怪歷代僧侶能拋卻凡心,戒除七情六慾,耐得寂寞,與世隔絕修行一生,卻原來這雲台山是一處難得的世外桃源,身臨此山,自有世人不知之無窮樂趣。到了雲台山主峰,更是別有一番景象。站在千仞絕壁之上,極目遠眺,天寬地闊,近看,奇崖異石昂然列,爭奇鬥豔;遠眺,雲蒸霞蔚,千山萬壑沉於足下,萬頃碧綠,隨山起伏,山風吹過,有如朵朵綠雲飄飄欲仙,忽發奇想:或許真的有神仙存在於世,“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雲台山之所以迷人,貴在“雲”上。夏季的早晨,登上雲台山,遊人可看到磅礴的雲海奇觀。那雲霧飄忽蒼茫,忽快忽慢,忽濃忽淡,忽聚忽散,使雲台山的奇山異石、巨木古藤時隱時現,如美女遮羞,又如仙妖顯相,耐人尋味,朝陽出處,雲蒸霞蔚,瞬息萬變,仿佛海市蜃樓,遠眺群山,有如一幅變幻不定的魔畫。
雲台山風景如畫,美景是數不勝數,但是也有很多景色依然被埋藏著,就好比這張雲台山留念的景色。

5、山東省萊蕪市雲台山

雲台山,又名龜山、龜寨山、聚聖寨,位於聖井鄉中部,海拔578米,距萊城15公里。遠望其山,似龜形,所以名龜山。因山有寨,明末士民多避亂於此,所以又名龜寨山、聚聖寨。因主峰頂為平台,常有雲霧繚繞山間,所以又名雲台山。
現已開發的上山路有三條,分別在山的東南、西南和西北。山之陽的兩路,山勢陡峭,氣勢磅礴。東南路可乘車至中天門。西南路沿夾谷而上,經西紅門上山。山之陰的西北路,山勢平緩,谷深峪長。
雲台山當地人稱小泰山,傳說山頂有泰山奶奶的行宮,所以山上一些廟宇、景點都是仿泰山修築和命名。中天門是小憩的好地方,在此南眺,夾谷峪一覽無餘,盡收眼底,兩面山勢磅礴,鬱鬱蔥蔥。一到春天,山上的梨花、桃花、柿子花、山楂花及各種花草相繼開放,奼紫嫣紅。特別是清明前後,漫山盛開一樹樹潔白的梨花,似皚皚白雪,覆蓋山坡;間或幾枝桃花吐艷,如殷殷胭脂點綴其間,景色十分迷人。秋到雲台山,滿山的紅葉,如紅星閃爍,點綴著蒼松翠柏。山頂遠望,泰萊平原,汶河西流,一覽無餘。百丈崖下的鵓鴿樓水庫,那一汪碧水,似一塊綠色的寶石,瑩瑩閃爍。兩兩情人,划船漫遊;垂釣老翁,蹲坐四周,更增添了雲台山的風韻。
游雲台山不游和尚洞不成游也。一則此處風光獨特,別有洞天。二則是中共萊蕪縣委誕生地。從和尚洞處看雲台山,主峰像臥佛,東西各兩塊巨石,則酷似坐佛和立佛。此所謂“三佛鬥法雲台山”。自然景觀融入美麗傳說,別有情趣。1932年秋,中共萊蕪縣委在此成立,21歲的劉仲瑩被選為縣委書記。從此揭開了萊蕪革命的新篇章。1991年7月,在和尚洞下建立了縣委成立舊址紀念碑。楊得志將軍題寫碑名:“紅旗飄萬代。”雲台山已列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牛泉鎮黨委、政府在和尚洞對面立起劉仲瑩雕像。
清明時節,漫山的梨樹開出素素白花,像人們哀悼革命先烈的心境。花崗石砌成的紀念碑,像一面飄揚的紅旗,矗立在萬花叢中。

6、廣西自治區凌雲縣雲台

雲台山(寺)在凌雲縣城南二里許,與五指山相鄰,峰巒峻秀,山高五十米。從山麓徙五百餘石階盤鏇而上可達山頂。山頂建有三開間佛堂,名“雲台寺”。山間喬灌木密茂,濃郁覆蓋;百鳥飛鳴,處處野草閒花。在寺前極目遠眺,北望城郭依稀可見,泗水如玉帶飄來,兩岸群山列翠;南瞻一馬平川,隴田稻浪,萬頃碧波;俯視東西,下洪上洪兩村,背山面水,炊煙裊裊,雞犬相聞,一派田園景象。

7、廣西桂林資源縣雲台山

八角寨又名雲台山,主峰海拔814米,因主峰有八個翹角而得名,丹霞地貌分布範圍40多平方公里,其發育豐富程度及品位世界罕見,被有關專家譽為“丹霞之魂”、“品位一流”。其山勢融“泰山之雄、華山之陡、峨眉之秀”於一體。八角寨東、西、南三面均為懸崖絕壁,只有沿著西南坡的一條古老、陡峻崎嶇的曲徑可登山頂。登斯山頂,方曉天地之博大,悟人生之真諦。景區中的眼睛石完全出自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栩栩如生,形神畢肖,令游者和文人騷客浮想翩翩,遐思泉涌。 雲台山八角,險、峻、雄、奇、秀、幽自然結合,似鬼斧神工鑿就。其一角名叫“龍頭香”,橫空出世,宛若巨龍昂首欲飛、上接蒼穹,下臨深淵,山勢雄偉險峻,堪稱一絕。
山頂有一個3000多平方米的平台宋元時代,始建天心寺。僧侶眾多,香火鼎盛,各地香客朝佛覽勝,絡繹不絕。近年,當地村民又獨闢蹊徑,於八角寨側建造"降龍庵",為登臨八角寨勝增添了一個好去處。 穿越"東面一線天",上"天脊",下"天梯", 走棧道,盡覽水光山色,飽吸伸手可掬的清新空氣 。整個景區有“降龍巖”、“群螺觀天”、“龍頭香”、“眼睛石”、“寶刀峰”等130多處景點,完全出自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登主峰鳥瞰、危崖峻拔、群峰依次矗立,山間氣象萬千,經常可見雲海、雲帶、雲濤、雲湖 、日出、佛光等奇景,迷離幽壑,凡登臨絕頂者,莫不擊掌稱絕,嘆為觀止。
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3A級風景名勝區八角寨景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的桂林市資源縣梅溪鄉福竹村境內,地處湘桂交界的越城岒山脈腹地,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景區處在廣西資源縣-湖南新寧縣近南北向展布的由白堊系下統紫紅色礫岩、砂岩組成的狹長紅層盆地
景區內在1億4千萬年前的中生代白堊紀早世沉積了厚達2000多米的巨厚層鈣質膠結紫紅色礫岩、砂礫岩、泥岩紅層,景區東北部紅層厚1783.64米,南部紅層厚2189.07米。“頂斜、身陡、麓緩”是八角寨景區丹霞地貌的基本特徵,發展豐度上有“大、多、長、密、厚”五大特徵。
八角寨主峰海拔814米,相對高度500米。複雜的地質結構和獨特的氣候條件成就了公園丹峰壁立、奇山秀岒、碧水丹崖的獨特景觀。被地質、園林、旅遊專家譽為“世界丹霞之魂”“世界丹霞奇觀”“高品位的國家級觀賞公園”。2005年入選中國國家地理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
八角寨景區以縣城為中心,南面有資(源)-桂(林)公路98公里,全部為國家一、二級公路,乘車一個半小時便可到達桂林市;北面資(源)-梅(溪)柏油路直抵景區,與湖南新寧縣相連;西南面有資(源)-五(排)公路與龍勝縣、三江縣、湖南城步縣相通,交通便捷,安全。縣城到到八角賽景區僅需1小時20分鐘。從全國各地到桂林可乘飛機、火車、班車,十分便利。
八角寨景區正常遊覽所需時間為2.5小時,景區內有大小景點130多處,其中:群螺競跑、龍脊嶺、慧眼含情、降龍庵棧道、人字天龍宮、鯨魚鬧海、萬佛朝宗、龍頭香天險、仙人下棋等自然景觀猶為令人嘆為觀止。
八角寨景區附近景點
還未開發的原生態景點有:腳古沖瀑布群、十里坪坦高山生態草場、八角寨谷底迷宮、虎口峽雞啼瀑布群;
已開發的景區有:五排河漂流景區、寶鼎瀑布景區、天門山景區、資江景區。
八角寨景區丹霞地貌景觀類型
①丹霞峰林:山體成片而又相對獨立,峰頂標高450米-818米。山峰之間常形成狹窄的“U”型或“V”型谷地,山峰明顯呈“頂斜、身陡、麓緩”特徵,呈方山、石牆、石柱、陡崖或比較光滑的圓錐狀、塔狀。如城堡、戰壕,內藏千軍萬馬蓄勁待發,泱泱大氣,令人豪情大發。
②丹霞孤峰:是丹霞峰林進一步發育的結果。孤峰四周為比較平坦的谷地或低矮山峰,山峰密度不大,一峰獨秀似紅杏出牆。孤峰一般為石牆、石柱、岩堡狀。
③丹霞峰丘:分布於丹霞峰林、丹霞孤峰以外地區。山體平緩連綿,表面多為風化層覆蓋,植被發育,恰似一襲壯錦圍繞公園。
④丹霞微觀地貌:主要分布於丹霞峰林和丹霞孤峰區域內,流水沖刷侵蝕形成的微觀地貌有:石寨、石巷、石樑、石槽、凹穴、嶂谷、狹谷、石峰、侵蝕紋飾圖案。崩塌作用形成的微觀地貌有:石牆、岩堡、石柱、巨石崩塌洞穴、天生橋、孤峰。風化溶蝕形成的微觀地貌有:峰窩洞、額狀洞穴、扁平洞等。
八角寨的霧景奇觀
公園由於地型多樣,氣候溫差變化較大,時常可見各種特異的天象景觀。其中最值一提的莫過於八角寨霧景。
清晨登臨八角寨頂,濃霧近漫足趾,遠連天涯,無邊無際,幽謐如仙界,輕風過處,霧如千軍萬馬團團攏來,呼沖喚殺,結伍奪嶺,旌旗飄飄,如遮如掩;繞峰游弋的山巒與瀰瀰漫漫的白霧時分時合,白霧成浪,一浪接一浪,一浪高過一浪,雲海中的山峰或起或伏,或隱或現,令人陡生:“海到無邊天作岸,狂濤吞山我為峰”的豪情壯志,一俟風靜,霧海亦波平浪靜,待到旭日東升,潑灑萬縷金光,映得天紅如丹,霧紅似火。朝霞伸出無數隻嬌嫩的手,拉幕般將白霧輕柔的拉開,群峰突雲破霧,雲涌峰浮,如千帆競渡,千姿百態的奇峰異嶺,曲徑通幽的深谷時隱時現,一派大好河山得以展現在眼前。
八角寨景區內重大佛事活動
宋元時始建的天空寺,為湖廣兩省佛教勝地,香火鼎盛,逢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廟會之期,人熙人攘。入夜,趕廟會的人們滿山遍野露宿山林,蔚為壯觀。而平日難得一見的“上龍頭香”此時亦可讓人心驚膽戰、一飽眼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