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

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

共和國的腳步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實行有計畫按比例地發展。建國30多年來,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經歷了社會主義改造、大躍進、文化大革命、改革開放等階段。3從0多年經濟發展的情況可以看出,儘管經濟發展中出現過多次曲折、反覆,但是取得的成績是巨大的,國家的物質技術基礎大大增強了。幹部和民眾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日益深刻,經驗日益豐富,貫徹執行正確方針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大大加強了。

簡述

共和國的腳步共和國的腳步
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實行有計畫按比例地發展。建國30多年來,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經過了一個十分曲折的歷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發生過不少失誤。

歷程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沒收了官僚資本主義企業並把它們改造成為社會主義國營企業,統一了全國財政經濟工作,穩定了物價,國民經濟得到了迅速恢復。同時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開始興建了一些重大工程,如成渝鐵路、天蘭鐵路、淮河水利工程、荊江分洪工程等,為開展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創造了條件(見國民經濟恢復時期)。

社會主義改造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完成

1952年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提出了過渡時期總路線,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按照這個總路線,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了委託加工、計畫訂貨、統購包銷、委託經銷、代銷、單個企業公私合營、全行業公私合營等一系列的逐步過渡的政策。對個體農業,開展了合作化運動,從組織互助組,發展到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又發展到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到1956年,全國基本上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見中國的社會主義改造)。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同時,有計畫地展開了經濟建設。從1953年開始的第一個五年計畫期間,依靠自己的努力,加上蘇聯和其他國家的支援成功地開展了以“ 156項”為中心的工業建設。五年中實際施工的大中型項目共921個,期末建成投產的595個。一批為國家工業化所必需而過去又非常薄弱的基礎工業逐步地建立起來,經濟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從1953年到1957年, 工業總產值平均每年增長18%,農業總產值平均每年增長4.5%,市場繁榮,物價穩定,人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五年內全民所有制部門職工的平均實際工資增長了30.3%,農民的收入增長了近30%(見中國第一個五年計畫)。三年恢復時期和第一個五年計畫時期,由於各項工作堅持從實際出發,循序前進,既有明確的目標,步子又很穩妥,因而經濟建設進行得比較順利,重要經濟部門之間的比例較為協調,經濟效果比較好。
1956年4月,毛澤東發表《論十大關係》的講話,初步總結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提出了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任務。同年 9月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指出,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
1958年,中國共產黨提出了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1958)。當時,由於對社會主義建設經驗不足,對經濟發展規律和中國的國情認識不足,特別是中央和地方不少領導人在第一個五年計畫時期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取得的勝利面前,驕傲自滿,急於求成,沒有經過認真的調查研究,就輕率地發動了“大躍進”運動和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和“共產風”隨之而來。在農業生產合作社還沒有鞏固的情況下,搞起了人民公社,出現了“一平二調”平均分配和無償調撥。生產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口號,到處放高產“衛星”,這些虛假高產典型又被作為依據,反過來提出更高的不切實際的指標要求。在工業上提出,1958年鋼產量要翻一番,要用幾年時間在主要產品產量方面趕上工業已開發國家。1958年底到1959年 7月廬山會議前期,中共中央曾經努力糾正已經覺察到的錯誤,但是1959年8月廬山會議後期,又錯誤地開展了“反右傾”鬥爭。這個期間,經濟建設的正常秩序遭到嚴重破壞,國民經濟比例關係出現嚴重失調,生產連續下降,財政連年赤字,市場供應緊張,人民生活發生很大困難。到1962年,工農業總產值退回到1957年的水平。
1961年 1月,中共中央決定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1961)”的方針,這是國民經濟的第一次調整,是一個重大的轉折。1962年國中共中央召開了有7000人參加的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初步總結了“大躍進”中的經驗教訓,扭轉了急躁冒進情緒。由於採取了一系列正確的方針政策,經過全國人民的艱苦努力,國民經濟得到了比較順利的恢復和發展,1963年到1965年,工農業總產值平均每年增長15.7%,國民經濟重新出現了欣欣向榮的好局面。

文化大革命招貼圖片文化大革命招貼圖片

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剛剛恢復過來重新走上軌道的國民經濟又陷於混亂,遭到建國以來時間最長、破壞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當時,錯誤地批判“唯生產力論”,使大批工廠停工停產,大批建設工程停頓,整個生產處於癱瘓、半癱瘓狀態,1967和1968兩年生產速度連續下降。1969年以後,由於廣大幹部和工人、農民的努力,生產建設保持了一定的增長速度。當時“文化大革命”還在繼續,“左”的錯誤得不到清理,國民經濟的正常秩序沒有得到恢復,生產建設的發展忽高忽低,損失浪費很大。1972年周恩來(1898~1976)正確地提出要批判“極左思潮”,要抓生產,特別是抓產品產量,使經濟工作有了轉機,1973年工業總產值增長了 9.5%。1974年江青反革命集團提出開展所謂“批林批孔”運動,剛剛穩定的形勢又亂了起來,這一年工業總產值僅增長0.3%。1975年鄧小平重新出來主持工作,提出了整頓的口號,抓了鐵路、鋼鐵等方面的整頓工作,效果顯著,經濟形勢有了明顯好轉。但是,不久又掀起了所謂“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全國因而再度陷於混亂。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團,結束了“文化大革命”這場災難。“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給國家經濟建設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國民經濟各方面的比例關係嚴重失調,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以後,人心大振,生產建設恢復得很快。但由於對“文化大革命”給國家經濟造成的困難估計不足,對比例失調的嚴重情況認識不清,又對長期以來經濟建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缺乏認真的總結。1978年提出了要加快速度、組織新的躍進的口號,制訂的十年經濟發展規劃搞大了,一些不切實際的高指標又來了。1978年的 基本建設投資從上年的382億元猛增到501億元。國內的和引進的項目一起上,基建攤子一下子鋪開了。這就使“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嚴重比例失調和經濟困難更加劇了。
1978年12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方針,作出了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提出要注意解決好國民經濟重大比例嚴重失調的要求,制訂了關於加快農業發展的決定,並且提出逐步改革經濟管理體制的任務。這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一次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轉折,從此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逐步走上了正確軌道。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 在1979年 4月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上,又確定了對整個國民經濟實行“調整、改革、整頓、提高(1979)”的方針,堅決糾正了前兩年經濟工作中的失誤。其後,在1980年12月又召開了中央工作會議,對經濟建設中的“左”的指導思想進行了認真的清理,決定對國民經濟實行進一步調整。在中共中央一系列正確方針指導下,調整和改革工作順利展開。在調整工作中著重解決了農業和工業、重工業和輕工業、消費和積累的比例失調問題。在農業上,提高了農產品的價格,推行各種形式的農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力發展農村副業和多種經營,糧食和其他農產品的生產獲得了迅速的發展。在工業上,調整了重工業的服務方向,使輕工業得到迅速發展,日用消費品大量增加。在積累和消費的關係上,壓縮了過大的基本建設規模,提高了消費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從而使人民生活得到明顯改善。在這期間,大部分企業得到了整頓,經濟管理體制的改革取得了進展。

黨的十二大黨的十二大

1982年 9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了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偉大任務,提出了從1981年到20世紀末在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的前提下,力爭使全國工農業年總產值翻兩番、使整個國民經濟的現代化進程取得重大進展,使全國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的宏偉目標。同年11月底召開的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符合中國國情的、實事求是的發展國民經濟第六個五年計畫(見中國第六個五年計畫)。到1985年,第六個五年計畫已全面完成。1986年 3月底召開的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七個五年計畫(見中國第七個五年計畫)。中國經濟走上了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的健康軌道。1987年10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建設和改革的具體實際緊密結合起來,論證了中國社會仍處於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即: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中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這條路線和根據這條路線進一步提出的經濟建設、經濟體制改革等基本方針,為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改革規劃了基本藍圖。

成績

從30多年經濟發展的情況可以看出,儘管經濟發展中出現過多次曲折、反覆,但是取得的成績是巨大的,國家的物質技術基礎大大增強了。主要表現在:①農業生產條件發生了顯著改變,生產水平大幅度提高。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中國農村幾乎沒有農業機械、化肥和電力,現在農用拖拉機、排灌機械的擁有量和化肥、農藥的施用量都大大增加。1985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到37911萬噸,比1952年增長1.3倍;棉花產量達到414.7萬噸,比1952年增長2.2倍。在一個十億人口的大國里,基本上解決了吃飯穿衣問題,這是一個偉大的成就。②在工業建設中,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建設了一大批骨幹項目,增強了工業、運輸業的能力,發展了石油化工、電子等新興行業,興建了一批新的工業基地,形成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1985年中國已經擁有46萬個工業企業。1985年全民所有制單位固定資

1983年12月22日,中國第一台每秒鐘運算一億次以上的“銀河”巨型計算機,由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研究所在長沙研製成功1983年12月22日,中國第一台每秒鐘運算一億次以上的“銀河”巨型計算機,由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研究所在長沙研製成功

產投資總額1681億元,比1952年增長16倍。1985年布產量達到 146.7億米,電視機產量達到1667.6萬部,原煤產量達到 8.7億噸,原油產量達到1.25億噸,發電量達到4107億度,鋼產量達到4679萬噸,這些產量都分別比1952年增長几倍或幾十倍。③建立了一支相當數量的科技幹部隊伍,科學技術事業有了很大發展。核技術、人造衛星和運載火箭、“銀河”巨型億次電子計算機等方面的成功,表現出中國科學技術在某些方面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④城鄉商業和對外貿易都有了很大增長。1985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到4305億元,比1952年增長14.5倍。國家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696.1億美元,比1952年增長35倍。隨著生產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85年農民平均每人純收入達到 398元,全國職工平均貨幣工資達到1148元。⑤文化、教育、衛生、體育事業有很大發展。1985年高等學校在校學生 170.3萬人,各類中等學校在校學生4863.1萬人,國小在校學生13370萬人。全國共有廣播電台213座,各類電影放映單位18.3萬個,藝術表演團體3317個。全國醫院病床達到222.9萬張,專業衛生技術人員達341.1萬人。民眾性體育活動廣泛開展,不少運動項目達到了世界水平。城鄉人民的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比建國初期大大提高。

經驗與教訓

鄧小平鄧小平

在30多年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幹部和民眾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日益深刻,經驗日益豐富,貫徹執行正確方針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大大加強了。從建國以來經濟建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中得到的啟示是:①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就是發展社會生產力。只有社會生產力取得比較充分的發展,科學技術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社會主義制度才能獲得鞏固的物質技術基礎。因此,除非發生大規模外敵入侵,必須下定決心,以最大的毅力,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各項工作必須服從和服務於經濟建設這箇中心,而不能離開這箇中心。必須把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生產力作為檢驗一切政策和改革得失成敗的主要標準。②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必須從中國國情出發,必須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路,堅持改革、開放,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要借鑑外國的經驗,但對任何國家都不能照抄照搬。③社會主義生產和經濟管理體制必須適應於生產力的狀況,有利於生產的發展。要按照中國的實際情況,以國營經濟和集體經濟為主體,合理配置多種經濟成份,而不能搞單一的全民所有制。要賦予企業以應有的經營管理自主權,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增強企業的活力,使它們真正成為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社會主義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而不能對企業統得過多,管得過死。國家要適應有計畫地發展商品經濟的要求,通過計畫的綜合平衡和各種經濟槓桿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的運用,加強對巨觀經濟的控制和管理,以既保證各個企業生產經營的多樣性和靈活性,又保持整個經濟的統一性和協調性。④國民經濟是一個整體,有它固有的發展規律,必須按照客觀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辦事,努力做到各經濟部門按比例地協調發展。不能孤立地突出某一個部門的發展,忽視各部門之間的相互協調,忽視各種生產條件的相互銜接,忽視財政、信貸和物資平衡。不論生產和建設都要堅持量力而行、穩步前進的原則,都要把提高經濟效益放在首要地位,不能超越國力可能和脫離社會需要去急於求成,片面追求過高的速度。⑤中國人口多、底子薄,“一要吃飯,二要建設”,必須統籌兼顧、全面安排。既要使經濟建設具有一定的規模,又要使人民生活能得到適當的改善。這就必須時刻注意防止建設規模過大,擠了人民生活。同時,也不能超越生產增長的可能,提出改善生活的過高要求,以防止消費資金增長過快,影響必要的重點建設(見社會主義的積累與消費關係)。⑥充分認識科學技術和教育在社會生產中的巨大作用,把智力開發放到重要的戰略地位,使經濟建設切實轉到依靠科學技術進步的軌道上。科學技術工作要面向經濟建設,更好地為解決國民經濟中具有重大經濟效益的關鍵技術問題服務。⑦把厲行計畫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長期堅持下去,嚴格地有效地控制人口的增長。⑧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充分利用本國的資源,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見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同時,要堅持對外開放的政策,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則擴大對外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引進先進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儘可能地多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外國資金進行建設,以加快現代化的進程,增強自力更生的能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