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奢侈品協會

中國奢侈品協會

中國奢侈品協會註冊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工信部。是國內奢侈品行業唯一持有政府批文的正式機構。經國家相關部門批准,中國奢侈品協會同時擁有機構名稱、網站名稱、註冊商標等多項獨立的智慧財產權。 1、中國奢侈品協會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信部2011年1月19日批准,在中國大陸公開使用的機構名稱。中國奢侈品協會主管部門:江蘇石合泰網路有限公司。 2、中國奢侈品協會是江蘇石合泰網路有限公司旗下石合泰文化投資基金會有限公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登記註冊的中國境內商務機構(非社會團體組織)。 3、“中國奢侈品協會”文字和圖案是江蘇石合泰網路有限公司旗下機構擁有獨立智慧財產權的註冊商標。 4、中國奢侈品協會法定負責人:蔡蘇建(會長)

基本信息

協會簡介

中國奢侈品協會

英文縮寫:CLL

中文縮寫:中奢協

摩根史坦利銀行投資家考察團訪問中國奢侈品協會摩根史坦利銀行投資家考察團訪問中國奢侈品協會
中國奢侈品協會發布第一批中國奢侈品品牌中國奢侈品協會發布第一批中國奢侈品品牌

中國奢侈品協會(中國奢侈品產業協調發展與品牌博覽會)的社會責任和目標是:促進中國企業創建具有世界競爭力的中國奢侈品品牌,攜手世界共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中國奢侈品協會》網站名稱,已經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備案系統審核通過。

備案/許可證編號為:蘇ICP備102110737號-1

中國奢侈品協會會刊:《新坐標》

中國奢侈品協會年鑑:《品牌先鋒》叢刊。

江蘇石合泰網路有限公司運營協會官方網站。

發揮作用

中國奢侈品協會通過與國內不同領域的政策性合作,在各國定期舉辦討論會、雙邊會談、專題研究會、產品展覽會等形式,積極促進中國奢侈品行業間、企業間的產品與貿易合作。

中國奢侈品協會以企業的保護策略、經營戰略、品牌文化為基礎,促進中國奢侈品品牌的組織化、規範化、國際化。為企業的戰略研究、資本運營、技術創新提供諮詢服務和解決方案。

中國奢侈品協會積極宣傳、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實施品牌戰略的方針政策,建立中國企業橫向聯合體系,幫助企業全面實施裝備與管理的信息化、現代化。

中國奢侈品協會定期提供世界各國主要奢侈品領域的統計數據與特殊市場信息,為企業梳理可具參考價值的產品信息與市場狀況分析,增強企業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引導品牌企業正確的選擇發展和投資方向。

中國奢侈品協會積極幫助世界各國奢侈品企業開展國際合作活動

中國奢侈品協會努力為各國奢侈品企業在中國範圍內提供未來市場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法律諮詢、商業政策與投資調查、尋找未來合作夥伴與渠道、協助溝通公共關係。

中國奢侈品協會期望在文化、傳媒、廣告、展會、品牌推廣、出版、貿易、公關等領域,為所有會員提供幫助與合作。

註冊商標

中國奢侈品協會註冊商標中國奢侈品協會商標

由“中國奢侈品協會”中文文字、英文文字和C形鳳凰圖案組成的標識,是中國奢侈品協會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商標。

“中國奢侈品協會”商標,適用於金融、文化、企業、品牌、廣告、宣傳等等,與商業管理和商業行政職能有關的授權合作及冠名服務。

“中國奢侈品協會”註冊商標,是中國奢侈品協會發布行政命令、開展國際合作、行使商業認證的權威授權標誌!

“中國奢侈品協會”商標,是中國奢侈品協會與世界各國奢侈品協會、商會、企業、品牌進行溝通、開展商業合作的信譽標誌

成立宗旨

中國奢侈品協會以國家政策和決策為導向,以民間智庫的形式獨立於政府機構之外而運作。填補國家經濟策略空白,爭取企業品牌國際話語權是我們的中心目標。

協會宗旨

中國奢侈品協會CLA遵守國家憲法、法律、法規和政策,堅持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導向,努力打造成中國權威的奢侈品行業協會,通過促進國際奢侈品牌與中國本土高端品牌間的互助和信息經驗共享,能夠為企業及個人會員提供一個整合市場資源、提升行業優勢的平台,從而維護會員合法權益,保障行業公平競爭,協調會員與政府、社會的聯繫,促進行業經濟發展,加強國際商業夥伴間的聯繫,提升企業在國內及國際機構中的知名度。

服務範圍

本會的主要任務是為國際奢侈品牌及中國本土高端品牌提供政府交流、商業諮詢、人才培訓、產品和品牌行銷、業內交流、國際合作的一站式服務平台。其服務範圍是:

人力資源與培訓  

中國奢侈品協會CLA與國際知名學術研究以及諮詢機構保持緊密聯繫與合作,為企業和個人會員提供行業知識、企業管理培訓和講座,引導企業重視人力資源的開發,提高員工專業素質; 中國奢侈品協會代表會員與地方政府部門進行溝通和協作,定期舉辦洽談會、專題研討會,以促進中國奢侈品市場的良性發展,加大政府在品牌保護以及行業發展方面的扶持力度,為會員爭取合法權益和共同利益。

行業互動、交流平台

中國奢侈品協會CLA定期舉辦奢侈品行業講座、峰會及衍生會議,為企業和個人會員提供匯聚行業關鍵信息與市場資源的交流平台;中國奢侈品協會通過定期舉辦的行業展覽會、產品發布會、大中型路演等活動,積極為提升企業會員的產品品牌價值和促進商品流通提供廣泛的行銷機會;為倡導中國市場奢侈品行業的良性競爭、倡導和諧社會的生活方式、增強會員企業的社會責任感,聯合會將定期舉辦年度主題頒獎、社會公益活動、慈善募捐活動等。 

媒體與信息服務平台

 中國奢侈品協會CLA將建立全方位的媒體與信息服務平台,包括入口網站、平面雜誌、電子期刊,從而為企業和個人會員提供具有參考價值的市場數據、行業動態,並且多渠道地促進企業和個人會員的行業影響力。

社會公益活動

 中國奢侈品協會CLA為倡導中國市場奢侈品行業的良性競爭、倡導和諧社會的生活方式、增強會員企業的社會責任感,聯合會將定期舉辦年度主題頒獎、社會公益活動、慈善募捐活動等。

諮詢服務

 中國奢侈品協會CLA為擬進入和已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奢侈品牌提供法律、政策諮詢、市場調研與投資環境分析,合作夥伴與分銷渠道,市場行銷、公共關係策略諮詢,以及政府關係諮詢等服務,引導國際奢侈品牌企業正確地選擇在華發展和投資方向,並且幫助其提高其品牌在中國本土的知名度。

市場調研和行銷策略

 中國奢侈品協會CLA為中國本土品牌了解和掌握國際奢侈品零售市場的發展情況,以制定出適合自身的市場發展和行銷戰略提供有價值的市場調研、投資分析報告,品牌行銷策略諮詢,公共關係諮詢,促進國際間溝通合作,幫助本土高端品牌提高品牌自身價值和海外市場品牌知名度。

拍賣與零售服務

中國奢侈品協會CLA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最優秀的拍賣會活動與零售諮詢,通過定期舉辦的奢侈品拍賣會,和零售特賣會,限量物品訂購會,為奢侈品消費者搭建一個全方位的購物平台,同時提供多個解決方案。

會長簡介

中國奢侈品協會會長:蔡蘇建。
中國奢侈品協會會長蔡蘇建接受中央電視台採訪。中國奢侈品協會會長蔡蘇建接受中央電視台採訪。

相關報導

中國奢侈品協會會長蔡蘇建先生近日接受CCTV-9英文頻道與Chinadaily中國日報專訪,深刻闡述了中國奢侈品市場的困惑與現狀,並就中國眼下的奢侈品市場進行了總結性分析,新聞原文:
藉助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正在確立奢侈品品牌發展過程中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巨大的市場潛力毋庸置疑。根據世界奢侈品協會的官方統計:截止2011年底,中國奢侈品市場年消費總額已經達到126億美元(不包括私人飛機、遊艇與豪華車),占據全球份額的28%,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占有率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國家。面對目前乃至未來的中國巨大奢侈品消費市場,近日在某奢侈品大牌的新店酒會現場,記者專訪了中國奢侈品協會會長蔡蘇建先生,做為中國奢侈品協會的創始人,蔡蘇建先生對中國奢侈品市場進行了總結性分析如下:
記者:近年為數不少的奢侈品牌紛紛湧入中國市場,部份人甚至聲言中國是奢侈品行業最後一片樂土。你同意這個說法嗎?你對中國奢侈品市場又有什麼看法?
蔡蘇建:我非常同意這個說法,就我個人多年在奢侈品大牌的從業經驗來看,更多的歐洲奢侈品企業都願意來中國淘金,這個不是一個說法,已經被證實事實也是如此,目前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
記者:中國奢侈品消費者與國外有什麼不同?
蔡蘇建:在中國,消費年齡年輕化,在國外,奢侈品牌的主要消費群一般在30~40歲年齡段之間,中國奢侈品的消費者年齡層從20多歲的年輕人,到50歲左右的人都有,但20歲~30歲的消費者成為了中國奢侈品消費的主力,這一年齡段的中國消費者人數要比日本高出11倍。2007年進行的一項針對中國城市青年的調查顯示,超過60%的年輕人認同“人生及時行樂”的觀念,並表示願意購買奢侈品。中國奢侈品消費年輕化已成為趨勢。例如,登喜路品牌在中國的消費最低年齡要比歐美及其他國家低5歲左右,大概為25歲。究其原因,一是由於中國目前處於發展中市場,年輕人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他們有經濟實力消費奢侈品;二是一些經濟能力並沒達到消費奢侈品水平的年輕人,為了圓奢華夢也在消費奢侈品。據此,可以把年輕人消費群體分為兩種消費類型:“真正可以買得起奢侈品的人”和“花光所有錢來買一小件奢侈品的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女性在奢侈品方面支出龐大。經濟獨立的職業女性的出現改變了中國奢侈品業以往以男性為主導的客戶基礎,時髦富裕的都市女性願意善待自己,十分迷戀奢侈品的魅力。
記者:你覺得中國奢侈品時常存在什麼問題?
蔡蘇建:在國內,消費主要集中在外國品牌上,中國幾乎沒有自主品牌參與競爭,目前,我國的奢侈品市場幾乎全部被國外品牌包攬,我國的奢華消費實際上就是西化,這與我們沒有稱雄世界的頂級品牌有關。不要說國產名牌,就算是“中國製造”的國外品牌也使其身價下降,這與中國人的消費理念、消費文化、以及國外品牌的成功經營和大舉進攻等諸多因素有關。奢侈品牌主要來自於歐洲、美國、日本等已開發國家。在歐洲,奢侈品範圍廣泛,涵蓋銀器、銅器、水晶玻璃、皮革、出版和裝潢等等。瑞士軍刀、ZIPPO打火機令許多年輕人著迷,而中國的奢侈品市場,是一座未開啟的金山,雖然我國有“水井坊”、“國窖1573”等奢華品牌,但為人所知的數量實在不多,幾乎沒有能夠跟外國奢侈品牌競爭。其實,中國並不缺少本土奢侈產品,中國本土具有很好的奢侈品品牌生長的基因:做一套西裝上萬塊的永止裁縫,高檔的紅木家具,還有那些在中國歷史上與皇家相關的貢品,比如,南京雲錦等,但由於缺乏“走出去”的戰略眼光和品牌宣傳手段,使得我國本土的奢侈產品不被外國甚至本國國民所熟悉和熱愛。中國的奢侈品市場正在吸引許多外國奢侈品品牌商們的眼球,遺憾的是中國奢侈品卻缺位,還沒有引起中國本土企業家的足夠重視。
記者:你認為中國奢侈品消費目前處於一個什麼時期?未來會怎樣?
 蔡蘇建:我個人認為,中國還處在奢侈品消費增長的初期並快速增長,我在國外生活12年,發現在歐美國家,奢侈品消費有房屋、汽車、闔家旅遊,還有非常個性的消費,比如陶瓷、美食等等,無所不包。只要擁有最高的質量,最深厚的文化內涵和藝術性,購買一隻古老的燈具、聽新年音樂會都可以成為奢侈品消費。而我國的奢侈品大部分還集中在服飾、香水、手錶等個人用品上。奢侈品市場較為成熟國家的歷史經驗表明,在奢侈品消費增長的初期,消費量最大且增長最快的是個人用奢侈品,而後期逐步由具體的奢侈商品轉而追求奢侈的生活方式和體驗。雖然,私人度假酒店、頂級家私、藝術品投資論壇,專為富豪級人士專門定製的頂級保健品等在我國也開始備受關注,這一變化顯示出中國買家們已經開始由消費奢侈品向消費奢侈生活方式轉變,但那畢竟是少數,目前及今後一段時期內國內的奢侈品消費將集中於個人用的奢侈商品,即高檔時裝、高檔皮具、珠寶、名表、頂級化妝品和香水、古董字畫等高檔商品。我國還處在奢侈品消費增長的初期,因此奢侈品在我國的發展將會有相當長的時期和過程,這也吸引了大量奢侈品品牌在中國的擴張。到目前為止,幾乎所有的世界頂級品牌都在中國設有分店。根據中國品牌策略協會統計,中國目前有1.75億消費者有能力購買各種品牌的奢侈品,占總人口的13%。其中約1000萬至1300萬人是活躍的奢侈品購買者,他們購買的產品主要集中在手錶、皮包、化妝品、時裝和珠寶等個人用品。該協會預計,到2010年國內有能力購買奢侈品的人數將增加到2.5億人。已開發國家的歷史表明,人均收入在1500美元左右,奢侈品消費開始啟動,當人均收入達到2500美元,奢侈品消費將急劇上升。我國目前已超過人均收入1500美元的水平,部分沿海城市甚至已經超過2500美元,因此國內的奢侈品消費正在快速增長。
記者:中國奢侈品市場發展對中國有哪些利弊之處?
蔡蘇建:如果中國成為奢侈品消費大國,會導致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社會也不可避免地分化為不同的階層,這一點是不利的。此外,多半富二代過著奢華的生活,這必將使高端消費群體的年齡被整體拉低。但是,促使中國奢侈品市場發展的有利因素也有很多,列舉如下:
1、中國的富人階層在人數和財富上都在飛速增長
中國富人階層增長迅速。1999年,總資產均達到六百萬美元即可進入由福布斯雜誌評選出來的中國財富榜中前50名,而在2005年你需要一億四千萬美元才能夠進入財富榜前一百名。2006年,據報導中國1.3億的人口當中有大約30萬財富超過100萬美元的富翁。
2、中國新興的中產階級認為,奢侈品是一種能夠代表他們成功的標誌
TNS的調查1顯示,中國中產階層對購買奢侈品的態度是非常正面和積極的。例如:絕大多數被調查者認為,擁有奢侈品意味著成功和具有高品味。少於2%的被調查者認為擁有奢侈品的人是“膚淺的人”。超過一半的被調查者表示他們渴望擁有奢侈品,儘管他們現在支付不起。
3、其他有利因素,如稅收
依據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協定,自2005年起,中國對奢侈品進口所徵收的關稅逐步降低,這極大的促進了奢侈品的銷售。例如:2004年底之前,進口手錶的關稅是28-40%,現在已經降低到12.5%,2006年底稅率則進一步降低至11%。
記者:為什麼更多中國人都喜歡到境外買奢侈品?在海外購買力如何?
蔡蘇建:中國奢侈品消費者的獨特之處喜歡旅遊時購買奢侈品,中國在境外(包含港澳台地區)旅行所表現出來的對奢侈品的強烈購買慾有以下兩點原因:首先,在境外購物時專賣店所賣的肯定不是假貨,但是這點在中國某些地方購物時不能得到保證。其次,高額的關稅使得在大陸購買同樣的商品要比國外貴出30%。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公民出國旅遊並在國外消費。隨著我國對出境游的限制逐漸減少,中國遊客已經成為歐洲名貴品牌的主要購買者。法國旅遊局調查結果顯示中國遊客去法國購買商品的花銷已經超過了來自美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的遊客。歐盟奢侈品委員會官方統計數據表明,中國遊客去歐洲進行奢侈品消費的金額已經達到人均1600歐元,中國人購買力強大。
記者:中國奢侈品產業未來將有著什麼樣的行業機遇與挑戰?
蔡蘇建:目前中國消費者在消費奢侈品方面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到國外旅行的中國公民的消費,二是中國境內消費。前者的比重明顯大於後者,可以看出,中國本土的奢侈品消費所占據的市場份額並不大,使得消費者在購買奢侈品的概念還停留在對歐洲這種奢侈品發源地的盲目崇拜上。面對幾乎全部是歐洲奢侈品品牌的中國市場,中國傳統行業的競爭優勢尤其明顯。水井坊、永正裁縫、還有一些高檔的紅木家具等,中國的品牌和廠家就占據了得天獨厚的歷史背景,在中國特色逐漸走紅於世界之時,逐漸滲透到世界的奢侈品消費市場。但汽車、時裝、手錶等品牌,卻一直是由歐洲品牌所占據,可以說幾乎沒有給中國的本土品牌留一絲餘地,如果我們可以另闢蹊徑,在時裝的領域,加入中國傳統元素,在汽車領域強調中國製造,充分運用中國文化如今在世界上的影響力相信也可以在競爭激烈的歐洲品牌中脫穎而出。中國奢侈品行業具有市場容量大,市場增長率高,技術和工藝水平在不斷提高,競爭日益激烈的特點。中國奢侈品行業雖然處在漫長的成長期,但奢侈品生命周期的不斷縮短,中國中產階級所扮演的候補性奢侈品消費者的角色正在成為奢侈品成熟期一部份不可忽視的消費群體。目前,私人度假酒店、頂級家私、藝術品論壇等備受關注,這些變化都顯示出了中國消費者的消費方式的轉變。
記者:為什麼中國缺失了國際奢侈品牌,什麼原因?
蔡蘇建:中國缺乏本土奢侈品品牌,一直是個疑問,在國外奢侈品大舉進入中國,各國品牌在中國市場裡肆意的排兵布陣相互廝殺,並從中國先富階層的口袋裡大把賺錢的時候,中國本土的奢侈品牌卻無聲無息。是什麼導致本土奢侈品品牌集體失語呢?我個人認為大概有三個主要原因:
首先,從歷史上來看,中國雖然不缺乏奢侈品的生產,但一直是維持在小作坊規模的生產水平上,或者是專供皇家的御用之物。由於中國歷史上的朝代更迭和外敵入侵的影響,奢侈品生產工藝、生產技術和相關的技術人才很難持久存在並發揚光大。
其次,中國古代的奢侈品往往同時兼有藝術品和投資品的功能,但大多沒有形成自己專有的字號或者品牌。當然,也有一些奢侈品有很響亮的產地品牌,例如四大名繡、四大名硯、景德鎮瓷器、和闐玉、藍田玉等等。
最後,新中國成立後,由於長期實施計畫經濟,中國在很長一個階段失去了奢侈品消費市場,沒有市場自然也就不會誕生奢侈品品牌。改革開放至今也不過二十多年時間,這對於本土奢侈品牌的形成和成長來說是不夠的。
綜合以上原因,中國本土目前沒有出現自己的奢侈品品牌是很正常的。
不過,在今後5-10年的時間裡,中國也將會出現一些自己的奢侈品品牌。例如,白酒行業里的茅台、五糧液已經初步具備奢侈品的一些特徵,如果中國社會允許他們往奢侈品方向發展,那么他們一定可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