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交通大學理學院

重慶交通大學理學院

重慶交通大學理學院前身為重慶交通學院基礎部,由於學科專業發展需要,1993年更名“重慶交通學院基礎科學系”,1996年更名“重慶交通學院計算機及信息工程系”,2003年10月成立“重慶交通學院基礎部”,2006年7月正式成立“重慶交通大學理學院”。 現設有信息與計算科學、數學與套用數學、套用化學三個本科專業。

學院概況

重慶交通大學理學院前身為重慶交通學院基礎部,由於學科專業發展需要,1993年更名“重慶交通學院基礎科學系”,1996年更名“重慶交通學院計算機及信息工程系”,2003年10月成立“重慶交通學院基礎部”,2006年7月正式成立“重慶交通大學理學院”。
理學院設有信息與計算科學、數學與套用數學、套用化學三個本科專業,有運籌學與控制論、套用數學、計算數學、套用化學、套用物理五個學科,其中運籌學與控制論為學校重點建設學科,韓逢慶教授和宋乾坤教授為學科帶頭人,該學科有博士4名,教授5人,5名教師在外攻讀博士學位。目前在校學生604人。

師資隊伍

學院擁有一支具有雄厚教學和科研實力的師資隊伍,學院現有教職工70人,其中教師63人,其中正高職稱教師9人,副高職稱教師19人,博士後4人,博士15人,高級職稱教師占教師總數的45%,中級職稱教師31人。
學院教師來源於中國科技大學、南開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東南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吉林大學、蘭州大學、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大學、重慶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25所學校。
經過幾年建設,理學院已經形成了一支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年齡結構、學緣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
學院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師資隊伍建設為切入點,採取由計畫地引進和培養相結合措施,2003年至今共引進各類人才35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6人,碩士23人,師資隊伍建設初見成效。

人才培養

學院承擔全校數理化公共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及研究生課程的教學,編寫了包括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數學模型》在內的15本教材。近三年來,學院教師獲重慶市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重慶市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發表教學研究論文90餘篇,學術論文235餘篇,其中三大檢索收錄論文81篇次;獲國家級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10餘項,主持教改課題80餘項,獲省級二等獎2項。學院高度重視學術交流與合作,2010年5月承辦了第七屆全國非線性生物動力系統暨第八屆微分方程穩定性學術會議,參會人員達到350人。
學院現有數學、物理、化學三個實驗室,實驗設備先進、教研成果豐富。物理實驗室和化學實驗室被重慶市教委評為“基礎課教學合格實驗室”。2010年獲得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專項實驗室建設項目的資助,為實驗教學的發展進一步奠定了基礎。
學院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的培養。三年來,學生集體和個人先後獲得包括大學生數學建模全國一、二等獎、大英語競賽全國一、三等獎、數學競賽專業組個人重慶市第二名、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竟賽一、二等獎、“化醫杯”化工競賽全國三等獎等在內的獎勵多達94人次。
學院高度重視畢業生畢業就業工作。近三年來,理學院畢業生考取國家研究生比率均居學校前茅,其中2009屆實際錄取26人,佔畢業生總數的22.03%, 2010屆實際錄取22人,佔畢業生總數的20.76%,在全校各學院中均位列第一。學院先後建立了多個實習基地強化學生實踐和畢業實習環節,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畢業生深受社會各界的好評,近三年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均達到90%以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