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其前身為1956年8月成立的中央氣象科學研究所,1978年更名為中央氣象局氣象科學研究院,1991年更為現名;是中國大氣科學領域學科種類最多、規模最大的科研機構,也是中國大氣科學研究,特別是套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的中堅和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基地。

簡介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隸屬於中國氣象局,其前身為1956年8月成立的中央氣象科學研究所,1978年更名為中央氣象局氣象科學研究院,1991年更為現名。2000年被國家科技部遴選為國家公益類科研院所科技體制改革試點單位,2001年起進入科技部支持的國家公益類研究院。科技部下達改革後的人員編制為250人。2004年10月14日通過國家科技部、財政部和中編委聯合組織的科技體制改革工作聯合評估驗收,並對我院的深化改革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氣象科研院所科技體制改革取得明顯成效。改革後,科技人員任務飽滿,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活躍,科研能力大幅度提高,使創新能力明顯增強。人才整體結構得到明顯的最佳化,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科技人員為主體,學歷和年齡結構明顯改善的朝氣蓬勃的科研隊伍,學科帶頭人的數量不斷增加。氣象科研與業務結合更加緊密,氣象科技對業務發展的支撐能力和服務能力持續提高”。
z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是我國大氣科學領域學科種類最多、規模最大的科研機構,是以研究雷電防護大氣探測人工影響天氣、災害天氣、氣候氣候系統生態環境農業氣象、數值模式以及大氣成分等為主攻方向的我國大氣科學綜合研究基地,是我國大氣科學研究,特別是套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的中堅和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基地。
現設有5個職能處,7個研究所(中心)、1個國家重點開放實驗室(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和2箇中國氣象局部門級重點開放實驗室(雲霧物理實驗室、大氣化學實驗室),另有研究生部和大氣科學信息部等兩個科研支撐機構。中國氣象局大氣成分觀測與服務中心以及中國氣象局數值預報創新基地也設在我院。我院還設有遙感與氣候信息開放研究實驗室、雷電物理與防護工程實驗室、風能太陽能資源實驗室以及和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所、中國科學院寒旱所聯合共建的冰凍圈與環境聯合重點實驗室。
現有一支老中青相結合、以青年人為主體、結合中國氣象現代化建設在國際大氣科學前沿領域中進行研究的實力較為雄厚的科研隊伍。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正研級科研人員50名,副研級科研人員107名。有博士和碩士學位的人員分別為76人和72人,分別占基地崗位人數的45.2%和42.9%;45歲以下研究員占研究員總人數的71.4%。全院有52名科研人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並擁有榮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中國氣象局特聘專家等青年科技人才。

研究成果

多年來,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面向氣象事業現代化進程中提出的“高”、“新”科學技術問題以及國家急需解決的與防災減災和大氣環境有關的科學技術問題,同時抓住國際大氣科學前沿領域和未來發展中的科學技術問題,開展綜合性和前瞻性研究以及社會和市場需求的高新技術研究,圍繞“公共氣象、安全氣象、資源氣象”發展理念開展科研。主持和承擔了多項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和重大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項目)、國家重大專項以及部委重大研究項目等,研究內容涉及到大氣科學及相關學科的各個方面。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近年來主持了多項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十五”期間,組織實施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項目“我國南方致洪暴雨監測與預測的理論和方法研究”、“我國重大天氣災害形成機理與預測理論研究”、“首都北京及周邊地區大氣、水、土環境污染機理與調控原理”(大氣部分),國家科技攻關項目“中國氣象數值預報技術創新研究”等一批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在氣象科學的基礎研究、套用基礎研究和套用研究方面取得一大批重要研究成果,多次獲得國家級獎勵。近20年來,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獲得國家級獎31項。
另外,主辦的高級學術專業刊物有:《套用氣象學報》、《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英文年報》及《氣象科技》等。
1978年恢復研究生招收制度以後,我院成為國務院學位評定委員會首批批准的碩士學位授予單位之一。目前在大氣科學學科的氣象學專業和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專業均有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國務院學位評定委員會又批准了我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的環境科學專業為碩士學位授予權點。
1993年國務院學位評定委員會批准了我院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原南京氣象學院)聯合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和氣象學博士學位授權點,1997又批准了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博士學位授予點。
2003年國務院學位評定委員會特批准我院為單列博士生招生計畫單位,與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開展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2006年1月國務院學位評定委員會又批准我院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大氣科學成為一級碩士學位授權學科點。
2002年10月國家人事部批准在我院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並獨立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
目前,我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穩定的高水平研究生導師隊伍,其中,博士研究生導師3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3名、中國工程院院士3名)、碩士研究生導師73名。建院以來,共為全國氣象部門培養博士研究生59名; 碩士研究生404名,為氣象系統輸送了大批專業人才,並已成為氣象戰線科研、業務、教學和管理崗位上一支重要力量。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通過近幾年的科技體制改革,按照國家科技部“結構調整、人員分流、機制轉變、制度創新”的要求以及“開放、流動、競爭、協作”的精神,在科研體制創新、優勢發展領域確定、研究和管理人員最佳化、科研機構調整、規章制度制定、分配製度建立、富餘人員分流以及建立現代科研院所制度、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等方面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和初步成效。
我院作為國家級科研體制改革單位,一直受到各級領導的高度關注,改革得到了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改革成果在社會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近年來,國務委員陳至立、科技部副部長程津培、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陳宜瑜、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家洋等多位領導蒞臨我院視察和指導工作,對我院的改革和科研發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讚揚。
深化改革在社會上引起較大的反響,社會競爭力明顯增強,爭取到的科研項目和經費逐年遞增,發表的學術論文大幅度增多,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的2003年度、2004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顯示,我院被SCI收錄論文總數列入了全國地學學科高產機構之中,名也在逐年上升。排在2003年和2004年在科學技術方面推動中國氣象事業發展的能力大大提高。目前,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正在通過不斷地深化改革,提高總體實力,為氣象科研事業上新台階貢獻力量,滿懷信心地向國內一流、國際大氣科學領域中有重要影響的中國大氣科學研究基地的奮鬥目標闊步前進。

合作交流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與國際間的科技合作與學術交流,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和氣象事業發展而日益增多。從20世紀50~60年代初,絕大多數氣象外事交往,是在當時社會主義陣營國家之間進行的,是以學習和借鑑蘇聯的氣象科學技術和工作經驗為主。進入70年代,我國外交取得了突破性進展。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屆聯合國代表大會通過了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的決議,隨之,世界氣象組織也於1972年2月24日通過表決,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表為中國唯一合法的代表,從而為我國與各國之間的氣象科技合作與學術交流展現了更加廣闊的前景。迄今,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已與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氣象機構及有關單位進行氣象科技合作與學術交流。

改革開放前的雙邊氣象科技合作與學術交流

一、中蘇之間
(一) 聘請氣象專家來華講學。期間,在天氣預報方面聘請了中期天氣預報專家尼克拉索夫和數值預報專家道布雷什曼。前者在華工作3年(1954年8月~1957年7月),幫助中央氣象科學研究所建立了中期天氣預報業務,培養出一批中期天氣預報員。後者經過來華短期講學,使我國數值天氣預報研究得到進一步發展。在大氣綜合探測方面,蘇聯派出克列奇米在中央氣象科學研究所工作半年,幫助和指導該所從事無線電測風和大氣綜合探測技術。遠程雷電專家因尼柯夫短期來華工作1個月,協助進一步勘察遠程雷電探測站的站址,並在北京、上海和廣州實地對儀器進行調整。海洋氣象專家杜瓦寧在華工作1年間,指導我國專家制定了海洋氣象站網發展規劃和建站方案,曾先後在3個培訓班上講授了海洋氣象台站的建設、站址的勘探、永久潮汐預報方法和潮汐資料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等方面的課程。1957~1958年間,蘇聯農業氣象專家西涅里希柯夫拉祖莫娃先後2次開辦了農業氣象講習班,為氣科院培養出許多農業氣象技術人員,促進了我國農業氣象工作的發展。
(二) 派遣留學生和實習人員。1953年8月派遣曾憲波、傅湧泉、郭恩銘、翁篤鳴等4名留學生赴蘇聯有關高等學校,攻讀5年大學本科。隨後,1955年9月又派遣章基嘉、張家誠、杜行遠、黎光清等4人赴蘇聯高等學校攻讀研究生課程,其中章基嘉和張家誠2人學習中長期天氣預報,杜行遠和黎光清學習短期數值天氣預報。上述同志經過約3年半的刻苦學習通過論文答辯,獲得副博士學位後,於1959年1月回國,成為我國在相關領域的學科帶頭人。先後派遣3批不同專業的氣象工作者赴蘇聯水文氣象總局有關單位實習。1957年3月,許梓秀等11人首批赴蘇進行為期約1年的實習。1958年11月,張紀淮和許煥斌在蘇聯科學院套用物理研究所實習雲物理。1958年12月,王世平等5人赴蘇聯水文氣象總局下屬的有關單位實習1年。其中,王世平和侯建華實習海洋觀測和預報,孫奕敏實習雲物理,高好治實習探空儀有關技術,趙君哉實習地面氣象儀器。
此外,中央氣象科學研究所於1959年1月,曾派員赴列寧格勒中央氣象儀器檢定所進行標準氣壓表比對。

二、中朝之間
韓戰結束後,根據朝方要求,氣科院為朝鮮培訓了2名實習生,為期半年。崔建韶和嚴正五於1952年12月下旬來華在中央氣象台實習。崔建韶學習天氣預報,嚴正五學習無線電探空和測風實施操作方法。他們實習結束後,於1953年7月上旬回國。1956年6月,朝鮮又派2名實習生來中央氣象台實習1年。李元弘實習地面和探空觀測,並在中國科學院實習地震觀測。李濟和學習填圖、天氣分析和預報。1961年和1966年,朝鮮先後派出兩批人員來華,進行標準氣壓表、溫度表和精密直接輻射表的比對。

三、中越之間
接待多批來華實習生。1959年11月5日~1960年5月9日,河內氣象台台長阮積龍和高空觀測員阮俊尚來華實習無線電探空儀生產和檢定,為期半年。通過實習,使他們基本掌握和了解了探空儀性能、造成探空儀誤差的原因以及測定、訂正和防止誤差的方法、探空儀製造過程和檢定方法。1960年10月13日,越南實習生黎黃英抵京接受培訓,為期1年。主要學習了氣象儀器檢定和維修的基本知識,並對各種壓、溫、濕氣象儀器,輻射儀、測風儀和海洋用顛倒溫度表的檢定和維修,進行了具體操作實習。1965年12月31日~1966年4月4日越南實習生裴春蓬、李玉蓉來華實習氣壓表和溫度表的檢修,為期4個月。實習期間,中方還為越方檢修了12支水銀氣壓表,並與標準氣壓表進行了比對。實習生回國時,我方向他們贈送了5支中國自製的水銀氣壓表。
1965年11月,為幫助越南培訓中、長期天氣預報人員,應越方邀請,中央氣象科學研究所派中長期天氣預報專家史久恩赴越南工作1年。訪問期間,他開辦了培訓班,講授機率統計學、中長期天氣預報原理及方法和指導實習。此外,他還負責指導越南預報員進行降水長期預報工作,並為越南氣象人員作了3次專題氣象學術報告。

四、中日之間
在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前,兩國氣象人員交往多以民間形式進行。1954年10月9日日本學術文化訪華代表團成員和達清夫(日本中央氣象台台長)應邀到中央氣象台參觀訪問。1957年7~8月,日本氣象協會和學會分別派岸保勘三郎、佐貫亦男、毛利茂南來華考察。在華期間岸保作了數值天氣預報及颱風方面的短期講學,與中央氣象科學研究所的氣象專家進行了學術交流。同時,佐貫亦男則進行了標準氣壓表的比對工作。1974年1月11~20日,日本氣象廳輔佐官根本順吉應邀來華訪問。他先後訪問了北京、上海和廣州,並就世界氣候異常問題與張家誠等中國氣候學家進行了學術交流。

五、中法之間
1964年中法建交後,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長趙九章和中央氣象科學研究所所長蔣金濤等4人,於1965年6月赴法國進行了考察。

六、與其它國家和地區之間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還與英國、瑞士、奧地利、義大利、荷蘭、巴基斯坦、泰國、尼泊爾、菲律賓、緬甸、高棉、香港、孟加拉、保加利亞、匈牙利、德國、比利時、加拿大、西班牙、智利、阿根廷、阿拉伯以及非洲等國家和地區的氣象專家進行了廣泛友好的交往。通過考察參觀、訪問、講學、工作以及參加各種進修、講習班等活動,相互學習、促進了解,增進了氣科院專家與各國氣象科技工作者之間的友誼。

改革開放前的國際性與地區性氣象科技合作與學術交流
一、參與國際地球物理年活動
1957年7月1日~1958年12月31日,國際科聯理事會舉辦國際地球物理年活動得到世界氣象組織的贊同,共有66個國家參加。為了滿足國際地球物理年期間觀測需要,中央氣象局選擇了93個地面觀測站、23個探空站(其中4個是新增設的)、23個日射(直接輻射、總輻射、散射輻射和反射輻射)觀測站、5個熱量平衡觀測站、24個目視極光觀測站和1個臭氧觀測站參加觀測。為了提高觀測的準確性,1957年1月中央氣象科學研究所派出鄭德誠等2人攜標準氣壓表赴蘇聯進行比對,用以校準國內台站的其它氣壓表。最終,由於“兩個中國”的問題,我國決定退出國際地球物理年專門委員會,拒絕參加其組織的一切活動。
我國雖然退出國際地球物理年專門委員會,但是為了國家地球物理科學的發展,為了加強國際合作,特別是與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的科技工作者進行友好交流與合作,我國決定按原工作計畫在國內繼續進行。通過此次活動,培養、鍛鍊和提高了氣象科技人員的業務管理水平和組織能力,檢查和發現了以往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需要改進的地方;促進了我國氣象觀測項目統一標準化的提高;改善了氣象觀測的條件,加強了儀器的維修;推動了我國氣象儀器檢定工作的發展;獲得了大量寶貴的氣象資料,為氣象業務和科研工作以及開展國際交流創造了條件。
在參加世界天氣監視網計畫的基礎上,結合國內科研工作的需要,氣象科學研究院逐步參加了世界氣象組織的各項科研活動,尤其是全球大氣研究試驗、世界氣候計畫及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的活動等。全球大氣研究計畫的目的主要是研究擴大和延長天氣預報的時效、範圍和準確率,了解氣候和氣候變化的物理基礎。該計畫有10個子計畫,包括季風79試驗(冬季季風試驗、夏季季風試驗和西非試驗)及第1次全球大氣試驗等。第1次全球大氣試驗是有史以來最大的1次氣象科學試驗,試驗期為1977年12月1日至1979年11月30日,第1年為準備階段,第2年為實施階段。1978年11月至1979年4月,氣象科學研究院派遣2名大氣探測、雷達專家前往馬來西亞季風試驗中心協助工作,進行技術指導。
70年代以來,全球氣候變化問題逐步引起了科學界的重視。為此,世界氣象組織於1979年2月在日內瓦召開了第1次世界氣候大會,氣候專家張家誠與會。同年第8次世界氣象大會正式建立了世界氣候計畫,張家誠、丁一匯等專家多次參與了有關活動。
此外,氣象科學研究院還參與了數值天氣預報、人工影響天氣、熱帶氣象、大氣污染和臭氧等研究活動,並取得一定成效。

二、積極參與世界氣象組織的相關工作
自1972年以來,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積極參與世界氣象組織的相關工作,並積極參與世界天氣研究計畫(WWRP)、世界氣候研究計畫(WCRP)、氣候變異及可預測性研究計畫(CLIVAR)、全球能量水循環(GEWEX)等世界氣象組織主導的重大科學計畫。很多專家在一些國際組織和國際計畫中擔任重要職務。這些專家參加有關委員會的屆會或重大科學計畫的組織工作,並在其活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改革開放後的雙邊氣象科技合作與學術交流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逐步深入實施,氣象科學研究院對外交流呈現出日益活躍的態勢。中外專家在互相交流、增進了解的同時,進一步促進了我國氣象科研事業的健康發展。
一、中美之間
1979年5~6月,氣象科學研究院派出許梓秀、葛潤生作為中美大氣科學技術合作的第一批使者,赴美國國家強風暴研究室參加美國第一次強風暴試驗。1981~1983年,鄭慶林赴美與美國專家合作研究,在數值預報與數值模擬試驗方面取得了有益進展。同時,氣候研究作為首批合作項目之一,於1981年召開聯合工作組會議,確定了雙方主要合作項目。隨後於1982、1983年,中美雙方專家多次互訪,制定了古氣候領域的合作計畫。以張家誠為首的中方科學家與美方科學家,分別於1983年和1985年在北京舉行了中美古氣候學術討論會,雙方就氣候研究協作計畫等問題進行了討論,並提出了可行性措施。1987年該項目合作開始擴大到樹木年輪、氣候變化與氣候模擬等方面。90年代初,中美雙方專家在樹木年輪採樣及研究方面開展了有益的合作。
1983~1993年進行的中美季風合作研究極富成效。該項目是由中國氣象局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資助開展的與美國政府間的大氣科學合作。中美雙方在東亞季風的形成機制、東亞季風與印度季風的關係、季風與中國天氣氣候、季風的低頻振盪和年際振盪特徵等領域開展了合作,提出了不少新觀點,為長期預報提供了一定依據,同時培養了一批科學家。
1986年6月,中美雙方專家在我國西藏拉薩、那曲進行了中美青藏高原大氣聯合考察,共同研究高原地區的輻射收支、熱量平衡狀況等。通過考察,獲取了大量資料,達到了預期目的。
1988年開展了中美中尺度氣象合作,先後於1988、1990、1992年召開3次中尺度氣象學術研討會。80年代中期引進的都卜勒天氣雷達系統(由世界銀行貸款)已在“京津冀災害性天氣監測基地”發揮重要作用,並有效地配合了這一學術領域的國際合作。
1991~1994年中美雙方合作進行PEM-WEST A和B聯合觀測試驗研究。其中現場試驗A階段為1991年8~11月,B階段試驗為1993年8~9月,正式試驗為1994年1~4月。1994年6月召開第三屆中美大氣化學研討會,探討中美大氣化學研究方面的合作前景。
1997、1998年,氣科院邀請了美國喬治亞大學專家來華,探討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長江三角洲地區低層大氣物理化學過程及其生態系統相互作用”項目上的合作,雙方一致同意在區域環境變化對農作物影響的研究方面以及紫外輻射的環境氣象預報的研究等領域開展合作。該項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
1998年8月,美國UCAR主席R·A·Anthes博士等一行8人專程到西藏拉薩及日喀則考察青藏高原項目外場試驗基地,並與青藏高原項目首席科學家陳聯壽進行了座談,進行學術交流並探討合作。

二、中日之間
中日氣象科技合作始於20世紀70年代,氣科院先後派出9人(次)去日本氣象廳、有關大學等研究機構進修、工作、考察訪問及參加會議。1982年5月,在日本氣象學會成立100周年之際,張家誠應邀撰寫論文表示慶賀。同年10月,日本氣象學會在筑波舉行熱帶氣象區域科學會議,董克勤在會上宣讀了論文。周秀驥於1985年1月赴日本廣島、東京參加了核戰爭環境影響會議。
90年代起,中日氣象科技合作項目主要有:
1993年開始執行的中日亞洲季風機制合作研究,對促進中日季風學術交流和合作起到了積極作用。為此,日本在我國增設2個自動氣象站和2個無線電探空站。1998年在我國第二次青藏高原氣象科學試驗期間,進行了同步觀測和資料交換。1999年2月,中日亞洲季風機制研討會在北京舉行,雙方專家對1993年以來開展的合作和所取得的成果表示滿意。
在颱風路徑預報及颱風路徑異常突變等方面,氣科院專家與日本專家進行了深入探討,並將研究成果套用於實際業務,成果顯著。陳聯壽及其他專家多次參加國際會議進行交流,介紹了我國在颱風異常路徑研究方面的現狀及發展前景,引起學術界矚目。
1995年8月在北京召開了第一次有關青藏高原科學試驗國際學術討論會,日本、美國、韓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19位專家參加了討論會。該項目的主要合作夥伴是日本氣象研究所及日本筑波大學等單位。自1996年起,每年在中國和日本分別召開一次項目聯合協調委員會會議,研討合作計畫及交流合作成果,為此項目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氣象儀器裝備領域的對外合作逐步加強。1998年11月,國家氣象計量站站長呂文華受世界氣象組織亞洲儀器中心的主管官員邀請,赴日本參加世界氣象組織“二區協氣象儀器專家培訓班”,同時考察了日本自動化氣象站技術保障系統。
在農業氣象領域,氣科院也與日本有關單位也開展合作。1995年和1998年,在外專局的支持下,兩次邀請日本千葉大學中山敬一教授來院講學。1999年,氣科院派出兩位專家赴日本千葉大學,就農業氣象減災及21世紀食物安全的氣象保障方面開展了學術交流,並就該領域的合作進行了探討。
三、中澳之間
中澳氣象科技合作始於80年代中期。1985年11月24日~12月7日,以澳大利亞氣象局副局長岡特利為團長的澳大利亞氣象代表團一行5人訪問我國。訪問期間,澳大利亞氣象研究所所長曼頓博士等專家來氣象科學研究院參觀,曼頓博士作了學術報告。同時,在數值預報、南極考察、大氣化學、熱帶氣鏇,氣候及雲物理等領域進行了廣泛的交流。1986年召開中澳氣象科技合作聯合工作組第一次會議後,為執行雙邊合作協定,1986年5月派溫玉朴赴澳考察本底污染監測站。1986年10月又派遣數值預報專家鄭慶林赴澳講學1個半月。同年派季風專家陳隆勛參加澳季風試驗工作1個月。1987年還派員進一步參加澳季風試驗。
1986~1998年間,中澳兩國氣象專家在廣泛領域進行了合作研究。主要內容有:數值預報、季風試驗、雲輻射、海溫、大氣環流數值模擬、長期氣候預測、災害性天氣、南極考察、熱帶氣鏇、大氣化學等,取得了預期結果。

四、中加之間
中加氣象科技合作,主要通過互為對方安裝氣象儀器的渠道開展,20多年來雙方進行了廣泛的友好交往。1994年9月,在我國青海共和瓦里關山建立了全球第一個大陸腹地的大氣本底基準觀象台。通過此項合作使全球大氣監測計畫有關臭氧(地面、總量)觀測和析方法趨於統一化、標準化,保證了數據質量和可比性,從而可對大氣質量和環境問題有一個科學的、定量化的評價。90年代以來,派中尺度氣象專家前往加拿大,為加方安裝了氣科院研製的中尺度數值預報系統MOMS,受到加方專家好評。
五、中俄之間
氣科院與俄羅斯專家在人工防雹、飛行實驗室、多品種室內模擬試驗設備、系列催化工具等方面的研究有著積極的交流與合作。1995年4月,氣科院邀請俄羅斯中央高空觀象台人工影響天氣實驗室專家前來訪問並講學。1995年派出農業氣象專家李郁竹赴俄訪問,介紹了近年來我國套用衛星氣象資料在冬小麥長勢的動態監測及產量估算、災害監測等方面的套用研究成果。

六、在此期間,氣科院還與韓國、朝鮮、越南、泰國、芬蘭、丹麥、蒙古、馬來西亞、埃及、以色列、印度、法國、摩洛哥、英國、瑞士、義大利、荷蘭、希臘、敘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氣象專家進行了廣泛的友好往來,通過考察、參觀、講學、對外方專家進行培訓、工作等形式,參加國際會議及各種進修、講習班等活動,互相學習,加深了解,增進了我國與各國氣象科技工作者之間的友誼,促進了氣象科研事業發展,也提高了我國氣象科研工作在國際氣象界的影響。

改革開放後的車際性與地區性與地區性科技合作與學術交流

一、參與颱風委員會組織的颱風業務試驗活動
颱風委員會是由聯合國亞洲和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和世界氣象組織於1968年設立的。其目的是為了使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最大限度地減輕颱風造成的損失。我國是這個組織的成員國。颱風業務試驗首先由我國提出,並得到其他成員國的支持。試驗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對颱風的預報、警報和防災的能力。1978年11月以戈銳副局長兼院長為首的中國代表團首次出席在曼谷召開的颱風委員會第11屆會議。會議通過了中國提出的颱風試驗建議,從此颱風業務試驗成為颱風委員會的中心工作,同時成為世界氣象組織熱帶氣鏇計畫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試驗分3個階段:1981年為預備試驗階段,1982年、1983年為正式試驗階段,1984年為評定階段。氣象科學研究院天氣氣候研究所颱風室的科技人員參加了該項試驗。用2層綜合引導方法預報颱風路徑,同時進行了次級試驗研究。1982年7~10月,氣象科學研究院派員赴日本東京參加國際試驗中心的工作。試驗於1984年結束,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另外,還參加了颱風委員會於1990年7~9月在西太平洋舉行的颱風轉向和異常運動特殊試驗。試驗後分別於1991年、1993年在中國廣州、上海召開了2次颱風特殊試驗技術合作會議,有關專家在會上發表的論文,受到颱風委員會各成員的重視和關注。

二、參與國際學術會議
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後,氣象科學研究院在天氣動力學、氣候學、大氣物理、農業氣象等各個領域向國際或區域性各類學術會議提供了近百篇有價值的研究論文和研究報告,並在會議上宣讀,有的匯成文集。自1976~2004年眾多的學術會議中,氣象科學研究院派員參加並提供論文的主要國際學術會議達 次(見附表)。
這些學術會議中,特別要提到的是國際輻射會議。這是中國氣象學會和美國氣象學會第一次共同發起並組織的國際學術會議,也是第一次以氣象科學研究院為主籌備的大型國際會議。國際輻射學術討論會於1986年8月26~30日在北京舉行。會議由中國科學院特邀顧問葉篤正教授和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倫敦教授任名譽主席,氣象科學研究院院長周秀驥和美國猶他大學氣象系廖國男教授擔任執行主席。來自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聯邦德國、日本和中國的112名科學家參加了會議(其中中國61名)。會上宣讀了108篇論文(其中中方48篇)。內容涉及:輻射收支和青藏高原上的輻射收支、大氣遙感、雲輻射和氣候、大氣氣溶膠與輻射、輻射測量和大氣微量氣體、大氣化學與氣候等6個方面。會議取得圓滿成功,達到了預期目的。

聯繫方式

單位名稱: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地址: 北京海淀中關村南大街46號

郵編: 100081

信箱: [email protected]

電話: 010-6840620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