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皮革協會

中國皮革協會(簡稱中皮協)成立於1988年,是不分經濟性質、地區、部門的全國性行業組織,是以製革、毛皮、製鞋、皮革製品和皮革化工、皮革機械、皮革五金、鞋用材料為基礎,由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以及個人自願組成的社會經濟團體,擁有1300多個會員單位。中皮協願為中外皮革工商企業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

基本信息

工作任務

會員服務:作為政府與會員間的橋樑和紐帶,中皮協以傳達政府意圖、完成政府委託的工作,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促進全行業的健康發展為宗旨。1、維護會員和企業的合法權益,調解會員糾紛,協調行業關係;2、反映企業的呼聲,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3、推行企業間多種形式的橫向經濟聯合,調查、協調會員企業之間材料供應及產品生產、技術、銷售等方面的問題,促進行業技術合作與進步;4、採取多種形式為企業培訓人員,提高企業素質,指導、幫助企業提高經營管理水平,促進企業提高經濟效益;5、開展諮詢服務,為會員和企業提供國內外經濟技術和市場信息,編寫行業有關資料,出版協會會刊;6、會員的發展、管理,以及資質證明服務等;

當好政府的參謀與助手:1、開展行業調查研究,進行基礎資料的收集、統計,研究行業發展方向,提出行業發展規劃(包括基本建設、更新改造、生產計畫、出口規劃、科技教育發展等)的建議草案;2、協助政府推行經濟技術政策,提出行業發展產業政策的建議;3、提出行業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材料開發規劃建議;組織重大科技項目攻關和成果鑑定、推廣工作;4、提出行業引進項目審查意見;5、承辦國家政府有關部門和單位委託的事項;6、受政府有關部門委託組織參與制訂和實施國家行業標準,對生產企業的產品質量實行監督和檢驗;

促進行業發展:1、建立行業和企業自律機制,制訂行規、行約,提高行業整體素質;2、樹立企業和品牌形象,建立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在全行業開展《中國皮革行業誠信公約》實施工作;3、保證中國皮革生產基地健康、錯落有序持續發展,依據《關於授予中國皮革行業特色區域榮譽稱號的行業規範》標準,作好中國皮革行業特色區域榮譽稱號的考核管理工作;4、開展促進產品質量提高的活動,實施名牌戰略,做好真皮標誌及真皮標誌生態皮革的實施工作,以及國家級名牌產品推薦、考察工作;5、舉辦國內外專業展覽,促進國內外企業間的交流和貿易;6、開拓國際市場,進行國外市場調研、組團參展等服務工作7、發展同國外相關行業組織的聯繫,開展國際間經濟、技術、企業管理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8、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在部分高校皮革專業和行業中設立“中國皮革工業協會獎學金”、“推動科技進步獎”、“科技先導獎”;9、委託參與接待國際間來訪團組;10、組織開展行業公益事業活動,以及有利於提高企業整體素質的其他活動。

發展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隨著世界皮革產業格局的轉移和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國皮革行業的發展呈現出空前繁榮。中國皮革行業就業人員已達到1100萬人。三十年來,中國鞋類產量增長了16.4倍;皮鞋、箱包、皮衣等主要皮革製品出口增長136倍。輕革產量,鞋類、皮衣、箱包產量及出口均居世界首位,中國已成為名符其實的世界皮革大國,並積極向世界皮革強國的行列邁進。中國皮革協會行業協會與行業猶如魚水,有了水,魚才能夠生存和成長;有了魚,水才更加充滿生機和靈性。中國皮革協會自1988年成立以來,始終與中國皮革行業的發展休戚與共,並伴隨行業的繁榮不斷進步。如今,中國皮革協會已成為擁有6個職能部門、9個專業委員會和1300多家會員單位的全國知名行業協會。中國皮革行業發展的“三大平台”二十年來,中國皮革協會形成了“誠信為本、創新為翼、責任至上、和諧至臻”的文化理念,秉承“為行業提供前瞻性引導,為企業提供實效性服務”的宗旨,以促進行業發展為第一要務,並始終與皮革行業企業攜手奮進,共同締造了行業發展的三大平台。自主品牌平台――真皮標誌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剛剛擺脫物質極度匱乏的時期,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使消費者和企業都深受其害。1994年,中國皮革協會隨需而動,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註冊了證明商標――真皮標誌,這也是中國的首例證明商標。隨後又延續真皮標誌推出了生態皮革,強調了對成品皮革生態環保的要求。中國皮革協會以第三方的公正立場,向消費者鄭重承諾:凡佩掛真皮標誌的產品,都具有三種特性:天然皮革、優質精品、良好服務。真皮標誌一經推出,立即受到企業、消費者和政府的廣泛歡迎與認可。真皮標誌已在世界14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國際註冊,將要擴展到更多的國家及地區,並伴隨時代發展而被賦予“環保、誠信、品質、時尚”等新的內涵;2007年真皮標誌英文版標牌和證書也正式啟用。十多年來,真皮標誌已經成為皮革行業質量自律、培育自主品牌、推動企業“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區域品牌平台――特色區域上世紀九十年代,在中國一些地區出現了專業化分工明確的皮革企業高度聚集的發展趨勢,中國皮革協會因勢利導,開始培育具有集群生產的皮革特色區域,並於2001年在輕工行業中率先推出了《關於授予中國皮革行業特色區域榮譽稱號的行業規範》,形成了資源整合、優勢互補、錯落有序、競相差異發展的產業格局,使皮革特色區域成為引領行業發展的中流砥柱。市場拓展平台――國際大展展覽是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的重要平台,打造中國皮革行業自己的國際大展是業界同仁的共同心愿。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每年9月份在上海舉辦“中國國際皮革展、中國國際鞋類展和中國國際箱包裘革服裝及服飾展”,展出面積近6萬平米,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200多個企業參展,2萬多名業內人士參觀,是中國舉辦最大規模的國際化專業皮革大展。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輕工十大品牌展會”稱號,被權威媒體《WorldLeather》譽為世界皮革工業發展的“晴雨表”。中國皮革協會與行業發展休戚與共回顧二十年的發展歷程,中國皮革協會的不斷成長與行業的繁榮前行是同步而進的。在中國皮革行業不斷繁榮的過程中,協會始終堅持改革創新,竭盡全力為行業、企業和社會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在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方面,1992年,牽頭實施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援助的中國製革污水治理項目;倡導製革行業“集中生產、統一治污”的發展模式;2008年推出“皮革行業節能減排環保創新獎”;協助國家有關部門制定促進污染治理、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的法規及措施等工作,促進了中國皮革行業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在強化職能、完善服務方面,主動研究巨觀經濟走勢,引導企業貫徹執行國家方針政策,及時反映企業意願呼聲;建立行業預警機制,積極應對貿易摩擦,維護產業安全。在推動和服務行業信息化方面,一年一度的理事會擴大會議、全國地方協會工作會議、九個專業委員會年會已成為行業共商發展大計的年度盛會;始建於1997年的中國皮革網,目前是中國皮革行業重要的入口網站;《皮革世界》月刊以其豐富、實效、權威的信息,備受行業人士的關注和歡迎。在培養行業人才方面,從1995年開始,陸續在三個高等院校設立了“中國皮革協會獎學金”;1997年開始每年舉辦“真皮標誌杯”皮鞋、皮革服裝、裘皮服裝、皮具、旅遊鞋設計大獎賽。在引導行業自律方面,中國皮革協會陸續推出了《中國皮革行業誠信公約》、《中國皮革行業品牌宣言》、《中國皮革行業社會責任指南》等行業自律規範,有效提高了行業的綜合競爭力。在促進皮革行業國際交流方面,中國皮革協會與世界主要國家皮革協會或機構建立了日常聯繫,並先後加入了五個皮革國際組織,承辦了多項皮革國際會議。同時,連續十多年組團參加香港亞太皮革展和美國拉斯維加斯鞋業訂貨會,並於2007年開始創辦每年一屆的“世界皮革產業合作與發展論壇”。二十年的成長,是一個里程碑,也是一個分水嶺;百年輝煌,是誓言,更是願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年輕、幹練的中國皮革協會團隊,在名譽會長徐永和理事長張淑華的領導下正在茁壯成長,將譜寫出新的篇章。在未來發展進程中,中國皮革行業將迎來更加燦爛的明天。

中國著名協會組織盤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