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大學理學院

中國科技大學理學院

理學院由物理系、近代物理系、天文學系與套用物理系組成。著名物理學家嚴濟慈、趙忠堯、施汝為、錢臨照、馬大猷、吳有訓、彭恆武、錢三強、朱洪元等曾在各系擔任重要職務並執教多年。現任院長為歐陽鍾燦院士。

概述

理學院成立於1994年,由"數、理、化、天、地、生"八個系組成,當時主要任務是組織較高水平系列專家講座、學術討論,加強學科之間的聯繫交往,促進交叉學科之間的了解合作。理學院由物理系、近代物理系、天文學系與套用物理系組成。著名物理學家

中國科技大學中國科技大學
嚴濟慈趙忠堯施汝為錢臨照馬大猷吳有訓彭恆武錢三強朱洪元等曾在各系擔任重要職務並執教多年。現任院長為歐陽鍾燦院士。現有教職工232人,其中教授88人,副教授60人。教授中有中科院院士6名,博士生導師80名,國家級教學名師2名,教育部長江學者4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4名,中科院“百人計畫”19名。學院設有“嚴濟慈大師講席”和“趙忠堯大師講席”,並聘請國內外近百名學者為兼職和客座教授。

學科領域

重點實驗室

物理學院內建有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4個(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基礎電漿物理重點實驗室、核探測技術與核電子學重點實驗室、星系與宇宙學重點實驗室),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光電子技術重點實驗室、物理電子學重點實驗室),同時,學院還緊密依託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開展科學研究。物理學院的學科領域涵蓋物理學天文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4個一級學科,包含光學、凝聚態物理、理論物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電漿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天體物理、物理電子學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光學工程等10個二級學科。物理學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天體物理為國家二級重點學科,物理電子學、光學工程為省級重點學科。

培養目標

物理學院以培養從事前沿和交叉科學的基礎研究、套用研究和研製開發的領軍人才為目標,注重對學生的物理素質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學院的物理學和天文學均為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物理實驗教學中心為國家首批國家級示範教學中心。本科生前期主要進行系統的基礎理論教學和嚴格的實驗動手能力訓練,後期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志趣和能力分別在10個二級學科範圍內自主選擇專業。學院的本科畢業生約80%進入國內外大學或研究院所攻讀研究生學位。多年來,物理學院所屬各系已經培養了一大批不同領域的傑出人才,包括10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多名從事國防事業的將軍,以及活躍在國際科學研究前沿的年輕學者

承擔課題

物理學院積極參與國家基礎研究領域的重大研究課題以及大科學工程建設,承擔了大量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973”、“211工程”、“985工程”和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等科研項目。學院每年發表科學論文約400篇,2002-2007年6年間,在物理學重要的國際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共發表15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單位68篇,居國內物理學教學和研究單位之首。2002年以來,學院有兩項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有10項成果16次入選國際物理學重大年度進展、國家科技部年度基礎科學研究十大新聞和中國高校科技十大進展。
物理學院具有優質的人才資源、勤奮的師資隊伍、自由的學術環境、均衡的學科布局、堅實的研究基地,通過持之以恆的努力,在未來若干年內,有望發展成為國際一流的物理學人才培養基地、活躍的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中心。

現任物理理學院領導班子成員:

院 長:歐陽鍾燦 院士
執行院長:劉萬東 教授
副 院 長:葉邦角教授、尹民教授、張楊教授

院系設定

經過校內多年整合,2000年底,根據學校建立高水平大學的要求,為適應校整體規劃中的:校、院、系三級管理體制,成立實體化的理學院。 理學院現有數學系、物理系、近代物理系、天文與套用物理系,以及中科院結構分析重點實驗室和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現有教職工405人,其中:中科院院士4人,奧地利科學院通訊院士1人,博士生導師104人,教授136人,副教授135人。在校本科生1615人,碩士研究生323人,博士研究生168人。
理學院主要培養從事尖端科學基礎研究、套用研究和科研開發的高級人才,已成為全國首批理科人才培養基地,以及中國科學院博士生重點培養基地。理學院現有: 4個一級學科:數學、物理學、天文學、電子科學與技術; 14個二級學科:基礎數學、計算數學、套用數學、運籌學與控制論、機率論與數理統計、理論物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原子分子物理、電漿物理、凝聚態物理、光學、天體物理、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物理電子學。
其中國家重點學科八個:基礎數學、機率論與數理統計、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電漿物理、凝聚態物理、光學、理論物理、天體物理。省重點學科兩個:原子分子物理、物理電子學。
10個博士後流動站學科:基礎數學、計算數學、套用數學、理論物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原子分子物理、電漿物理、凝聚態物理、光學、天體物理。
國家首批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兩個:數學、物理學。

重點學科

理學院現有中國科學院結構分析重點實驗室,中科院中國科技大學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以及數學研究所,天體物理中心,非線性科學中心,理論物理研究所,光學研究所等十餘個校級科研機構。承擔著國家863、973、重大科學工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學院等一大批國家重要科研項目。在基礎數學、計算數學、套用數學、凝聚態物理、納米材料、光學、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雷射、超導、理論物理、電漿物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物理電子學、固體電子學和微電子學、天體物理等研究方向上做出一批在國際上有顯示度、國內領先的科研成果。
作為牽頭單位,承擔"量子通信與量子信息技術"國家973項目,郭光燦教授受聘為該領域首席科學家。2001年12月份,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現場考核組經過實地考核,我院由侯建國教授為學術帶頭人、以中科院結構分析重點實驗室選鍵化學重點實驗室為依託的群體, 以郭光燦教授為學術帶頭人、以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為依託的群體,被批准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